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求毒

第19章


若让他知道你是太子涣,那我就是救他千百次,他也不会养你。」 
            李舒道:「你定是骗我的。」 
            叶箬道:「你要是不信,我也拿不出证据。」 
            李舒笑道:「你既拿不出证据,我又怎么能信。」 
            「现在虽然『十二王爷漱』已死,但『乱党李舒』的画像却贴满全国,他是不遗余力地挖你出来,你又怎么躲?」 
            李舒脸色一僵。不想皇兄……皇上竟然还不肯放过他。 
            「还有,你忍心看着瘟疫蔓延吗?」 
            「什么意思?」李舒蹙眉。 
            「还记得你上次买我蛊欠我的报酬吗?」叶箬问。 
            李舒心中一动,唇畔勾起一抹苦涩:「我便知你绝不做蚀本生意。」 
            「我希望你重新变回『太子涣』。」 
            叶箬说得坚定,不容拒绝。 
            其实李舒在被刑求的时候就已经恢复了记忆,他记起了叶箬,也记起了自己。当时,叶箬是国师,也是太傅。当时也有很多人知道国师和太傅是同一个人,然而,知道国师、太傅和医神是同一个人的,则少之又少。 
            医神所在的山谷其实在皇城附近,有秘道通往皇宫的一处偏院。李舒自少性子就清静,因此即使叶箬不在,自己也常常往偏院跑,静坐读书看景。叶箬生性孤僻,然而对李舒这个徒儿却十分上心,只要一有空闲,他就会从秘道到偏院寻李舒。 
            李家的江山因为帝皇的荒淫无道而陷于风雨飘摇之中,奸臣作乱,皇城失守。虚挂国师头衔的叶箬其实对李家皇朝并无多少忠诚之心,甚至乐得见昏君身首异处。只是他无法对李舒陷入危机而不理,因此在皇宫大乱的时候杀了另外一个孩童,毁其容貌,换上太子的衣服,然后他再带走了正牌的太子。 
            如何适应储君与亡国奴之间云泥一般的落差姑且不谈,就说那血染皇城、父母惨死的记忆对成人来说姑且可怕,更可况对于孩子?因此叶箬用蛊抹去了李舒的记忆。 
            就在江山大乱之时,各路军阀为争龙位而奋战不休。顾将军在一场恶战中旧患复发,危在旦夕,叶箬找上了他,医治好他的伤势,而条件就是顾将军必须以私生子的名义收养李舒。顾将军见李舒谈吐举止都不似普通人家的孩儿,心中疑惑。而叶箬见状,便谎称李舒是贵族人家的孩子,由于李族覆灭而受害,然稚子无辜,望将军垂怜。顾将军恩怨分明,便收养了李舒,由于顾家的儿辈命名从『氵』部,便取『舒』谐音『漱』与之命名。 
            顾将军生性豁达,看人也很清,看得出顾漱才智过人,但过于仁慈,因此让他辅佐顾泷乃是上策,便一直待顾漱不错。只是自从顾将军将顾漱的身世告知顾泷之后,顾泷就对这个『兄弟』有些猜忌,心中总是横着一根刺。只是顾漱进退知礼,为人谦和,顾泷也挑不出什么错处来,因此便平平和和地保持着兄弟君臣的关系。 
            顾漱也知避嫌,在朝野中甚少结党,因此顾泷要把他的力量清除也比较容易。尽管如此,顾泷要烦心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说围城的胡军虽已败于天灾,但胡帆封地已有人接替死去的胡帆统领军队起兵作乱,又比如说,那场灭了胡帆的瘟疫火烧火燎地蔓延大片国土,这些天灾人祸,也够让顾泷焦头烂额、应接不暇,怎知新的问题又出现。 
            顾泷强忍着怒气道:「你放了那逆贼?」 
            『那逆贼』指的自然是李舒。 
            傅维枟跪着,道:「是的。」 
            「为什么?」顾泷问。 
            「皇上对李舒重刑加身,不就是为了求得解灾之法?」傅维枟平平道,「叶箬说了,只要把他放了,便愿解瘟疫之灾。」 
            顾泷非常生气,但又不好对傅维枟发作,便道:「你好歹和我商量一下。」 
            「那时李舒已命悬一线,迟一点就怕没气了。」傅维枟的语气中隐隐含着责怪。 
            「你是怪朕下手重?」顾泷冷然道,「朕为的是江山社稷,黎民百姓。」 
            傅维枟不置可否:「既然是为了百姓,那以李舒一命换百姓安康不是正合圣意?」 
            傅维枟的用词已有疏离之意,听在顾泷耳里甚不是滋味。顾泷心里不喜欢傅维枟私放犯人,但脸上还是保持着亲和之色,上前扶起了傅维枟:「行啦,枟,快别跪着。你做得好,为了百姓,你这么干是应当的。」 
            傅维枟站了起身,也没怎么说话。 
            顾泷又说:「你知我一直把他当亲兄弟看,得知他使毒计害我,哪能不气?一时火烧了心,下手重了,现在还懊悔着。本就想叫太医去看他的。」 
            傅维枟垂头不语。 
            顾泷见他不说话,又自顾自说道:「其实你这样做也好,这瘟疫也是我心头的一块病。不过莫教那巫医给诓了才好。」 
            听到最后一句,傅维枟只道:「皇上且宽心,他这人心高气傲,说到便会做到。」 
            「不是不信你,我不过随口说说而已。」顾泷呵呵地干笑着。 
            傅维枟又说:「顾漱也算对社稷有过功劳,好歹留他个名号吧。」 
            顾泷本想说顾漱是逆贼,要满天下通缉他的,听的傅维枟这么说,也只得答应:「嗯,我留他的名。」 
            顾泷便以大礼厚葬了『顾漱』,不过又以李舒的模样成画,发出了通缉令。而这通缉自然不会让傅维枟知道,傅维枟一直居在深宫,安守本分,对政事本无多大兴趣,因此也不知道通缉一事。 
            其实,顾泷也并不是十分顾忌李舒。李舒本就被他折腾得半死不活,而且手上无兵无权,也闹不出多大的风浪来。最占顾泷心神的,大概就是西城之乱。 
            当初胡帆带兵突袭京城,虽然全军覆没,但大部分的兵力还是留在胡帆的地盘——也就是西边的封地,有好几座城,都划了给他之后,就统称西城了。本来盘算胡帆一死,精锐覆灭,这西城必定群龙无首,极易击破,可是不料胡帆的一名男宠居然挺身而出,领兵抵抗,却真把军队治得有声有色,朝廷官兵一时竟无法子应付。 
            另一方面,李舒是言出必行,重拾了『太子涣』的身份。而胡帆的那名男宠——叶先雅领导下的西城军,也归了『太子涣』名下。虽然朝廷派了大队人马前往西城,然而沿途瘟疫病多,战线又太长,因此攻打也并不得力。 
            西城军很快就破了官兵围困,继而一鼓作气地往中原攻略。作为屏障的几个大城池都因瘟疫而毫无战斗力可言,西城军自是轻易占领。李涣性情温和,体恤百姓,自不容手下行屠城抢掠之举,反倒是轻税薄徭,呵护万分。不仅如此,西城君所到之处犹如拂过一阵润泽的春风,那污秽的瘴气瞬息消弭,疫情也大为缓解。再加些莫名其妙的诸如『太子涣出生时红光漫天』之类的谣言,百姓自然容易相信太子涣是受命于天的。 
            百姓的心愿很简单,不过是吃餐安乐茶饭,除此之外,谁主江山对他们意义不大。因为李涣的怀柔政策,以及他一到就带来的好运,百姓倒是很服从。免却了镇压本地人的缓冲时期,省了很多功夫,也没有消化战俘的问题,军队的壮大也变得给为容易。 
            李舒……现在应该说是李涣,成了义军的头领。但与以往为顾室打江山一般,他都是习惯性地担任军师一般的角色,在幕后指点江山,或是细致地一一分配军需,将因战乱和疾病而凌乱的千万杂务细细地分好,将一切重新拉回正常的轨道。 
            真正负责操练士兵、领兵打仗的却是胡帆的那名男宠叶先雅。 
            李涣第一次看到叶先雅的时候,实在是很吃惊。叶先雅长得风流俊俏,没有束发,但头发柔软,安静地垂下,动静优雅,双眸含着盈盈水光,清澈得透不进世间功名。可偏偏是这么一个人做了胡帆的男宠? 
            如果没人告诉他,李涣一定会以为叶先雅是出身富贵之家的文人学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