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一起去看王皇后
初唐时代,可没说皇帝的圣旨一定要由宦官去宣的,别的朝代也没有这个规矩,可因为一般来讲,皇帝总是喜欢让身边的人去宣旨,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习惯了,可这个规矩是绝对没有的!
大家都不肯去营州,王平安也不肯去,那么换谁去呢?德高望重嘛,史忠臣虽不是朝臣,可对于这四个字却是当得起的,他既是先帝时代的功臣,又是大宦官,要论起品阶来,他和长孙无忌是肩膀一边儿齐的,在不提爵位和兼职所带来的其它品阶前提下。
爵位给长孙无忌带来的品阶是一品,实则从职位上来讲不是,而史忠臣没有爵位。
王平安自从史忠臣管他要“超级毒药”之后,便感到这个老宦官头子要惹事儿出来,具体是什么事不知道,可越不知道,就越感到不可控制,越危险。
史忠臣是快死了不假,可就因为他快死了,要是在临死之前弄出点事情来,他自己是不用负什么责任的,可别人却得给他擦屁股啊,王平安极有可能是拿纸的那个,他当然要事先做好准备,把纸塞到别人手里去!
要换了以前,王平安一定不会提史忠臣,可他发现史忠臣在隐隐约约地,有利用自己,陷害自己的意思,这种直觉很强烈,危险信号明显!他自己总不能放挺吧,静观其变?千万别着,静观其变可是很高难度的玩法,不适合普通人玩!
长孙无忌看了王平安一眼,心想:“你让史忠臣去营州,别他走到半道上就死了!嗯,死了也好,更加显得皇上重视李恪的事,为了让李恪安心,所以才派出最大的心腹,结果还因为路途太远,死在了半路,李恪就又加了一条罪过!”
想通了这点,长孙无忌也道:“皇上,老臣附议,派史忠臣大总管去见李恪,最为妥当。史大总管是看着李恪长大的,算得上是自家人,而且史大总管德高望重,朝中无人能及,对皇上又忠心不二,让他去安抚李恪,最为妥当,不会出意外!”
李恪皱了皱眉头,别人不提,他就想不起来,一提他就想,也对啊,史忠臣确实挺合适的。可他却道:“忠臣年纪大了,他去合适么?”
史爱国在殿上伺候着,就站在李治的背后,一听这话,他着急了,能不急么,这种差事怎么能派自己大哥去呢,是想折腾死他啊!
殿上,他没有发言的资格,可这时候再不说话,一旦成了既定事实,再改可就难了。他忙小声道:“皇上,大总管身体不适,没法长途奔波啊!”
李治点了点头,也感觉有点过意不去,便想让大臣们再举荐一个出来。
没等他说话呢,马周却站了出来,马周属于正人君子,可正人君子向来不喜欢宦官,认为阉人都是小人,所以他和史忠臣没啥交情,相反恶感更多些!
马周道:“皇上,这次的事情,是一定要让李恪回来的,可朝中大臣又有哪个和李恪交好呢?”他转过头,又道:“哪位大人和李恪交好?”
大臣们立即全部摇头,开什么玩笑,谁敢和他交好,就算以前关系不错,现在也得绝交,和他划清界限!
见大家都摇头,马周便道:“皇上请看,朝中大臣都和李恪不睦,不管派谁,都会让李恪起戒心,说不定就会有意外发生。而史大总管年纪虽然大了,可正因为年纪大,又不是朝臣,又是看着李恪长大的,所以才会让李恪没有戒心,这样发生意外的情况就小了很多!”
大臣们一起点头,都说确实如此。李治便嗯了声,心想:“确实如此!”
王平安赶紧又补了一句,道:“皇上,这件事情议到现在,只剩下去宣旨的人选了。以依臣的意见,不如听听史大总管的意思,问问他愿不愿意走这一趟,为国效力?”
他这话说的,只能得到一个答案,史忠臣除了答应之外,再没有第二条路可选,史忠臣还能说他不愿意为国效力么?年纪大了又怎么样,正好发挥余热啊,在有生之年,最后为朝廷,为皇帝效一把力,摆平有危险的亲王,这可是大好事,是给他创造机会呢,让他青史留名,如果史书上有宦官列传,那非得把史忠臣写进去不可,而且还要排名第一!
大臣们心想:“有你的!史忠臣肯定是折腾过你,或是想折腾你,所以你才想方设法地先折腾他,这叫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大臣们一起道:“臣等附议,王大人说得极为有理。史大总管年纪大了,去营州宣旨太过辛苦,所以就算要派他去,也得先征询一下他的意见,以示尊重有功之臣!”
史爱国看向王平安,心中惊疑,怎么回事,王平安一向很恭顺啊,被我大哥训斥得象孙子似的,怎么今天突然起意,要折腾我大哥了?定有原因,难不成我大哥想要修理他,他这才自保?可大哥没说过啊,还有为什么要修理王平安?
李治点头道:“好,就这么办。爱国啊,你跑一趟,把忠臣传来,就说朕有事要让他去办,问他愿不愿意,把他带到殿上来!”
人云亦云的脾气爆发,李治竟然同意了,就要让史忠臣上殿。
史爱国无可奈何,一肚皮的疑问,可却又不敢问,没法问,只好答应一声,下了台阶,去传史忠臣。
李治身子往后一靠,长长地吐了口气,道:“这事议了一整天,可算是有了眉目了,赶紧解决了吧。李恪的事,都快成了朕的一块心病了!”
长孙无忌道:“早就成了老臣的一块心病了!”
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吱声,不过人人心中都想:“李恪这还算好的呢,你要是碰上先帝的那些兄弟,那才真是心病呢!”
王平安退回朝班,心想:“如果把史忠臣支走,那宫里就能太平些吧?唉,有武媚娘的地方,哪能安生?”
史爱国出了甘露殿,正想亲自去找史忠臣,却见殿门口站着两个小宦官,两个人都是满脸的焦急,一看到他出来,同时迎上,齐声道:“史总管,大事不好了!”
史爱国看了看这两个小宦官,心想:“他俩不是皇后宫里的么,怎么跑到这里来了,难不成是皇后出了事?可皇后出了事,为什么不立即进去禀报,干嘛要等在这里?”
把脸色一沉,他正心情不好呢!史忠臣冷冷地道:“慌什么,出了什么事,要你们这样不着调儿?看看你俩的样子,可还有些规矩么?”
两个小宦官心想:“你有规矩,等你听了消息,你要是还能守住规矩,我俩把脑袋一起拧下来,给你当球儿踢!”
一个小宦官说道:“启蒙殿里出事了,着火了,史大总管被火烧死了!”
另一个小宦官道:“尸体都烧焦了,已经确定史大总管逝世!”
史爱国顿时愣住,张口结舌地道:“什,什么?你们再说一遍!”消息来得太突然,全无预兆,他一时之间,无法接受。
先说话的那个小宦官道:“皇后娘娘让小的们来告知史总管,大总管确实是被火烧死了,尸体就在启蒙殿里停放着呢,米主事已经去了,不知现在如何?”
后说话的那个小宦官则道:“是啊,不知怎么就着的火,只烧了史大总管,皇后娘娘倒是没有受伤,但身子不适,想要王相爷去给她看看!”
史爱国全身僵硬,脑袋里嗡地一声,他双眼翻白,直挺挺地就倒了下去!
两个小宦官刚刚被他训斥一句,正感不平,见他跌倒,竟然在扶的时候,慢了一拍,叫道:“史总管,你怎么啦?”可手伸的却慢,在史爱国摔倒之后,这才伸了出去。
咚地一声大响,史爱国成一字形摔倒,倒地之后,因为摔得重了,身子又成了大字形!
两个小宦官赶紧尖声叫了起来,万分负责任地去扶,叫道:“史总管,史总管,您怎么啦?”
殿外侍立的小宦官们见了,一起惊叫起来,都跑了过来,可却全都没有救助,只是围观,当了群众!史家哥俩在宫中人缘太差,小宦官只要找到机会,就会报复。
殿外这一连喊带叫的,殿内自然就听见了,值殿武士大步出来,问道:“怎么啦,发生了什么事?现在是朝会,你们大呼小叫的成何体统!”
报信的两个小宦官一起叫道:“史总管晕过去了!”
值殿武士走了过来,问道:“晕过去了?他为什么要晕过去?”
两个小宦官就象事先排演好似的,又一起说道:“因为史大总管被烧死了!”
值殿武士大吃一惊,道:“什么,史大总管被烧死了?怎么被烧死的?”
“被火烧死的!”在场的小宦官们一起说道,还能怎么被烧死,只能被火啊,还能被水么!
值殿武士满脸惊讶,转身跑回了大殿,叫道:“皇上,史总管在外面晕过去了,因为史大总管被烧死了,是被火烧死的!”
殿里的君臣一起愣住,但也只是片刻功夫,就全都回过神儿来。长孙无忌大声道:“宫里失火了吗?是哪处宫殿?”
李治站起身来,问道:“是观云殿失火吗?执事们都是干什么吃的,怎么连大总管都没救出来?”
值殿武士们一起向皇帝跑去,想要保护皇帝。
报信的值殿武士道:“臣还没有来得及问,不知是哪里失火!”
值殿武士的首领立即亲自跑出殿去,四处张望,想看看到底是哪里着火了,可看了一圈,却没有发现何处有火光透出。要说火大到连史忠臣都烧死了,那得多大的火啊,非得是把宫殿烧散架子的大火不可,否则史忠臣必会被救出来!
史爱国这时已经被救醒,他道:“是启蒙殿着火,大哥,大哥……”
值殿武士的首领听了,奇道:“启蒙殿,那是什么地方?”皇帝还等在里面,他来不及细问,又跑了进去,叫道:“皇上,不是皇宫里着火,说是启蒙殿,皇宫里没有这个殿啊!”他尚不知萧淑妃寝宫改名的事。
李治一听,大惊失色,道:“启蒙殿,那里怎么会着火?”可只一惊,便想没关系,武媚娘还没搬进去呢,就算着火也没烧不着她,不是更幽堂就行!
长孙无忌也很惊讶,道:“启蒙殿,那是什么地方?”他看向王平安。王平安赶紧摇了摇头,他也没听说改名的事情呢。
李治道:“是萧氏以前的宫殿,朕把它改名叫启蒙殿了。那里失火了,都烧死谁了?哦,烧死了忠臣……啊,他怎么会被烧死!”这下子,他总算是想到史忠臣了,史忠臣怎么可以被烧死呢,他还要去营州宣旨,把李恪弄回来的呀!
史爱国被小宦官们扶着进来,大哭着道:“皇上,老奴得去看看,这就得去看看……”
“快去快去,还啰嗦什么!”李治摆手道。见史爱国跑出了大殿,他又道:“是不是在整理那里时,宫人不小心把火给引着的啊?”
扶着史爱国进来的小宦官没有跟着出去,其中一个报信的道:“回皇上的话,不知为何着的火,着火时宫殿已经整理完毕了。皇后娘娘去看,史大总管陪着,结果就着起火来,不过皇后娘娘没事,只是说不出话来,可能是被烟给呛着了!”
李治啊了声,王平安也啊了声,满朝文武全都啊了声!王皇后跑到那里干什么?她和史忠臣还弄出火来了,结果她一个女人没被烧着,史忠臣却被烧死了!这不对啊,他俩在的地方,必是小宦官无数,怎么可能被烧着,还被烧死一个呢?
王平安叫道:“皇上,这可是大事儿,臣这就去看看吧!”
李治忙道:“对对,你快去看看……不不,咱们同去,散朝,散朝!”他忽然想到,皇后出了事,自己这个做丈夫的,再怎么也得去看看,不能不管她啊,好歹夫妻一场,虽然夫妻关系已名存实亡,可到底还是夫妻!
李治和王平安一起跑出了大殿,李治上了步辇,王平安在地上跑。王平安跑得飞快,刚一出院门,就远远地把李治给甩在了后面!
满殿文武无不惊骇,这是怎么啦,营州那边出了事,现在宫里又出了事,皇帝登基的头一年,还真是多事之秋啊!
小说推荐
- 你好好的,我也好好的
- 在西北黄土高原的一个贫困山村,主人公文小果从小被寄养在姑姑家,一天在初三的课堂上收到父亲在汶川地震的救灾一线牺牲的消息,后来文小果被父亲的战友老赵收养,但年幼的他一直记恨老赵,他认为自己的父亲是因为救老赵而牺牲的,自此心里的隔阂一直积累了近十年时间,他迫切的希望有一天能早早的逃离这个家庭 上高中后他
- 都市言情爱失眠的猴子连载中
- 最新章:第二十七夜 进藏
- 大唐:人在朝廷,朝九晚五
- 穿越到了大唐,成了一个小兵,我好慌 什么?自带上班系统当金手指,那还慌个屁啊“武安君,城北土匪作乱,陛下请你去清剿“急什么,这才七点,九点才上班,让那土匪再多活两小时“武安君,前面就是土匪营寨“嗯,五点半了,我该下班了,剿匪之事,明日再议“皇上,武安君早出晚归去剿匪,这都一个月了,土匪还没清剿完啊
- 穿越架空夜冬凉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一百八十八章 大结局
- 大唐帝国史揭密:那时唐朝
- 《那时唐朝》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用白话文写作,正说唐朝三百年大历史的著作。主要讲述了隋朝末年杨广征高丽,爆发农民大起义,直至公元907年朱温灭唐这个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本书为第一部,以杨广征高丽为开端,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内忧外患中登上帝位结束,集中展现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创建大唐帝国,一统天下的艰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章
- 那时唐诗,那时唐朝
-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外戚杨坚从北周静帝手中禅让帝位,篡夺政权,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即大隋高祖文皇帝。隋以长安为都,洛阳为陪都,实行东西两京制 史载隋文帝杨坚登基之日,长安上空出现了八百年难遇的祥瑞天象—庆云 由此看来,隋朝建立实是顺应天意之盛举,而隋文帝杨坚也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皇帝 杨坚建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 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 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统一思想,召回名相,起用猛将,内除宦官,外平藩镇,重振大唐声威…一切搞定后,李颂
- 穿越架空淮南老雁完本
- 最新章:大唐顺宗日记(一)
- 外科医生混唐朝
- 普外科博士后金诚因一台手术事故被迫辞职,一次机缘穿越到唐朝利用自己的外科技术混的风生水起、故事连连 作者:柳叶刀下人所写的《外科医生混唐朝》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柳叶刀下人连载中
- 最新章:第345章 感谢大家+新书发表
- 唐朝好男人
- 【起点第一编辑组签约名品 祖先们将他们认为最宝贵的东西流传下来。用意是好的,但后辈们似乎并不领情,于是穿越发生了。给先辈纠正错误,自以为是的成为历史的转折点,自不量力的加入推动历史车轮队伍者层出不穷,架空历史出现了 王子豪亦不免俗,但一个欣欣向荣的年代里要去改变什么?靠什么去改变?先祖们真的需要后世
- 武侠小说多一半连载中
- 最新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商霸
- 唐朝好媳妇
- 别人重生不是皇后贵妇,就是富家千金,凭啥俺就成了一个童养媳,而且还是农村户口!最糟糕的是,还是一个官匪难分的年代,这让小女子咋活?好在吾道不孤,家中有四壁,床上有病母,身旁小丈夫,下面还有一群鼻涕娃…咦 老公是指望不上了,老公公哪里去了?算了,物比人贵,人比物重,只要有人,一切都有可能,那个…面包会
- 都市言情曾经的青柳完本
- 最新章:第五百六十六节 尾声
- 唐朝好驸马
- 认祖归宗之时,现代长孙冲被吸入末世空间,为了再次见到父母,不得已被送入唐朝,成为唐朝驸马长孙冲 来到唐朝,人生地不熟,当然要抱最粗的大腿,皇帝最大,嗯,那就李二吧 李二是个好皇帝,成功的帝王,但不是一个好兄弟,好儿子,好父亲 为了能够顺利抱上最粗的大腿,长孙冲极力巴结姑丈李二,帮他孝敬太上皇,调教众
- 玄幻小说天青地白完本
- 最新章:第三百九十章 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