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旧迎新

53 说出


第五十三章   说出
    顾阳春三言二语将她们先回来的事情说完,顾平春听后,久久未能成言,半晌,她才感慨万分地说道,“虽然我猜测当今朝廷可能在祭陵之后会给父亲个差事以示对顾氏的优待,万没想到太子会举荐父亲去了户部,户部可是个管钱粮的肥缺,是多少人都争破头要去的地方呢。”顿了顿,顾平春又轻言道,“那父亲现在已经是每天都去部里上班了……”又停了下来,她才眉眼一笑,最终只能说出一句:“这事可真是太意料之外了。”
    顾阳春明白她的心情,她用扇子使劲地给一脸热汗的顾平春狠狠的扇了几下降降温后,亲热地握了握顾平春的手道,“父亲私下里给我说了,他如今能有现在的声望和差事,得多亏了姐姐一年多的辛劳和思虑。”
    顾平春抿唇一笑,舒了口气后,温和地望着顾阳春道,“只有父亲好了,咱们家的日子才能有希望的。”
    顾阳春很是赞成的用力地点一下头,冷静说道,“史书上记载的前朝破亡的皇子能有几个好下场,父亲有了当前这个差事,至少说明朝廷对咱家还算信任,对父亲的才学也是认可的。”
    顾平春欣慰,她最喜欢的就是顾阳春的这份通透和冷静,让她深觉自己前世将聪明用错了地方。听顾阳春说出这话,顾平春放心,便也将她们跟着宁王回来的事情也与顾阳春细说了,与此同时她还一并说出了自己的担忧,顾阳春听了也忍不住地低声数落几句杨氏与顾盛春太不知轻重,姐妹俩又说了几句话,门外就传来小蝶的声音,“小姐,洗漱的水已准备好了。”
    顾阳春看顾平春一脸的热汗,听小蝶说话,便催促着顾平春道,“大姐这会儿赶紧先收拾一下吧,京城的院子小,这回我要求与大姐住在一个院子,以后咱俩说话方便多了。”
    顾平春让寻巧送顾阳春出门,待梳洗过了,不觉得累,也不想睡。又看了房间里的布局摆设,又睹旧物,觉得亲切的很。只是转了一圈后,她的心里还是急切的想见见顾昊杰。
    顾昊杰下衙回家,一家人聚在一起,杨氏见顾昊杰满脸堆笑,“恭喜侯爷,现在终于可以做些实事了。”
    顾昊杰无不感慨,笑着点头,“这份差事,得多亏了平春一年前捐书的提议。”
    顾盛春撇嘴,一扬下巴,笑道,“大姐当时只是个提议,可捐的书却都是父亲的藏书。我看咱家有半屋子的书都没了,父亲的官职和声誉应该算是父亲用书换来的吧。再说父亲本身才学深厚,只要与父亲交往,一定都能发现父亲的满腹才华。就是这回与宁王同行,宁王也说父亲很有学问,是书画界北派的代表呢。”
    顾昊杰看着一脸不以为然说话的顾盛春目光复杂,又看看屋里其他人,杨氏也是完全没将他刚才的话当真的意思,顾量杰思量了一下,觉得还是有必要将去年的这些事情在一家人面前说清楚的好,去年自己得了个好名声,现在又落个实在的差事,顾平春不再意什么,可他要让一家人都记住平春为家里做的这件好事情。
    于是,顾昊杰整整衣摆,正色对满屋里人说道,“那些书虽说都是我的,但若没有平春的提议,提早在太子还在秦州之时就捐出来,使我成为梁朝捐书的倡议人,我又如何会有今日太子的推荐呢。还有更重要就是,平春回来用了近一年的时间修订整理出来的那套秦州地理志,这书一捐出来就先得了太子的青睐和重视,我能到户部来,除了因为捐书得了好声誉外,最主要的还有这一套地理志最得太子和朝廷官员的赞赏。”顾昊杰这话说完内心无限感慨看向顾平春,而大女儿顾平春安稳地端坐在左侧首位,不喜不躁在他的眼中就是他顾氏祖人的福星。
    顾盛春听了这些,神情震惊,她咬咬唇,急声说道,“原来大姐抄的就是这一套书。”
    顾昊杰当着全家人的面再次肯定地点了点头。一刹那,屋里所有的目光便全都聚在了顾平春的身上了。
    杨氏看着顾平春的神情十分纠结,她心中暗暗有了结论,为何自去年顾昊杰对顾平春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想明白这个,杨氏眼神一闪,先朝顾盛春看去,见顾盛春面色失落,她暗中叹口气后,便十分温和地对顾平春笑道,“平春,当年你做这事时怎么也不叫上几个妹妹一起去做,大家一人抄写一套,我家去年不是可以向太子献上四套这书了。”
    顾昊杰听了杨氏的话皱眉,“那时,平春那里会知道太子能看上这一套地理志呢。”
    杨氏仿佛没有看到顾昊杰那轻轻的一蹙眉,她冲一屋子人一笑道,“那这事也算是歪打正着,随便抄了一本书就入了太子的眼,看来咱们平春是个有福气的人了。”
    杨氏这话听起来是在与平春打趣,一屋子的人听后就全都看向顾平春微笑。顾平春经过这半月与杨氏相处,更加不习惯杨氏这样当着顾量杰的面与她的假装亲和,她轻笑着一下不多说什么,又看顾昊杰望她,便向顾量杰问道,“父亲这几日到衙门做事,可还习惯。”
    顾昊杰一捋胡须,摇头笑道,“到了户部天天都跟数字打交道,好长时间不用算学,一接手还是有些吃力。这会儿每天忙的快跟我少年进学时一样了。”
    顾阳春与顾正良听顾昊杰说出这话,全都哈哈笑出声来,顾正良更道,“那父亲会与我一样感觉吃力吗?”
    顾昊杰扫了愣头愣脑的儿子一眼,无奈地笑着说道,“你以为父亲与你一样脑子那么不好使,我象你这么大时,那些算学我已经会自己看书研习了。”
    顾正良听父亲这话是笑话他笨,很是尴尬地一挠头,便笑着低下了头不好意思起来。顾平春看小弟这样,便微笑着安慰,“以后书中那些看不懂的地方可以过来问我,等你弄明白了,将来一定会超过父亲。”顾正良听顾平春要教他,眼睛闪亮,赶紧笑着答应下来。
    顾平春在路上想过,这一回到京后得提醒父亲将这个唯一的弟弟尽早送到外面的书院上学,虽说这个弟弟读书不太灵光,但也决不能象前世那样,因为读书不好,便随便放任着不好好教习了。前世,家里出事时顾正良才有十二岁,顾平春也不知这个老实的弟弟最后命运如何。
    第二日,顾昊杰去衙门上班之后,杨氏将一脸不高兴的顾盛春留下,不等杨氏开口,顾盛春先轻哼一声道,“顾平春这人还真是真人不露相啊,干了这么一件大事竟然都不透露一点风声。那书竟然太子都看过了。”
    杨氏将昨晚心里的思量说出,“看过又有什么,那书的内容可是你父亲写的,她只不过抄写一遍罢了,你可看她抄书的事情传出了没有。”
    顾盛春摇头,杨氏又道,“你别总是将眼睛盯着这些个虚名与她比个高低上下的,如今你们年纪都不小了,最后看谁找个好亲事好好过一生,那才是最能比上一辈子的事情。”
    顾盛春脸上依然没露出笑容,负气地说道,“如今家里有父亲与她撑腰,那我以后还能得了什么好,别是什么好的以后都紧着她先挑了。”
    杨氏心中虽也不痛快,但却冷静回道,“你父亲在对你们几人的事情上还是一碗水端平的,至于其他的,你以为母亲就那么没用了。”
    顾盛春眼圈一红,望了望杨氏道,“可父亲这一年多总关着门与她说事,别是因着她这份功劳,偷偷将自己的私房都给她了去。”
    杨氏听了顾盛春这话,表情一愣,沉默半天才与顾盛春坐近了点,低声说道,“这事你别担心,自秦管事给我提醒过你父亲卖画得了不少的银子后,你父亲那边银钱的出入,我便让人给我偷偷地盯着了。”
    顾盛春侧过脸小声问杨氏,“母亲让谁盯着了。”
    杨氏冷笑,“人你就别问了,这个家我也管了有十来年,那里还没几人能用的人。”
    顾盛春内下稍安,展了笑脸,她伸手用手绢给杨氏擦擦脸上的汗水后,想着进宫之事又问杨氏,“母亲,你说祖母什么时间才会召见我们进宫。”这事杨氏猜不出来,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只说等着就是了。
    顾昊杰在抽空听了顾平春与他细说了这一路跟着宁王的回来的事情后,内心对杨氏也是生出了诸多的不满。他与顾平春叹息一声,直说道,“杨氏的性子与眼光在秦州之地还能应付,如今到了京城,官员关系复杂,咱家再得朝廷任用可毕竟姓顾,我还真怕她今后给我惹出祸事来。”
    顾昊杰这会儿张嘴说出这话是深有感触,虽说才入官场开始做些实务,但这几日在衙门里,他也看出这里帮帮派派远比秦州官场更加复杂,在没弄清楚这些关系之前,只有谨慎才是最重要的选择。可他万没想到,才一入京,杨氏便先不管不顾地就与宁王搭上了关系。
    顾平春支了肘沉默,心中飞快地将前世杨氏来京城后做的主要事情过了一遍后,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来约束杨氏,于是她拧着眉对顾昊杰建议,“父亲,夫人现在的心思也不难猜,总归是想为了盛春与莲生多谋些好处,我看父亲平时还是多与夫人说说咱家的处境和危险让她知道些难处,那样夫人也许因为害怕会收敛小心着些。”
    顾昊杰沉着脸答应下来,又与顾平春交待,以后他不再家盯着秦管事的事由她来管,顾平春点头后问他见了祖母时的情形,顾昊杰表情有些怅然,没与她多说,只说她见了之后便知道了。
    顾平春从顾昊杰那里出来,很有些可怜起父亲顾昊杰来,不仅父母缘浅,就是夫妻缘也不好,两位夫人也没一个让他有心意相通,互相帮携的感觉。
    又过了三日,宫里传诏,让杨氏带着顾平春几人进宫去与淑妃请安见面。这回不仅是顾盛春欣喜万分,就是顾平春的心里也是无比的激动。
    次日凌晨,天还未亮,一家人便起身了,焚香沐浴梳洗过,这时天边才露出鱼肚白,时辰一到,一家人匆匆出门上了马车就前往皇宫方向驶去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