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大明十二年

第101章


    “我可不喜欢这花,看了一会儿就扔了,”鸾瑚斜斜地瞥了她一眼,妖妖绕绕道:“春日里这般暖和了,这梅花竟还开着,真是不识时务得紧。”
    李氏转身望向窗外,廊下一抹梅枝半枯,果然是快活不了了。
    鸾瑚漫不经心地敲着牙桌,眼眸转到李氏手中的玉瓶里,拿在手里细细把玩,“姐姐,你这玉瓶倒是好看得紧,在哪里买的?妹妹也去买一件。”
    小红在一旁有些看不过,便告诉她说,“这是宫里送给夫人的赏赐。是上好的和田美玉所制,寻常市上哪里买得去?就算是皇后娘娘的坤宁宫里怕也不见得有几件。”
    “哦,”鸾瑚有点失望,便将玉瓶重重地放在桌上。
    “鸾瑚,你要是喜欢,就拿去吧。”李氏轻声说道。
    小红急得红了眼,“夫人,这么贵重的玉瓶,怎么能随便送人。”
    李氏微微摇首止住了她,“左右是个物什罢了,都是愉人所用,有什么名贵不名贵的。”
    鸾瑚一笑捧起玉瓶,便姗姗地离去了。
    ……
    “夫人,宫里又有赏赐送来了。”小红见李氏萧索地坐在床边,一枝枯梅也掷在桌上,知道她心绪不快,便安慰道,“这次又是秦公公偷偷地递出来的,夫人可要看看?”
    小红一边说着,一边心急手快地打开了一个漆金的铜钮盒子,“宫里这些日子常常有些赏赐送来,怕是也知道夫人在受委屈吧,秦公公虽说失了圣宠,但往咱们这儿来的还是勤。不过这次也不知道装着什么,垫起来怪怪的。”
    盒子打开的一瞬,小红轻轻咦了一声,从盒子里拈出一把紫檀木的折扇来。李氏瞧着扇子上浓墨书了不少字迹,倒有些好奇,“写了些什么,念来听听?”
    小红知道这位夫人识字不多,她缓缓展开折扇,却 顿时惊得呆了,“夫人,这……这……可是御笔!”
    随着扇子展开的,还有一股淡淡的香气,李氏闻到这味道便觉得熟悉,这种香味直从鼻中沁入,瞬间脑中一片空茫,眼前好像密密麻麻的浮现了许多字,她瞬间似是看清了扇面上的字迹,她在一个恍然间侧过了头,垂着的眼眸都是茫然,“罢了,不念了,都收到箱子里去吧。”
    小红应了一声,心中好生奇怪,仍在琢磨着扇面上的那行墨迹: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小安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
    元宵夜,星斗光转,繁花满天。
    城中家家户户都有观灯的习俗,便是张居正一家也不能免俗。此刻他带着妻妾女儿漫步过皇城楼下,看着深密色中的漫天的火树银花。李氏怀中的女儿小雪露出愉悦的笑容,不时地指着天畔星子咿呀学语,很快吸引了大人的目光,“娘……娘……星星……”
    张居正微笑地望着女儿一张一合的小嘴,露出了几分慈爱的目光。
    “叔大,我心口有些痛了,”鸾瑚微微蹙起了眉头,纤长的十指捧到了胸口上,紧窄俏丽贴在身上,更显出十分的娇弱。张居正不由关注地握住了她的手,“哪里不舒服了?”
    “可能是今日出来得太久了,晚上也没吃东西,逛到这个时辰有些胃疼。”鸾瑚半撒着娇道,一双明眸水汪汪的瞧着自己的夫君,甚有几分西子捧心的弱态。
    果然张居正怜惜道,“既然是累了,那我先陪你回去歇歇。”说着他微微侧头,对着李氏闻言迟疑的问道,“你要不要一起回去?”
    李氏微笑着打量着他们二人,樱红青碧,男子俊雅女子娇艳,真是一对璧人。这个时候自己回去,只是讨不快的闲人罢了,她轻轻弯了弯眉眼,“我再带着小雪逛逛,她难得出来一趟,可高兴了。”
    “叔大,快回去吧。”鸾瑚早已离得七八步远了,兀自往回顾盼催着。
    “也好。”张居正应了一声,再无多话,便随着鸾瑚去得远了。街上人潮涌动,人人穿着绚丽的新衣,很快他们的背影湮没不见,再怎么眺望也看不到了。
    李氏收回了望向他们的目光,微笑着怀中女儿小雪的小脑袋,指着天上最明亮的一颗星说道,“那是猎户座,代表力量与祈求的星星,小雪你看看,像不像个小猎人的样子?”
    “猎……猎……”小雪不谙世事,被挠得咯咯直笑,露出甜甜的笑容。
    “那是参宿,这个时候只能看到这颗星了。”他在黑暗处静静地看了许久,此时终于慢慢踱了出来,面上浮现出一丝奇异的神色,“你从哪里听了这么些奇奇怪怪的话,没得教坏了女儿。”
    “参宿,”她默然低下了头,隔了许久方才抬起,“皇上,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夜凉如水,他霍然觉得周身有了丝冷意,不敢置信地望着眼前的女子,似要在她脸上看出什么来。
    然而清清淡淡的眼眸向她身上瞥去,仍然只见眉目间烟笼月罩的一层薄薄轻寒,她神情中的委屈与无奈尽收眼底。唯有她肩上的绿锦缎的披风嵌了雪狐幼白的毛,衬得她的小脸愈发得白,如雪里的一丝娇萼。
    他蓦然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触动了几分,面上却挂了三分笑意,戏语凝在唇边,“夫人何故,独自一人在街上?”
    她被掀开伤心事,心底的疤痕瞬时赤裸裸地暴露在这寒天地冻中。她气恼至极,心中对此人身份的恐惧竟然消褪了去,却乍起胆子仰头回道,“非是臣妇独自,这天下独自的人和何其多,否则陛下何故也独自在街上?”
    他震撼于她的大胆,哪里还是建极殿里屏风后那个畏畏缩缩的小女子,眸中火花相触的瞬间,他忽然笑了起来“说得不错,你看这街上的人这么多,其实谁不是独自行走的。”
    两人满屋目的地向前走着,忽而长街已到了尽头,眼前一座冰做成的水晶桥遥遥立在金水河上,这般绚丽繁花的夜里,看到这样一座冰桥,真真仿若人间仙境一般。一边是高大巍峨的帝阙,一边却是庄严圣地,常年都有全身戎装的锦衣卫庄严守候着,只有在今夜,所有的平民百姓才可以被允许走到金水河的彼端,尽情地享受节日的胜景。
    此刻城中百姓争先恐后地通过水晶桥,去摸城门上的鎏金的巨大门钉。不少百姓挤在城门前,手臂都伸得老长,摸到了门钉的欢欣鼓舞,摸不到的垂头丧气。
    她又是好笑又是惊诧,“他们在做什么?居然这么多人挤着去摸门钉?”
    他露出了几分笑意,“市井的百姓都相信,上元节的时候能摸到天子大门的门钉,来年一定全家都会有好福气。”
    “真的么?”她将信将疑地抬起头,目光却胶在了城门上。
    “你也想摸么?”他深深地看着她,眼中光影不可琢磨,“若你想去,我吩咐锦衣卫将这些百姓驱散了就是。”
    “不用了,”她忽而垂下头,目光中却是几分萧索黯然。
    “其实这些都是寄托罢了,”说着他拍了拍手边水晶桥的扶栏,慢慢道“便是这座水晶桥,年年上元夜都要搭在河上,人人都说这是鹊桥一般,见证许多佳偶,甚至连许多成了婚的小夫妇都要来桥上走一走,保佑一辈子可以携手相伴。其实这桥若真有这样灵验的预示,岂不更加可怕。一旦明日冰雪化了,这桥荡然无存,那岂不是将预示着生生拆散了多少鸳侣。”
    身旁的行人依旧穿梭不停,三三两两都是言笑晏晏的光鲜身影,手里纷纷提着玲珑别致的灯盏,行走在火树银花的京城里,别有一番星辰中漫步的奇景,自有自己的世界中弥漫的喜悦与憧憬。没有人会驻足,打量这两个伫立在桥头悄然细语的身影。
    她扬起头,面上却覆上一层霜花,眼角似有晶莹闪动,“陛下难道不觉得,人若是这点寄托都没有,身处在这喧嚣至极的街市里,岂不是更觉得孤单么。”
    他一怔神去想她的话,再抬头时她的身影已经混入往来的人潮中。离了有许远了。
    建极殿里,一室红烛高烧,歌舞升平,几个面目娇美的歌姬扭动着纤细的腰肢,柔情万分的歌声随风飘得极远极远:
    风消绛蜡,露邑红莲,灯市光相射。桂华流瓦。
    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
    衣裳淡雅,看楚女纤腰一把。
    萧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陛下今日好像很高兴?”不知何时,陈皇后来到了殿门口,长长的凤尾翟衣却用了深深的墨色,只与殿外漆黑的夜色混为一体。
    殿内的舞衣都有些惧怕地传下手臂,不敢再唱下去。
    “不要停啊。”他微微有些不悦。
    歌姬们又怯声唱了起来,姿态柔美而情致万千:
    因念都城放夜。
    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
    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
    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
    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
    他阖目听着,手里轻轻打着拍子,“皇后你听听,宫里的舞坊是不是技艺越来越精湛了?
    “唱得果然是好,”陈皇后坐在他身侧,微笑的看了一会儿,“陛下平日里从不爱这些歌舞穠词,怎么今日如此有雅兴?”
    “周邦彦的词靡靡是靡靡了些,但着实深情入画呵。”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