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评传

第54章


何况问题远不是这么简单,
以苟和问世的时相黄潜善和汪伯彦,他们低毁翁彦国的醉翁之意是在于拆主
战派李纲的台,而把赵明诚这样的书生推到抗金前线的重要位置上,岂非出
于类似目的,并从而导致了“缒城宵遁”这种令人邀憾的后果?当然赵明诚
绝不是那种破罐子破摔的人,相反,他始终未改作大宋朝廷循吏的初衷。最
后他骑马奔驰“冒大暑”“过阙上殿”,便可表明他将在知湖州的新的岗位
上弥补宿愈;还可以说,为朝廷“立新功”等忠君思想,及其对禄位的贪恋,
促使他不顾后果冒大暑赶路,以致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虽然赵明诚的死可以
说带有某种悲壮的美感,但这主要当与李清照对他的纯真感情及其笔意评长
所致。具体到赵明诚本人,他最后留下的主要是教训。当然以其血肉之躯所
换取的教训,也是值得重视的。
二 李清照年谱
一岁(公元1084 年宋种宁元丰七年)
清照生于济南(今山东章丘明水),父李格非,字文叔,“苏门后四学
士”之一,《宋史?文苑传》有传,有《洛阳名园记》等著作传世。母王氏,
元丰宰相王珪之父王准的孙女,善属文。
六岁(1089 年宋哲宗元祐四年)
格非官太学正,赁屋于汴京经衢之西,名其堂曰“有竹”。清照与其毋
仍留原籍。
十五岁(1098 年元符元年)
清照仍在湖山佳胜的明水原籍,是年春、秋两季有溪亭之游。
十六岁(1099 年元符二年)
清照是年前后,与其母及胞弟迒由原籍赴汴京,其“学诗三十年”伊始。
结识文学上的忘年交晁补之。《如梦令》(尝记)、《双调忆王孙》(湖上)
等词当作于是年来汴京之后。
十七岁(1100 年元符三年)
格非始除礼部员外郎。清照得识张耒(字文潜)并作《浯溪中兴颂诗和
张文潜》二首。又《如梦令》咏海棠、《浣溪沙》(小院)、《点绛唇》(蹴
罢)等词亦当作于是年前后。
十八岁(1101 年徽宗建中靖国元年)
清照适赵明诚。明诚字德甫,二十一岁,太学生,赵挺之季子。有《金
石录》传世。是年,格非仍力礼部员外郎、挺之为吏部侍郎。《渔家傲》(雪
里)、《庆清朝慢》、《鹧鸪天》(暗淡)、《减字木兰花》、《瑞鹧鸪》
诸阙,当作于是年前后。
十九岁(1102 年崇宁元年)
七月,格非被列为元祐党籍,九月,徽宗书党人名单,刻石端礼门。“奸
党”名额此时共约120 人,格非名在余官第26 人。六月,赵挺之除尚书右丞,
八月,除尚书左丞,清照上挺之诗云:“何况人间父子情”,当为营救其父
格非而作,人谓“识者哀之”。
二十岁(1103 年崇宁二年)
四月,挺之除中书侍郎;明诚亦于是年“出仕宦”。九月庚寅诏禁元祐
党人子弟居京、王午诏:“宗室下得与元祐奸党子孙及有服亲为婚姻,内已
定未过礼者并改正。”据此,清照被遣离京,只得投奔上年回原籍的父母。
二十一岁(1104 年崇宁三年)
六月,合定元祐、元符党人名单,共309 人,格非名仍在余官第26 人。
由徽宗书而刊之,置文德殿门之东壁。清照为党祸松紧所左右,时归原籍,
时返汴京。于原籍作《一剪梅》、《醉花阴》、《蝶恋花》(暖雨)、《浣
溪沙》(莫许);返汴京时作《小重山》、《玉楼春》、《行香子》等。
二十二岁(1105 年崇宁四年)
二月,挺之除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六月,挺之为避蔡京嫉,引疾乞
罢右仆射。十月,明诚授鸿胪少卿,其长兄存诚为卫尉卿、次兄恩诚为秘书
少监。清照献诗挺之云:“炙手可热心可寒”,当抒发她为党祸株连而得不
到翁舅救援之感慨。
二十三岁(1106 年崇宁五年)
正月,大赦天下,井令吏部李格非与监庙差遣。二月,蔡京罢左仆射,
赵挺之为特进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毁《元祐党人碑》,除党人一切之禁,
时清照由原籍返汴京,作《满庭芳》、《多丽》、《晓梦》等。
二十四岁(1107 年大观元年)
正月,蔡京复相。三月,挺之罢右仆射后五日卒,年六十八。卒后三日,
家属亲戚在京者被捕入狱。无事实,七月,狱具。是年或下年伊始,明诚母
郭氏率其于女、媳妇归居青州。
二十五岁(1108 年大观二年)
明减、清照夫妇于青州“归来堂”读书、斗茶。明诚撰《金石录》,情
照“笔削其间”,心情舒畅,甘心终老是乡。大致于是年所作、以“别是一
家”著称的《同论》,是清照继晁补之《评本朝乐章》之后的一篇同史上最
早产生重要影响的词论。它最先由胡仔在其《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三
《晁补之》子下著录时,称“李易安云”;第二位著录《同论》的是南宋人
魏庆之,见于其《诗人玉屑》卷二十一《诗余》条;第三位著录《词论》的
是清人徐釚,见于其《词苑丛谈》卷一《体制》。是年,明诚、清照或为隐
居金乡的晁补之贺寿,清照遂作《新荷叶》词。
二十八岁(1111 年政和元年)
五月,郭氏奏清除挺之指挥。明诚亲至泰山,得二碑。
二十九岁(1112 车政和二年)
明诚夫妇仍屏居青州。存诚于是年以秘书少监言事,思诚亦起复。
三十一岁(1114 年政和四年)
相传明诚为“易安居士三十一岁之照”题赞云:“清丽其词,端庄其品。”
此“照”存有所衣非宋人服装等若干破绽,已考定其为赝品。
三十二岁(1115 年政和五年)
明诚、清照夫妇仍屏居青州,并于花前月下,相从赋赏花诗。
三十四岁(1117 年政和七年)
夫妇仍屏居青州。河间刘跂为《金石录》前三十卷作序,题为《〈金石
录〉后序》。前此赵明诚自己尝作《〈金石录〉序》。
三十五岁至三十七岁(1118 至1120 年重和元年至宣和二年)
这期间,明诚亦当起复。在其单独离开青州居官过程中,或有“天台之
遇”,或独携其妾前往。是时,清照独居青州之“秦楼”。为明诚送行时作
《凤凰台上忆吹萧》,又相继作了《念奴娇》、《点绛唇》(寂寞)和《声
声慢》等词表达其被疏、无嗣之苦。
三十八岁(1121 年宣和三年)
明诚守茅不久,八月初,清照赴莱州途中,晚止昌乐驿馆,赋《蝶恋花》
(泪湿)。八月十日,清照在莱州“独坐”一破败清冷之室,因作《感怀》
诗并序,道其所遇之“可怜”,实讽明诚对其之冷落。
四十来岁(1123 年前后宣和五年前后)
清照仍随居明诚莱州住所,于静治堂夫妇共同辑集整理《金石录》,且
“装卷初就,芸签缥带,束十卷作一帙。每日晚吏散,辄校勘二卷,跋题一
卷。”守莱期间,明诚尝与僚属登今山东莱州城南偏东约五公里的文峰山,
且徘徊北魏郑羲碑下久之,得其下碑;又遣往天柱山之阳访求上碑,在胶水
县(今山东平度)界中,遂模得之。
四十三岁(1126 年钦宗靖康元年)
明诚守淄州,因其提兵帅属,斩获逋卒为多,被朝廷“录功”,且转一
官。明诚在淄川邢氏之村,得白乐天所书《楞严经》,“因上马疾驱归,与
细君共赏。”近人疑此《楞严经》非真迹。十二月,金军破东京,史称“靖
康之变”。翌年四月,俘徽宗、钦宗和宗室、后妃等数千人,并辅臣、乐工、
工匠等及大量财物北去,汴京为之一空,北宋亡。
四十四岁(1127 车靖康二年一月至四月,高宗建炎元年五月至十二
月)
三月,明诚独自往金陵奔母丧。四月,北宋亡。五月,高宗即位于南京
应天府之正厅,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四、五月间,清照由淄州返青州,整
理金石文物准备南运。七月,明诚起复知江宁府,兼江东经制副使,八月至
任。十二月,明诚家存书册什物十余屋,焚于青州兵变,清照赴金陵。
四十五岁(1128 年建炎二年)
春,清照携《赵氏神妙帖》等文物赴江宁,途经镇江遇盗掠勿失,为明
诚和岳珂所称道。是年有“作诗以低士大夫”事,所作诗为“南渡衣冠少王
导”、“南来尚怯吴江冷”等,以及《分得知字》、《乌江》等诗,又作《临
江仙》(庭院),以讽明诚“章台”之游,是年春、冬及翌年春,清照有雪
天顶笠披蓑,循城远览君诗之事。
四十六岁(1129 年建炎三年)
二月,明诚罢知建康府。三月,夫妇备办舟船上芜湖,入姑孰,将择居
赣水上。五月,至池阳,被旨知湖州。安家于池阳,清照留此,明诚独赴召。
清照乘船相送,直送到六月十三日,明诚改走陆路的那一大。是日,明诚坐
岸上,戟手向舟中的清照告别,并叮嘱她,在紧急时,自负抱宗庙礼乐之器,
“与身俱存亡”。说罢,驰马冒大暑,往建康朝见高宗,途中感疾。七月末,
清照得到明诚卧病的消息,遂解舟,一日夜行三百里,赶赴建康探视。八月,
明诚病危时,阳翟张飞卿携玉壶(实珉),视明诚,便携去。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