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朱颜

出京


“联合反江王,在下自然不会反对。”崔翰面色一冷,指向杨恪,“但要拥立这个昏君,恕我难以从命!”
    “可节律皇帝是先帝唯一的儿子,而崔家受先帝大恩……”
    杨恪举手制止他说下去,望着表弟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江王谋逆,大曦朝已经乱了,我是名正言顺的曦朝帝王,只有拥立我,才能尽早结束战乱,这并非为了我一人,而是为了天下苍生。”
    崔翰哈哈大笑:“天下苍生?真是可笑,你竟然也会关心江山社稷?你不是喜欢琴棋书画么?还谱了一支琴曲,叫什么《破军》,曲风倒是兵戈杀伐,但你能上战场吗?能号令天下吗?”
    原本如水般温柔的目光开始凝结成寒冰,这位曾经沉醉于美人诗词中的帝王张口,缓缓地吐出一个字。
    “能。”
    这个字,他说得千回百转、荡气回肠。
    柳清明的心头不禁汹涌起热血,仿佛看到一块顽石,在岁月的侵蚀之下,慢慢风化成一柄利剑。
    崔翰眼中满是惊讶,面前的这个少年与他记忆中那一个差别太大,让他有一瞬间恍惚,仿佛回到多年前随父亲觐见先帝天赐皇帝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勇武的帝王,将朝纲交给穆太后,而自己亲征犬戎,他的名号令四方藩属胆寒。天赐帝驾崩后,他也曾感叹,为什么那么勇武的帝王,会生下这么个不成器的儿子。
    但这一刻,他似乎又看到了当年的那位皇帝。
    父子,终归是父子。
    “那两万流民,我收下了。”崔翰沉思片刻,“我要建立一支骑兵,可以横扫天下的铁骑,需要战马五万匹,如果你能找来五万战马,我就忘却过去恩仇,拥你为帝,对你誓死效忠!”
    五万匹战马?柳清明不禁心惊,现在的杨恪,身无长物,到哪里去弄这么多的马?正堂中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少年的身上,他仰起头,看向那块牌匾,黑底金字,是父皇的手笔,每一撇每一捺都带着征战四方、睥睨天下的霸气。
    “我答应你。”
    §§第三章边关
    或许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天长地久,比如文卉心中的文羿,那像是她的城。
    “杨恪,你到哪里找五万匹马给他?”柳清明牵着白马,问身边牵着枣红马的少年,两人由寨中山匪带领,从后山下山,按原定计划前往高丽。陈涧西和君太平一人牵了一匹马,跟在两人身后。
    “总会有办法的。”
    “难道你想问高丽王要?”柳清明问,“高丽马恐怕崔翰看不上眼吧。”
    杨恪苦笑,他心中其实并没有更好的计划。
    “前面就是山阳镇了。”领路的山匪说,“山阳镇后就是月门关,小的只能送几位到这里了,告辞。”
    月门关是大曦、高丽、犬戎三国交界的地方,地势险要,有天下第一关之称。杨恪微微皱眉。江王发下的海捕公文应该已经到了,这一关可不好过啊。
    自从听到山阳镇三个字,柳清明的脸色就一直不太好,杨恪问:“你没事吧?”
    她忽然停下步子,双眼直勾勾地望着前方,杨恪愣住,羊肠小道的尽头立着几座破败的屋子,似乎已经荒废了很久,只剩下几片土墙,地上满是瓦砾木材,又积了厚厚的土,像是被战争蹂躏过的村子,只是已不知是哪年月的事情了。
    牵着马,柳清明缓缓走进村落,目光眷恋地在这片已成涂炭的土地上流连。停在一坯土墙前,她蹲下身子,拨开地上的泥土,眼中蒙起一层雾气。
    “这是什么?”杨恪看了看土下的东西,竟是一块酒牌,小酒铺子里用来写菜名的,已经断为两半,上面歪歪扭扭的字都快看不见了。
    “这个村子,是我的家乡。”
    杨恪一惊,诧异地望着她。
    “我曾住在这里。”她抬头,看着那坯墙,“爹娘开了个小客栈,勉强够度日。家中还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弟妹,算是儿孙满堂,其乐融融。但是,十四年前,两支军队在这里大战,村子被卷入战火,家和幸福,全都毁了。”
    “他们为什么要毁掉你们的村子?”
    柳清明悲哀地笑:“我哪里知道为什么。”
    “你的父母呢?”
    “不知道。”她的眸子空荡荡的,似乎陷入了久远的回忆,“那年我才五岁,那些人在村子里烧杀抢掠,爹不敢抵抗,带着我们全家进了山,在山中走了数日,我生病了,病得很重,根本无钱医治。几天之后,爹带着我一个人回到了这里,村子已经毁了,爹将我放在这坯土墙下,让我在这里等他,他很快就会回来。”
    杨恪奇怪地问:“他要去哪?”
    “爹没有再回来。”有晶亮的东西从她眼中滑落,滴在土中的酒牌上,晕开一朵美丽的水花,“我被他抛弃了,被我最亲的人抛弃了。”
    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揪紧了,生生地疼,杨恪用衣袖为她拭去泪水:“总有一天,我会帮你找到他们。”
    柳清明摇头,找到找不到,都已没有多大的意义了。
    乱离人,不如太平犬,他们恐怕早就已经湮没在兵荒马乱之中了吧。
    “后来呢?你怎么活下来的?”
    “后来……后来发生了很多事。”柳清明目光有些游离,“你不是问我为什么要救你吗?三岁那年曾有一个相士来我家,说了一番话,爹娘都当他是疯子。没想到后来遇到了清姐姐,真是天意。”
    “他说了什么?”
    柳清明愣了一下,发觉自己失言,眼底闪过一丝惊慌。土墙后忽然传来石块滚落的声音,陈涧西和君太平连忙冲过来,挡在杨恪二人前:“谁?出来!”
    静默了片刻,一个年轻女人从墙后颤抖着走出,一身荆钗布裙,模样说不上漂亮,却有一股灵秀的书卷之气。她扶着墙,看了杨恪一眼,吓得脸色惨白:“请、请不要杀我,我只是、只是来采药。”
    海捕公文中说杨恪是江洋大盗,杀人不眨眼的恶徒,想来这女人是看过城墙上挂的画像了。君太平说:“公子,少夫人,这个人留不得,以免走漏了消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