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旧迎新

38 探询


第三十八章  探询
    陈茹手中拈着刚才从那边过来时带过来的一朵玉兰花,往鼻子上凑着闻了一会儿后,略带沉思地冲顾平春回道,“若是皇上想让伯父换个地方,我觉得可能会是回京城吧,毕竟你祖母在宫中多年,如今年事已高。还有伯父自去年捐书以来,在学子之中声名远扬,就是为了这个,你家调回京城也是有可能的。”
    赵秋红听了陈茹说的话,细想了一下,旋即便附和的点了一下头。
    顾平春的心中,对陈茹所说的话佩服的不得了,前世她家回京城可不就是以祖母年事已高,想见儿子为由调她家回的京城。顾平春听完陈茹话后,无不崇拜的看着陈茹说道,“陈姐姐,你看事情真是太通透明白了。”
    陈茹看了顾平春,谦虚的笑道,“这就应该多夸夸我爹才行,平时没事的时候,他总给我们讲讲朝中的事情。听的多了,许多事情自然便会多想一想。”
    顾平春不由赞道,“陈伯伯这样真好,把姐姐教的与一般人家的闺秀不同。我家平时都是我主动找我爹说这些事情,我爹才会开口。”
    陈茹听顾平春夸赞自己的父亲,脸上有些小得意,于是她一高兴便又多说了几句自己的父亲,“你们别看我爹是武官出身,其实他早年可是考过科举中过秀才的,后来投笔从军之后,他打起仗来,多是喜欢用计谋,除非万不得已决不硬来,正是因为他善谋,军中与他亲近的将领都叫他老狐狸。”
    顾平春和赵秋红一听这话都呵呵笑了起来,赵秋红拍了一下陈茹的肩膀说她,“哪有女儿也说自已父亲老狐狸的,真是不孝。”
    陈茹笑盈盈地回道,“我这就是当着你俩的面说说,不过有时在家,我当着他的面叫他一下,他也不生气的,有一次我母亲为这事说我,他还替我说话,他说叫老狐狸怎么了,是狐狸就行,狐狸是多聪明的灵兽,我挺喜欢。”
    顾平春和赵秋红被陈茹父亲的话逗的哈哈笑了起来,就连屋子里服侍的几个贴身丫鬟也全都抿着嘴,差点笑出声来。
    三人笑后,赵秋红无不感慨地冲陈茹说道,“你爹是真疼你,我看他肯定舍不得将你早早嫁出去的。”
    陈茹大方的点点头后,道,“我爹娘就是这么想的,他们说就生了我这么一个女孩子,好不容养大了,要是早早嫁出去了,以后再想见就难。”
    赵秋红想了一想,笑着对陈茹道,“那也可以先找个合适人家地订下来亲事吗,成亲的日子定的晚一些不就可以了,你我是同年的,今年再过几月就十六了,我看那个郑将军去年天天往你家跑,要说郑将军人品不错,长的又好,还和你哥哥是好友,你家怎么就不考虑一下这个郑将军呢。”
    陈茹被赵秋打趣的有些脸红,她眼上含笑瞪了赵秋红一眼后,轻声说道,“郑大哥的婚事得由他养父卫国公点头才行,但是卫国公最近到东南那边剿海匪去了,现在顾不上这些事情。”
    赵秋红与陈茹的这对话,让顾平春终于明白为什么前世郑笠的婚事拖到今年年底才会被提起,原来是因为卫国公的原故,可是顾平春转念一想就又有些疑惑,接说郑笠只是卫国公养子的身份,为什么他的婚事非要由卫国公亲自点头才行。
    只因前世,郑笠的婚事最后会牵扯到顾平春身上,顾平春心里有些怕今生再象前世那样扯上她家,那样即便她主动拒绝,可再面对陈茹,她的脸面上也不好看,为避免以后的尴尬事发生,于是顾平春便真城的对陈茹说道,“我觉得赵姐姐的话说的挺对,要是你家与郑将军都有意结亲,还是先将亲事定下来为好,这件事让陈大哥出面再问问郑将军,省的后面出现波折,反而耽误了好姻缘。”
    郑茹明白自己这两位好友的心意,听着这些暖心的话语,她脸上露出一个微笑后,若有所思。
    顾平春看陈茹对此事上心了,便不再多话。正好前半月,自己从赵秋红那里取回挣的银子时说好,要再给她画些新图样子,于是趁着这回见面,顾平春就全都拿出来交给到赵秋红的手里让她选选,赵秋红和郑茹一张一张细细看过后,又是每张喜欢的不行,于是决定这些图都留下来使用。
    现在赵秋红让人将这些有画的瓷器烧成成套的,不说京城现在已经开始流行起来,就是西边诸国对那些有着繁复花纹的瓷器也喜欢的不得了,更有人向赵秋红打听,这位为她家瓷器提供画样的顾青石是个什么样的人。
    顾平春也没想到今世这个瓷器会买的这么好,想想刚去大理的顾正知,顾平春便有心向赵秋红打听,“赵姐姐家的生意有往大理国那边去的吗?”
    赵秋红叹道,“没有,我家现在没有合适的人过去。以前我爹身体好着的时候,也提过大理那边,可是现在不敢想这件事了。”
    顾平春听了赵秋红的话后,暗道,若是顾正知他们能在大理扎下根,有些生意道是可以与赵秋红一起合着做起来。按前世的时间来算,再过个三年,大理与大梁的贸易将会彻底地放开。只是现在她还不确定顾正知他们到了大理没有,更不知他们现在的近况,顾平春于是便先把这一想法暂时放在了一边。
    赏花会结束当晚,顾昊杰和杨氏便也听说有从京城来的姑娘说出,京城那边有可能对他家要动一动的传言,洗漱完上床后,杨氏拉着顾昊杰问道,“侯爷,你觉的这传言可信不。这荣王真的会来咱们这里。”
    顾昊杰心有嘀咕,昏暗中苦笑了一下道,“有可能啊,自大梁朝建国后,我就再也没与我母亲见过面,今年过年之时,宫中送赏的人说,我母亲的身体大不如从前,我想,当今皇上也该让我们母子见一见了吧。”
    杨氏闻言,映着烛光的脸上,笑的极为开心,一高兴,她坐起身子冲顾昊杰兴奋说道,“若真是这样,那这几个姑娘的婚事就再等等,前些日子,有人到我这里打听咱家几个姑娘,本来我想着平春她们几个的年纪也该考虑婚事了,还想着与你说说这几家的情况,既然今年咱们有回京城的可能,我看这事就先放下了。”
    顾昊杰看着杨氏这份兴奋,心中却是五味杂陈,顾昊杰细想,自己与母亲差不多有十五六年没见过面了,上一次见面还是成亲之时,要是母亲当年能跟着自己出宫就好了。他万没有想到这事一拖,转眼之间不仅故国灭亡,母亲最后还侍奉了大梁朝新帝,虽说母亲这一归宿比起父皇的所有活着的宫妃结局要好,没有去寺里出家,也知道自己现在的一切都是母亲为他换来的,可顾昊杰却说不出对母亲这一决定心中有多难堪。黑暗中,顾昊杰想着母亲的事情,翻来覆去是睡不着了。
    而当晚,杨氏也是翻来覆去睡不踏实,她当晚想的更多的是她的少女时期在京城时的生活,那些生活如今让她想起来仿佛都在梦里,如今一提京城,那梦中的片段更时不时地出现在她半梦半醒的脑海之中,让她格外怀念。
    第二天,请安之时,顾平春看到顾昊杰和杨氏的脸上都透出几分的疲倦,眼圈发黑,看来回京的消息对他们两个震动还是挺大的。顾平春心道,这样挺好,她正好可以大大方方的与顾昊杰仔细商量一下,以后回京城的打算。
    请安回来,顾平春回到自己屋里转了几圈,估摸着顾昊杰已处理完事情,便一脸沉稳地去了顾昊杰那里。
    顾昊杰现在也习惯了一有事情就与顾平春商量一下,见她进门,他满脸笑容,道,“我一直等着你过来呢,怎么今日却来的晚了。”
    顾平春坐下后暗道,父亲顾昊杰今生可真是变了不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