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民道:“妹妹计划很是,我照着你的意见去做,但是妹妹是个女子,留在后走,我是不放心的。”十五妹道:“哥哥把妹子当作男子一样看待,留在后走是不妨事的。”安民说不过十五妹,也只好依她。当下兄妹议定,是夜安民打起包裹,领着九个弟弟连夜奔~卷山而去。昼伏夜走,非止一日,到了一卷山他大哥安南山,大嫂嫂任氏,侄儿小虎头(书中交代,这小虎头即后来梁山伯的神医安道全)一同出来接着,不胜喜悦。安南山细数家人忽惊问道:“十五妹呢?”任氏也插口问道:“是呀,怎么都来了,唯独没有她呢?”莫不是,说出这三个字,快又缩住了口,把眼瞧着安民,等他回答。
安民见哥嫂提起十五妹,便把怎样被官府强迫刻党人碑,十五妹怎样诘责他,自己怎样自杀,十五妹又怎样阻止他,定计,要领家人先走,她一个人自愿留在后面赶来,详详细细说了一遍,任氏听了道:“这么说十五妹是想给叔叔补过了,我看她是想留在后面去削碑文的。”
安南山道:“她又未给你说过,你怎么知道她留在后面是要削碑文呢?”任氏笑道:“听叔叔这等说了,还待她来告诉吗?如果这还要她来告诉才知道,那不成了废人吗?”安南山道:“她要是想削碑字,何不叫兄弟同去削呢?一起同来,岂不干净吗?何必定要待七日后呢?”
任氏大笑道:“正因为她要待七日才行,所以知妹妹她要去削碑的,她预计程途,叔叔须得七日方可到达这里,所以叫叔叔去削碑文,就要等到七日后,这是为保叔叔及家人安全的计划。如果叫叔叔去削了碑文一同走,这一家人还想逃得出虎口吗?官府见碑字削去,岂不疑心是叔叔削的,然而叔叔是个石匠,还不是再叫叔叔去重刻吗?到了叔叔住所,见是全家在逃,一时追骑四出,叔叔及一家人不就尽被捉到官府里去吗?于是十五妹就定要待七日后,独自去干这勾当,独自一人来此,而今不必谈论,我料再过三日,十五妹就会来此的,那时便知分晓。”
安民道:“这又不对了,我方整整走了七夜,她来得怎么这么快呢?”任氏道:“十五妹姑娘来,是必昼夜兼行哪。”安南山等只是将信将疑。三日已过,安南山与安民等正聚在屋子里说话呢,只见小虎头跑进来道:“妈妈同一个不认识的人,在门前大松树下说话呢!我们这里一想是没有人来的,怎么这几天只是来人呢?”
南山听得,疑心是十五妹来了,急忙和安民走出来迎接,出门一看,把众人都呆住了,尤其是安南山,把眼睁得像铜铃似的,额上汗珠一点一点直滚,你道为何?原来是一个又白又俏的美男子与任氏肩并肩,手搭手儿坐在那里说笑,相互间表现十分欢喜而又亲热的神情,却不见十五妹,安南山还以为任氏是姑娘家时节,曾有过情郎,如今特地寻了来的,所以她二人说笑,使他一时好比个醋缸子搁在烈火上,醋味向四方发泄,浑身都起了醋素作用,好不难受,毕竟安民眼亮,看出是十五妹乔装的,忙向安南山道:“那男子就是十五妹乔装的啊,大哥你看。”便招呼道:“十五妹妹么?”那男子忙起身答道:“哥哥,妹妹来的快吗?”
这时安南山才释然道:“啊呀!”说时,任氏也已立起,逐一同走了拢来,与安南山见了。安南山问道:“妹妹可是削碑落于后面吗?”十五妹道:“正是,大嫂所料,一点儿没错。”安南山道:“你是怎么削的呢?”十五妹道:“我等到第七日夜间,我把早时准备下的男装穿停当了,就走到那立碑地方,随手从怀中取出一把跃眼睁亮的日月斧似的钢刀来,我四面一看,恰巧没有人,我就横七竖八几刀,把碑上的字迹削去了,我连夜出了城,怕你们悬念,于是就不分昼夜地行走,赶来这里来了。”
安南山慨叹道:“好好,妹妹不愧是个巾帼英雄了。”十五妹道:“大哥要称妹妹是英雄,就说是英雄罢了,还什么巾帼呢。”任氏笑道:“罢例,大家到屋里去谈罢。”这正是:“巾帼子今尚侠义,英雄何必是男儿。”
十五妹和大家一同进屋,团团坐下,任氏自向茶灶上扇滚壶水,泡了茶来,捧与大家喝,十五妹接茶道:“倒生受大嫂了。”任氏笑道:“姑娘新到,奉一盏茶当什么呢?少刻备了酒肴与姑娘接风呢。”十五妹道:“都是一家人吗,讲什么客气呢?”
十五妹转向安南山道:“而今我们一家人都要聚居在大哥这里,须要商量个生活办法来,方好大家支持久远,不然众口嗷嗷,来日大难,岂不很是忧虑。”
安南山说:“妹妹说很是,但我已经考虑好了,不消忧虑的,我知道在这里,我就和你嫂嫂打算了一番,定下计较,我行医,你们呢耕种农田,如今只要大家照着办就是了。”
十五妹道:“如此甚好。”自此以后,安氏一家男耕女织,行医济世,便一同隐居在此,做一个避世的百姓,这且按下不表。
第四十二回 上 梦想长生 一意求真仙
自崇宁五年四月诏张继先去解洲平蛟以后,徽宗确信世间真有神仙,很想做神仙。
于是迷信道家的思想愈溺愈惑。蔡京见皇上信奉道教,便多方诏致方士,举荐入朝,这时左阶道第徐知常等,极邀宠眷。
徐知常赐号冲虚先生,徐守信赐号虚靖先生,刘混康赐号玄妙冲和先生,并赐大中大夫,不久蔡京又引荐方士王老志赐于洞徽先生,王仔昔赐号冲隐处大通妙先生。
皇上为了崇道,大筑宫殿,奉安道像,日夕顶礼,就在福宁殿东筑玉清和阳宫、玉清神宵殿,又筑葆和殿。
这殿上饰纯绿,下漆深红,不用文藻绘画为彩,垣墉亦不用粉泽,但以后浅墨作寒林禽竹罢了,殿前种植松竹、木犀、海桐、橙、桔、兰、菊等花木;有岁寒、秋香、洞庭、吴会的幽趣。
殿后列着太湖之石,引着沧浪之水,披池连绵,若起若优,支流派别,萦行清泚,有瀛洲,方壶,长江远渚的意兴。
真是一座优雅的宫殿。
长至节降临,皇上举行郊天礼,搢大圭,执之圭,用道士百人,执杖前导,命蔡攸为执绶官。
车驾出南熏门,至玉津园,徽宗向东眺望,好像看到了什么,龙颜甚是惊异,蔡攸见状,奏问道:‘陛下可曾见到什么?‘皇上答道:‘正是。‘用手指着玉津园东边问道:‘卿看那边好像有楼殿重复,是何所在?‘蔡攸随着皇上所指处凝视了一会,实际未见什么,却故意奏道:‘不错果是一团云气,云间显示着楼台殿阁,隐隐绰绰但都离地数丈。‘皇上听了道:‘呵!‘又眼细瞧了一会,复问道:‘卿还见有物么?‘答道:‘好像有道流童子持幡幢节盖,出入云间,衣服眉目,看得清清楚楚。这云端里想是神仙之府吧。‘微宗道:‘当然是的下.‘少倾微宗又疑问道:‘怎么往年不曾看见呢?‘蔡攸答道:‘因今天下太平,陛下又敬重三请,故而神仙便显真以临陛下了。”皇上大喜,礼毕还朝,即以天神降临,诏告百官。
蔡京闻话,乃率百官,入朝称贺,谓是帝德格天,所以天真降临,于是微宗乃命就云气,团聚处,筑迎真宫,御选《天真降临示现记》刊碑,勒石,树立宫中。
明年正月,访置道阶品秩,凡二十六等,先生,处士封号,自八字大字以至四字二字,比中大夫,下至将仕郎,但不给俸。
又置道官,自大虚大夫,至金坛郎,凡十六等,同文自中大夫至迪功郎。道职自冲种殿侍宸至凝神殿校绎,凡十一等。侍宸同待制,全籍同修选,校绎同直阁,皆给告身印纸,经道箓院磨勘功过,注授加官。差遣八品用荫如命官法,自是黄冠羽客,相继引进,势焰圣赫赫时。
又建葆真宫,诏州、县学兼养道流,坛置士名,自元士至志士,凡十三品。大比之年,许娴幞就试。
道家此时,可称极盛时代了。
一夜徽宗偶得一梦,见东华帝君使仙童诏他去游神宵宫,景致十分幽渺。及至醒来,又觉恍惚记不清楚,乃敕徐知常访求神宵宫事迹进呈。
知常俸敕,连神宵宫是个什么所在也不知道,哪里去访求事迹呢?但又不能不有所复旨,因此心里愁闷忧虑万分。
有一道士见他这等忧愁,便问道:‘先生为什么事情,这等不乐呢?‘徐知常便把奉旨访求神宵宫难题告知他,且叹道:‘这叫我到那里去寻,那里去访得呢。‘那道士听了想一想道:‘先生不必着急,这里有个人知道的。‘徐知常忙问:‘是那一个?‘道士道:‘现在寓居太乙东宫的温州道士林灵噩,常对我演说着神宵宫的事迹。‘徐知常喜道:‘是真的吗?他怎样对你说来?‘道士道:‘他说的我当时没甚注意,只记下他一首{神宵}诗,这诗而今还留在壁上。‘诗云:神宵宫殿五云间,
羽股黄冠緔晓班,
诏告群臣亲受箓,
步虚声里认龙颜。
第四十二回 下 崇仰三清 大兴千道会
徐知常得了这首诗,把一天的愁云都消了,即抄录着据实奏复皇上。当下帝召林灵噩进见,垂问道:‘卿有何仙术呢?’
林奏道:‘这神宵宫乃东华帝君的治阙,天上长生大帝君与青华君,都是玉皇大帝的儿子,又有左元仙伯,常罚仙吏,八百余宫。陛下就是长生大帝君降生人间,所以为天下帝王,蔡京乃是左元仙伯,所以为陛下辅臣。日前臣赴神宵宫问事,看见陛下与青华大帝君亦同游神宵宫,不很快乐吗?‘徽宗听了恍然道:‘无怪朕今日见卿好像相识的,却只是想不起来,原来有这等因缘。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