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旧迎新

43 要走


第四十三章要走
    第一次,中午睡得正好的顾平春是被身边的人叫醒的。在得知是顾昊杰那里有急事让她过去时,换着衣裳的顾平春自是眉头紧锁,一个劲的催促寻巧她们几人动作快点。
    顾平春赶过,才刚进门,立即向顾昊杰问道,“父亲京城那边有什么消息吗?”
    顾昊杰递给顾平春的是一份书信,信封里一共是六张信笺,麻麻都是小楷。信中主要说了几件事情,一件事今年入夏以来,南部雨水不断,许多县受灾严重,如今已有大批的难民四处逃难给大梁国朝带来不安;二件事六月底,当今的皇上生了一场大病不能上朝,如今已是太子监国;三件事由于今年天灾与战事不断,朝中有大臣向太子提出,除了减免税收救助灾祸之外,还要祭天地和为前朝太|祖修缮陵寝,并以朝廷名义与顾氏后人一起去祭拜。
    大臣的奏表上讲,前朝德衰,然后大梁朝李氏应天命取天下,虽说是风水转了,然前朝顾氏也是正统 。如果大梁朝连前朝的创业之主也否定了,就等于否定了帝统,你自己的正统性也就被上天质疑。
    今年开年灾祸不断,除了有其它因素,当然也有自大梁朝建国以来,从未祭祀过前朝开国之君皇陵而引来的天怨,所以有人提出,礼部要以朝廷名义与顾氏后人一起去祭拜一回前朝开国之君的皇陵,以告上天才行。
    太子同意了这份奏章的请求,但是对于让哪位顾氏后人作为代表前去祭祀,朝中如今还在争论,一派提出由在朝为官的前昌郡王如今的广宁伯前去,而另一派则提出安平侯顾昊杰身份则更合适。据判断,由顾昊杰前去的可能性极大,因为朝上许多人都对去年顾昊杰为国子监捐书之事很是赞赏,称顾昊杰行高义明。
    几页纸看完之后,顾平春心潮澎湃,怪不得顾昊杰得了这个信后,一刻也等不得的将她叫去。信中提到的这三件事都是前世发生的事情,但唯有第三件才让顾平春觉的意外非常。
    在前世,代表顾氏族人祭奠顾氏开国之君皇陵的,就是信中提到的前昌郡王如今的广宁伯,据她所知,前世朝廷可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她爹顾昊杰。
    顾平春将看过的信重新递回顾昊杰后,顾昊杰接过去,将此信放到烛火上烧了,再扔进水盂里后,方才坐下,心情有些复杂地对顾平春道,“你觉得当今朝廷会让咱们顾氏后人去祭奠祖宗吗,别是又想用这事再试探一回我们顾氏族人。”
    顾平春面上不露异色,答道,“这事可是诏告天下树立当今朝廷仁德的事情,应该不会只是试探,祭奠一回是肯定的。”
    顾昊杰神色和缓,点点头后,感慨道,“若真有此心,这事之后,他们对我们顾氏后人,应该就不会再步步紧逼了吧。”
    顾平春笑着摇摇头,道,“他们逼不逼的也没什么关系,反正现在顾氏嫡宗这一支,除了我家,在大梁朝也没什么人了。”
    顾昊杰听了顾平春这话,与顾平春对了一下眼神后,他自己也忍不住心领神会的笑笑。
    顾平春回答完顾昊杰,则微微撇了一下嘴角心想,她爹心思单纯,固守君子之道,看事情也还是总爱往好处去想。熟不知,前世就算是有让顾氏族人祭奠皇陵之事,可她们家回京一年之后,朝廷开始削爵之时,她家可还是排在第一批之中,并毫不留情地被夺去了爵位。好在今世,在她的努力下,她家做的准备早,做了大梁朝捐书世家中的倡导人,还做了修订秦州地理志的要事,在士子之中博得一个好名声。顾平春细想之后判断,就算这一回她家只是被大家提个名最后不能去,但今生比起前世,那还得说,处境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许多。
    顾平春理顺思路后,正色对顾昊杰说道,“父亲,这次若能让你去,也许我们很快就会去京城,若是不能成行,我估计今年秋日后我们也得走,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做好要走的准备吧。”
    顾平春父女俩对此事交换完意见又过去五天的一个下午,顾平春一家得了准确的音讯,朝廷下旨,让他家于八月中旬迁回京城,并由顾昊杰代表顾氏族人与朝廷一齐去祭奠顾氏开国之君。直到得了这个正式的消息,顾平春才真正体会到,今世她家的运气是真的转了点。
    接了这个旨意,杨氏母女比顾平春显得兴奋许多,顾盛春一扫前些日子被顾昊杰教训之后的消沉,立即开始收抬自己院子的东西,杨氏也紧着决定这回带多少人去京城,多少人打发赎身放出去。但是杨莲生听了这事,却为能不能跟着去京城这事辗转反侧苦恼了一宿。
    第二日,她顶着一双发红的眼睛第一个去了杨氏的院子,“姑母,你们要是回京城了,我怎么办,若是让我再回去,我爹和我祖父的面子都不好看。他们可都把姑姑你要在秦州给我找亲事的事说的满县城都是。”说完这话,杨莲生就抬起衣袖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泪水。
    杨氏看着自己的侄女这一哭,到将前些日子她与顾盛春之间闹的那一顿争吵之事给提上心头,要不是这个侄女早早发现顾盛春与那个楚邵行来往的信件,还不知自己的女儿还会做下什么让人说嘴的事情,于是她大方地说道,“你想跟着我去京城也行,就是若今后的亲事说到京城,那你可算是嫁的远了。”
    杨莲生破啼为笑,“就算是嫁到京城,不是还有姑姑在吗,你也是我的亲人,哪里就离亲人远了。”
    杨氏打定主意,便来与顾昊杰商量,“侯爷,本来我想着在这秦州给莲生找个人家,但咱们现在要去京城,这会儿就这样打发莲生回去,孩子和我的脸面都不好看,我看这次还是将莲生也带着去吧。”
    顾昊杰听后皱眉,“就是带去京城,也不一定就能马上找个好人家,再说莲生比平春小,有亲事也得是先考虑平春的才对,况且秦州离京城不过二十多天的路程,到时候有合适的让她再赶过去不是也来的及。”
    杨氏叹口气答道,“这找亲事,当然是人在眼前才好相看,莲生与平春年纪也差不了多少,到时相看当然是仅着平春先挑,那要是有人看上莲生,你说我这个当姑姑的不也算是尽了心吗,再说这次回去,这么一大家子的人,那里就又多她一个人了。”
    顾昊杰自然不愿与妻子在晚辈的事情上多做纠缠,杨氏这一说,他微微一想也就答应下来。
    顾平春知道,杨莲生前世没有跟着她们一家去京城,前世在秋日她家去京城之前,杨氏在秦州城给杨莲生找了个亲事,将她许给这里的一个富户。日子不管称不称心,钱财上到是不缺。这一回她家去京城的时间提前了,那么杨莲生这跟着一走,那她前世的这一门亲事大约就要被错过。
    这一件事情是顾平春万万没有料到的,顾平春的心情为此事忧虑了几天,她也不知道这一回杨莲生的命是会变好还是会变坏。所以这几日她见着一脸兴奋的杨莲生总是目光复杂,不知与她说些什么。
    顾平春家要在八月中旬赶到京城,刨去路上的行程,准备时间不到二十天,算算日子挺紧,收拾的空闲,顾平春约了赵秋红一道去了一趟陈茹家,告之大家一声她家要离开的消息。
    如今已是妇人打扮的郑婉再见面,身上无处不透着一种婚后的成熟气息,而且还是一幅长嫂的作派招呼她们几人,顾平春觉的好笑,但她是抿着嘴笑,而赵秋红却是哈哈地笑出声来。郑婉一见她们这样子笑她,便也一下就又恢复到先前的样子与她们几个说话了。
    几个又是聚在陈茹的屋子,顾平春最先开口,“我家再有个十天就要去京城,这一走大家天各一方,看来看去还是我最先离开大家,这一年相识相知是我今生最快乐的时光。陈姐姐与赵姐姐的生日都在秋日,认识你们的时候你们的生日已过,这一次又是不能给你们庆生,这两日我作了几幅画作,两幅算是我送给姐姐们的生日礼物,另一幅是贺郑姐姐新婚之喜,姐妹们以后若是有机会去京城,一定要去我家坐坐,以后也不要断了音信。”
    顾平春不是个爱哭之人,可她将话说到这里,依然难过哽咽的说不出再多的话语。
    赵秋红与陈茹接过画后,看顾平春眼中有泪,她们几个心中也有不舍之情,陈茹是个乐观的,于是笑道,“顾妹妹不必难过,秦州离京城不远,我家为官,秋红家从商,想去京城机会多的是,也许要不了多久,我们还能再次想见。只是今日又收得妹妹送我们这画才是让我们意外的,你家要走,如今事情肯定很多,没想着你这么忙,还要抽出时间为我们作画,如今你的画已是万金难求了。”
    赵秋红展开顾平春送给她们的画一边看着一边笑道,“平春,你现在可是咱们生财的财神,先不说你今天送出的这三幅画有多值钱,自你那幅画问世,这才二十来天,我们的瓷器已是不出秦州就被人定走。要说认识你一年,我们几个才是最快乐的,现在真是月月都有钱挣了。”
    陈茹和郑婉两个一听赵秋红这三句不离银子的说话,全都拉她说她俗气,玷污了顾平春这高雅的画艺。
    在陈茹家吃了午饭顾平春要走,大家也知道她家正在收拾事情多,便也不多留她,只说她走时为她送行。赵秋红今天出门坐的是顾平春家的车子,顾平春将赵秋红送到家中之后,还没上车,便在赵秋红家这个巷口看到郑笠似是正在等人。
    顾平春犹豫了一下,要不要过去打声招呼,只是还没等她做出决定,郑笠却先走过来,一脸严肃对她开口说话,“顾姑娘看方便不,今日有几句话我想与你单独说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