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之昌阳迷案

第6章


     李元芳却是猝不及防,看看狄公,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忍不住说道:“可是,大人,您……”
     狄仁杰摆了摆手,元芳不敢再言,只得躬身领命,然后又转向王承祖,笑道:“不必如此,我只是去查察此案,你自是处理你的政务,只是涉及到这件案子的事情我们共同探讨即可。”
     狄仁杰象是想起什么,嘱向王承祖,“为了方便查案,王县令你回去后在县衙中准备两间房给他们,这里李将军和景晖他们收拾一下,明早搬到县衙去住罢了。”
     “是,卑职告退。卑职明日在县衙恭候将军大驾。”第九章 县衙探案
                  
      见王承祖走远后,狄仁杰转过身,拍拍李元芳的肩膀,笑道:“我知道你是担心我的安危,但明天我张开黜置使大纛,又有千牛卫一路护送,且去的又是一州的刺史府,能出什么事?你和景晖只管去替我查案,我这儿有狄春伺候就行了。”
      李元芳也笑了,应了声是,又问:“此案确实蹊跷。卑职实在想不出,这画到底是怎么拿出来的?”
      狄仁杰点了点头,“是啊!门窗完好,所有出来之人全部搜过身,这画竟离奇失踪了!且此案的离奇不止于此――那个赵柏的举动也非同寻常。即便此案为他所做,但案发后,周围之人从上至下并无人怀疑于他,可他为何第二日便急急逃离?这样岂不是主动把罪责揽了过去?真是奇哉怪也!你们且去察看一下库房及周围情况,多注意每个人的反应及行踪,尤其是王承祖的管家、师爷,――还有他那两位夫人和她们身边之人。呵呵,这也是我让你们去县衙暂住的原因,――过两天,我便会尽快返回昌阳。”
      见元芳应是,狄仁杰又转向景晖,嘱道:“景晖,你切记,现在你在休假期间,无职无份,千万不要自做主张,一切需听元芳号令。”
      李元芳在旁一听,只觉头都大了:这种命令这位公子怎会愿意?正要推辞,却没想到,景晖顿了一会儿,竟向狄公躬身应了声“是”!元芳一愣,已到嘴边的谦让话一句也说不出来了。
         三月十二,清晨,官道。
      黜置使行驾正浩浩荡荡地向莱州行进。河南道黜置使狄仁杰端坐轿中,凝神沉思。狄春勒马向前,欲言又止。
      狄仁杰叹了口气,徐徐看向窗外,却恰见狄春如此模样,笑道:“你这小厮,有什么话就说吧!”
      狄春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老爷,您还真派李将军和三少爷一起去查案啊?”
      “怎么?老爷决定的事情还有假吗?”
      “不是,小的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您不怕他俩起什么争执?”狄春连忙解释。
      “呵呵,狄春还很关心元芳和景晖的事情嘛。狄春啊,景晖是顽劣了些,但本性并不坏,只是过于任性,从小娇惯得不知天高地厚。仅凭对他讲道理,是很难说到他心里的,――说不定还会起相反的作用。只有让他亲自看到,亲身经历过,才会让他真心信服。我相信元芳的能力,我也相信景晖的本性。”
        同时,县衙内。
     王承祖正领着刚刚送走黜置使行驾的李元芳和狄景晖参观整个县衙,狄平跟在后面伺候。
     ――“这是赵柏的房间。”王承祖让衙役打开门,里面十分简洁,除了墙上的几幅花鸟画,几乎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
     “看来这赵柏也是个爱画之人。”元芳环顾四周,指画言道。
     “是啊,而且画功也还不错。”景晖看了看画中落款,点头附和。
     ――“这是库房。” 元芳和景晖都是习武之人,仔细查看之下,更是明白王承祖所言不虚――没有人能出入锁着的库房而瞒过所有衙役的眼睛。两人心中均是一沉,谁都没有说话。
     ――“这是二堂。”……
     ――“这是衙役换班歇息之所。”……
     …………
     越向里走,衙内公人越是稀少。顺着小径,绕过存放杂物的一排闲房,面前的一院一屋一月洞门排成一线,一起将后院的风光遮挡住。
     “左边的西跨院原住着一个教小儿读书的先生,但一个月前突然家中有事,辞馆回乡了,就一直空闲着。右边的月门直通内人住处,而中间这个是卑职的书房。”王承祖一边介绍,一边将众人让到书房。“因这屋子的后门连着内堂,故平日只有卑职的内人、定时洒扫的丫鬟和禀事的管家可以进出,极少有人来,所以卑职的一些公文也是在此批阅的。噢,那幅贼人留下的画也是放在此处。”说着,从书架上取下来,打开,果是一幅极普通的彩色仕女图。
     察看一番后,也并无异常,一行人默默离开了书房。元芳和景晖正暗自思索,王承祖抬头看了看天色,上前一躬身,“有劳二位了。已是正午时辰,请将军和公子先到花厅用餐罢!”
        花厅。
    “卑职敬二位一杯。”“王大人客气!”
    ――王承祖已陪着元芳、景晖入席用膳,三人说些莱州风俗,一路见闻,倒也算是言谈甚欢。
    宾主一饮而尽,旁边伺候的丫鬟忙上前把酒斟满。王承祖抬头看了一眼,“绿菊?”
    丫鬟微微一福,应了声是,笑着回道:“老爷,大夫人说今儿来的是京城的大人,怕小丫头粗手粗脚,怠慢了贵客,就派了奴婢过来伺候。”
    “呵呵,还是夫人想得周到啊!”
    元芳却是心念数转,想起临行前大人的嘱咐――――
    “……多注意每个人的反应及行踪,尤其是王承祖的管家、师爷,――还有他那两位夫人和她们身边之人。……”
    心中一动,又周旋了一会儿,元芳借口如厕走了出来。出了门凝神四望,果然察觉出一棵靠着屋子栽种的树后,传来微弱的呼吸声。元芳略一思忖,拾起一块小石子向远处掷去,然后迅速藏起身行。
    一声石子落地的清脆声响后,树后面露出一个惊慌失措的蓝衣小丫鬟,四处环视了一下,见没有什么人,便慌慌张张地跑开了。
    元芳一愣:“这女孩子倒有些面熟……”,猛然想起――她应是前几天在郊外初见二夫人时,身边随行的贴身丫鬟!
    
 第十章 前访赵家
    思忖了片刻,元芳拿定主意,又象没事人似的回到酒桌。
    景晖意味深长得朝他一笑,“呵呵,李将军,你可回来了!王大人在这儿一直后悔,没派个人跟着你。”转身又对王承祖笑道:“怎样,我说不必去寻吧?”
    元芳也拱手一笑,“让二位挂心了!”
    ……
    酒至半酣,元芳像是想起一事却难以启齿,吞吞吐吐地说:“王大人,有件事情……”
    王承祖忙一揖,“将军请直接吩咐。”
    元芳叹了口气,笑道:“倒不是什么大事。王大人,我素喜清静,且常常晨起练武,你看,如果不打扰的话,在县衙的这几天,我想去书房一侧的西跨院暂住,可好?――噢,你原来备下的房间自然很好,我只是更喜欢有个小院而已。”
    “这,――只是简陋了些。”王承祖有些犹豫。
    “呵呵,跟随狄阁老荒庙野店都住过,无妨的。”元芳笑道。
    “那恭敬不如从命!绿菊,告诉夫人,让她马上派人把西跨院收拾整理出来。”
     …………
        下午,西跨院。
    元芳打发走了衙内仆役,由狄平帮着将他的随身之物放到橱中。景晖随意地坐在桌旁,顺手把茶壶拿了过来,――竟是刚泡好的满满一壶香片,不禁叹道:“这王夫人真是细心得紧!”
    元芳看看整洁的床铺,光亮的桌橱,也点了点头,“这么短的时间,就能指挥仆役把房间收拾到如此程度,这大夫人确实很能干啊!”
    景晖听了,似笑非笑地来了句:“这也是大将军的面子大啊!”元芳正觉尴尬,不知如何应答,景晖却似没看到般,接口问道:“不知席间,李将军出去后发现了什么?”
    元芳一愣,但马上明白了,拱手谢道:“看来,公子是有意拖住王承祖派人寻我。多谢了!”
    景晖也不客气,追问道:“李将军到底所为何事?”
    元芳正色道:“不知三公子是否记的临行前大人的吩咐?”见景晖点头,元芳接着说下去:“我想那绿菊可能是大夫人派来探听情况的,想起大人的吩咐,便有心探探是否还有其他方面的人关注我们的谈话。出门后,果见所料不差……”元芳把刚才之事一五一十地和盘托出。
    “怎么!是二夫人的贴身丫鬟?!”狄平和景晖几乎同时喊出。
    “正是。”元芳点点头。
    景晖若有所思,片刻,了悟地笑道:“怪不得李将军非要搬到这西跨院!”
    元芳叹了口气,“是啊,这应是离内堂最近的地方了!”他慢慢陷入沉思,没有注意到景晖在定定地看着自己,神色复杂;而狄平似乎也有些出神。他正在紧锁眉头,自顾自地言道:“这王家的人果然都有些怪异……――大人真乃神人,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景晖看着他,喃喃说道:“你也……”
    “砰,砰――”忽然响起的敲门声,把屋内的三人都从各自的沉思中惊醒,――“李将军,”外面传来王承祖的声音。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