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谋国(五)
既然打定主意在家带孩子,那总要给李大帝一个理由。怎么说咱也是领着朝廷俸禄的。这说甩袖子就甩袖子了?也就放了如今这朝代。放了后世里,无论哪个企业单位,像我这号的,保证不出三天就是被扫地出门的料子。
想个理由好呢?称病不朝?等着太医来抓人啊?说不定不用太医来,我那个便宜师兄就得拉着孙思邈来。胳肢窝里塞核桃的把戏,想骗孙思邈估计难点儿。
呃……便宜师兄?!嘿嘿,有了!
回府之后,立马给尉迟红和李雪雁找来了。
“两位夫人,我这儿有一事相求,还得麻烦两位夫人了。”我嬉皮笑脸的给俩老婆又是敬茶又是端瓜子的,好不殷勤。
尉迟红和李雪雁俩人一对眼,貌似挺稀奇。
“夫君有事,我等自当尽力分忧,何谈求字?”李雪雁先开口了:“只要和红儿妹妹力所能及,定然全力以赴。”
“你又干坏事儿了?”尉迟红直接问道。
呃……貌似我在自家娘子心里的形象不是很好啊!
“没有,我就是懒的上朝,想多在家待待,所以想了个注意。”我咧咧嘴笑道:“新棉布已经织出来了,御寒的好东西,想让两位夫人亲手做几件棉道袍,我拿去老君观送礼。”
“这本是应有之谊,跟夫君想偷懒有关系?”尉迟红一脸的不明白。
连带着李雪雁也纳闷。
“嘿嘿,如果我送礼的时候故意戳和他们几句关于《道藏》的事儿呢?”我笑的猥琐:“编纂《道藏》中,可以讨论的东西多了去了,咱这一戳和,以老君观几位的脾气,不拉着我谈经论道才鬼,咱故意拿些难题回家参悟,至于陛下那儿,也就有了说辞了不是。”
“那你还是去上朝吧!”尉迟红直接就给我拒绝了:“我虽然是『妇』道人家,但也知道,这《道藏》中的学问大了,既然是难题,肯定不好解,你刚恢复没多久,费那脑子干嘛?相比之下,你还是去上朝让我省心。”
“妹妹说的有理,袍子我们会做,毕竟于情于理,这都该送。但夫君既然已经得陛下恩准不再参与《道藏》之事,何必又搅和进去?”李雪雁也支持尉迟红的观点。
“就是!陛下可是亲口说让你别再参与《道藏》之事的,你再搀和进去,那叫抗旨知道不?”尉迟红一戳我脑袋:“事儿都往复杂里想,不就是不想上朝嘛,至于兜那么大圈子吗?”无错不跳字。
“妹妹说的是,这种小事,没大不了的。”李雪雁也笑笑道。
“那依你们的意思是……?”我疑『惑』的看看尉迟红。
“这事儿,包在我和姐姐身上了!”尉迟红和李雪雁相视一笑,大包大揽了。
“看见没有,想让这小子勤奋点儿,那真是痴心妄想。”御书房里,李大帝摇头给我的折子扔了案子上,冲身边的李治和钱公公说道。
“这个……”李治费好大劲儿才压住给一肚子笑意压回去,低头说道:“李逸前阵子强行悟道,看来损伤真的不小。养息些时日也情有可原。”
“太子殿下说的有理,陛下,李逸才多大岁数,这头发可比下臣的都白呢。”
“哼!”李大帝无可无不可的哼了一声道:“前几天还东奔西跑的四处溜达,这会儿就要养息了?”
李治和钱公公角『色』,都低头站好,闷声不响了。
李大帝站起身,捶了捶腰,钱公公立马过去给李大帝服侍好。
“养息就养息吧,左右近期没事儿。就由得这小子偷偷懒好了。说不定这小子又能捣腾点儿新鲜东西出来。”李大帝移步往殿外走去:“治儿,吐蕃的事儿你看着去办,等火候差不多了,就去西边儿一趟吧。要带哪些将领,你自己选。但是有一点要记住。”李大帝回头看看李治:“许胜不许败!”
李庄,我的院子里。
“李大哥,这织机咋这么大啊?”侯承业看着面前组装出来的水里纺织机,有点儿惊叹道。
有了李大帝的恩准,咱还就真歇着了。
带孩子之余,给侯承业这小家伙也抓过来了。怎么说他也是我收的第一个徒弟,不给他教好可不行。
授课之余,也带着侯承业一起做点儿实用东西,这个水里纺织机就是第一件作品。
“大了好啊!”我满意的『摸』『摸』这台珍妮纺织机。
好东西啊,这一台机器,比如今的手工纺织可快多了。
老泥金和小格鲁也围着机器看稀奇,虽说做这东西他俩是最大的出力者,可他俩实在想不出,这台机器该怎么用。
“夫君这又倒腾出东西了?”尉迟红和李雪雁领着小云裳和小月瑶也来看热闹。
老关叔,铁牛、二壮、尉迟刚、刚孜等庄子上的重要任务,一个也都没落下,都过来了。连双儿也挺着个肚子溜达过来了。
“做了个织机,好用不好用还得试试看。”我笑着拍拍眼前这个大家伙。
“这个是织机?”大伙儿围着这怪机器左转右转的,七嘴八舌的就是弄不明白这东西要咋用。
“老关叔,水车边儿上修的那个流水作坊修好了没?”我看看老关叔。为了给水里纺织机配套,我专门在水车边儿上的空地上修了个流水作坊,里面还特意修了个人工的高低水渠,作为这台织机的动力。”
“修好了,修好了!”老关叔又看了一眼这怪机器,冲我点头道:“按公爷您给的图修的。”
“行,那就给这个东西抬那儿去!”我指指这台家伙。少说得七八个人才抬的动。
“红儿,看见旁边那个箱子没?里面有八十个纺锤,你让府上的丫鬟们给棉线缠了纺锤上,然后给我们带过来。”
“八十个?”尉迟红愣了愣:“要这么多干嘛?”
“这家伙一趟就能纺八十个纺锤,我这还做少了呢,要是弄多点儿,一两百个的也能试试。”我这人有点儿人来疯,直接臭屁的就吹上了。
被我这么一说,大伙儿的兴趣更高了。一路『性』高彩烈的就抬着机器跟我来了水车边儿上的流水作坊。
这一闹腾不得了,庄子上的庄户正闲得没事儿干呢,都拖家带口的涌出来看稀奇。弄的一路浩浩『荡』『荡』的。
带着人一路给机器安装到位,又调试了一下,听令哐啷的动的挺利索。就是纺锤没到位,还看不出效果。
又等了没一会儿,尉迟红带着十来个丫鬟给八十个纺锤送来了。
第一次弄,亲自动手,给八十个纺锤挂上,然后线头按规矩接好,机器又稍微调整一下,然后冲小侯道:“承业,给挡水的板子抽了。”
“是!”小侯窜过去就一拉扳手,就给挡水的板子抽调了。看出来了,第一次做手工,兴奋着呢。
“哐当,哐当”的,机器慢慢开始由水牛皮做的皮带轮带动运作起来,织机里的梭子也开始运作了。
有心显摆,手动的跟飞一样,调梭,理线,前后没多久,就给机器算是正式调试好了。
这种水利纺织机是改进型的纺织机,比1769年,钟表匠理查·阿克萊特发明的那种初级原型更先进些。
有八对滚轴,一次可以纺织八十个纺锤,织出来的布有一丈多宽。(三米多一点儿,比人力纺织机织出来的布宽了近一倍。)而且由于是机械作业,所以织出来的布更细密,更厚实。
“哇!”作坊里外的人都惊叹不已。
“真的自己就动起来了!”双儿站了我身边儿,欣喜的叫道。
尉迟红和李雪雁都是此道高手,已经率先去看织出来的布了。
随着机器又节奏的运作,一阵儿的功夫(大约半小时左右),织出来的布已经有手臂长短了。
大伙儿都惊呆了,也不知是哪位『妇』人感叹了一声:“这也太快了!”
等八十个纺锤织完,让侯承业给机器挡板拉下来,机器才缓缓停住。
割断线头,一匹一丈宽,三丈左右长的布料就算正式完工了。前后才用了一个多时辰。这还是因为水流不算快,影响了机器的工作速度。
献宝似的给把布卷好,看看旁边儿已经傻眼的众人,咧咧嘴:“咋样,比你们手织快多了吧,还不费劲。一个人就管的过来。是好东西吧!”
沸腾了!庄子上又一次上演了沸腾的戏码。
老关叔『摸』『摸』布料,激动的老脸通红。直接让二壮去给庄子上最牢固的锁拿来,号称闲杂人等,一律不得进这作坊!看来他腰里的钥匙圈又得加一把钥匙了。
尉迟红和李雪雁对我已经彻底无语了,俩人给织出来的布拿去研究,理都不理我。
双儿还是老样子,动不动就一脸崇拜的看我,让我不好意思之余,心里很是有点儿得意。
小侯兴奋的跟捡到宝一样,围着机器『乱』转。若不是纺锤上已经没线了,这小子就得亲自织出一匹布来过瘾。
等二壮的锁拿来后,老关叔直接给大家都赶了门外面,“咔嚓”一下给门锁好,然后对尉迟刚道:“刚子,派护卫,轮班给我收好了。这可是咱庄子的宝贝。”
尉迟刚居然还点头!
切!懒的跟他们解释,这就是个样品,咱的织布作坊建在江夏王的地皮上,要护卫也得他派,管我们事儿啊!咱们就是等收钱的!
李庄的庄主李逸给天上那个神仙织女的宝贝织机偷下界了!
这才没两天,这消息已经在长安城里传疯了!李大帝亲自带着长孙皇后、太子李治和工部的于修明来参观视察。
已经看过织机的老丈人李道宗立马也快马赶来了,看架势,就像是生怕有人抢他东西一样。
一通演示下来,大伙儿再次惊叹一次。惊叹就惊叹吧,反正叹啊叹的他们也习惯了。
庄子正厅上,李大帝和李道宗俩正运气,看架势李大帝也看到这织机带来的巨大效益,正琢磨怎么说呢。而李道宗怕是正谋算着怎么跟李大帝打擂台。李治一脸看好戏的表情跟钱公公站了李大帝身后。
于修明则一脸期待的看着李大帝,看架势也看中我这织机了。
我一脸郁闷的陪了一边儿,神仙打架,小鬼别搀和!
长孙皇后带着李明达跟尉迟红、李雪雁到后宅去了,聊点儿啥不知道,但是看样子也不会离开织机的话题。
“陛下,李大人制作的织机,堪称国器,一机可当十人乃至二十织工之力,于国大有益处啊!”于修明一拱手说道:“臣恳请陛下,将此织机推广至天下。”
“于大人此言差矣!”李道宗一撸胡子:“这织机却是功效非凡,但以此效力而言,推广至天下,天下哪来这许多线料?难不成让天下的田地都去种棉花,或是让天下农人都去养蚕种桑?有了布料却饿了肚子,岂不滑天下之大稽?若不控制,以此织机之效力,天下人皆求之以近利,于国而言,非善事也。这恐怕非乐休制此织机的本意!”
呃……我的本意是?我的本意是想合着老丈人赚钱来着。但如今看来,这利益太大,连李大帝恐怕都眼红啊!
于修明一时间被李道宗的歪理说的有点儿胸闷,正想再说。
李大帝摆了摆手,制止了于修明。然后看看我道:“乐休制此织机的本意如何?”
到底是李大帝,这一把火就直接烧我身上了。
看了看李大帝,瞄了一眼于修明,想了想道:“陛下,这织机效力确实非凡。我当初制此织机,其本意是想挣俩小钱养家糊口来着。”
一句话说完,貌似连李大帝都有点儿气乐了的感觉。李治和钱公公定力差点儿,都干咳两下来掩饰自己的笑意。
“但既然于大人认为这织机有用,那微臣也丝毫没有奇货自居的念头。不如这样,微臣把织机的制法详细绘制成图,交给陛下。至于陛下如何处置,微臣不敢有丝毫疑议。但还请格外施恩,让微臣自己也建个布坊,解决些家用。”
李道宗角『色』,立马心领神会,点头道:“陛下,乐休说的有理。国用之处,我这女婿自然不敢藏私。但其自用之处,也望陛下成全。毕竟乐休还有制机之功,您看呢?”
这话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您李大帝打算怎么用这织机,您随便,但我们自己怎么用这织机,您也得允许不是,毕竟这织机是我们倒腾出来的,没有不让我们自己用的道理不是。
“江夏王爷刚才说的道理也却有其忧。”趁机会我也赶着说道:“这织机效力非凡,若任其民间流传,则民求近利之下,势必影响正经粮食的种植,所以,臣认为,当予以控制,否则非福实祸也。”
李大帝点点头,认可了这话。
“也好!”李大帝想了想道:“乐休有此心意,朕心甚慰。修明,既然乐休愿意将如何制造织机传授于工部,那你就派几个信得过的人来跟乐休学习。至于织机所需的棉花,也派人来跟乐休学学怎么种。至于日后如何运用,另议。”
“谢陛下鸿恩。”于修明可是乐坏了。
“至于布坊嘛。”李大帝看看李道宗:“朕不干预。但切莫影响农耕为妙。”
“这个臣等自然理会得。”李道宗笑笑,算是应了。
行了,交易达成。至少近一两年,不用担心工部跟我们抢生意了。李大帝说了,先教怎么种棉花,再教怎么造织机,这没个一两年,能学得会嘛?呵呵,李大帝已经变向的退了一步,先让我们挣两年,后面工部的织坊一出来,这布料的价格肯定得大跌。咱得拎得清才行。
这一点咱不担心,商品的价值某种程度上得看消费群体,咱得目标还是精品路线,不会去跟工部的大众路线抢生意的。而且李大帝也答应了控制织机,这就变向保证了这生意的利润。咱还担心?
这事儿啊,就算定了!
送走了李大帝一行,咱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得了一份李治的信——李明达偷着给李雪雁的。
拆开一看,郁闷,怎么又是我啊!
信的内容很简单,吐谷浑之事已布置妥当,吐谷浑将出兵五万跟吐蕃叫板。
但打输那是预料之中的,所以咱大唐也得提前准备了。
按李治的意思,李治亲自领兵出征,我是行军长吏,至于将领,李治列了份名单,想让我帮着参考参考。这份名单里,老将名宿一个没有,基本都是新进将领,其中程福之、尉迟宝琳、薛仁贵直接就排在了前三的位置。
唉——这事儿是我自找的,这也不可能推脱了。
细想了一下之后,提笔写了一个军中职位和一个人的名字——军需司马,侯君集!
老侯闲的日子也不短了,既然李大帝是等着留给李治用的,那在李治手里给老侯拉出来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军需司马的职位不高,但掌管全军粮草军械,是个重中之重的要职。以老侯的能力和经验,这活儿也就他干我放心。要是放了别人手里,我这心里没底啊!
直接给小侯抓来,然后将李治的信和我写的条子塞在一起,用火漆封了口,交给小侯道:“让你爹看完直接烧了。切忌,不可大意。”
小侯平时看着跳脱,但大事儿上从来不掉链子,是个有担当的材料。所以我这次也打算带着他一起,也当是给这小子长长经验见识。
“李大哥放心,保证妥妥当当。”侯承业点点头,给信揣了怀里。
安排完一切,我想了想,给李治写了封信,然后给李雪雁,交代她挑个日子去看看李明达,顺便把信送了。
看到李雪雁有些担心我的眼神,我笑了笑,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对她讲清楚,然后道:“这事儿是帮太子做的,所以不能抢了太子风头。故而隐秘了些。但想来陛下和皇后都是知道的,所以你别担心。”
李雪雁释怀的笑了笑,轻轻点头。
然后依偎在我怀里道:“你这人啊,这才清闲了没几天,就有要出去了。”
我轻轻抚『摸』着她的后背笑道:“这次的事儿结束了,那咱们大唐就算真的太平了。后面我就窝了家里,不出去了。”
李雪雁在我怀里点了点头。
既然决定去跟吐蕃玩玩,那还是那句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次没打算带很多人,为啥?这还不简单。五千破五万的功劳大,还是五万破五万的功劳大?虽然吐蕃那边儿的人数不可能只有五万,但咱还真就不吝他!
五千人足矣!
连弩,必须的,这个得让李治跟李大帝讲清楚,五千把和相应弩钉,就算于修明加班加点儿也得给我造出来。
千机弩炮!明朝锦衣卫的看家宝贝,类似现在的火箭弹车,说白了就是筒针的放大版。
每个铁筒有二指粗细,筒长一臂,内设三段弹簧,『射』出去的不是针,是一指长短的铁钉,每筒可装二十二发铁钉。一百五十筒架在一起,横五竖十,呈一个长方体。设两段扳机。一次可发『射』三千三百发铁钉,能连续发『射』三次。有效杀伤距离七十步,最远能『射』一百步。一门这个东西,就差不多相当于一队弓箭手的威力。『射』出去的铁钉黑压压一片,跟下雨似的。十门这个东西连一块儿,那效果……想想就发寒。
当第一门试制品出来后,李治、程福之、尉迟宝琳和尉迟刚有幸成为第一批观众,看完效果,连一向大大咧咧的程福之都嘬牙花。
还是交给李治,跟他说,一百门,配套铁钉弹五十套。换句话说,就是每门弩炮能发『射』一百五十次。
为了保险,咱还偷着做了一百五十颗土质手榴弹。
黑火『药』混着铁针,给巴掌大小的葫芦塞满,前后泥封,葫芦身体涂油防水。留一条浸油后晒干的引线,下雨天也点得着。
试着放了一个,那效果,嘿嘿,妙不可言啊!
...
小说推荐
- 大唐帝国史揭密:那时唐朝
- 《那时唐朝》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用白话文写作,正说唐朝三百年大历史的著作。主要讲述了隋朝末年杨广征高丽,爆发农民大起义,直至公元907年朱温灭唐这个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本书为第一部,以杨广征高丽为开端,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在内忧外患中登上帝位结束,集中展现了李渊、李世民父子创建大唐帝国,一统天下的艰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27章
- 魂归隋唐 隋唐乱
- 隋唐乱作者:风笑我 现代人魂归隋唐作了李元霸随之而来的种种际遇 隋唐乱.第一卷天下纷乱第一章天雷送子“向书渐”瞿教授在古墓中高声叫着,可是没有回应 瞿教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自己这个弟子平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每次出外实习却是积极的不得了,经常脱离大部队走的不知去向…这要说得好听是刻苦钻研考古专业,说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7章
- 穿越隋唐之隋唐乱
- 隋唐乱作者:风笑我 现代人魂归隋唐作了李元霸随之而来的种种际遇 隋唐乱.第一卷天下纷乱第一章天雷送子“向书渐”瞿教授在古墓中高声叫着,可是没有回应 瞿教授无可奈何地摇摇头,自己这个弟子平时学习成绩不怎么样,可每次出外实习却是积极的不得了,经常脱离大部队走的不知去向…这要说得好听是刻苦钻研考古专业,说
- 科幻小说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147章
- 那时唐诗,那时唐朝
- 公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外戚杨坚从北周静帝手中禅让帝位,篡夺政权,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即大隋高祖文皇帝。隋以长安为都,洛阳为陪都,实行东西两京制 史载隋文帝杨坚登基之日,长安上空出现了八百年难遇的祥瑞天象—庆云 由此看来,隋朝建立实是顺应天意之盛举,而隋文帝杨坚也确实是一位杰出的皇帝 杨坚建立
- 历史军事未知连载中
- 最新章:第46章
- 大唐第一皇太子唐羽萧玉淑
- 身为特种军医的唐羽意外穿越大唐成为太子爷,从此香闺罗帐,醉心万千佳丽!佞臣当道?强敌入侵?看我携带现代黑科技摆平内忧外患!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作者:萌主所写的《大唐第一皇太子唐羽萧玉淑》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萌主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76章
- 大唐顺宗(唐朝吴老二)
- 下岗教师李颂,醉酒后醒来发觉:自己躺在皇帝的床上—成了大唐顺宗 可是唐顺宗已中风多日,没几天可活了 为了找个喝醉酒再穿越回去的机会,李颂决定暂时装一下唐顺宗。可是,想找到这个机会,就要身体健康活得久些;想活得久些,就要 统一思想,召回名相,起用猛将,内除宦官,外平藩镇,重振大唐声威…一切搞定后,李颂
- 穿越架空淮南老雁完本
- 最新章:大唐顺宗日记(一)
- 大唐第一皇太子唐羽
- 身为特种军医的唐羽意外穿越大唐成为太子爷,从此香闺罗帐,醉心万千佳丽!佞臣当道?强敌入侵?看我携带现代黑科技摆平内忧外患!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 作者:萌主所写的《大唐第一皇太子唐羽》无弹窗免费全文阅读为转载作品,章节由网友发布
- 都市言情萌主连载中
- 最新章:第3376章
- 大唐开局:捡到一个唐太宗
- 家里来了位不速之客,还自称是大唐天子,差点就被徐宁送去精神病院,结果,还被这位天子给坑了“只有大唐强盛,才能外御四敌“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再创辉煌“朕很穷,带朕一起赚钱吧“要不然,揍朕一顿也成 这是一个倒爷的故事,不停往返于两个时代,顺便振兴一下大唐势力 百废待兴,那我就栽下一棵科技树 强敌环伺,那咱
- 穿越架空北门小刀连载中
- 最新章:第八章 马周的后遗症
- 唐朝小农民
- 贞观三年,农大研究生刘海穿越到死在长安城外乱葬岗上的一位农家子弟身上 他本欲顺应天意,做一名小农民,闲着没事干就调戏调戏小萝莉,可身世的层层迷雾笼罩着,让他不得安宁 想要打破迷局,成为命运的掌控者,刘海握紧拳头“我要这大唐的每一个子民,都能因为我而吃饱饭”这是一个农家子弟的崛起之路 作者:狂饮沐浴露
- 穿越架空狂饮沐浴露连载中
- 最新章:第七十二章 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