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人物谱

第15章


这一幕戏的尾声也是妙极。段誉不肯认段延庆为父,段延庆不由凶
性大发,想杀段誉,但他终究又下不了手,他宁可让儿子杀自己也不肯绝
后,结果是段誉相信了母亲的话,不肯杀他。于是,这个阴险狠毒的人居
然大动感情,发出稚童般的哈哈大笑。因为他的心花怒放,正是他确信自
已真正有了儿子。
段延庆的下场无须细表,因为一个有了希望而看到光明的人,决计
不会作恶于世,他要考虑自己是一个父亲,是一个拥有如此骄傲的儿子的
父亲。
经历造就人的性格。金庸通过写活段延庆证明了这一客观规律。
倚天屠龙记
张翠山
有情有义,是构成大侠的两个基本点。《倚天屠龙记》中的张翠山
做到了这两点,却成为戏中的一个悲剧性角色。
张翠山是武当张三丰的弟子,武当七侠中的第五侠。他接受的是“善
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教育,勇于扶弱除奸,行事颇有君子之风。这一点,
可从他与都大锦、殷素素、谢逊的接触中看出。都大锦为了贪图钱财,护
送俞岱岩上武当,途中受骗,后来被张翠山发现车中藏了金子。张翠山对
都大锦的处置,便是命令他把金子全部送给灾民。这便是武当派的行侠作
风。他后来遇见了“清丽不可方物”的殷素素,心中一动,但表面上还要
严守欲戒。张翠山与殷素素在冰火岛上几次遇险,殷素素要杀谢逊,但张
翠山在生命危急之时,仍告诫殷素素不可暗算谢逊。最后,他自知对不起
师兄俞岱岩,又为了武当的声誉,一剑结果了自己性命。可见,张翠山是
死于义的铮铮男子汉。
但另一方面,张翠山又死于情,他是一个俊俏美男子,是个很重感
情而无识见的武林高手。他在处世上,远不如谢逊敢作敢为,既少谋略,
也无心机。他与
殷素素的结合,完全是女人在唱主
角。他与素素在六和塔的约会,处于被动的位置;他与素素在冰火岛上的
结合,也只有欢喜而缺乏男子汉的激动,当然,张翠山是深爱殷素素的。
他自知师兄俞岱岩致残的原因与爱妻素素有关,他既重情又重义,于是只
能自刎而死。但他以一死来告慰师兄,看来很勇敢,其实也算不上一个强
者对待生活的态度。
论武艺,张翠山决不逊色。他与谢逊比剑写字,连谢逊也自甘认输。
可惜翠山天生性格软弱,掉入情网而不能自拔,使他无法做出一番大事业
来。对于这样厚道的男人,我们可视他为自己的朋友。
殷素素
“清丽不可方物”的殷素素,在《倚天屠龙记》中出场时的一段描
写,很有诗情画意。
武当五侠张翠山远观她是个风流俊俏的公子,近看才知是个女扮男
装的妙龄丽人。在缥缈旖旎的湖光水色之间,张翠山与殷素素初会于小舟
之中。殷素素玉颊微瘦,眉弯而鼻秀,手如雪洁,笑如花绽,其清丽之美
不可描绘,但更妙的是佳人抚琴,引喉唱曲,这钱塘江畔的此情此景,叫
一个多情的青年男子张翠山怎能不动心?
殷素素之可爱,不仅由于才貌双全,而且由于她是个深情的女子。
她原是天鹰教主之女,武功谋略之高都不在任盈盈之下,但她与张翠山一
见之下,却为他“英姿飒爽”所动,不惜抛弃一切,以身相随。后来与张
翠山相伴于孤岛之上,尽管受尽苦难,却无半点怨言。正因为她有难得的
真情,名门正派的张翠山才会置清规戒律于度外,向往与殷素素结百年之
好。
但真情自古多磨难。殷素素纵然聪明机智过人,又有改邪归正的决
心,但残酷的往事不会轻易饶过殷素素。张翠山为情而死,殷素素也只能
成为爱情悲
剧中的牺牲品。
尽管如此,殷素素依旧引起了读者的留恋,她与张翠山违背门规的
爱情还是给人以百般的回味。至于她的骄傲任性以及狠毒手段,读者也很
难从道德角度去加以深究和谴责。因为一个美丽的女人,能如此决然地殉
情而死,她纵有一千个错,也是可以原谅的。
至少在张翠山心目中, 殷素素始终是他爱情的偶像。
俞岱岩
在武当七侠中,四侠俞岱岩下场最为悲惨。他先是遭殷素素暗算,
掌心被刺了七个小孔,腰腿间又被上了毒药的暗器击中。殷素素本不要他
性命,让龙门镖局都大锦把他送上武当山,不料被“玄冥二老”冒充武当
七侠,将其四肢骨节折断。张翠山见到他时,俞岱岩的指骨、腕骨、臂骨、
腿骨到处冒血,其状惨不忍睹。俞岱岩如何受伤?书中没有具体交代;但
据张松溪分析,断其四肢是让俞岱岩遭受异常痛苦的折磨,是用金刚指力
捏断的。读到这里,真令人掩卷长叹,悲愤难抑。
俞岱岩的悲剧,之所以令人惋惜悲愤,是因为他本人是无辜的。
在武当七侠中,俞岱岩精干而稳重,他奉师父张三丰之命赴福建诛
杀一个残害良民、无恶不作的盗贼。完事之后,在归途中意外发现海沙派
与天鹰教为一把屠龙刀大打出手。俞岱岩无意中得到屠龙刀,并无半点贪
心,而是认为此刀乃天下异物,如落入恶人手中,助纣为虐,势必贻祸人
世。他只想把屠龙刀带回武当山,由张三丰去处置。却不料因为身上带了

把武林中人人为之争夺的宝刀,竟落得这样一个可
悲的下场。
俞岱岩的戏不多,他被师父张三丰救活之后,空挂侠客之名,只能
整日睡在床上。后来,少林三大僧人赴武当山挑战,正好张翠山携妻子殷
素素回来。殷素素愿当俞岱岩替身,代俞三侠布阵斗敌,不料她一语出口,
竟让俞岱岩认出殷素素就是委托都大锦送他上武当山的女子。在这一幕戏
中,俞岱岩虽说出几句悲愤的话来,却依旧不愿因为自己遭此惨祸而有有
碍翠山与素素的夫妇之情。读到此处,铁石心肠者也莫不为之掉泪。从中
可知俞三侠品格之高尚,心底之无私。
应该说,张翠山与殷素素的自尽,与俞岱岩有关,但俞岱岩并没有
想伤害他们。张翠山是受不了这一残酷的事实而自刎,殷素素也因为丈夫
之死并且亲眼目睹俞岱岩的惨状而内疚,以致失去生活的勇气。这对夫妇
自尽都与情理相合,尽管这幕戏演得太令人痛苦而压抑了。
一部《倚天屠龙记》中,俞岱岩确实是个关键人物,一场武林恶战
由他而拉开序幕。他的悲剧似乎启示人们:对于价值连城的宝物,世人还
是少沾边为妙,最好的办法是远而避之。不然杀身之祸将会随时落到你身
上。我这个想法虽然有点消极,但对于善良的人们来说,俞三侠的悲剧确
堪为一面镜子。
俞莲舟
武当派开山之祖张三丰有七个弟子,他认为七个弟子中,张翠山悟
性最高,又文武双全,是他衣钵门户的理想继承者。
金庸本人也持这个观点,他给张翠山的戏最多,以致吴霭仪女士在
《金庸小说的男子》一书中认为,《倚天屠龙记》中最有吸引力的男子首
推张翠山。
以我管见,能继承武当衣钵的不应该是张翠山,而应该是俞莲舟。
俞莲舟在武当七侠中排行第二,因为他平时不苟言笑,几个师弟对
他的敬畏比大师兄宋远桥还多几分。但俞莲舟并不是一个板着面孔的师
兄,他对几个师弟情谊之深,甚于他人。张翠山携殷素素归来,俞莲舟表
面上语气冷淡,口中只称她为“殷姑娘”,但待殷素素走开,他却对翠山
说出一番肝胆相照、情逾骨肉的肺腑之言:“便有天大的祸事,二哥也跟
你生死与共。”可见俞莲舟心中早已打定主意,宁可不要自己性命,也要
保全翠山夫妇。
在武当七侠中,武功以宋远桥与俞莲舟为最高。虎踞镖局总镖头祁
天彪等三人要闯武当见张三丰,宋远桥露了一手,衣袖挥出,三个总镖头
顿时气息逆行倒冲,差点毙命,可见宋远桥内功深厚。但宋远桥性格淡泊
谦和,为人端严慈祥,是个佛面善心的老好人。以才干与胆略而言,他都
不如俞莲舟。
宋远桥的性格导致他生下逆子宋青书,张三丰后来把掌门人的位子
传给俞莲舟,可见是明智之举。我之所以认为俞莲舟可当一大门派的继承
人,还因为他潜心武学,无妻无子,不像张翠山、殷梨亭在处世中有太多
的感情纠葛。张松溪的急智,莫声谷的刚勇,都十分难得,但从全面来衡
量他们,又不及俞莲舟可以独当一面。当然,俞莲舟还具备一个领袖的风
度:为人正直,以理服人。他在送翠山夫妇回武当山途中,眼观四路,耳
听八方。一路上风云突变,都被他一一化解,可见他确是个文武双全的武
林高手。
《倚天屠龙记》的戏后来转到张无忌身上,武当七侠也就没有多少
作为。但在张三丰救少年无忌之际,宋远桥、张松溪、殷梨亭、莫声谷都
有不凡的表现,可见武当弟子情义之深,这与少林寺中师兄弟大打出手,
形成了明显的对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