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1号案

第54章


     
  白宝山被捕后,刘晓辉经请示张新枫局长,就白宝山的犯罪原因等问题,对白  宝山进行了一次特殊的审讯。     
  审讯长达8个小时。刘晓辉说:“这次我找你,是想跟你谈一谈怎样避免犯罪  的问题。你是个做父亲的人,你有儿女;被你杀害的那些人,他们中的一些人也有  儿女。你是否想过,你的犯罪,使你的孩子,还有他们的孩子,都会受到什么影响?  我们讨论犯罪的问题,就是为了避免再出现你这样的人,使我们的下一代不要再受  到伤害。我希望我们能共同探讨,把你的犯罪根源,挖清楚。”     
  白宝山被捕后,比他在外边横行时要理智得多,给人的印象,你甚至觉得他始  终是个很清醒的人。他的抱怨,如我们前文所述,主要在三个方面,第一,他对前  罪的判罚不满,认为偷玉米打伤人被加判10年徒刑不公平;第二,女儿的来信使他  深受刺激,发誓要为他们抢劫300万,让他们过上富裕日子;第三,派出所不给他  办理户口和身份证,使他无法生活。这三条中,第一条形成了他的思想基础,第二  条成为激发他犯罪的动力,第三条只是个诱因。可悲的是,像白宝山这样孤僻而固  执的人,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是很难改变的。他的智力发达、体能充裕,内心残  忍,这就更为可怕,对社会和他人形成极大的威胁。     
  白宝山的犯罪过程与他在新疆监狱中的预谋是完全一致的。从他在监狱利用当  “零星犯”的机会,积累子弹,积累枪械知识,到他抢夺枪支,杀人,抢劫去新疆  的作案经费,再抢短枪,实施抢劫140万巨款――整个过程一脉相承,十分符合逻  辑。究其根源,仍与他的仇视、报复的心态连缀在一起。可以说,从他收集子弹起,  他后来的犯罪就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     
  当然,白宝山也有他的两重性,这主要表现在对待他的母亲和大弟、仍保持着  一份亲情。再有,如他所说,在他刚刚出狱的时候,对生活前景曾抱有过一段短暂  的希望。20天后,他抢了热电厂武警的步枪,这个希望已彻底混灭了。     
  刘晓辉处长花了大量时间,从白宝山所犯第一起案子,一直谈到最后一个案子,  包括所有的作案细节,在分析白宝山犯罪的心理过程的同时,从侦查学的角度捕捉  白宝山个案中的普遍意义。     
  通过这次审讯,刘晓辉依据白宝山的供述,总结出涉及狱政管理、公安基础工  作、重点人口管理、快速反应、盘查堵控、专案调查、缉捕项工作的33条经验教训,  呈报公安部领导,送达新疆公安厅四处和北京市公安局二处。     
  北京、新疆方面均认真进行了研究,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采访张秀明厅长是新疆下第一场雪的时候,我从昌吉市返回乌鲁木齐。路面冻  得像镜子,司机小心翼翼,不能踩刹车,否则就会横着滑出去。     
  在张秀明厅长的办公室见到他。张厅长身材较高,戴眼镜,是一个很有激情的  公安高级干部,谈话间,会把眼镜摘下拿在手上,在房间里来回走动。     
  他告诉我,他是新疆最大的警察头子,然后笑了。     
  新疆“8・19”案件发生时,他派杨德禄、张彦勇、张海去现场,他在指挥中  心掌握整个动向。这天之后,他和杨德禄副厅长,买买提・肉孜副厅长,天天碰情  况,分析案情,做出决策。“8・19”大兵团围追堵截、出兵石河子、147团挖地三  尺、天池无名尸一追到底,这些关键性的环节上,张厅长坚持一条:厅党委定了的  事,就要坚持下去不动摇。     
  张厅长说,动用警力,该动用的就要动用。很多工作都不是徒劳的。这次我们  大约动用了六万人次的警力,不过过筛子,心里踏实不下来。面上的工作,要配合  重点工作,这方面丝毫不能含糊。     
  案子破了,张厅长说,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总结胜利也要总结哪些地方  存在失误和不足。     
  他认为,这次案件的侦破,充分发挥了专门机关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作用,运  用了现代技侦手段,体现了基层民警闻风而动雷厉风行的威力。同时,这又是各地  区协同作战,各警种互相配合所取得的成果。各地区协同作战,缩小了各地区的距  离,缩短了时间差,把犯罪分子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一旦突破,迅速将犯罪分子  予以捕获。     
  张厅长说,各地区没有理由封锁消息。相互协作,这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刑侦  格局。我们警察站在全局利益上想问题,实施好每一个工作环节,打击犯罪,保护  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是实实在在的贡献。这个案子并案之后,无论北京  还是新疆,都为案件的破获,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告诉我,新疆警察是很厉害的,一声令下,指到哪里就能打到哪里。他们付  出的很多,条件艰苦,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夜晚。下边的基层民警是这样,各级  领导也是这样。大家都没休过星期天,星期天是我们分析案情最好的时候。     
  这个案子前后17天(指“8・19”案发后),惊动了全国,过程圆满,没留下  遗憾,没留下尾巴。各地方的工作是综合的,公安部的协调作用不可少,北京、河  北、四川共同行动,石河子公安局按照区厅的部署,一步扣一步,这都起到了重要  作用。案子在新疆处理,有个大局问题,部里充分考虑了这个大局。     
  案子的性质十分恶劣,犯罪分子直接把矛头指向国家机器,侵害对象是我们的  军队,这是公然的挑衅,是决不能容忍的。     
  为什么他能够在监狱里杀人?这说明我们在监狱管理、犯人改造方面还存在着  问题。我们的改造政策,改造过程中运用的手段,如何把消极因素转变为积极因素,  显然做得不够。我们把战犯都改造了,决战不一定在战场,在人心的征服。为什么  会出现白宝山,从初犯一步步到恶贯满盈的家伙,到杀都不足以平民愤的家伙,这  是最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侦破案件,使犯罪分子得到惩罚,这是我们公安机关的硬指际,案件要破,要  公布于众。公安机关破不了案子,老百姓不答应。同时,我们也需要社会的各个环  节发挥作用,各司其职,使社会良性化。没有矛盾不可能,犯罪必须打击,但有矛  盾,不应该使它激化。     
  张秀明原籍山东,在新疆长大,他毕业于新疆大学,父辈是老公安,对新疆很  有感情、张秀明早年在公安系统工作,后来调到地方上,当过多年的市委书记、地  委书记,在喀什工作了8年,他是民族问题专家。调回公安厅担任厅长,后来担任  新疆党委常委,他在新疆治安的综合治理上,是个强劲派。     
  采访杨德禄副厅长,是在整个采访工作将要结束的时候,前期只是泛泛地谈谈,  他就把我“发”了下去,告诉我,我们没什么好写的,多写写我们下边的民警,他  们的工作很辛苦。     
  杨厅长祖籍天津,家在天津天后宫一带,是天津的老户。他16岁当公安兵来到  新疆,很快就转到公安上,1960年开始接触刑侦工作,从基层一步步升为主管刑侦  工作的正厅级副厅长。     
  给我的感觉,杨厅长平易,在刑侦系统威信很高。他的威信来自他的人品,更  重要的是他在业务上要求严格,眼睛里不揉沙子。下属既不怕他也怕他,案子说不  清,线索根据不足查得不细,到杨厅长面前是过不了关的。     
  杨厅长告诉我,侦查工作,没有常胜将军,不都是过五关斩六将,麦城也要走  不少。功夫做到了,也重视了,就是没破,这样的案例也是有的。这项工作不像有  的侦查通讯上写的那样,从开头到结尾都英明,实际上这项工作很辛苦。     
  杨厅长不希望新疆的案子多起来,但出了案子,工作来了,他会想得很周全很  细致,安排下去,组织侦察人员侦破它。     
  关于白宝山案件,他从业务角度说得多。对于新疆,这是个典型的刑事案件,  他的思路,始终砸在寻找罪犯的落脚点上。“8・19”案发到9月5日白宝山被抓获,  整整用了17天。新疆方面对案件的基本判断,重点区域的划定,几处现场特征的捕  捉,物证的运用,以及并实后的工作,都是准确的,没走大的弯路。     
  杨厅长说,最早两起涉枪案件,在149团杀了我们两个警察,引起厅里的重视,  派张卓敏过去参与工作。一周多,无重要进展。当时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  要召开,北京十五大要召开,这是一个不安全因素,所以召开了8月18日的会议。  张厅长要我出面,上上螺丝,我出面都是上螺丝。会上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在141  与149团的中间地带可能有一处落脚点;二个是防范他们到乌鲁木齐来作案。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