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品三国

第3章


曹操闻讯,立即派大将李典和夏侯惇在博望与刘备对垒。后来,刘备设下伏兵,先自烧博望,佯装战败而逃,结果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对缓解荆州的紧张局面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之后曹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统一中国北方的一系列战争中,荆州的刘表、刘备也得到了六年的喘息机会。这也是刘备为数不多的打败曹操的战例之一。
  这个历史故事后来的移植,不完全怪罗贯中,这又是民间艺人们的杰作。估计在元代之前这个故事的主角就已经变成了诸葛亮。元杂剧《诸葛亮博望烧屯》就是在之前民间艺人改编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只不过到了罗贯中的笔下,这个故事写得更加精彩。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提到:关羽、张飞对刘备屈尊“三顾茅庐”请诸葛亮颇有微词,“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加上历史上的诸葛亮在加入刘备阵营后,除了联吴抗曹做了一回说客之外,基本上在荆州数年时间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很难满足民间艺人赞颂诸葛亮的愿望。所以也就顾不得历史上原本火烧博望的功劳是刘备而非诸葛亮了。
  要说罗贯中在处理火烧博望这个情节时还是有一番考虑的,并不是为了烘托诸葛亮而完全不顾刘备。历史上的刘备创业初期历经坎坷,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见《三国志先主传》)著称,但军事指挥水平则是低劣不堪。《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傅子》中丞相掾赵戬说刘备“拙于用兵,每战则败,奔亡不暇”;《三国志陆逊传》中陆逊也评价刘备:“寻备前后行军,多败少成,推此论之,不足为戚。”都能说明刘备军事才能之差在当时已是有目共睹,就这么一次火烧博望的胜利还被移植到了诸葛亮的身上,罗贯中可能有点于心不忍,所以在《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出现了一个刘备建议的“围师必阙”情节。这个情节在历史上也是不曾在刘备身上发生过。《资治通鉴》载:黄巾将领韩忠再次占领宛城,抗拒朱儁,朱儁以声东击西之战略将韩忠逼上败局。韩忠要求投降,朱儁却说:接受投降只会助长敌军势头。便连续猛攻,未能克敌。后登上山头察明原因:韩兵投降不成只有死战。朱儁撤除包围,集中兵力攻城,韩军四处逃散,斗志全消,朱儁趁势大破黄巾军。
  很明显,“围师必阙”计出朱儁。而此时的刘备只是征讨黄巾队伍中的无名小卒,身份低微,《三国志先主传》中说“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有没有和朱儁一起并肩作战还尚未可知,想凑到右中郎将朱儁这样的统帅身边说长到短,恐怕连门儿都没有。很明显,罗贯中的这次移植是有意而为的,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刘备的一个补偿吧。“围师必阙”本身就反映出一种传统的军事思想和军事素养,移植到刘备身上也是比较合适的。要不然到后来第八十三回刘备说:“朕亦颇知兵法,何必又问丞相?”这句话所对应的例子就实在是少得可怜,成吹牛了。作者的细致在这两个情节中得到了一个体现。
------------
两种千里走单骑,两种结局
------------
  “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在中国留传了几百年,我们也都知道这个故事的广泛流传是因为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水分其实很大。所谓“千里走单骑”,虽然路没有那么远,但是还说得过去,在历史上的确发生过。西晋陈寿所著史书《三国志关羽传》中有明确记载:“及(关)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但至于说到“过五关斩六将”,却是名不副实,只不过是小说家的杜撰而已。《三国志关羽传》中说:关羽走后,曹操的大部分手下都主张派兵追击,但被曹操拒绝。曹操当时说:“每个人的志向都不一样,各为其主,就不要难为关羽了。”(后世对曹操的话多有感慨,赞扬曹操的大度。南北朝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的时候,针对这件事就评论到“曹公知羽不留而心嘉其志,去不遣追以成其义,自非有王霸之度,孰能至于此乎?斯实曹公之休美。”)因此曹操的部下也就放弃了追杀关羽的念头,关羽也得以非常安全地回到刘备身边,中途没有遇到丝毫的困难。但是不管怎么说,关羽的忠义精神非常可嘉,罗贯中把这个故事写到小说之中,并进行了加工和改造,使之成为千古美谈。
  如果把关羽的这一段短途旅行说成是“千里走单骑”的话,那在三国的历史上,还有一个也可以称之为“千里走单骑”的故事,虽然同样路途不算远,但比关羽的“千里走单骑”难度更大,体现出来的内涵也比关羽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个人,就是被后人用“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来形容的无用之人——廖化。
  据《三国志廖化传》记载:公元219年,吕蒙白衣渡江,偷袭荆州后,关羽兵败而亡。当时作为关羽手下的廖化兵败被俘,不得已投降了东吴孙权,虽然史书上没有说明廖化为什么投降,但从后面发生的情况看,廖化的投降可能是不想自己的母亲受到伤害(其实历史上关羽投降也不像小说中说的“土山约三事”,而是无条件投降的,当然应该也有刘备的两个夫人的原因吧)。不过此时的廖化却是“身在吴营心在汉”,心系旧主刘备,在长达两年的岁月里矢志不渝。终于,廖化想出了一个难以令人想象的主意:诈死。经过廖化的精心准备和布置,居然还被大家相信了。廖化借此机会,在公元221年出发向刘备所在的益州赶去。临行前还不忍心抛下自己的母亲,母子二人“昼夜西行”,一路上的风险是可想而知的。在历尽艰辛以后,廖化终于在秭归同刘备会合。
  比之关羽的“千里走单骑”,廖化的“千里走单骑”不仅表现出与关羽所共有的忠义精神,还多出了中华民族一向提倡的“孝”的传统美德,实在是难能可贵。
  不过,两种“千里走单骑”到最后的结局却是完全不同的。关羽,因为这件事情被后世缅怀颂扬,大书特书,被称为“关忠义”,而廖化就没有那么好运气了。虽为史料所载,却为后人所遗忘,不仅如此,他还被说成是一个无能之辈,并送给他一个“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成语——尽管廖化在历史上根本就不是一个无能之辈,而是一个儒将。所谓“造化弄人”,廖化可为一例。
------------
三种打督邮,三种意境
------------
  说到三国里的这个督邮,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不过,打督邮的故事一千年来却有着三种不同的版本。而从这三种不同的版本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类型作品在描述历史事件时的不同角度,也能够从中区分出历史面貌、民间面貌和文学面貌这三种对于历史事件描述方式的区别和延续性。
  打督邮的故事最早出自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先主传》:“灵帝末,黄巾起,州郡各举义兵,先主率其属从校尉邹靖讨黄巾贼有功,除安喜尉。督邮以公事到县,先主求谒,不通,直入缚督邮,杖二百,解绶系其颈着马枊,弃官亡命。”这也就是打督邮的原始版本。为什么被打呢?陈寿写得极简。而当时的另一部历史著作——三国魏人鱼豢的《典略》中却有一个较为详细的记载:“其后州郡被诏书,其有军功为长吏者,当沙汰之,备疑在遣中。督邮至县,当遣备,备素知之。闻督邮在传舍,备欲求见督邮,督邮称疾不肯见备,备恨之,因还治,将吏卒更诣传舍,突入门,言‘我被府君密教收督邮’。遂就床缚之,将出到界,自解其绶以系督邮颈,缚之着树,鞭杖百余下,欲杀之。督邮求哀,乃释去之。”虽然目前还不能肯定陈寿在撰写《三国志》的时候有没有看过鱼豢的《典略》,不过以陈寿在西晋官居著作郎的身份,也是极有可能接触到相关的资料和记载的,但对于刘备打督邮这一历史事件,在自己尚未弄清来龙去脉之前,陈寿只是简单地将其记录在《三国志先主传》中而没有详述缘由。其作为严谨的史学家的态度略见一斑。(当然,也就因为陈寿的严谨,对于一些似是而非资料的弃之不用,以致《三国志》的记载太过简单,给后世进行研究和分析造成了诸多不便。裴松之对于陈寿“失在于略,时有脱漏”的批评是非常中肯的。)
  如果说陈寿对于打督邮的记载体现出的是严谨的话,这段历史材料到了后来的民间艺人手里,马上就变成了另外一副模样,充分展现出民间艺人们随心所欲、天马行空的独特思维。集三国民间传说之大成的元代《三国志平话》就体现出这一特点。首先,民间艺人们觉得打督邮的故事如果按照史实放在刘备身上的话,不符合作为以仁义著称的刘备形象,而放在已经被他们认定的莽汉张飞身上更加合适,所以干脆就来了一个刘冠张戴。请看《三国志平话》的故事设计:
  朝廷发下使命督邮,姓崔名廉,御史台走马,前至定州馆驿内安下。大小众官来见使命,问使命有何公事。督邮曰:“为杀了本处太守,以此差我来问你众官人等,这里有县尉么?”“县尉在门外,不敢便来见。”使命随叫县尉。
  县尉引兵三百余人,内有关、张,左右随尉二十三人,来见使命。使命曰:“你是县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