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子宫中府中

第31章


苏若走了之后的如今,又成了丹珠。
  丹珠身上不方便的时候,慕容源会召幸其他人。有几个美人幸运地被挑中承了皇宠,宛初也乐得给她们升位。次年便是采女大挑,届时宫中会添进来不少新人。若是到时候还按着如今宫里头的样子,很难说会不会有大批的新人上位,局面将会变得不好收拾。倒不如趁着如今提拔一些小鱼小虾,一来可以收拢人心,二来也可以平衡平衡宫中的势力。
  人多了,说闲话的自然也就多了。梅婕妤专宠这件事已经不是一个很新的话题。慕容源急着要为丹珠在后宫众人面前立威,宛初很干脆地为他的梅婕妤送上了太后寿筵的这个机会,推说自己身体不适,需要休息。原想着闲下来每日画几笔丹青,过几天悠游日子,谁知才自在了两日,便真的病倒。青蓝埋怨说,一定是她每天夜里跑出去吹风,被寒气侵了身子。
  来看望的人不少,可惜都只是匆匆而过。周德妃抽空来过好几次,宛初又好言劝了回去,怕她累着了,寿筵变成完全由丹珠操办,便不好向皇太后交待。慧儿倒是孝心得很,整日里在守在床边伺候。那几个新晋的贵嫔婕妤倒也知恩,隔几日便会来转转。
  子微也曾来过一次,放下礼物,隔着帘子不痛不痒地客套了一番便离去。宛初开头有些不悦,转念想了一想,将所有人打发走,独自下了床将那礼盒拿到手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支大山参,已经隐隐长出了人形,极其贵重又极其普通的一份礼物。任谁见了都不会觉得这超出了一个藩王对待生病皇妃应有的礼仪。宛初看了又看,将山参拿起来,却发现盒内垫衬的绸缎有些异样,拈起来,却是一方帕子。迎着光看过去,丝光里隐隐有些错综的细纹,煞是好看,再一细看,发现那是完完整整的一篇《心经》细密地织进了缎子里。拈起一角一抖,一张字条掉出来,说这是江南新贡上来的缎帕,觉着她会喜欢,便留了下来。
  宛初一笑,将帕子收进柜里。
  这一下子就到了新年。新年事儿多,又大多重要。宛初见身上好些了,便勉强打起精神来亲自操持。
  遇见子微其实是很偶然的一件事。
  忙了一日,将内务府各局大大小小的司局全召见了一遍。周德妃虽然资历老,然而她性子太温厚,处起一些事来远不及宛初。前一阵*里头的事几乎全是她在处理,可想而知其状况。宛初只将内务府的账本翻了一遍就禁不住叹起气来。年宴的安排做得比这个要好些,却也有好些个不妥的地方。宛初不好在别人安排的基础上改动太多,怕拂了人家的面子,只得在一旁提点着内务府的人哪些是该注意的地方。
  好不容易将所有工作安排好,想着松松手脚,便干脆撇下随从,一个人到长乐宫请晚安。
  子微正好从长乐宫出来,一见她,愣了,然后笑道:“淑妃娘娘,真是巧了。”
  宛初只觉得有好些话涌上来堵住了喉头,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得也是一笑,点点头算是打个招呼:“福王爷。”
  子微是议政亲王,紫蟒袍白玉带的正一品,与身为四妃之一的宛初正是平级,也算不上什么君臣之别。如今既然不是什么正式场合,熟悉至此的两人便会意地省去了那些繁琐的礼仪。
  “王爷这是……”宛初疑惑地看看他身后,没有随从跟着。虽说是先帝皇子,可到底还是早已成年出宫的亲王,还兼上了议政大职,从前亲王府还未修缮好的时候暂居于皇子公主们的东宫里得以能够不时出现在内宫,倒也还说得过去;如今这样,却是有些奇怪。
  “下了朝,来看看母妃。”子微似是明白她在想什么,微微一笑,近日里已经习惯了严肃的脸有些僵硬。
  子微并非先帝的皇后也即当今太后所出,他亲生母亲倒也还在,就是居于长乐宫别殿的陈太妃。子微从小与她并不太亲近,以至于连宛初都忘了他母亲还在宫中这一茬事。
  “王爷可还好?本宫听闻近日圣上是越发倚重王爷了,这是好事——说来,这些日子,家里小弟麻烦王爷了。”宛初的一个亲弟弟前段时间从兰台寺调职到了督察寺当参事,算是子微半个手下,承蒙他照顾良多。
  “啊,你是说修仁吗?是个挺聪明的年轻人。”
  宛初笑了起来:“你这才多老?怎么说得自己跟老恭王那么大的样子?”恭王是皇室现存宗系之中最年长的一位,前年刚过了八十大寿。他本来只是个郡王,皇帝体恤他年纪这么大也不容易,便给他加官加到了亲王的位置,封号“恭”,取天下人须恭敬待之的意思。
  子微呵呵笑了两声,忽然表情一换,认真地问:“身子还好么?”
  宛初身形一滞,脸色柔和下来,心里头慢慢涌出一股热流,流遍全身。
  “嗯。”细如蚊蚋的一声应答,连宛初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发出了声音。
  “那就好,”子微似是放不下心来,又嘱咐了两句,“早晚的时候多披两件衣服,吩咐厨房多炖些暖身的补品;看书画画什么的,放盅热参茶在手边,别忘了喝,要是怕凉,就让侍女定时换些热的。千万别忘了注意好自己身子,不然又该像先前那样病了……”
  宛初只觉得眼里有些湿湿的。多久没听到这样的话了?
  似乎是从入宫那时开始的吧?
  “嗯。”依旧是几不可闻的一声应答。
  “你……”子微的声音突然停了下来。意识到自己逾了规矩,子微沉默地往后退了一步。
  长乐宫门里的太监往外探了探头。
  “谢谢王爷的关心了。我……本宫还要去向太后娘娘请安,就此告辞,失礼了。”
  匆匆行了一个礼,宛初逃似的走开。
  经过他身边的时候,突然又停下来,转身,迟疑地开口。
  “帕子……谢谢了,我很喜欢。”
  说完又匆匆而去。
  ------------------------------
  各位,到此为止,大修章节已经全部发完。明天开始将会更新全新的章节,并从日更两章改为日更一章。今后还请大家多多支持小香哦!
  
第二十九章 湖舟(一)
 时日飞过。
  高大的龙船行驶在江面上。有微风吹过,岸边的杨柳舒展开来。江边已经被地方官员清了道,并不见多少人影,然而鳞次栉比的房屋已经足以显示出此处的繁华。
  宣平十一年的皇帝南巡,在大宁三百多年的历史里,并非算是极其盛大的一次。文宗皇帝南巡四州、章宗皇帝环巡六府,规模都比这大得多。如果较真地算一下,南巡甚至比不上某些年份的春猎。然而由于南巡途经的都是繁华之地,每到一城就有州府官员率着百姓夹道相迎,看上去也算是声势浩大。
  宛初沉默地坐在窗边。龙船五艘中头一艘是御船,第二艘便是宛初所在的宫船,第三、第四艘中也都有不少身份尊贵的女眷。江边清道既是为了防止有人暗算御船,也是为了避免市井小民窥视贵人。宛初倒还能理解这样做实在有必要,只是还是禁不住感叹,目之所及空荡荡的,多少有些败兴。
  “主子,”青蓝端着一个漆托盘走进来,“银耳羹做好了。”她将漆盘放到桌上,将青花瓷盅里的银耳羹盛出在一个小碗里,轻轻吹了吹,等温度差不多了,才捧过来奉给宛初。
  宛初一言不发地喝完了那碗银耳羹,将一个空碗拿在手里,突然笑了起来。
  “青蓝,前面就是金陵城吧?”她问。
  “回主子的话,前面是金陵城。”
  “接下来的行程如何?定了吗?”宛初说着,将碗递过去,“再盛一些。”
  青蓝手脚麻利地接了过去,重新盛了一碗奉上,想了想,说:“消息还没过来,奴婢待会儿再去打听打听。不过奴婢大胆猜着,总得停上个几天才是。”
  宛初一听就笑了,说:“这个自然,不必你猜本宫也知道。金陵这么一大座城,岂有不停之理?且不说这里多的是可以看可以玩的好东西好地方;就是在这里停上几天拜会拜会江南富绅们,把四处的衙门看一边,那也是应该的。”
  “主子从前可曾来过金陵?”
  宛初摇摇头,又狡黠地点了点自己的脑子:“这里来过。”
  虽然人未曾到过金陵,然而盘算金陵的事情已经多年,在这里也有自己的势力。宛初对金陵的了解,恐怕比不少土生土长的金陵人还要深上几分。
  当然,这种“了解”的对象之中并不包括金陵的街道。
  绛紫色的绣轿在金陵城最繁华的街上晃晃悠悠,街上的人大多对此视若无睹,只偶尔有几个人回头一眼。金陵城地方富庶,富商巨贾云集,人们对华轿已是司空见惯,然而大概是离京城太远的缘故,少有人熟识上层贵族繁复的舆服礼制,也就不知这样的绣轿到底意味着什么。
  如果是京中百姓,大概会站着感叹一番,好事者甚至会守在一旁直到轿子远去,期望着什么时候能来一阵风吹开轿帘窗帘让他得以一窥轿中人的真颜,因为绛紫的绣轿里坐着的,都是身带诰命品阶的贵妇人,又或是宗室女子,身份尊贵,极少出门,平日里难能一见。
  绣轿在醉香楼门前停下。一直跟在轿边的侍女打起轿帘,从轿内走出一个轻纱蒙面的贵妇人。她身上不见有多少珠翠,然而识货的人一眼便可看出佩在她身上的件件都是上用的珍品。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