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人物谱

第38章


有感于此,我以金庸小说为突破口,为优秀的通
俗文学叫好,此为意图之二。
大陆流行的文学评论,以苏联评论为模式的居多。洋洋万言,面面俱
到。从结构谈到人物,从语言说到细节,其中不乏文字沉闷、语言晦涩、
令人大倒胃口之作。更有甚者,越写越玄,连学贯中西的施蛰存老先生也
读了不知所云(他在《随笔》杂志上曾撰一文,以“看不懂”称之)。我
喜欢读好看的小说,也提倡写好看的评论。此书为人物立传,千字短文,
以小见大,谈艺术手法,谈人物形象,或作题外言,以增其趣。想一改当
今评论之旧习,此为意图之三。
前年写成《武侠世界的怪才——古龙小说艺术谈》(学林出版社1990
年版)一书。印数五千册,不久销售一空。香港作家协会会长倪匡读拙著
即来信:“清早拜读大作,精彩之极。此书肯定可在港台出版,保证大受
欢迎。古龙若在世,一定欣喜莫名。”美籍华人、武侠小说家萧逸从洛杉
矶来信:“大作一口气读完,古龙的许多书我虽没有看过,可是您那精辟
入里的见解,毫无疑义证明这本著作是时下最好的作家评论文集。我不禁
为老友欣喜,却又不禁想到我的许多小说在你在‘法眼’照射分析之下,
将又是如何凄惨景象?害怕得紧!”马来西亚的著名华人武侠小说家温瑞
安认为:“你把评论写得那么好看而又见解独特、自成体系,使我看了你
的评论集,还想读你其他的作品。如果你不反对,我很想大力推荐你的书
在港台出版。”至于国内读者与学者因读此书给我来信之多,居然列于我
出版的二十余本著作之首。由此可见,武侠小说评论
如此受人欢迎,我这几年的功夫也非白花。
我与金庸先生通过几次信,他的作品只是我研究的一个对象。对其小
说或褒扬或非议,皆我个人之见,与旁人无关。
最后向为本书序的冯其庸先生和作插图的谢春彦兄,表示感谢!谨以
此书献给爱好武侠小说的同好,并求指正。
曹正文
1991 年春记于上海《新民晚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