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之昌阳迷案

第10章


  “卑职惭愧。”元芳回忆当时自己的反应,无不若合符节,不禁面带赧颜。
  “呵呵,”狄公笑道:“这也是人之常情,正所谓‘关心则乱’嘛!”再瞟向景晖,却是低着头,看不出神情了。
  元芳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继而愧疚道:“可惜,卑职没有擒住与狄平相见的那名女子,不然,便可以明白其中原委了。”
  狄公倒背双手,淡然一笑,“即便逃脱了,我也能知她是何人。”
  “啊?”元芳和景晖惊讶地看向狄公。
  狄仁杰却不再多言,回身端坐,沉声对元芳道:“叫人把狄平带过来!”
  ……
  张环、李朗押着狄平走进来,把一个木匣呈到狄公面前后,躬身一礼,退至门外守侯。
  狄平磕了个头,语气平静似水,“小的见过老爷、少爷、李将军。”然后,静静地跪在地上,低着头,一言不发。
  高居正座的狄仁杰,凝神注视着他,并不搭言。
  一时满堂静寂。
  狄公慢慢伸手拿起木匣,――眼睛却一瞬也未离开狄平,双手稍微用力,只听“啪”得一声,木匣开启。狄平反射般抬起头,向上扫了一眼,惊惧的目光里夹杂着担忧,却发觉狄公正紧紧盯着自己,眼角迅速闪过一丝慌乱,又马上把头低了下来。
  狄公嘴边一点冷笑一现而隐,却并未去看木匣,反而反手将它放下,问道:“狄平,这个木匣,你从何得到?”
  “是小的在夜里潜入李将军房中,盗走了木匣。”狄平没有犹豫,径直回答。
  狄公颇感意外,一笑,说道:“你倒是坦白。”
  “冒用少爷的武功实在是小的没有办法了,不敢继续陷害少爷。”狄平苦笑道:“更何况小的知道,这点儿雕虫小技必是瞒不过老爷的。”
  狄公又问:“那本阁问你,你可知此匣中所装何物?”
  “小的知道。赵老夫人拿出木匣时,小的在场。――里面是赵柏留下的与《荡舟图》丢失有关的证物。”
  狄公追问:“那你为何盗此木匣?《荡舟图》丢失与你何干?”
  “这……”
  狄公继续追问:“今日与你在县衙后街相见的女子又是何人?”
  狄平没有回答,片刻后,深吸一口气,说道:“小的夜盗木匣在前,飞刀射主在后,……狄平情愿一死。”他惨然一笑,以头触地,“请老爷不用问了,小的知道老爷神断,可小的是万万不会说的。”
  一旁的景晖已是控制不住,怒道:“你……”便要冲上前去。
  狄公一摆手,微微摇头,景晖恨恨地止住脚步,瞪了狄平一眼,退了回来。第十六章 兄妹情深
                  
  狄公望着伏在地下的狄平,幽幽说道:“你以为这样就能护住她,没有人知道了么?狄平,若本阁记得不错,初见面时,你曾告诉我,你本名张才,原籍徽州,在徽州时与师父、师妹卖艺为生,对也不对?”
  狄平哆嗦了一下:“……对。”
  景晖在旁不解的看着父亲,“父亲,狄平是他师父死后,与师妹失散了,才流落到儿子当时所在的宣州,儿子曾派人打探过。――狄平所言,确是事实啊!”
  “是事实就对了!狄平,你师妹呢?”狄公突然厉声问道。
  元芳和景晖都是一愣,看看狄平,又看看狄公,不知此事如何又牵扯到那已失踪好几年的师妹身上。
  狄平却脸色骤变,但马上又恢复了平静,“老爷,小的不知师妹现在何处。”
  “噢?是吗?”狄公冷笑,“那你告诉本阁,你常年街头闹市卖艺为生,也可谓阅人无数,所以你初次见我,不曾惊慌,本阁倒可以理解。但你解释一下,为什么在县衙时,当王县令的二位夫人带着莲儿上前时,你竟至讶异失态?”
  “小的……”狄平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不待他回答,狄公了然一笑,“当然,单凭这一点,确也不能证明什么,只是让本阁心中略微有所不解而已。――你随景晖前来昌阳,至今不过五天,岂会有什么机会结识县令夫人?再者,男女之间,容貌的吸引等也不是外人轻易可以理解评判的。  
  让本阁真正对此事产生怀疑的,是二次察问王承祖时的一句话――
  ‘这《荡舟图》传到卑职手中后,卑职一直爱若生命,真是不知藏到哪里才算是稳妥之地,恰好这时卑职被选为知县――先在徽州祁门任职,去岁才赴昌阳’(――见《第七章  稀世名画》)
  当时本阁就觉得心中一动,事后琢磨,原来是‘徽州’二字!重新回想当时情况,不禁怀疑‘徽州’是否是个交叉点,在那里你与某位夫人可能曾是旧识?”
           
  狄公停顿了一下,见狄平惊慌失措,方寸大乱,心中更是明白,继续说道:  
  “直到这里,本也没有什么。便是旧识,‘他乡遇故知’,也是件可喜可贺之事,无可厚非,于是,本阁也并未挑明相询。但今天你却冒死盗匣、以命相救,足见不是泛泛之交,所以本阁大胆假设,此名女子必是你的师妹。――张才!是也不是?!”说到最后,狄公猛然提声棒喝。
  狄平一颤,面色灰白,冷汗不由自主地冒了出来,“不,不是!……”
  狄公叹了口气,慢斯条理的说道:“狄平,你应知此事极易查明――想那王承祖世家子弟,不会收留不明不白的女子……你可要本阁派人去县衙讯其姓名、原籍?”
  如被雷击,狄平一下子瘫坐在地……
  “可见我所思不虚……”狄公点了点头,望着失魂落魄的狄平,他的眼里露出一丝怜悯,但一闪而过,继续沉声说道:“从年龄、出身、表现上来看,王县令的二夫人就是你的师妹,对吧?”
  
  狄平像忽然被凝固了一般,呆坐在地上,半晌,才无言地点了点头。众人皆目瞪口呆。
  
  屋里只听见狄平迷离而疲惫的声音:
  “小的自小蒙师傅收留抚养,与师妹秀儿一起长大。……师妹失散三年,我人微言轻,遍寻不得。……后来流落宣州,跟了少爷,本以为从此再无相见之日。……谁曾想随着少爷来到昌阳,竟在县衙中无意得见,……而她却成了县令家眷……”
  片刻失神后,狄平抬起头,望向大人,“那天,从县衙出来后,小的本想告知老爷,可一来,师妹已嫁入官府,我岂能再提当年街头卖艺之事,坏她颜面?二来,听闻老爷说二位夫人皆有嫌疑,便也存了个私下替师妹探听情况的心……
  
  小的原打算拿到木匣,就连夜去找师妹询问商量,等第二天将军找少爷要东西时,我再偷偷去西跨院把木匣放回去――小的猜想,若东西找到了,李将军看在少爷的面子上,必不会深究――当作一场玩笑也就过去了。
    ……小的也知道李将军武艺高强,可若等盒子到了老爷手中,师妹真有什么事,就一切无法挽回了……
  可天不佑我,木匣到手后,我连夜前去,好不容易找到师妹房间,没承想,王承祖当晚竟宿在此处!无奈之下,我只好暂且退回。天刚亮,我便候于书房门口,只待王承祖一出来,便设法通知师妹前来。嗬,可能我命中该有此劫――还没等看见王承祖,狄总管却已先到了……
  ――小的那时便知此事已是进退两难,死路一条了……
  小的原本只想看看是不是真和师妹有关系,其实小的也不知道,如果真有关系,该怎么做……可小的真是担心的紧,就想确定一下,马上就还回去……”
    先前的冷静似乎已被消耗怠尽,狄平眼中流露出的恐惧越来越明显,说的话也慢慢语无伦次起来。
  一番话说完,屋内鸦雀无声。
  元芳和景晖感慨万千,此计若非狄公神使鬼差般的早了半天赶回,定将如狄平所料,消息外泄,却会稀里糊涂地蒙混过关……心中不禁一阵后怕,转念,又一阵羞愧。不由自主的,两人抬头互相看了一眼……
  狄公犹在闭目凝思,忽然被外面响起的一阵说话声打断。
  他慢慢睁开眼睛,只见张环已进来躬身禀报:“大人,王承祖来了,正在外请见李将军。”
第十七章 人赃俱获
         
  张环进来躬身禀报:“大人,王承祖来了,正在外请见李将军。”
  “哦?”狄公一皱眉,与元芳、景晖对视一眼,说道:“让他进来吧!”
  ……
  “卑职见过李将军。”王承祖进来先施一礼,甫一抬头,却对上正中那张从容微笑的圆脸,“啊?狄阁老?!阁老什么时候回来了?卑职不知阁老已返回昌阳,有失迎迓,还望阁老恕罪!”说着,王承祖跪了下去。
  “嗳,王大人,”狄公笑吟吟的上前一步,伸手相扶,“不知者不罪,不知者不罪。”
  “王大人,不知有何事急着要见我?”元芳也笑着近前。
  “噢,李将军!正好阁老也在!卑职是特来禀知,我的《荡舟图》找到了!人赃俱获!”王承祖一脸掩饰不住的骄傲与兴奋。
  “什么?!”
  不啻于晴天一个霹雳,旱地一声雷响,满堂俱惊。
  王承祖自得的一笑,仿佛很满意自己的话带来的效果。“是啊!《荡舟图》找到了!”
  狄仁杰平静下来,皱起眉头,沉声问道:“你刚才说‘人赃俱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