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悦,仕石虎,官至司徒左长史、关内侯。父 潜,仕慕容睇,为黄门侍郎。并有才学之称。"
《三国志,魏志》二四《崔林传》裴注引《晋诸公赞》曰:
"(林子)述弟随,晋尚书仆射。为人亮济。赵王伦箨 位,随与其事。伦畋,随亦废银而卒。林孙玮,性率而疏, 至太子右卫率也。"
《北齐书》二三《崔悛传》(参《北史》二四《崔逞传》附 《饺传"云:
"崔饺,清河东武城人也。每以籍地自矜,谓卢元明
:"天下盛门,唯我与尔,博(陵)崔赵(郡)李何事者 哉!""
可知魏晋以来,虽经五胡之乱,清河崔氏在政治上仍 居最高地位。崔饺自称"天下盛门".原因在此。
有一点可以注意,在六朝初期,所谓胜流,不必以 高官为唯一的标准,即寒士有才亦可目为胜流,非若 六钥后期魏孝文帝的品目门第胜流,专以官爵的高下 为标准。《魏书》四七《卢玄传论》云:
"卢玄绪业著闻,首应旌命,子孙继迹,为世盛门。其 文武功烈,殆无足纪,而见重于时,声离冠带,羞德业儒 素有过人者/"
范阳卢氏在政治上的地位不及淸河崔氏,其所以见重 于时,主要在"德业懾素有过人者"。德业儒素,即所谓 人伦。东汉以来评论人物,标准有两条,一为姓族,讲 整个家族;二为人伦,讲个人才智。郭林宗奖掖士人,
即看人伦。(《后汉书》列传五八《郭泰传》:"林宗虽善
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姓族问题容易解决,人伦问 题不易解决。崔浩是属于六朝前期的人物,论崔浩要 抓住这两个问题。
崔浩事件为北魏前期重要的政治事件。崔浩问题 最能代表北魏前期汉人士族的问题,也最能说明北魏 前期汉化与反汉化两种势力的斗争。崔浩之死,或以 为原因在民族方面《华夷问题〉,或以为原因在宗教方 面(佛道问题),其实这二者都不是崔浩之死的主要原 因,主因在社会阶级方面,即在崔浩欲"整齐人伦,分 明姓族"方面。析之如下。
《宋书》七七《柳元景传》(参《南史》三八《柳元景 传》及《资治通鉴》一二六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二月瑰 中书学生卢度世亡命条考异)云:
"元景从祖弟光世,先留乡里,索虏以为折冲将军、 河北太守,封西陵男。光世姊夫伪司徒崔浩,虏之相也。 元嘉二十七年,虏主拓跋焘南寇汝、颍,浩密有异图,光 世要河北义士为浩应。浩谋泄被诛,河东大姓坐连谋夷 灭者甚众。光世南奔得免。"
又《北史》二一《崔宏传》附《浩传》云:
"始宏因苻氏乱,欲避地江南,为张愿所获,本图不 遂。乃作诗以自伤,而不行于时,盖惧罪也。浩诛,中书侍 郎高允受敕收浩家书,始见此诗,允知其意。允孙淖录于
允集。"
则崔浩似因具有民族意识,因而得祸。其实,崔浩为鲜 皁出谋划策的地方正多,《魏书》三五《崔浩传》(参《北 史》二一《崔宏传》附《浩传》〉记神瑞二年崔浩谏阻迁 都于邺之议有云:
"东州之人,#谓国家居广漠之地,民畜无算,号称 牛毛之众。今留守旧都,分家南徙,恐不满诸州之地。参 居郡县,处榛林之间,不便水土,疾疫死伤,情见事露,则 百姓意沮。四方闻之,有轻侮之意,屈丐、蠕蛾必提挈而 来,云中、平城则有危殆之虑,阻隔恒代千里之险,虽欲 救援,赴之甚难,如此则声实倶损矣。"
又记泰常元年崔浩议刘裕假道伐姚秦事有云:
"假令国家弃恒山以南,裕必不能发吴、越之兵,与 官军争守河北也。"
可知崔浩深晓当时南北两方的情势,他为鲜卑划策, 可谓不遗余力。同传尚云-
"会闻刘裕死,太宗欲取洛阳、虎牢、滑台。浩曰:"陸 下不以刘裕欲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死, 乘丧伐之,虽得之不令。今国家亦未能一举而定江南,宜 遣人吊祭,存其孤弱。裕新死,党与未离,兵临其境,必相 率拒战,功不可必。不如缓之,待其恶稔。如其强臣争权, 变难必起,然后命将扬威,可不劳士卒,而收淮北之 地。,,,
论者以此证《宋书,柳元景传》,谓崔浩心担南朝,实
则此正表明崔浩善于为鲜卑出谋。须知鲜卑当武力 虽强,而中国北部汉族及其他胡族的人数远远超过鲜 卑,故境内未能统一,且西北方柔然及其他胡族部落 势力强盛,成为北魏的边患,崔浩说"今国家亦未能一 举而定江南",是符合实际情势的。崔浩提出命将扬威 收淮北之地,是建议节级徐进。此正是为北魏计的万 全之策。
《资治通鉴》一二六宋文帝元嘉二十八年二月魏 主赦卢度世条记卢度世"坐崔浩事亡命,匿高阳郑罴 家。……"系据《魏书》四七《卢度世传》之言-
"度世后以崔浩事弃官逃于高阳郑罴家。世祖临江, 刘义隆使其厫中将军黄延年朝贡。世祖问延年曰:"范阳 卢度世坐与崔浩亲通,逃命江表,应已至彼。"延年对曰; "都下无闻,当必不至。"世祖诏东宫赦度世宗族逃亡及 箱没者,度世乃至赴京。"
《通鉴,考异》云:
"《宋书,柳元景传》与魏(收所纪)事不同,今从《后
魏书》。,"
《考异》所谓不同,指《宋书,柳元景传》所说,"浩密有
异图,光世要河北义士与浩应接,谋泄被诛,河东大姓
坐连夷灭者甚众",与《魏书,卢度世传》所记卢度世
"坐与崔浩亲通","弃官逃于高阳郑罴家"不同。《卢度
世传》没有提及崔浩密有异图的事,《柳元景传》所记
为柳光世之言。其言不过虚张夷夏之见,以自托于南
朝而已,本不足为据。《通鉴》记卢度世避祸从《魏书》,
而不书《宋书》所谓"浩密有异图"等言,是一个卓识。
华夷问题是有的,崔浩之死,即使有华夷之异的
原因存在,但可以肯定并非主要原因。至少在崔浩方 面,并未将华夷之异,存于胸臆。
宗教方面的原因,是不是能够成立呢? 在宗教方面,人们谈论较多的是太子拓跋晃与崔 浩在佛教问题上的矛盾。论者多据《魏书》一一四《释 老志》所云太武帝拓跋焘西征盖吴至长安,因从官见 长安沙门便室大有弓矢矛盾,命"案诛一寺"。崔浩信 道敎,"时从行,因进其说"。太武帝遂下诏"诛长安沙 门,焚破佛像,敕留台下四方,令一依长安行事"。又下 诏"自王公已下,有私养沙门者,皆送官曹,不得隐匿。
限今年二月十五,过期不出,沙门身死,容止者诛一 门。"其时恭宗拓跋晃为太子监国,拓跋晃"素敬佛道,
频上表,陈刑杀沙门之滥,又非图像之罪。今罢其道, 杜渚寺门,世不修奉,土木丹青,自然毁灭。如是再三, 不许"。太武帝不仅不许,且复下诏"自今以后,敢有事 胡神及造形像泥人、锎人者,门诛。有司宣吿征镇将 军、刺史,诸有佛图形像及胡经,尽皆击破焚烧,沙门
无少长悉坑之。"太子拓跋晃"言虽不用,然犹缓宣诏 书,远近皆豫闻知,得各为计。四方沙门,多亡匿获免, 在京邑者,亦蒙全济。金银宝像及诸经论,大得秘藏"。 可是,"土木宫塔,声教所及,莫不毕毁"。崔浩进言废 佛,寇谦之曾滑崔浩:"卿今促年受戮,灭门户矣。"后 四年(太平真君十一年〉,崔浩被杀。"浩既诛死,帝颇 悔之(后悔废佛),业已行,难中修复。"论者因此以为 崔浩的被杀,是因为在废佛问题上,与太子拓跋晃有 冲突。然而,拓跋晃所上的表文并未言及崔浩,即使这 是崔浩之死的一个原因,但也非主要的原因。
考《魏书》四七《卢玄传》(参《北史》三〇《卢玄 传》)云:
"(崔〕浩大欲齐整人伦,分明姓族。玄劝之曰:"夫创 制立事,各有其时,乐为此者,讵几人也?食其三思。"浩 当时単无异言,竟不纳。浩败颇亦由此。"
此则指出了崔浩的死,有社会阶级的关系。华夷之异, 宗教之冲突,社会阶级之分别,我们都可看作是崔浩 之死的原因,但尤其应当从社会阶级上去了解。崔浩 代表汉、魏、晋北方士族,崔浩的思想代表汉、魏、晋北 方士族的思想,种族、宗教观念与他的阶级观念是一 致的,是主从关系。要了解崔浩之欲齐整人伦,分明姓 族,须先了解崔浩所代表的北方士族及其思想。 北方士族为承袭鲜皁慕容治下士族而来,渊源可
上溯汉魏。大者为崔、卢、李、郑四姓。四姓中以崔、卢 为显。卢氏又不及崔氏,博陵崔氏又不及清河崔氏。北 方大姓有它自己的传统的社会阶级观念和一整套系 统的齐家治国思想。《魏书》三五《崔浩传》(参《北史》 二一《崔宏传》附子《浩传〉》云-
"初,浩父疾笃,乃剪爪截发,夜在庭中仰祷斗极,为 父请命,求以身代,叩头流血,岁余不息,家人罕有知者。 乃父终,居丧尽礼,时人称之。浩能为杂说,不长属文,而 留心于制度、科律及经术之言。作家祭法,次序五宗,蒸 尝之礼,丰俭之节,义理可观。性不好老庄之书,每读不 过数十行,辄弃之,曰:"此矫诬之说,不近人情,必非老 子所作。老聃习礼,仲尼所师。岂设畋法之书,以乱先王 之教。袁生所谓家人筐鐘中物,不可扬于王庭也。
小说推荐
- 悠悠南北朝: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那个特殊的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总是理不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真想永远都只有一个,想要揭开盖子找寻到其中真正的谜题,一切尽在不言中,请记住,他的生活有自己的欢乐,他的幸福有别人的看法,那么一切是否有根据可循呢?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
- 易中天中华史卷十二:南朝,北朝
- 刘渊明明是匈奴天子,却定国号为汉,把刘邦、刘备奉为列祖列宗,选择了“借壳上市。石勒不过是个被人贩卖的奴隶,却封王称帝,成功实现“逆袭。苻坚一统北方,踌躇满志,淝水一战,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剃光头、留辫子,原始野蛮的鲜卑拓跋部,悄然在北方崛起“胡无百年国运”的神话从此被打破。拓跋改为元姓、独孤改为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细说两晋南北朝
- 从泰始元年十二月普武帝司马炎代魏起,到隋朝灭陈,统一南北,前后共有三百二十三年(公元266年2月到589年2月 这是一个交织着光明和黑暗的历史时期 三百多年间,除西晋统一后的二十年外,分裂、割据、混战,迄无间断。数十万以至上百万人颠沛流离的惨状竟屡屡出现。长安、洛阳、邺、建康、江陵等名城都曾茂草丛生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97章
- 名人演讲在北大
- 主编:和弦前言众所周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中国公认的一流学府,是中国近代新思想、新科学的重要发源地,有史以来,无数著名学者、商界巨子、以及国际政要都先后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做过演讲,能够在北大和清华做演讲已经成了一种荣幸。在这些演讲中,有针砭时弊的政论,气宇轩昂;有严谨求实的学术论述,循循善诱;又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4章
-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
- 爱美,清谈,酗酒,嗑药,男人女性化,这是怎样的风度 漂亮又丑陋,清高又贪婪,潇洒又势利,高雅又庸俗,真实又虚伪,这是怎样的时代 江山易主,中原逐鹿,衣冠南渡,五胡入华,这是怎样的变故 畸形的独立,病态的自由,虚无的真实,脆弱的美,这是怎样的追求 中华的历史为什么注定有此一劫?魏晋在历史上的地位究竟如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夫人,你讲讲理
- 沈书乐的人生目标很简单 拿着祖上留下来的财富找个悠闲的地方混吃等死。最主要的是,逃离掌控他的母亲 然而,就在他收拾好钱财准备跑路时,遇到了一个逃婚的姑娘 莫名其妙的是,姑娘看了他一眼,就亲了上来,夺了他的初吻 亲就亲了吧,她还跳河 又不是自己让她亲的,她至于这么想不开吗?自己出于好心救了她,没想到就
- 都市言情林笑笑的鱼连载中
- 最新章:361
- 火影世界不讲科学,讲忍学
- “质能守恒?对对对,我定量的查克拉可以创造出定量的忍术,不是质量守恒吗“但是同等数量的查克拉制造的火焰能量数值和同等的查克拉制造的雷电的能量数值是一样的吗?不一样的话为什么会产生差别“这…有趣,你果然是个有趣的人啊,泷君”大蛇丸伸出长长的舌头舔着嘴唇说到,动作有点恶心,但是还算可以接受“你也很厉害啊
- 网游小说鯃鱳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零九章:崩溃
- 南北史演义
- 世运百年一大变,三十年一小变,变乱是古今常有的事情,就使圣帝明王,善自贻谋,也不能令子子孙孙,万古千秋的太平过去,所以治极必乱,盛极必衰,衰乱已极,复治复盛,好似行星轨道一般,往复循环,周而复始。一半是关系人事,一半是关系天数,人定胜天,天定亦胜人,这是天下不易的至理。但我中国数千万里疆域,好几百兆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80章
- 宋齐北魏的纷争史
- 宋齐北魏的纷争史作者:陈羡 从公元386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即代王位开始,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南征灭陈为止,前后绵延两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这个大朝代上承魏晋、下接隋唐,整个中华世界几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是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时代,也是思想大转折的时代。其中发生的某些变化,甚至在各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6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