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的真相

第29章


所以,我们的汇率制度才是真正的关键所在。升值或者贬值都只是一时的行为,而制度才是真正重要的。”
  “是啊,”张哲点头,“只要我们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那我们人民币价值的决定权就大大的减弱了。即使再想退出这种制度恐怕也困难了,他们有很多的方法或方式来阻止我们的退出,也有很多种方法或方式促使人民币升值。”
  “是啊,好进不好出啊。”仝铁海叹道,“到时候,胡萝卜和大棒恐怕会一起出马啊。不过,到时候就难说了,说不好大家一拍两散,论个高低吧。”
  “唉,”张哲低声一叹,“人之道,自留一线生机。希望他们好自为之吧。”
  “呵呵,”凯威儿一笑,“事情哪有这么简单。你看我刚才说的其实很简单,也没有讲什么逻辑,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偶然的因素,它们的发生可能会将一切都不一样起来。我们只需要知道大概会造成的结果,尽量去避免它的发生就可以了,一切还是要看到底会向怎样的方向发展,至于未来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呢,不必如此。”
  凯威儿见张哲两人点头,又接着说道:“其实,我们刚才说的结果也只是一部分,要具体的说,是会有多种可能的,难以说清,现在也没有必要在此处计较,只说一下大概的情况就好了。”顿了顿,凯威儿略一迟疑,说道:“其实,真正糟糕的一种情况是,当我们的经济发展遇到问题时,可能会遇到更多的其它的经济或社会问题。”
  “不知道未来生活能不能越来越好,对未来失去信心,对一切缺乏信任。这有可能引发人们对贪腐等其他问题的不满,甚至导致问题激化;引发人们对有些制度的怀疑,人们将一切的问题归结于制度的问题,这是很危险的;出现某些消极的社会精神文化现象,勤劳致富渐渐被人们遗忘,而是变成了得过且过,反正也有社会最低保障。等等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将逐渐的出现,这种对人们价值观和思想认识的影响,可能会是更大的问题所在,其潜在的风险也会更高。”
  “是啊,不怕贫穷,就怕没有了希望。只有我们的思想凝聚在一起,才可以产生真正的强大的力量。”仝铁海点头说道。
  “恩,”凯威儿点头,“前面说的有些乱了。”
  “那你说我们该实行一种怎样的汇率制度呢?”张哲问道。
  “呵呵,”凯威儿一笑,“我也不是很清楚。不过他有这样一些特点,第一,人民币价值的调控权应当被我们掌握,我们可以随时作出相应的某些适应市场的调整,而不是让市场来调整。第二,在市场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汇率的调整也是相对比较稳定的,给人们以比较稳定的预期。第三,人民币币值的确定方法要科学,保证人民币可以基本代表其现实的购买力或价值。”
  “所以,综合到一起,或者我们可以实行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固定汇率制度。在市场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我们每隔一段时间调整一次汇率,然后,在这段时间内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我们确定的汇率是以一定的科学的方式确定的,由人民币现实的购买力和外币购买力的大小来确定。大概就是这样了。”
  “呵呵,”仝铁海一笑,“说的倒简单,听起来,跟现在的也差不多嘛。”
  “或者本来就该是这样。”张哲笑着说。
  “恩,好的地方还是要坚持下去的。”凯威儿也笑着说。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29章 货币的购买力
更新时间2011-12-15 15:59:20  字数:3282
 凯威儿翻看着手中的笔记,慢慢的试图理清自己的思路。明明刚刚休息过,可一说起来,凯威儿又感到有一些混乱。外面的雨明显下得大了,教室里可以清楚的听到哗哗的雨声,很密很急。张哲和仝铁海也没有说话,不知道是在思考些什么问题,还是在细细的听着外面的雨声。良久,凯威儿说道:“下面,咱们来探讨一下,汇率是怎样对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影响的。”
  见张哲和仝铁海都点头,凯威儿接着说道:“说到汇率,我们就要先讨论一下汇率到底是什么,其实质又代表着什么。”顿了顿,凯威儿接着说道:“货币总是在一定的市场内流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货币是社会固定财富的代表。社会固定财富的多少,常常是由货币来衡量的,当然,这还牵扯到货币购买力的问题。”
  “货币购买力就是在一定的市场内一定量的货币,平均能够购买的商品的多少。货币平均购买的商品越多,则说明货币的购买力越高,相对应的商品的平均价格则越低,货币就‘越值钱’;而货币平均购买的商品越少,则说明货币的购买力相对较低,相对应的商品的平均价格则越高,货币就‘越不值钱’。因此,可以看出,货币的购买力相对应的是商品的平均价格,两者呈现某种程度的负相关。”
  “要讨论货币购买力变化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两个方面的对比来进行,分别是纵向的对比和横向的对比。从纵向的对比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货币的购买力因为种种的原因逐渐发生变化。在一个经济正常发展的市场里,货币的购买力通常是逐渐下降的,这主要是因为通货膨胀的不断发生引起的,也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一般是很难避免的。”
  “恩,”张哲点头,“前面说过,货币的购买力或者是商品的价格又与市场中的通胀或通缩有关。发生通货膨胀则常常商品的平均价格上涨,货币的购买力下降;发生通货紧缩则常常商品的平均价格下降,货币的购买力上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可以认为三者描述的是同一种事物或现象。这样,通胀或通缩就是这件事物或现象的某种外在表现,而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或上涨则是它的实质,商品价格的变化则是最终造成的结果。”
  “恩,”凯威儿点头,“前面说过,在正常发展的市场中,通胀通常是难以避免的。特别是对于市场发展尚不成熟的市场来说,如果市场的发展有较高的增长率,那么,通常市场的通胀率也会相对较高。其实,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市场里,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的速度会相对较快。只是,通常情况下,只要将这种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速度,控制的一定的范围之内,通常并不会对经济的发展带来太多的负面影响。事实上,有时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速度较快,才会导致这样的情况发生。”
  “当然,如果我们不能控制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速度,使货币的购买力迅速大幅度的下降,这通常会给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这样,就有很大的风险使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渐的偏离正常的发展轨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情况,甚至有可能引发某种经济或社会危机。事实上,如果货币购买力下降的速度过快,对于那些用诚实劳动获得流动财富的个人或群体来说,也是不公平的,这相当于他们的财富被大量的蒸发了,应当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事实上,在一个正常发展的经济社会里,通常我们并不需要刻意的规定货币具体的购买力。货币购买力通常是在市场的运行过程中,在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下,自然形成和确认的。而货币购买力的变化也主要是市场在供求关系作用下的不断作用的结果。当然,如果货币购买力发生变化的速度过快,市场自身难以对这种变化及时作出有力的调节,使其恢复至正常的水平。这时候,通常就需要国家通过宏观或微观调控,来促使货币购买力的变化恢复至相对正常的水平,稳定市场。”
  “恩,”张哲点头,“这通常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货币和市场中的供给商品。看起来,通常对后者的调控更多一些。这可能是因为对后者的调控更容易一些,比较不容易引起其它的未知变化或反应,更直观,更直接,更有针对性,也相对更好把握。”
  “对,”仝铁海点头,“货币就更不容易控制一些。毕竟,经济社会中总的货币量,要比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多很多,容易引发其它的变化或风险。或者说,就是因为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只是经济社会中总货币量的一部分。这样,就使得对后者的调控,看起来,似乎比对前者的调控更直接一些。而且,对货币的调控多是从整体方面的调控,缺少相应的针对性。相对来说,就成了更不直观,更不直接,更没有针对性,也相对更不好把握。”说着,仝铁海自己哈哈笑了起来。
  凯威儿也笑了,说:“各有各的用处嘛。只要运用的好,运用的恰当,都会在一定的条件下,起到相应的作用的。”顿了顿,凯威儿接着说道:“下面我们从横向的角度再来讨论一下,横向的角度就是不同货币之间的比较。当流通有不同货币的市场之间发生交易时,就牵扯到货币的兑换问题。”
  “例如,A市场和B市场发生交易,A市场的a货币在B市场中并不是法定的流通货币,a货币在B市场中是不能流通的,不能直接使用。要想交易顺利的进行,A市场必须先把自己的a货币,通过一定的方式兑换为B市场的b货币,然后,再用兑换到的b货币购买B市场中的商品,从而完成交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