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十二年

第100章


    天边蓦然一道电光,穿透了碧蓝的天色,殿中豁然是一闪而过的明亮,那雷声却哄然远了。她惊得一抖,手指已是冰凉。
    “还是怕打雷么?”他有些好笑地瞧着她,脑海中忽然浮现出一副熟悉的画面,许久以前的雨天,与眼前的女子共着一把伞在街市上行走,他心中蓦然柔软了几分,将她缓缓扶到膝上坐好,眼中滚动着密密的笑意,“还记得么,那年朕陪着你去正阳门外吃东西,好端端的留仙居你不愿意去,非要去那馄饨铺子上花了是个铜板买了两碗馄饨,结果朕没有带零碎的铜板,那顿饭倒还是你请的。”
    李氏心中此刻千般恐惧,心道他认错了,认错了。可不知为何,她竟然脑子里模模糊糊有些印象,不由自主地把话接了下去,“那张老伯还说让你还请我呢。”话一出口,她便后悔,自己在胡乱接些什么。可隆庆望着她依旧是笑的,眸子里莫名闪起了些激动的光芒,将她在身前搂得更紧了些,唇便贴在了她的耳边,“是呵……你还记得的……这些年失去了你,朕无数次的后悔过,若你能再回朕身边,朕一定会带你再去吃一次那摊上的馄饨……”
    李氏觉得有什么东西在脑中一闪而过,如一团丝麻纠结缠绕的交错着,眼前人的面容似有些东西清晰地浮现在眼前,可明明又是那么的模糊,还有他说的事,一桩一桩都似真的发生过,但再一凝神想,就好像空气中浮的影子,手一抓就散了。她只觉得头疼欲裂,强撑着头推开他,口中低声道,“臣妇……臣妇真的不是贵妃娘娘,陛下莫误认了臣妇……”
    “你若不是她,又怎会知道与朕之间的事儿?”他不由分说地搂定了她,眼眸中升起淡淡的哀伤,语声中自有无法克制的颤抖。“朕好不容易再找到你,断然不会再把你放开。”
    新年过后第二日,宫里传来了陛下身体好转的喜讯,今年的庭宴也该由隆庆帝亲自主持了。李氏找了个借口没有随张居正入宫赴宴,只推说自己身体不适。他也并无异言,只是回来时,他喝得酩酊大醉,相伴在身边的还多了一个妩媚美艳的女子。
    “夫人,我叫鸾瑚,原本是皇后娘娘的侍女。”她盈盈笑着向她拜倒,举足抬步都是宫廷的端庄训导,眼角眉梢却藏不住收敛的得意。
    她的笑容瞬间枯萎干涸,眼底泛起深深地倦意,无力的抬起手臂,“既然如此,你服侍大人去休息吧。”
    那一夜她几乎未能入眠,紧紧地搂着年幼的女儿小雪,她第一次觉得自己的人生是这样的凄清。院子里寂静得怕人,呼啸的风声偶尔拂过窗棂,反而将世间的动静衬得更加分明。东厢隐约传来女子低低的笑声,压抑不住的喜悦甜蜜。像是有什么在撩拨着她的心怀,她感到呼吸有一丝困难,侧转身去,眼前仿佛浮现出新婚那夜,洞房里盈盈燃起的红烛,烛光中衬着自己孤寂无奈的落寞。
    ……
    过了新年后,天气一日暖似一日,陈皇后再也未来召李氏入宫,只听说陛下的身体已经好转了许多。而去岁陈皇后与李氏的那番秘密的交易,仿佛是荷上倾泻的水珠,再也不见踪影。如果说还有一点痕迹留下,那大抵是新年时陈皇后赐给张居正的那位侍女鸾瑚,这仿佛是对臣子无上的宠幸,又好像是对李氏无声的惩罚——当然这点只有李氏自己清楚,她深知自己从屏风后走出来的那一刻,已是犯下了多么不可饶恕的错误。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这次张居正却把鸾瑚留了下来,这终于打破了世人津津乐道的伉俪情深的传言,却给了世人更多津津乐道的闲话,鸾瑚入了府就是如夫人了,又因为她有宫里的出身,谁也不敢小觑了她。李氏冷眼瞧着,不过月余功夫,鸾瑚暗中施展了不少手腕,已把大半个府邸把持在手中。
    然而明面上,鸾瑚对她大抵还是恭敬的。虽然她已经不止一次的“无意”听到下人们对于自己贫贱出身的闲言碎语。鸾瑚是什么出身?她暗自苦笑,皇后身边的侍女至少也是大夫家千娇万惯的嫡女,入府做个如夫人实在是委屈了她。
    既然争不过,索性不争。
    春日夜里出凉,她抱着女儿闲闲的站在外廊下,看着鸾瑚取来青罗银墨纹的披风,从后给他披上。鸾瑚细长的手指透过他的腋下,碰得腕子上贴骨的细锁黄金串子清脆作响,她自然地环顾过他的腰背。细细的在身前系好了丝绦,动作娴熟而自然,宛如是寻常家的恩爱夫妻一般,一抹媚笑弥漫在她眼角,数不清的缠绵情意,“大人,夜里风大,小心着了凉。”     李氏是第一次目睹这样的情景,她可以想象背对着自己的他,面上该是浮现如何温淡满足的笑意。她忽然生出一种不切实际之感来。仿佛自己的影子在这暗夜中被抹了去,她背过身去,一瞬间心如同坠入了地底。
    “凤花,”少顷,他忽然轻声唤道,全然把她拉回了这个世界,“宫里有东西送来。”
    她把女儿交给了乳娘,细心地替她盖好了身子上的绫罗锦被,这才徐徐转过身来瞧着他,仿佛是刚刚过来的样子,长长的睫毛如扑扇的蝶翅飞舞,神色宛如寻常般温柔,“哦?送来了什么?”
    她不经意的察觉到,鸾瑚的手依旧暧昧的搭在他的领口,然而从听得宫里两个字时,她的表情就格外认真起来。
    他从袖底缓缓取出一枝梅花,数瓣洁白缀在枝头,内中点点猩红,犹似血痕划过。
    “给你的。”他短促地说,仿佛全然不经意,“梅花要用净水养。”
    李氏默然地伸出手,还未接到梅枝。忽然横空一只素手拦了过来,“大人,鸾瑚最爱素梅。这支不若赏了我吧。”她的语声又娇又软,分明是恃宠而骄的意味。
    她苦笑地缩回手,若有若无的拂过发鬓,捋了捋散发。
    “鸾瑚,别闹,”他却皱起了眉头,然而眉头随即松开,语声依旧是宠溺的,“你若是喜欢,明日我陪你去西山上折几枝。”
    鸾瑚蹙起的秀眉随即舒展,若有若无地瞥了她一眼,欢欣道“好哇,大人可不能耍赖。”
    “那是自然。”他微微笑着,拥着她走远。一枝梅落下,恰在李氏的足边。
    李氏俯身捡起梅枝,素洁如玉的手指轻轻拂过梅瓣,拂落几点嫣然。而那低垂的星眸里,似乎蕴藏了盈盈的泪意。他远远地回头,依稀从侧面瞧去,她似曾相识的脸颊消瘦的没有半分血色,更突兀的浮起一层空茫与黯然,那一瞬间的落泪深深地刺痛了他的眼眸。
    “你若不爱我,为何要娶我?”她在身后轻声道,喃喃如同自语。白裳随风轻摆,宛若暗夜里绽放的一朵垂泪的百合。
    他拥着鸾瑚没有回头,然而脑海中却忽然浮现出一个同样清理绝伦的身影来,还有那唇畔若有若无的淡淡笑意,仿佛永远都蓄着一丝温暖。他慢慢地回味咀嚼着,眼中划过一丝难以解读的复杂恍惚,过了许久方才从远处冷声回道,“你先歇息吧,我还有公务。”
    公务,公务。这两个字如同重锤一样深深敲击在她心间。整整两年了,他就用这样的语气和借口搪塞而逃避着与她已成夫妻的关系。而她再也无法自欺欺人的逃避这样的关系。在外人看来,他们是琴瑟和睦的眷侣,可谁知这美满背后可怖的隐情?
    起初时她也曾惊疑过,惶恐过,以为自己有什么过错,因而才受到夫君如此的冷落。为此她甚至还不惜低声下气地循着其他妇人的法子,企图为他寻觅一两房小妾安于室中。可送去的女子都被他冷冷的拒之门外,反倒是成婚一年后,他抱回了一个孩子,,嘱咐她好好抚养。她心里有一瞬的难过,但很快就被理智填充满。她视小雪如己出,把对他的全部感情都投到孩子身上,亲力亲为地精心抚养。可他依旧是冷冷的对待自己,偶尔流露出的温柔目光,在相触时也如同遇到洪水猛兽一般匆匆逃避,遗留给她的亦是难以琢磨的苦痛。直到今日,眼睁睁的看着他拥着另一个如花美眷沉醉飘然,她才恍然知道心痛的滋味。
    纵然如此,她依然爱他。
    梅枝,她把玩着手上的梅枝,深深地折在手中,把那洁白与嫣红都揉碎在指尖。
    春日里风和轻柔,徐徐地扫过窗外新发的柳枝,半折的新柳吐出了嫩芽,娇美得可爱。李氏隔窗看着那柳枝欣喜,便叫丫头小红去折一枝来。她把柳枝一并养在瓶中,素梅衬了新绿,平添了几分安宁。
    冷不防一声清冽的女声在窗外响起,“姐姐这柳枝折的虽好,只是衬起了梅花就太俗了些。”
    李氏微微停住手,转眸时依旧带着疏落的笑意,“妹妹是稀客,今日有空过来了?”
    鸾瑚身着了一色桃红的裙衫,披着艳红似火的猩猩毡,堆绣的掐金裙摆层层垂在脚下,颜色十分的浓艳,唯有身材过于娇小了些,仿佛衣裙都并不称身。她面上涂了很重的粉,看起来是精心装扮过的,微不可闻的曲了曲膝盖,全当是行过了礼。眉目里分明挑着一丝笑意。“前日里叔大带我去西山踏青,那天可是折了几枝好花呢。”
    李氏微微笑了笑,“是么,妹妹也喜欢素梅?好花能香一季,这梅枝香而不艳,我是极喜欢的。”那天其实她也在西山,隐约记得那袭青衫拥着桃衫的身影,两人的笑语能投到九重天外。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