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侦1号案

第55章


要害  部门、银行系统、重要人物的安全工作都做了布置。结果他们第二天就来了。当时  案子还没跟北京连上,部里调子弹,开始我的指导思想是立足本地解决问题。新枫、  晓辉打电话,认为并比不并好,并上条件多一些,并不上对新疆的工作也无大影响  。送弹,结果并在了一起,当时就意识到责任更重大了。“8・19”案件,在新疆  就是有史以来的大案件,和北京一并案,影响更大,压力更重,当然,破了案子,  挽回的东西也更多一些。全国并案会开得很好,成功,高效。新疆有大量的物证,  有目击者,这是破案最基本的条件。新疆是重点,这是责无旁贷的。时间不由新疆  决定,部里要求十五大前破案,不然罪犯带着枪支蹿回北京不好办。这时离十五大  召开还有10天左右。我说案子能破,这有把握,但限期在十五大之前,没十分把握  。最后定的调子是十五大前取得重大突破。结果比预想的好,白宝山在十四届七中  全会召开的前一天晚上抓到了。     
  这个案子,新疆方面我出面,代表厅党委抓总,组织了领导小组,制定方案;  晓辉留下,代表部里协调督办。     
  石河子派张卓敏先过去,研究开会布置。不久阜康消息过来,我和晓辉去了天  池。把死亡时间定了,倾向于内部火并。回来向张厅长汇报。他说,暧,老杨,这  肯定是北京人把我们新疆人打死了。我也有这种感觉。找尸源,让法医整理一下,  尸体像个鬼。147团找,兵团找,不能离开重点。     
  兵团开一个会,王汉儒副司令主持。兵团是半军事化,这个会议很重要。这样  下边能动起来,能召集起会议,不能只是个别走访。晚上,我和晓辉在石河子,马  荣市长请吃饭,说起这条线索。一个北京犯人要子弹打野猪。地方上的领导人了解  信息范围广,一般是他听了认为重要,反映过来。结果这条线索查出了情况。     
  总结整个破案过程,正面经验,反面教训,应该说都有一些。     
  第一,得到了各级各地公安机关直至公安部的绝对重视,哪一个环节都是绿灯,  黄灯都不许有。部里始终抓住没放松。     
  第二,没走大大的弯路。分析建立在现场情节、现场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区域,  重点人员,没有太大的偏差。     
  第三,新疆方面,体现了厅党委的集体领导,张厅长、买买提・肉孜副厅长,  包括其他党委成员,整天在想案子怎么突破。张厅长从头到尾都在指挥,通过我,  贯彻党委的意图。我的想法天天向他汇报,商量、研究指挥思路、决策,整个侦破  过程都是张厅长在指挥协调。     
  张秀明厅长做事干脆果断,定下的东西一抓到底。不喜欢粘粘乎乎,干就干出  个名堂来。     
  第四,判断犯罪嫌疑人可能是复员兵,可能参加过越战,这个判断始终没有放  弃。这是根据现场特征做出的,对方心理素质这么好,枪法准确,一举枪倒一个,  标准的军事动作,单手开枪――虽然白宝山不是复员军人,但在划定侦查范围时,  这一块不能丢。     
  第五,教训方面,8月18日会议,分析到敌情,但没想到边疆宾馆这样的地方,  是个缺欠。“8・19”那样大的现场我们刑警没遇到过,应该规范一下,哪些人应  该到现场,哪些人不必到现场。埋藏枪支、赃款,到水上乐园去躲避,这是我们没  想到的。另外,部署到位,落实扎实的工作方面也有欠缺。客观因素有一些,刑侦  骨干队伍素质的提高、基层民警侦查的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课题,这牵扯到公安的基  础工作了,是个长期任务。     
  总归,“8・19”案在整个的侦查过程中,新疆打了一个漂亮仗。     
  采访张新枫时间上最短,因他马上要去开一个会议。     
  他认为这个案件的侦破,最主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走群众路线,是依靠群众,  群策群力而取得的成就。如果说有不足,也正要是依靠群众依靠得不够。侦破这个  案子,不是哪个人有多么神,这是集体的力量。     
  犯罪分子很凶残,在北京作案影响大,袭击部队,搞枪搞武器,当时有多种分  析,不能排除他有针对军队的企图。     
  犯罪分子总会犯错误,他离开北京到新疆作案,是他最失败的一步棋。他从北  京到新疆,在新疆打响,我们抓住了破案的时机。     
  井案会上、正确划定了一个北京人,一个新疆人,二人的关系,很大的可能是  一同劳改过的狱友。地点,重点划定在石河子147团附近。分析都很充分,预感到  案子能拿下来。     
  一个关键地方,犯罪分子把枪包扔了,我们找到缝鞋匠,这是新疆精彩的一笔  。我们去了这个现场,当时犯罪分子还在准备阶段、这是确定犯罪分子落脚地的重  要依据。     
  案子跨度大。案子破了,是拼出来的。赶在了9月5日七中全会开幕那一天。我  陪白景富副部长到石景山,到京西宾馆见到陶驷驹,向中央领导报告,中央领导非  常高兴。     
  这个案件的侦破,不是偶然的,由于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逼迫犯罪分子无路  可逃。这是各地区抓紧工作的结果,是方方面面的专家对犯罪分子深入刻画的结果,  是千万基层民警共同努力的结果。     
  对这个案件的认识过程,北京经受的曲折比较多,这有个对案情的认识不断完  善、不断深化的过程。犯罪分子暴露一次,才能增加一些条件。没有北京的长期工  作,怎么能迅速认定犯罪分子一个北京人,一个新疆人?没有大量的前期工作,这  个认识是得不出来的。     
  犯罪分子胆大,不慌,凶残。是初犯吗?是新手吗?显然不是,各方面都像跟  我们打过交道的人。为什么上新疆,因为熟悉。为什么熟悉?在新疆劳改过。北京  人在新疆劳改过,去找他过去的狱友。这种分析,是站得住脚的,是科学的判断。     
  我们有些工作,甚至大量的工作,看上去是徒劳了,一些判断后来被否定,这  也有其正面的效果。     
  有了大量的由现场提供的线索,就觉得这个人到头了。虽然还没抓到,但在心  里,他已经活了起来。     
  并案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集中大家的智慧。我们付出过代价,拿出来的是  反复过多次的认识。这个认识,就具有价值。     
  张新枫最后仍归到他的主题上去,强调,案件的破获,最重要的是走了群众路  线。他说的这个群众路线,是指走了依靠专家、依靠各地方公安机关、依靠千万基  层民警、依靠各地方政府的群众路线。集中了各地的优势,集中了大家的智慧,集  中了各地的条件,从而破获此案,取得大捷。     
  四、审讯白宝山     
  白宝山被押解到新疆接受审判,这是公安部经过多方考虑,作出的决定。白宝  山在新疆的案件社会影响面大,他在新疆也杀人最多,特别是“8・19”边疆宾馆  案,死伤者涉及到多名各民族的群众。在新疆公开审判,有利于新疆的安定,有利  于民族团结,这也是新疆各族群众的愿望。     
  1997年12月3日,区厅四处靳鹏、乌鲁木齐市局刑侦处张镇、王炜奉命到北京  押解白宝山。     
  白宝山在北京监狱的“特号”关押,押解必须保证绝对安全。在对白宝山案的  预审和查证上,北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们毫无保留地把预审笔录、北京及河北  徐水六案的卷宗及其它物证移交给新疆警察,表现了全国一盘棋的大局意识。     
  但对于去新疆接受审判,白宝山存有顾虑。本来,他与北京警察配合得是不错  的,犯罪事实也交代得比较清楚,但他心里始终嘀咕,审判地会不会放在新疆。     
  他的思想顾虑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他知道他在边疆宾馆打死打伤了多名少  数民族群众,害怕到新疆在监狱里遭到少数民族犯人的报复。第二,他希望他的案  子在北京审判,判决前,他还能见一见家人。因此,从一开始,他就对去新疆抱着  抵触的态度。     
  稳定住白宝山的情绪,做通他的思想工作,这对安全押解是一个重要环节。     
  两地警察耐心做白宝山工作,向他讲清,北京警察和新疆警察部是人民警察,  是同样的执法者。我们针对的是你犯的罪行,不是针对你这个人。谁犯了罪,也要  按照法律办事,在北京,在新疆没有区别。你的案子在新疆的影响大,你在那边杀  人多,抢劫主要也是在新疆。所以回新疆审判是必须的。你犯了罪,能够认罪,好  汉做事好汉当,就不应该害怕到你犯了罪的地方去审判。     
  新疆的警察与白宝山做了接触。北京的警察进一步讲:你看到了,新疆的警察  也很好,他们不会歧视你。大家都希望你能够继续配合好,安全地、平安地到达新  疆,把最后这段路,圆满地走下来。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