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明朝

第二三章 剿匪(上)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荒野之中,一支小型军队正在行军,且行且歌,雄壮的歌声飘荡在空中。
    一人飞奔而至,来自李世杰面前,屈膝半跪,报道:“报,主公,前方距离贼寇不足二十里。”
    “再探。”
    “喏。”探子应声而去。
    李世杰高举右手,队伍顿时停了下来,随后在队伍中间约束士卒的李陵和李敢飞奔至李世杰面前。
    “全军休息,让士卒用了干粮和清水。”
    “喏。”二人得了命令,让士卒原地休息。
    随后,跟在队伍后面的青壮从驴车上拿出清水、无花果干和煎麦饼开始分给士卒。
    李世杰这是准备去讨伐山谷北面四十多里外的一窝山贼,那窝山贼距离山谷实在太近,不打不行,而且李世杰也可以顺便让他手下的士兵们见见血,还可以赚取一些能量点数。这次出征他可以算是倾尽全力,不但手下仅有的两百军队全部带来,那五十名青壮也尽数被征召随军,山谷此时可是没了半点防御力,所以这一战李世杰不但必须获胜,还得速战速决才行。
    对于能不能获胜,李世杰丝毫没有担心,不就是一窝山贼么,虽然那伙山贼的人数有点多,连男带女连老带幼总共超过了一千人,但真正能打仗的壮丁也就三百多个人而已,论人数是比李世杰要多,但论装备,论训练,论士卒的战力和作战素质,论纪律,无论哪一点那些山贼都远远不够瞧,如果这都打不赢李世杰干脆挖个坑把自己埋了算了,也省得浪费粮食。
    休息了一会儿,探子再次来报。
    “报,主公,敌方没有任何防备,目前正在准备做饭。”
    李世杰追问:“敌人的人数是否跟情报一致?”
    探子回道:“因我方无法靠近观察,敌方具体人数无法得知,不过据目测判断,敌方可战之壮丁目前已经发现二百四十余人,而且从敌方目前升起的炊烟上判断,敌方人数应不超过一千二百人,这一点与情报完全一致。”
    那就好,见情报没错,李世杰也就放下心来。
    休息片刻,李世杰下令全军慢速逼近山寨,而且他把战斗指挥权让给了李陵。
    “李陵,这场战斗由你指挥,李敢一并听你号令。”
    “喏。”
    李世杰也不是不想自己指挥,只不过他对真正的指挥作战一窍不通,以后他肯定会自己亲自指挥手下的军队作战,但绝不是现在。而李陵就不一样了,他是系统平民训练而来的民兵,不但在平民士气就拥有一定的军事才能,而且后来还经过了系统的十夫长训练,其军事指挥能力肯定比李世杰强。
    接过指挥权,李陵开始排兵布阵。
    “第一至第十队继续缓步前行。”
    “第十一至十六队向两翼加速前行,到达敌方山寨之后自行潜行上山,不得弄出大的动静。”
    “第十七、十八两队护卫后军青壮,其余两队护卫主公左右。”
    “喏。”
    随后,第十一至十六队总共六十个人在做好一定的伪装之后,开始加速脱离队伍,先行去往敌方山寨。
    又半个时辰之后,队伍抵达敌方山寨。
    土匪所在的山头名字叫什么李世杰根本就没打听,这也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山头,地势也没多么险要,无非也就是山势陡峭了一些,毕竟这年头官军都已经自顾不暇了,已经很多年没有官军出动去剿匪,所以这年头的土匪对自家山寨的防御也就不是那么上心,不过这刚好便宜了李世杰。
    不过一些基本的防御还是有的,这窝土匪就在半山腰的一处山势陡峭之地修建了一个建议的门楼,里面驻扎了一些土匪,这会儿那里的土匪已经发现了山下的这支小型军队,本来还慌乱了一阵子,不过大概是见来的这支军队人数并不多吧,所以很快就安定下去,山贼们开始上门楼布防,另外还派人通知大寨。
    李世杰并不管山贼是怎么个反应,反正他打的主意就是强攻。
    李陵很快下令:“第一至第四队,布枪阵,第五队竖盾保护枪阵,其余各队备弩,床弩准备。”
    五十名士卒走到队伍最前面,其中十人完全放弃了兵器,他们排在队伍最前方,并竖下一人高的方形盾牌,而其余四十人则开始整顿队列,六人一排,七人一列,每人左右间隔半个身位,前后间隔两个身位,每排的前端位置还额外站了一个人,那是临时枪阵队长,负责纠正枪阵的队列,务必使队形整齐,布好阵势之后,士卒们端起长枪斜指前上方。
    这个枪阵是李世杰将希腊枪阵和西班牙斜线型步兵枪阵结合改编而来。
    希腊枪阵是防守的无上利器,但该方阵的行动能力和变阵、转向能力实在太差,而且希腊枪阵的背面和侧翼根本毫无防御能力,攻击距离也就那么点,老实说,希腊枪阵在这个时代来说已经完全落伍了。
    而西班牙斜线枪阵本来是要冷兵器长枪和火枪兵结合起来布阵的,攻防一体,但更侧重防御,而且变阵、转向什么的非常灵活,对背后和两翼也能有一定的防御能力,但李世杰现在不是没有火枪兵么,用弓弩兵来代替火枪兵的话调度起来又非常麻烦,毕竟枪阵是一种密集阵型,人员调动实在不便,参与布阵的兵种一多首先自己就乱了。
    所以,李世杰就将两种枪阵结合起来,以希腊枪阵的模式布置长枪兵,以西班牙枪阵的模式布置盾兵和弓弩兵来配合长枪兵。其实这种改良后的枪阵算起来跟鸳鸯阵类似,同样是一种小规模防守反击阵型,但远没有鸳鸯阵那么繁琐,当然,效果也就没有鸳鸯阵那么好。这个改良阵法还是李世杰在后世的军事论坛上看到的,没有经过实战检验,效果还不好说。
    枪阵布置完毕,密密麻麻的长枪斜指前方,端的是长枪如林。
    李陵当即下令:“床弩发射火药箭压制敌方。”
    后军的青壮们从驴车上拿出床弩组建,开始在随军系统平民的指点下安装床弩。
    这次李世杰总共带来了四具床弩,这也是他手上目前仅有的床弩了,这四具床弩是按照他从系统里买来的图纸制造的,全钢结构,模块化设计,非常容易拆卸和随军携带,但因为钢材的质量不怎么好,而且关键部位的特种钢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所有制造出来的床弩威力并不算大,总射程九百步,有效射程只有不到五百步,还比不上这个时代的人用木头制造出来的床弩,不过这种床弩的精确度倒是不错,五百米之内误差还不到半米,对于大型战争兵器来说这已经相当不错了。
    组装好床弩之后,测量员开始测量风向、角度、射距等等,而青壮们拿出四支巨箭开始装填,这四支巨箭的中间部位都已经绑上了火药包——这种火药箭并不是李世杰所创,他还没这个本事,火药箭在宋代就已经出现,明代的火药箭更是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改良,李世杰将明代的火药箭放大了些并且加了点料制成这种巨箭。加装了火药包之后的箭矢不但射程、射速会有极大的提高,而且还可以通过在火药包里加料来达到特种攻击的目的。比如说,李世杰这次携带的火药箭的火药包里面都是加了豆油、在油里浸泡过的干棉絮和木材粉末。
    测量员很快测算出各种数据,然后指点操作床弩的青壮射出一支矫正箭,再次调整好射击方向和角度之后,床弩开始攻击。
    “砰!砰!砰!砰!”
    接连四声巨响之后,四支巨箭被发射出去,因为有火药加速的缘故,巨箭不但速度非常快,而且后面还拖着火焰尾巴,声色效果非常不错。
    门楼实在太大了,四支巨箭全部击中。
    对于土木结构的门楼来说,巨箭本身的攻击不值一提,不过关键是李世杰加了料,然后乐子就大了。
    以四支巨箭为中心,四团巨大的火光爆发出来,而且浸过油的干棉絮和木材粉末混合起来造成了轻度爆炸的效果,虽然这样程度的爆炸根本炸不死人,但炸伤却没问题,一时间巨箭四周的山贼纷纷惨叫起来,他们不但被气浪炸伤,更重要的是还要被火烧,不是一般的悲剧。
    更悲剧的是这样的攻击还没完没了。
    床弩不断攻击,而且专门挑山贼聚集的地方攻击,山贼们真正的死伤倒是不多,毕竟床弩就那么四具,却这种攻击对山贼的士气和勇气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很快,山贼们坚持不住了,而且眼看着整个门楼都要被点燃,恐惧之下,山贼们四散而逃。
    见时机成熟,李陵下令:“枪阵由李敢百夫长指挥,攻击前进。”
    而这个时候,山顶大寨的山贼才刚刚开始下山而已。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