机器岛

第48章


弗拉斯科兰执意丈量了一下,随后将这个数字记录在本子上。而且这种数字的证确性得到了修道院院长的证实。从此后,还会有人怀疑世界上存在着这类植物现象吗?
  在传教士最好的房间内,他们先用过丰盛的晚餐,又度过美好的一夜。在吃过一餐美妙的早点后,便与缪阿村的传教士依依惜别。回到样板岛时,市政府大楼正敲 5 点。这次,三位游客无需再加任何溢美之词就可以告诉塞巴斯蒂安·佐尔诺,这次旅游给他们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回忆。
  次日,岛执政官赛勒斯·彼克塔夫接待了求见的萨罗尔船长。其会谈的内容如下:
  有一定数量的马来人,大约百来名吧。他们早年在新赫布里底群岛被招募,后来被带到汤加─塔布群岛来垦荒。考虑到日日无所事事的汤加人生性懒惰,招募外来人做工自然必不可少。由于垦荒工作不久前结束了,马来人盼望能有机会重返家园。岛执政官是否愿意同意他们搭乘样板岛回家呢?萨罗尔船长正是为此请求,才前来求见的。再有五、六周时间,就可以到达埃洛芒戈岛了。运载这些人是不会给市政预算带来多大的负担。如果拒绝为这些勤劳的人做这么一点小事,就显得太小家子气。岛执政官答应了,萨罗尔船长千恩万谢。汤加─塔布群岛的圣母会神职人员感激不尽,因为是他们雇用来的这批马来人。
  谁会疑到萨罗尔船长在寻找同谋犯呢?一旦时机成熟,这些新赫布里底岛人便会相助于他。他就能在汤加─塔布岛遇到他们,并将他们介绍到样板岛上,当然是件好事……
  这天是亿万城可能在该群岛度过的最后一天,出发的日子已经定在第二天。
  下午,他们即将参加一次半世俗半宗教的节日集会,土著人兴趣极大,肯定赶来。
  这些节目中只有各种不同的舞蹈。汤加人与他们的萨摩亚岛人与马克萨斯群岛人一样,都喜欢这类节日集会。这自然便吸引了我们的巴黎人,后者三点钟便步行赶去了。
  总管陪着他们,而这次阿塔纳兹·多雷米也想同他们一起去。礼仪教师没有说明自己要在这种仪式席这种场合中出现。塞巴斯蒂安·佐尔诺决定跟随伙伴,这次与其说他想观看当地人的舞蹈,倒不如说他想听汤加人的音乐。
  当他们到达广场的时候,节日集会已经达到了高潮。有种“卡瓦”饮料是从干枯的胡椒树根里提炼出来的,一百多名男男女女,包括少男少女都在跳舞,饮用这种饮料,他们吸进嘴里,咽进喉咙。少女们时麾地梳起只有在结婚之日才能剪去的秀发。
  乐队非常简单。作为乐器,除了一种叫“芳符芳符”的鼻笛外,还有十二面响鼓。众人用力地锤着,甚至还带有节奏感,这点是潘西纳指出的。
  显然,“非常讲究的”阿塔纳兹·多雷米自然只能表现出极度的轻蔑。这种舞蹈根本不属于法兰西派的四对舞、玛佐卡舞、华尔兹舞。对伊韦尔奈的看法,他不以为然地耸耸肩。相反伊韦尔奈认为这种舞蹈显出了地方特色。
  首先,表演的是坐姿舞。这种舞蹈只准有面部表情,手势与身体的扭动。伴奏音乐缓慢而悲凉,效果奇特。
  身姿摇摆舞之后,又跳站姿舞。汤加岛的男女舞蹈者顿时跳得热情奔放,时而是极为优美的舞姿,时而他们又摆出造型,表达出斗士们奔驰在小道上的激情。
  “四重奏”以艺术家的目光看着这种表演,同时不禁暗忖:这些土著人会疯狂到何种地步?
  这时,潘西纳有了主意,他向伙伴们建议:派人到娱乐城去拿乐器,为这些男女舞蹈者们伴奏。他们拟演奏卢科揆、奥特朗和奥芬巴赫最热烈的八分之六拍和最可怕的四分之二拍的舞曲。
  众人采纳了建议。赛勒斯·彼克塔夫坚信这种效果肯定相当惊人。
  半小时后,乐器拿到了,舞会立即开始。
  土著人听到一把大提琴与三把小提琴在琴弓演奏下发出超级法兰西音乐时,那份惊愕、那份欢乐简直无以复加。
  请相信,这些土著人果然能领悟这些音乐的效果,显然他们甚至能够无师自通地学会舞蹈,因为这些具有风笛舞特点的舞蹈属于本能。当然舞蹈教师阿塔纳兹·多雷米对此会作何感想呢?当塞巴斯蒂安·佐尔诺、伊韦尔奈、弗拉斯科兰与潘西纳演奏起《天堂与地狱》中有魔鬼的那段乐曲时,汤加的男男女女在一旁竞赛般地狂舞,扭腰转圈好不疯狂。总管自己亦不能自恃,他即兴地跳起四对舞来。礼仪教师则掩面侧目,不敢看这可怕的场面。当夹杂着鼻笛与响鼓的演奏达到高潮时,舞蹈者们的亢奋也达到极点。如果不是一次意外事故中断了这恶魔般的音乐的演奏,这舞会说不清楚何时才能停下来。
  一个高大的汤加人为大提琴演奏出的音乐所迷,扑上前去,抢下琴后,拿起就跑,口中还高叫着:
  “‘塔布’,‘塔布’!”
  这大提琴被宣布为“塔布”禁物了!没人能再摸它,否则被视为亵渎神圣。如果有人想破坏这神圣的习俗,无疑是与大祭司、乔治国王、大臣们、还有全体居民作对……
  然而塞巴斯蒂安·佐尔诺不懂这些,他坚持要拿回这件根特与伯纳德尔的杰作。于是他放开步子,尾追强盗而去。他的伙什们也立即尾追,土著人也不甘落后。这么一来,顿时大乱。
  但是那汤加人速度之快,根本不可能追得上他。几分钟之内,就让他跑远了……而且越来越远!
  塞巴斯蒂安·佐尔诺与众人实在无法,只好回来找卡里斯特斯·门巴尔。后者也急得肝疼。如果说大提琴手气得无法形容,还不够水平。他是气得口吐白沫,气喘不匀。管它是否属于禁物,他得讨回自己的乐器!样板岛能够藉此向汤加—塔布群岛宣战吗?为一点小事而引起战争的,有人见过吗?但是大提琴手要追回自己的财物。
  所幸的是,岛上有关当局出面干涉了。一小时后,便抓住了那个土著人,并强迫他交还回乐器。但是索要也并非易事,岛执政官赛勒斯·彼克塔夫都快下最后通谍了!由于涉及到禁物,便可能引起整个群岛上的宗教暴动。
  再说,取消禁物应该也有规则,在这种环境下还是遵照传统仪式为好。按照风俗习惯,要宰杀相当数量的猪,并在一个坑里先放满烧得滚烫的卵石,随后再将猪肉放进去焖。当然少不了甘薯和种种水果,让汤加入吃得非常满意为止。
  至于塞巴斯蒂安·佐尔诺的大提琴,不过在争夺中有些松弦。土著人的咒语并没影响它的质地。他在检查发现无损后,感到只需调调音就行了。
  第六章 野兽
  样板岛离开汤加—塔布后,又向西北方向航行,前往斐济群岛。由于太阳渐离了赤道,样板岛也开始驶离南回归线。没必要赶路,他们离斐济只不过 800 公里的路程。西姆考耶舰长用的航速好似闲庭散步。
  风向不变。但是对海上的这种强大机器,这点风根本微不足道!有时,在 23 度的纬线上,即使是出现强雷阵雨,也不会引起这座“太平洋明珠”的丝毫恐慌。从空中击下来的电流,会沿着建筑物与住宅顶上的避雷顶而被引走。至于大雨,那怕是水流如注,也极受欢迎。公园与田野得到它的滋润后,会变得更加绿茵葱葱。再说,这种大雨并不多见。他们就是生活在如此幸福的环境中:不是参加集会,音乐会,便是出席招待会。眼下,两个港区的交往也变得频繁。这似乎是说,今后再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威胁到未来的安全了。
  在萨罗尔船长的请求下,赛勒斯·彼克塔夫同意新赫布里底岛人登船。为此他从没感到过后悔。这些土著人竭力想表示出自己的作用。他们担负起田间的劳作,就像他们在汤加岛一样。白天,萨罗尔与他的马来人从不离开。晚上,他们又回到市政府给他们指定的住地;两个港口地区。他们没有引起任何抱怨。或许这便是机会,可以说服这些勤劳勇敢的人改变宗教信仰。尽管英吉利与天主教的传教士做出过努力,但是相当大一部分新赫布里底岛的土著人仍旧表现出淡漠无心。到目前为止,他们并没有接受基督教的教义。样板岛的神职人员已经荫生劝化之意,但是岛执政官则不容许这方面的任何尝试。
  新赫布里底岛人年龄各异,在二十岁至四十岁之间。中等身材,肤色比马来人还黑。他们虽说没有汤加岛人或萨摩亚岛人英俊,但是显得非常吃苦耐劳。他们为汤加—塔布群岛圣母会的神父们干活儿总共也没挣多少钱,所以他们非常珍视,从没想过要买酒喝掉。再说,这儿的酒严格控制,不可能卖给他们。可以肯定,费用全免的他们,在他们那蛮荒的小岛上从来没有这般幸福过。
  然而,这些土著人与他们同乡新赫布里底岛人聚在一起了。在萨罗尔船长的努力下,他们将在适当的时候将参与破坏活动。届时,他们凶残的本质将暴露无遗。他们难道不是那些吃人肉的野人的后代吗?在太平洋这部分海域内,他们的祖先可谓臭名昭著。
  在航行过程中,亿万城人生活得滋滋润润,认为没任何东西能够危及他们的生存。“四重奏”演奏时总是能取得同样的成功,大家对他们的演奏百听不厌,为他们鼓掌。莫扎特、门德尔松、贝多芬和海顿的作品将全部演奏一遍。除了在娱乐城的日常演出外,科弗利夫人还经常举办音乐晚会。马雷卡里国王与王后也曾数度光临为他们助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