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指纤纤做村妇

第6章


听闻去年开始,老爷偶感风寒,就开始缠绵病榻,身子也是时好时坏的,自家小姐又是个温婉柔顺的性子,想到这里两丫头更是忧心不已,又咬牙发誓要保护好自己的小姐。从小到大,小姐就是通州城里众位千金小姐们效仿与嫉妒的对象,德荣颜工甚得一位曾经做过宫廷女官女教习的称赞,这么一个才貌双全的玉人,她们从未想过,竟会落得如此田地。在她们心里,要是有这个念头,那就是对小姐的亵渎。
   小红是严府的家生子,虽然心疼夫人,但不好多说,只急得眼睛都红了,身上穿的那件小短衫的下摆也被她给揉皱了。
   “哈!”
   一个没忍住,书彤反倒笑了。
   “小姐,你怎么了啊?”这一下,又把她们仨给吓着了,急急忙忙的围了上来,秋荷这丫头更是胆大的摸了摸书彤的额头,又比了比自己的。
   书彤连忙摆摆手,笑着说:“没事!我只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恩,秋荷,你们随我过来这几年,外头是如何说这严府的?”
   “小姐?”秋荷一下子转不过来,蒙了!
   倒是春兰站在边上,“醒”得早,急忙应道:“小姐,奴婢二人随您来到这,宅门深院的,出去的次数倒是不多,听得也有限,只是府中下人闲谈,倒是听到很多人说严府仁善,打从老太爷以来,严府乐善好施,做了不少铺桥修路的善事,家底也愈加殷实,先老爷也中了举人,光宗耀祖,缅州的老百姓多说是严府的福报。这两年多来,奴婢这些下人每月的例钱、还有四季衣衫都是不缺的。外面不少人,日子艰难的,都想让孩子来这做工,能吃口饱饭,女孩子也能攒几个钱,都说这府里仁善,轻易不会打骂奴才。”
   书彤看秋荷也没什么反驳,小红也是一幅与有荣焉得样子,知道这严府在外面的形象倒是挺正面的,如此,倒也不怕他们打嫁妆的主意。不然,在这个男子为尊的社会,自己要是净身出户,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总不能麻烦自己那养病的老父亲吧。刚才,听春兰说,自己娘家也是个富户,家底也厚实,自己当时又是得宠的,想必嫁妆也是丰厚的。自己冒冒然来到这陌生地方,无论将来如何,手头必须有些银钱。这儿不是以前那个社会了,女人可以出去找工作,只要勤奋努力,总能养活自己。自己回娘家后,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任何时代,又钱财傍身,总是方便些。
   再想想小红从自己醒来后的做派,应该也是敬重自己的,有些事倒也不必瞒着她。
   心中一番计较停当,书彤就让春兰挑一件见客时穿的衣裳,这丫头行事稳中,应该不会错,再由秋荷给她梳了个时下流行的妇人发髻,换好衣服,戴好首饰,从头到尾,却不让秋荷给自己上胭脂,待一切停当,镜子里就出现一个苍白着脸的病美人,站起来对她们笑道:“我啊,还真是离不开你们啊!你们以后要是嫁人了,我可怎么办呢?”
   一句调笑,倒让两个大些的有了扭捏,冲淡些离书带来的忧心,只小红,还是似懂非懂的,“奴婢以后还伺候夫人。”
   书彤又一次仔细看着房里的家具物件,发现有些箱子上了锁,知道是放些贵重东西的,于是笑着问春兰:“平日,我房中的钥匙都是收在哪了?”
   “小姐可是不记得了,一直收在荷包里,就挂在小姐腰上呢。”
   书彤低头一瞧,果然,从荷包里取出钥匙交给春兰,交待道:“如今,我这一去,只怕不久后就要离开这里了。春兰,你是明白人,又是和秋荷一起随我嫁进这府里的,有些东西得来去你也是清楚地,平素就是行事稳重,待会就将这房里我当初陪嫁来的物件,拣贵重些的整理放好。小红和春兰一起,只是有一条要牢记,只收拾我当初的陪嫁,可都明白?”说到这,书彤的语气也带上了些严厉。
   “请小姐放心,奴婢明白,定然不会让小姐失望。”
   “秋荷,你随我去前厅!”
   出了房间,书彤就借口身子还有些不舒服,由秋荷扶着,慢慢地朝前厅走去。
   为啥呢?因为我们的书彤小姐,从醒来到现在还是第一次出自己的房间。一个在这里生活了来年多的少夫人,突然不认识路了,自己倒是可以和秋荷说还在迷糊啥的,让她走在前头引路,这丫头是自己人,而且自己醒来那会也给她打了预防针,不怕她起疑。可是,这路上免不了有些其他人,看见秋荷在自家府上走在主子前头,只怕是会让人起疑,传出些不好听的。可自己也不能让这丫头走自己后头,不停的提醒自己什么时候该转弯,又是往那个方向走,那样子可不好看,没法子,只好装虚弱了,过把柔弱小姐的瘾。
   
 第五章 族长
   书彤虽然现在身体确实是有些虚弱,但是这次要去见的是族长,也不敢怠慢。这时候,宗族族长或族老的地位都是比较超然的,甭管你在外头多了不起,回到本家见族长或是一些老辈人,你就得行礼磕头。就是到了清末,有些案情甚至都不用禀报官府,就可以开宗祠,动用家族赋予的权利自行处理;而且,你们这些官府还不能乍的。
   当然,书彤也并不担心自己会被打杀沉塘的,从刚才自己的夫君的表现看来,自己应该没有犯什么大错,这次休妻据自己掌握的资料分析,大多数还是因为老夫人看自己不顺眼。反正,自己也想开了,现在这种情形下,休书是不想接也得接,自己也没必要非的寻死觅活的赖着不走,毕竟,她不是真正的“她”,这桩婚姻里,她还没有投入心力感情。只是,为着以后着想,有些理自己还要争一争的。虽然她也曾看惯冷眼,但是不想今后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像真正的李家小姐那样温婉柔顺的接受,忍气吞声,只得自苦到离世了也没个人心疼。以后的路,到底怎么走,她还不知道,但是,小时候的成长经历还有社会风雨都让她明白,有些羽毛必须是要珍惜的。
   让人进去通报后,书彤就让秋荷留在外面,自己进去了。这个场合,她必须以个人接受挑战。
   现在的族长严富是老太爷那一辈的兄长,血缘关系也算是比较近的。严氏在当地也算个大族,但他们这一宗却很少有人能读书出名望,进而光宗耀祖的,因此,对一些家贫的读书子侄往往有些资助。自从他们这一宗,由自家兄弟扩大家业以后,与官家大户打交道愈发多起来,也就愈发想要个真正读书进仕途的子孙。只可惜,老严家大多不是读书的料。他自己生的两个儿子虽然做生意有一手,但都不是读书的料,现在家中五个孙子,也只有小四还有些指望,如今做的文章,也请几个落第举人看过,都说是必定会中秀才的,只是,那举人老爷的名分,只怕有些艰难。如今,反倒是他二弟严贵的儿孙比较出息。当年父祖传下的家业,自两兄弟分家后,倒也各自经营得有声有色,到现在,整个通州城里,他们二家就占了七成得买卖。家中银子多了,大多希望添些书香名望,严富有三个儿子,老大严正卿就是严仁杰的父亲,也是少年得意,轻易种了秀才,后来十几年下来,才中了举,可惜早早就去了。老二严正诚却是勉强才落了个秀才的名头,老三严正风继承严家传统,做生意很是了得,可一提起读书就不行了。老大这房的严仁杰,也是个少年早慧的,见过的人都说将来必是国之栋梁,现如今已是举人了,可惜去年赶考,进士落榜。不过,老人家活了偌大年纪,见识也是厉害得,都说“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这孩子的前程大着呢。自从这孩子父子二人中举,家中生意场上,大家都是敬重着,官府那边一些手续也是便利许多,就是自己的孙子也能说上好媳妇。一笔写不出两个严字,两府平日也是常来常往的,如今就都指望着更进一步,孙辈们能有个更好的前程。严府里老夫人的心结也是明白一二的,如今听得这侄媳妇派人传信说要休了自家儿媳妇,心中也是有些计较,就过来了。
   严富心里明白,如今这西街严府的长房长媳,那是书香门第,出过翰林的,那可是多少读书人的盼头,侄孙媳妇的父亲也曾做过府台,放在他们以前,这样的媳妇那是想都不敢想的。当时新妇过门后,认亲礼上,他也见过,确实品貌俱佳,不愧是书香世家的小姐。只可惜,人无完人,听自家老伴说起,仁杰的媳妇身子比较弱,难生养,喝了多少药都没见效,反倒愈发瘦弱了,现如今,西府里的老二成亲不到一年,就快有孩子了。一场寿筵以后,他那侄儿媳妇看着几个嫁出去的姑娘都带着孩子来上寿,心里就咯噔了,听说之后西府就有些风波。
   对这李家出来的侄孙媳妇,严富倒是没多大感觉,只是她的娘家毕竟进过翰林,做过大官的,他们老严家就缺这种关系。虽说,亲家那边早已辞官归隐,不过,毕竟有些门生故旧,不是他们这些生意人家可比的,仁杰以后赶考难说就能用上。再说,生意场上有生意经,这做官也有做官的门道,女婿是半子,能得老丈人指点,也是好的。两家结亲,那是结两姓之好,虽说李家一脉单传,如今也只有一个庶子,而且功名未显,可毕竟有些家底故旧的,一旦让侄孙休妻另娶,不是两家结怨吗?对侄孙的名声仕途也不好。
   说来也是可惜,当时仁杰中意这李家姑娘,他们只注意了门第不凡,品貌高格,却没有想到小姐竟是个病秧子,这女人不能生养,总也不是个事。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