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

第134章


但郑经不自量力的又要求保留海峡对岸福建省的厦门,作为贸易的据点,清政府大起反感,谈判破裂。在三藩战役时,郑经跟三藩之一的耿精忠结盟,曾派遣军队到福建省和广东省参战。三藩失败后,郑经在大陆上的根据地,全部丧失,这时他终于承认力量微弱,开始想到自保,但机会已经过去,清政府决心用武力把他消灭。 
  一六八三年,清政府福建海军司令官(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率领三百艘战舰,从福州出发,先攻陷台湾海峡中的澎湖列岛,接着进攻台湾。郑氏政权在台湾已二十三年,二十三年中有很多变化。当初的战斗精神和复国雄心早已消失,将领们和战士们,都在岛上成家立业,习惯于和平安定。所以,清军没有遇到抵抗,便在鹿耳门(台湾台南西安平港)登陆,最后一位延平郡王郑克(土爽)(郑经的儿子)投降。三万六千平方公里的台湾岛,正式跟中国合并,跟西南方一干公里外面积略小的海南岛,像两只巨拳一样,保卫着中国的海疆。 
  ——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发生,宰相李光地(著名的儒家系统理学巨头之一),向玄烨大帝建议,郑氏政权既已消灭,台湾是蛮荒烟瘴之地,不适合人类居住,应该仍赐给红毛(荷兰)。天老爷保佑玄烨大帝拒绝采纳他的意见。 
  十二 东北疆土的开拓——《尼布楚条约》
  在台湾海峡发生变化的同时,东北严寒地带的黑龙江流域情势,也发生变化。 
  中国东北的领土,自纪元前四世纪战国时代以来,始终伸缩在七万平方公里左右,从前称为“辽东”,即现在的辽东半岛——包括沈阳和辽阳两个大城。而且有很长一段时间,连这一块土地都不能保持。纪元后四世纪以来,也只有唐王朝保持了一百余年。蒙古的元帝国版图包括大部分东北地区,当蒙古人被逐出中国时,长城以北仍是他们的国土。明政府曾恢复唐王朝的辽东(辽宁省)旧疆,勉强维持了二百余年,一度把势力伸展到外兴安岭、黑龙江口和库页岛,但最后仍全部丧失给后金汗国。 
  后金汗国原来只局限于狭小的辽东半岛,它的北方和东方,仍住着很多比满洲人更为落后的部落。这些部落一则不甘愿承认满洲人的优越地位,一则他们也正在向南迁移,双方遂不断发生战争。但每一次战争的结果,满洲人都得到胜利,而终于把他们完全征服。其中有4个主要的部落,如同下表:  
  满洲人蓦然间被请进山海关时,他们在东北所征服的土地已达三百万平方公里。满洲人作为中国的主人后,这片广漠的土地,就成了他们嫁妆的一部分。 
  比满洲人向北拓展稍早,俄罗斯帝国远在欧洲的斯拉夫人,已越过乌拉尔山脉向东扩张,西伯利亚荒原上人数稀少的原始游牧部落,不是那些俄国人的对手。从本世纪(十七)初叶到六十年代,俄国人在荒原上建立起来一系列的殖民城市,最主要的有下列诸城: 
  一六○四年 牧木斯克(明王朝皇帝朱诩钧在位) 
  一六一九年 叶尼塞斯克(萨尔浒战役之年) 
  一六三二年 雅库次克(后金第二次入塞前一年) 
  一六三八年 鄂霍次克(后金第四次入塞之年》 
  一六五八年 尼布楚(郑成功北伐图南京前一年) 
  一六六六年 塞楞金斯克(三藩战役前七年) 
  雅库次克显然是俄国向东向南侵略的主要据点之一,它距黑龙江约一千二百公里。俄国的冒险家、流氓、杀人凶手、亡命之徒,当然也有抱着为国家开疆拓土高贵目的的英雄志士,从本世纪(十七)四十年代起,不断向温暖的东南方和南方发展,窥探井勘查当时刚刚被后金汗国征服不久的黑龙江流域。后金汗国于一六四二年吞并了呼尔喀、达瑚尔部落,明年(一六四三),俄国第一批探险队从雅库次克出发,相差不过一年,但这一年已够确定中国在法理上对于黑龙江南北两岸广大地区的主权。 
  俄国人出动的次数和乘隙深入后金汗国——中国国境的情形,我们借下表说明: 
  俄国人的运气不好,不仅是脚步迟了一年,而且它遇到的不是明政府奄奄一息腐烂透了的弱小中国,而是清政府正走上坡,朝气蓬勃的强大中国。俄国第一批和第二批行动队不过穿过中国东北的荒原地带,没有被清政府发觉,但是第三批行动队在施代巴诺夫领导下,在精吉里河口建筑城堡,兴高采烈地打算长期占领时,正式跟中国的力量接触。中国宁古塔(黑龙江宁安)军区参谋长(宁古塔章京)沙尔呼这,率领四十五艘军舰,逆黑龙江而上,给他代巴诺夫迎头痛占,施代巴诺夫全军覆没,他自己也于稍后被杀。俄国的侵略当然不会因这小挫折而停止,第四批在外蒙古之北建筑尼市楚城,但被中国逐走。但俄国人不久就又回来,中国人未加过问。第五批在黑龙江北岸,建筑雅克萨城要塞和卫星城堡,这批凶恶的俄国民徒把当地土著索伦人当作奴隶,奸淫妇女,并抢劫他们的辛苦猎取的貂皮。索伦人报告中国官吊,但当时清政府正困于三藩的战争,没有力量北顾。  
  俄国人作威作福二十年,三藩战争结束,台湾也跟着收复。玄烨大帝对雅克萨城采取行动,一六八五年,中国边防军司令(都统)彭春,率大军包围雅克萨城,用一百五十门野战炮和四十门攻城炮,日夜轰击。四天后,守将图尔布青投降,中国允许他率领残余部队,向尼布楚撤退。——当俄国人再回到尼布楚时,中国没有再把他们驱逐,是一个大失策。等到俄军撤退后,中国纵火焚毁雅克萨城,也跟着撤退。 
  图尔布青在撤往尼布楚途中,遇见由尼布楚开向雅克萨的增援部队,携带着重武器,告诉他驻屯尼布楚的俄国大军随时可以接应。这使图尔布青懊悔不迭,他立刻同援军重返故地,于雅克萨城被中国焚毁后第十七日,再重筑新的雅克萨要塞。 
  中国接受这个挑战,明年(一六八六),宁古塔军区副司令(副都统)萨布素,再围雅克萨城。除用巨炮轰击外,并且使用从台湾调来参战的藤牌兵团攀城。图尔布青战死,守军只剩下一百余人,陷落就在旦夕。就在这时候,中国军队奉到停止攻击的命令。因为中俄两国外交人员正在北京接触,俄国要求先行停火,玄烨大帝允许。 
  一六八九年,中国代表团团长钦差大臣索额图,俄国全权公使陆军上将费要多罗,在尼布楚谈判,双方都戒备森严,双方的态度也都非常强硬,而中国代表更甚。索额图有两次在大怒下拍桌子而去,要下令担任警卫的边防军攻城,俄国代表终于采取妥协态度,遂签订下列的《尼布楚条约》: 
  一、外兴安岭之南属中国,之北属俄国。 
  二、额尔古纳河之东属中国,之西属俄国。 
  这是一个重要的条约,使中、俄得到和解,为中、俄两国带来一百七十年的和平,跟十一世纪中国与辽帝国澶州和解带来一百一十四年的和平同样重要。俄国对遥远的东方固然力不从心,而中国如果长期从事于东北荒凉寒冷地区的战争,也将精疲力尽。 
  中国习惯于把所有的外国都当作藩属,因为事实是这样。《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第一次以平等地位跟外国签订的条约,但获得的利益却十分巨大。当时中国的力量,事实上只能到黑龙江北岸,还伸展不到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俄国向南侵略,是由冰雪荒原,进入流奶与蛮之地,永不会自动停止。而中国不然,汉人那时仍以辽东半岛为主要范围,有耕种不完的肥沃土壤,满洲人则争先恐后入关去当中国的主人,没有人傻到从流奶与蜜之地,投身到冰雪荒原。这可从对雅克萨城的处理上看得出来,中国人把它焚毁而退,俄国人却把它当作宝贝,建了又建。所以,《尼布楚条约》对俄国是一种阻堵,对中国是一种保卫。 
  十三 塞北疆土的开拓——内蒙古
  蒙古只有一个,本没有内外。因为跟中国合并的时间有先后,遂被分割。先跟中国合并的南半部称内蒙古,后跟中国合并的北半部称外蒙古。 
  蒙古人于十四世纪被中国明政府逐出长城后,一直不停地内战。虽然达延汗于十六世纪一度予以统一,但他的后裔又分为四部,那就是:察哈尔部、鄂尔多斯部、土默特部、喀尔略部。不过这只是指达延汗的血亲后裔,另外还有两个相当大的部落,跟这四个部落同时并存的,一是住在东北北部嫩江流域的科尔沁部,一是住在东北西部西辽河流域的喀喇沁部。这六大部落中,喀尔喀部的人口最多,察哈尔部的力量最强。 
  本世纪(十七)初叶,察哈尔部的林丹汗,雄心勃勃地想效法他的祖先达延汗,创立蒙古再统一的伟大事业。一六一九年,他致函刚成立不久的后金汗国可汗努尔哈赤,信上开头就说:“统兵四十万蒙古国可汗,问候水畔三万人大金国可汗努尔哈赤。”努尔哈赤看了大感沮丧。但林丹汗的才干跟他的雄心不能配合,他对内完全采取高压政策,以致引起反感。二十年代时,嫩江流域的科尔沁部,首先脱离林丹汗的统治,于一六二四年跟后金汗国结盟。明年(一六二五)林丹汗向科尔沁部进攻,努尔哈赤亲自统率精兵赴救。林丹汗不敢作战,自行撤退。这一次虎头蛇尾的军事行动,促使科尔沁部感激后金汗国不止,作更彻底的归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