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人物谱

第13章


这类女子,自然不
容易见到,但金庸笔下的木婉清却是这类香美人。
木婉清绰号叫“香药叉”。她出场时骑着一匹黑骏马,初见大理国
皇子段誉就蛮不讲理,出手泼辣,说起话来冷言冷语,一路同行,对段誉
百般虐待,淋漓尽致地显出了“母夜叉”的厉害。
一个人外表凶狠,内心却未必凶狠,木婉清便是如此,一旦揭去她
那神秘的外衣,便显出她本性的善良与处事的幼稚。段誉为她治伤,偷看
了她面纱后的真面目,她便以身相许,一副女孩子温柔天真的情态跃然纸
上,原来这个“凶狠”的少女竟是男人温柔乡里的可人儿。
木婉清戴着凶狠的面纱出现时,尽管可怕可憎,却充满了戏剧性。
揭去这幅面纱时,可怕可憎不见了,但与此同时她也就无戏可演。此刻的
木婉清只知以满怀柔情对待情郎,甘心情愿当大理王国的妃子,原先那种
高贵气派无影无踪,但这并不奇怪,因为木
婉清本来
就是个柔美天真的寻常女子。
段誉品行不坏,但天生情种,见色生爱,又仗着他的高贵贵身分,
因而赢得了许多美人的青睐。木婉清从主动转变为被动,眼看着段誉被比
自己更美的女子王语嫣迷得神魂颠倒,只能暗暗担心。她随段誉去大理王
宫路上的种种复杂心情,表明她其实不过是一个纯朴的乡村少女。
我对木婉清下嫁段誉,甚感惋惜。古代的专制帝王,见异思迁,六
宫粉黛,昨爱今弃。段誉爱木婉清,也逃不过这条规律,不过是求一时之
欢娱。木婉清爱段誉,最终只有空守闺房、独自叹息的份儿。这爱情悲剧
的由来,是少女犯了太轻信与从一而终的通病。
王语嫣
段正淳的几个女儿中,王语嫣生得最为标致。
段誉初见她时,几乎要晕眩,便唤她“神仙姐姐”。王语嫣之美,
不似钟灵的灵秀,也不似木婉清的明丽,与阿朱的精灵俏皮、阿紫的冷艳
窈窕,绝无雷同之处。王语嫣是姑苏燕子坞的大小姐,生得端庄曼妙,仪
态万方,江南的山水与吴歌熏陶了她的心灵,而富裕的环境又使她气度不
凡。
王语嫣不仅熟读诗书,而且对天下武功来历瞭如指掌。乔峰、司马
林、姚伯当、褚保昆一出手,她就能说出对方所用的招式。在对阵中,她
还能临阵指点,每一招都说得恰到好处。可惜她本人不是武林高手,只是
一位武术理论家。不过书中有这样一位女将,也为金庸小说的人物谱大为
生色。
论到王语嫣的品性,就不及她外表那么漂亮了。她不能说不多情,
她对表哥慕容公子爱之甚深,连学习武功也是为了迎合心中的恋人。她为
了得到慕容复的爱,不知受了多少苦,但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
是做了她一向冷淡的段誉的妃子。
吴霭仪女士认为王语嫣是金庸笔下最令人讨厌
的女子之一。吴女士讨厌其饶舌迂腐,对什么都喜欢评点一番。这自然不
错。我认为这类饶舌的女子大都有点小聪明,表面上极稳重,内心一定喜
欢想入非非,又仗着门第高贵,动不动掼出小姐派头。和这种女子相处一
天二天,尚觉得与她有话可谈,但久而久之,便发觉她的可腻可厌。当然,
王语嫣的可厌之处,还在于她酷肖她的母亲,痴情过了分,邪念就会乘虚
而入,比如段誉这般对她好,她却为了表哥让段誉去送死。从感情上说她
也没有大错,但从道义去研究王语嫣,这种女子未必称得上良善朴实。
王语嫣戏虽不多,但极热闹。她因为慕容复想去当西夏驸马居然想
跳崖寻死,后来果然又投井自杀,这便引出许多情节与人物来。因为她的
美艳,段誉的多情郎角色也更加突出。可见在一部《天龙八部》中,王语
嫣是少不了的。她既衬托出段誉的多情善良,又从旁勾勒出“名利”二字
教慕容复变得多么冷酷与残忍。
尾声中,王语嫣尽管当了段誉的王妃,但当她看见神志迷乱的慕容
复在土坟上头戴纸冠,口中喃喃而语,她内心凄然,却终于从痴情的单相
思中醒悟过来。
段誉的妃子甚多,他是否能像当初那样爱王语嫣直到白头,我看很
成问题。
慕容复
“南慕容,北乔峰”,这是《天龙八部》中的两个主角。乔峰是正
面人物的主角,慕容复是反面人物的主角。
“姑苏慕容”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家族。慕容复上场前,作者就
通过武林高手之口来点出慕容公子的威名远扬。后来段誉、鸠摩智等人来
到燕子坞参合庄上,作者又通过阿朱、阿碧与王语嫣对慕容公子的崇拜,
衬托慕容复不仅武艺精娴,还是个仪表不凡、风采四溢的美男子。《天龙
八部》读完一半,慕容复始终没有亮相,但其人其事早已通过旁叙吸引读
者,好像读《安娜?卡列宁娜》,主人公出场前用了许多伏笔。
待等慕容复亮相,令人感到失望。无论是武艺还是气度,他都远逊
乔峰。他阴险卑鄙,只有表面功夫。鸠摩智与他斗智,他又欠谋略。金庸
说他所恃者不过武功高明,形象俊雅。确实,慕容复纵然用心险恶,但使
出来的诡计,也并不见得如何高明,也就称不上是反面人物中的奇才了。
慕容复的冷酷无情,在深爱他的表妹王语嫣面
前暴露无遗。唯一可以令人谅解的是,慕容复时时不忘恢复他的大燕王
朝,为了复国大业,他可以牺牲私情,克服人性上种种弱点,但单就这么
一点而论,慕容复也不够眼光远大。他志大才疏,又偏激自傲,脱不尽落
魄王孙的习气,终于自酿悲剧,成了一个可怜的疯子。
《天龙八部》结尾中写不可一世的慕容复头戴高高的纸冠,用糖与
糕饼来接受一群小孩的朝拜,口中念道:“众爱卿平身,朕既兴复大燕,
身登大宝,人人皆有封赏。”那一幕情景,令人好笑中又不觉对做皇帝梦
的慕容复产生一丝同情。
功名利禄,害人至深。金庸通过一个反面艺术典型,写出了深刻的
人生哲理。
包不同
在一部情节紧张的小说中,高明的作者常常会塑造一个或几个有趣
的人物。
这种发噱的角色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戆大,如《隋唐演义》中的程
咬金,《英烈传》中的胡大海,《笑傲江湖》中的桃谷六仙。另一类人物
以机智令人发噱,如《三侠五义》中的翻江鼠蒋平。《天龙八部》中的包
不同也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包不同亮相在剑拔弩张的香水榭,当时云州秦家寨寨主姚伯当与四
川青城派高手司马林正在慕容复府斗殴,人称包三先生的包不同像耍小孩
子一样,把两派武林高手戏弄一番。
读者看好包不同,不仅因为他武艺出众,而是他出口便是“非也非
也”。包不同当然不是咬文嚼字的书呆子,他脾气刚烈,出手狠毒,但为
人正直,“以彼之道,还施其身”。金庸写包不同让姚伯当、司马林大出
洋相,是为了衬托出乔峰的拔俗超群。包不同在一般好手面前如鱼得水,
但在乔峰手下,他精娴的武艺却一点也施展不出来,于是,学乖的包不同
性子再怪, 也自知与乔峰交手只是鸡蛋碰石头, 自己多说一
句话,就是多丢一分脸。他输得极为潇洒:“走罢,
走罢,技不如人兮,脸上无光,再待十年兮,又输精光!不如罢休兮,吃
尽当光!”包三先生高声而吟,扬长而去。可见包不同是一个表面上看来
鲁莽有趣其实却很有心机的睿智人物。
慕容复手下有四员大将:邓百川、公冶乾、包不同、风波恶。这四
人的相貌也与其性格相仿:邓百川方面大耳,身形魁悟,身穿枣红长袍;
公冶乾五十上下,青色儒巾,微眯眼睛,背了个酒葫芦;包不同瘦骨棱棱,
身材极高,满脸病容,大有戾色;风波恶则身材瘦小,神色剽悍。这四个
人的外貌与个性,大抵与《三侠五义》中的五鼠相似。邓百川宽厚,公冶
乾风雅,包不同精怪,风波恶勇猛,金庸都写得恰到好处,其中写风波恶
的喜欢打架与包不同的胡扯争闹最为传神。
包不同与人争辩,一是引经据典,常常搬出不相关的古人来与人胡
缠;二是好开玩笑,嘴巴上占人便宜。正因如此,他的手上功夫还不如嘴
上功夫厉害,没理也要说成有理,是个武林中的有名“铁嘴”。
邓、公冶、包、风四人随慕容复多年,一直以为慕容复是人中龙凤,
直到慕容复认段延庆为父,他们才与主人绝交。其中以包不同最为大义凛
然,痛斥慕容复那番话,令人肃然起敬。慕容复恼羞成怒,居然将这个看
着他长大的包三先生一掌毙命。包三先生虽死犹荣,而慕容复则如行尸走
肉。
萧远山
在武侠小说中,常常有一些死后复活的武林高手,萧远山便是塑造
得极为成功的这类典型。
萧远山在雁门关恶战中寡不敌众,不愿死于敌手,乃抱妻儿尸首投
崖自尽。如此悲壮之举,令人惋惜。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