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军突破江防后,
梁又上疏请治世忠之罪。相比之下,清照对缒城宵遁的赵明诚的举动,却缄
口不语,其追逐御舟的目的也是为了湔洗与其自身利害攸关的“玉壶颁金”
之诬。而今她之所以能够安然地返回临安,更与韩世忠曾在扬州一带大破金
和伪齐联军有关。一向坦荡自强的李清照,在这方面与梁红玉相比,不能不
自叹弗逮。但是作为我们却不能单从这方面看问题,清照作为一个五十多岁
的嫠妇,有勇气如此自嘲自责,正是其对江山社稷的一种难能的悃诚所致,
在思想境界上,她与梁红玉并无高下之分,她俩一文一武都是值得后人钦敬
的稀世英才。
今天看来,清照此诗的思想价值,更在于它既婉转又辛辣地讥讽了那班
望风而逃的达官“须眉”,因为没有谁会要求一个年逾五旬的妇人,也象当
年梁红玉那样直接投身战事,而那些俱怕敌人、力主议和的人才是真正“有
愧先生德”的。这些人中,既有乘“巨舰”的上层人物,也有乘“扁舟”的
平民百姓,凡是在国难当头只顾“利”“名”,抱头鼠窜的人,都是此诗的
讥讽对象。由此看来,清照往返于桐庐江钓台所作,是一首更深层次的爱国
诗章。
① 此诗见于明人所辑《钓台集》卷下,原无题。《宋诗纪事》卷八七题作《夜发严滩》,与清照所云“涉
严滩之险”差合,兹从之。
四、“易安心事岳王知”
“易安心事岳王知”一句出自夏承焘《瞿髯论词绝句?李清照》,全诗
曰:
中原父老望旌旗,两戒山河哭子规。
过眼西湖无一句,易安心事岳王知。
诗的一、二句其意与“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①差同,意谓
不管是黄河流域沦陷区的父老,还是南朝、北国之人,凡是被金兵占领的地
方,无处不在盼望着南宋的北伐军队去解救他们。象李清照那样远离桑样的
流寓者,更是象当年啼血思归的蜀帝杜宇一样,天天哭喊着“不如归去”的
凄厉之声。《瞿髯论词绝句》中有六首②专论李清照,比论苏轼和姜夔的各五
首还多出一首。可见在绝句作者的心目中,李清照的思想境界、文学地位、
学术成就之综合水平有多高!所以其“过眼西湖无一句,易安心事岳王知”
二句,就不仅是绝句作者对清照的文学评价,而是着眼于其与岳飞相似的爱
国衷肠。
(一)不招杭州作汴州
这个小标题是对南宋人林升《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
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未句的反意取用。清照
虽无缘看到这首诗,但她“尝怀京洛旧事”的《永遇乐》词的深层意蕴,岂
非林升此诗之“马首”?亦如《瞿髯论词绝句》解释“过眼”二句所云:“李
清照、岳飞诗词集里都无西湖作品,大抵是他们对南宋小朝廷各怀隐忧和不
满,不能言亦不愿言。”此解既符合事实,又很深刻。诚然,在现存李、岳
的诗、词作品中确实于杭州西湖无涉。以李清照而论,其路过杭州不算,从
绍兴二年(1132 年)起,除了避难金华约一年,她未再离开过杭州,在此定
居二十多年,直到离开人世。笔者依稀感觉到清照的不少词作,如咏桂的《摊
破浣溪沙》二首、咏梅的《孤雁儿》、《清平乐》以及元宵词《永遇乐》等
都是写于杭州,但从中却看不到“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①和“淡妆浓抹总
相宜”②的诸般美景,看到的不是“华发”,就是“满衣清泪”,以至于泪“千
行”。当然这绝不意味着是杭州的自然景物本身变丑了,或变得令人生厌,
相反,在“建炎复辟”①中升为临安府的杭州,其“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
①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一。
② 其他五百的首句和题旨分别是:“目空欧晏几宗工”(笔涉清照《词论》)、“西湖台阁气沉沉”(笔
涉清照《永遇乐》词和《打马赋》等)、“大句轩昂隘九州”(谓清照诗风阔大;词风纤细)、“扫除疆
界望苏门”(对沈曾植《菌阁琐谈》:“易安跌宕昭彰,气调极类少游,刻挚且兼山谷”一语的隐括)、
“易安旷代望文姬”(谓清照才学颉颃蔡琰)。
① 柳永《望海潮》词。
②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① 建炎是宋高宗的年号,公元1127 年5 月至1130 年12 月。建炎三年三月,扈从官苗傅、刘正彦等发动兵
变,谓赵构不当即大位,并请隆祐太后同听政。改建炎三年为明受元年。后在朱胜非、张浚、韩世忠等勤
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 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
儿’之号”②。这段记载虽出自后于清照的学者之手,作者入元后所作笔记《武
林旧事》清照自然无缘读到,但其所记武林(临安)之旧事,说不定有些正
为清照所耳闻目睹,特别是把西湖称为“销金锅儿”的“杭谚”,无疑是出
自宋人之口;再如元人的诗句:“恋着销金锅子暖,龙沙忘了两宫寒”③,嘲
讽的不是元人是宋人,而这位“宋人”还不是别的什么人,正是宋高宗赵构,
其对杭州的属意虽隐而不言,却由来已久。早在建炎三年兵变前夕,集英殿
修撰、提举杭州洞霄宫卫肤敏在驻跸问题上,尝应诏侃侃而谈:
余杭地狭人稠,区区一隅,终非可都之地,自古帝王未有作都者,惟钱氏节度二浙而窃居之,
盖不得已也。今陛下巡幸,乃欲居之,其地深远狭隘, 欲以号今四方,恢复中原,难矣。前年冬,大
驾将巡于东也,臣固尝三次以建康为请,盖倚山带江,实王者之都,可以控扼险阻,以建不拔之基。
陛下不狩于建康而狩维扬,所以致今日之警也。为今之计, 莫若暂图少安于钱塘,徐诣建康。然长江
数千里,皆当守备。
对这一剀切中理之论,赵构虽无由反对,甚至被史家认为“上颇纳其言”
①,但四个月后的建炎三年七月,杭州升为临安府,成了实际上南宋王朝的“汴
京”。虽然在驻跸之类的朝廷要事上,当时没有谁会顾及清照有何见解,但
今天,在我们把她作为思想家加以审视时,令人吃惊的是,不仅在这一问题
上,在与此相关的战和、外交等问题上,在本章开头所评析的清照“上诗”,
简直与下列这则忠草之言异口同声:
殿中侍御史常同言:“先振国威,则和战常在我;若一意议和,则和战常在彼。靖康以来,分
为两事, 可为鉴戒。”帝因从容语武备日:“今养兵已二十万有奇。”同曰:“未闻二十万兵而畏人
者也。”②
常同敢于当面揭皇帝的短,洵为有胆,而在外交问题上,清照同样敢于
同赵构针锋相对。在吏部员外郎魏良臣,阁门宣赞舍人王绘,辞往金国军前
通问时,赵构向他们再次重申了其一贯屈膝让步之策:“卿等此行,不须与
人计较言语,卑词厚礼,岁币、岁贡之类不须较。”③而清照却对此冷嘲热讽:
“土地非所惜,玉帛如尘泥。谁当可将命,币厚辞益卑!”④但可悲的是她作
为一个在朝政国是方面没有任何发言权的女子,其见解再正确又有什么用?
在时人眼里,她很可能只是一个心高命薄、名重言轻的“无嗣”的嫠妇而已,
她只有做一些在当时无足轻重、在某种情况下又可能受到责难的诸如替人撰
写“帖子”之类的应景事体。即便只是作为一个有才华的文学家,这样的处
境已经使她够难堪的了,然而她又同时是一个忧国伤乱、蒿目时艰的思想家,
护下复位,太后撤帘。
② 周密《武林旧事》卷三,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
③ 宋无《西湖》诗。
① 《续资治通鉴》卷一○三。
② 《续资治通鉴》卷一一三。
③ 《续资治通鉴》卷一一四。
④ 李清照《上枢密韩公诗》其一。
岂不更增加了她的苦闷?她谢绝了乘着香车宝马来相召的酒朋诗侣,而躲到
“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岂不就是一种与破碎的家国共命运的极深层次上
爱国心理的外化。基于同样的心理,她必然敏感到作为临时国都一大胜景的
西湖,更是那班不恤国难、只图苟安享乐者的一大乐园。当年柳永和苏轼对
西湖之美的夸赞,可以说是他们的一种爱国情操的具体体现,而今清照面对
愈加标致的西湖①哑口无言,则是为一种更加深沉的爱国悃诚所驱遣——西湖
愈美,人们愈留恋,谁还会把抗金报国。收复中原的大事放在心上呢?对于
多虑而敏感的清照来说,其“过眼西湖无一句”,有无可能是对下述事件的
先觉和警惕呢?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三记述了大意是这样的一段话:在凡有井水饮
处无不歌柳词的漫长岁月中,金主完颜亮听到有人歌唱柳永的《望海潮》时,
“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虽然完颜亮
的大举攻宋是在公元1161 年,是时清照可能已谢世五、六年,但其篡位却在
绍兴十九年(公元1149 年,此时清照尚健在,还在教韩玉父学诗,并拟以其
学传孙小姐),对于这个嗜杀成性、乱伦败德的篡逆者的种种罪孽和野心,
清照是可以有所耳闻的,当年完颜亮的从祖父正是因为对于宋朝,特别是汴
京的物华天宝的艳羡,使他产生了南侵之意,如今临安的西湖美景,诱其“遂
起投鞭渡江之志”,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符合其侵略逻辑的。
小说推荐
- 李清照别传
- 她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她有过令人歆羡的爱情和幸福美满的婚姻,也有过国破家亡的颠沛和夫死再嫁的痛楚,命运宠爱她也戏弄她,人们曾经对她不屑却最终爱上她,她就是李清照,一个永远说不尽的女人 泠然完结旧文新开文完结文 作者:漱玉泠然所写的《李清照别传》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漱玉泠然完本
- 最新章:21 寻寻觅觅(2)
- 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 太医生范正,名正方邪,行医第一方:让求医夫妻和离,震惊大宋。行医第二方:诱骗少女李清照喝酒写诗《如梦令》横空出世…行医第n方:陛下,造反吧!宋哲宗:呃,朕这叫亲政 作者:将臣一怒所写的《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将臣一怒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一十二章 滇东三十七部
- 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
- 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作者:坐化所写的《我本将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穿越架空坐化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章 剪不断
- 红楼梦评论精选
- 【电子书】红楼梦著作全集 包括有:红楼心解(俞平伯)红楼梦辨(俞平伯)定是红楼梦里人(周汝昌)红楼梦的真故事(周汝昌)红楼艺术(周汝昌)王蒙活说红楼梦(王蒙)红楼梦考证(胡适)红楼梦魇(张爱玲)刘心武揭秘《红楼梦(刘心武)红楼望月(刘心武 http/www.sjtxt.com/提供下载 作者:所写的
- 古典名著未知连载中
-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 汇集所有脂评本的石头记,共八十回 作者:上官品月所写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古典名著上官品月完本
- 最新章:82 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 安意如古典情诗词评赏3部
- 安意如古典情诗词评赏3部,包含作品:当时只道是寻常,人生只若如初见,思无邪诗词评赏《漫漫古典情系列》作者:安意如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作品。她似在谈诗词,又似在谈风月。她不拘泥于对古典诗词字面的理解,也非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她用清丽、感性的
- 都市言情未知连载中
- 于丹反对者 批评于丹
- 批评于丹作者:李悦远方出版社出版 于丹作品的很多地方使我们对《论语》造成误解。于丹《论语心得》其实不是对孔子的《论语》的注解与解释,知识她个人基于部分《论语》的感怀罢了。由于《论语》并不是提供“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的百科全书,于丹只能选取一部分与“快乐的生活”有关的篇章。这些篇章只不过占《论
- 现代文学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3章
- 完美级评分
- 作者所写的《完美级评分》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网游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完本感言:
- 百家讲坛:康震评说苏东坡
- (引语)一个人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需要个人的努力,也需要良好的教育,有时还需要一点点运气。对于苏轼,他的成功之路同样包括这些方面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横空出世,以他的天才、渊博,他的超逸、多情,为后人留下了一笔笔精神财富和一段段传奇佳话 当我们登高望远,面对滔滔
- 未知连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