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品三国

第6章


虽然吕布把丁原杀了,但是笔者还有一个疑问:既然就算吕布不杀丁原,丁原也未必就能善终,那么,吕布的行动是不是间接地保护了其他众多的并州将领和士兵免受杀戮呢?他的行为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性:这是为顺应当时复杂局面而采取的正确选择?
------------
诸葛亮的锦囊妙计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一向是智慧过人,所向披靡。他从初出茅庐一直到五丈原病死这五十余回书中,使用过无数成功的计策,但锦囊妙计只用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第五十四回及五十五回。当时刘备、诸葛亮趁曹操赤壁之战失利,大肆扩充地盘,先后占领荆州大部地区,引起东吴孙权的警惕。为了限制刘备势力的发展,鲁肃奉命向刘备讨还荆州,但遭到拒绝。东吴大都督周瑜向孙权献计:趁刘备的甘夫人病故,用孙权的妹妹孙仁为诱饵,将刘备“赚到南徐,妻子不能勾得,幽囚在狱中”。但是,这个诡计被诸葛亮一眼识破。他将计就计,让刘备“择日便去就亲”,并派赵云前去保护,并给了赵云三个锦囊,教赵云“依次而行”。结果,刘备一行人按照锦囊中的策划,私会乔国老,智激孙夫人,其后又再气周公瑾,使得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第二次是在第九十九回。诸葛亮北伐大战司马懿时,派魏延、王平等大将正面迎击魏军先锋张郃,又给姜维、廖化一个锦囊,教他们两人“引三千精兵,偃旗息鼓,伏于前山之上,如见魏兵围住王平、张翼,十分危急”时“只开锦囊看视,自有解危之策”。结果,姜维、廖化两人按“锦囊计”的安排,不救被魏军围困的王平、张翼,而是竟袭司马懿大营,造成魏军阵脚大乱,张嶷等人趁机大败魏兵。杀得魏军“死者极多,遗弃马匹器械无数”。
  第三次既在第一百零四回,诸葛亮临终之时,给了杨仪一个锦囊,并对他说:“我死,魏延必反;待其反时,汝与临阵,方开此囊。那时自有斩魏延之人也。”后来魏延果真造反,杨仪则用此计,魏延被马岱杀死。作者在这里还用了一首诗来称赞诸葛亮:“诸葛先机识魏延,已知日后反西川。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
  说起来也真的有点奇怪:小说中诸葛亮的这三次“锦囊计”能够成功,他凭的是什么呀?未卜先知?对刘备、司马懿、魏延的了解?客观地说,对于这三次“锦囊计”能否成功,就算换了是历史上的诸葛亮也不一定拿得准,今人对诸葛亮的共识,我看功劳要算在《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头上,为了塑造诸葛亮这个智慧的化身,罗老先生可谓煞费苦心!看看小说中那一幕幕由罗老先生杜撰出来的精彩篇章:火烧博望坡、舌战群儒、七星坛祭风、三气周瑜、空城计、这三次锦囊妙计等,实在是太多了!篇章的确是特别精彩、特别过瘾,但也让人有点望而生疑:如此神化诸葛亮这个人物,有没有什么不妥?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元明传来之讲史》中谈到《三国演义》的时候说到:“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壮诸葛之多智而近妖”,笔者认为这个批评倒是非常中肯的。这的确也是罗老先生在对诸葛亮的塑造上的过失:有点过头了。首先,这三次锦囊妙计明显地存在着一些过分夸张的成分,而且对诸葛亮近似神化的渲染,过分地突出了武侯在整部作品当中的地位;其次,诸葛亮的计策乃是所谓的“锦囊妙计”,事先秘而不宣,使得不论是计策的执行者还是中计者,都显得如同玩偶一般,任其摆布,间接地弱化了其他角色,甚至是主要角色的形象,这或许也是中国古典小说作家对于主要正面人物进行塑造和描述时的一种习惯吧。
------------
关公没有斩华雄
------------
  《三国演义》载: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歼贼董卓把持朝廷,各路军阀推袁绍为盟主,组成联军,讨伐董卓。但是一开始就连败两仗,先是先锋孙坚被华雄打败,然后是华雄挑战,各路诸侯的手下大将纷纷被华雄斩于马下。这时关羽挺身而出,提刀上马,杀了华雄,这便是“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不过,只要翻一翻史料,我们就可以知道,杀华雄的不是关羽,而是小说中被华雄杀得大败的孙坚。据《三国志吴书孙坚传》记载: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孙坚也带了一支军队前去加盟,同吕布、华雄等人多次发生激战。后来,他在梁县附近被董卓的军队包围了,几乎全军覆没,自己也是侥幸逃脱。但不久以后,他却在阳人一役中,打败董卓的军队,并枭其都督华雄等。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了突出关羽这一人物形象,将这一史实作了大量移植。这个情节移植后,不仅烘托出关羽的英雄气概,对曹操的知人及袁氏兄弟的愚顽也起了点染作用。同时,这段移植的故事用词相当准确、精练、言简意赅,难怪连鲁迅先生都认为温酒“斩华雄”一节,写得“真是有声有色”。
------------
关公并未战长沙
------------
  徜徉长沙市及所属县区,能看到很多和三国有关的遗址,听到很多相关的三国故事,尤其是著名的“关公战长沙”。这故事在中国流传了几百年,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及诸如《善化县志》之类地方志中都有介绍,想必长沙人更是耳熟能详了。
  一、历史真相的回顾
  《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并未记载“关公战长沙”这个故事,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关公战长沙”这一事件。而且历史上的刘备取四郡也没有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写的那么复杂。现在让我们根据这些历史典籍的记载对这个所谓的“关公战长沙”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吧。
  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打败,刘备、孙权的势力借此都积极向荆州地区扩张。在这场较量中,刘备取得了明显的胜利。他首先推举已故荆州牧刘表的儿子刘琦为荆州刺史,利用刘家在荆州的影响力取得荆州大部分地区官吏、豪强地主、百姓的支持。同时,刘备亲自率军南征武陵、桂阳、零陵和长沙四郡,配合武力威胁。在刘备强大的政治、军事压力面前,以上四郡先后投降。为团结这些刘家旧部,除桂阳太守换成了赵云以外,包括长沙太守韩玄在内的三郡太守均是官居原职(也就是说,韩玄并未被杀,他活得好好的),并未做出什么调整。此时的黄忠,尽管身处长沙郡,但并未和韩玄在一起,而是同刘表的侄子刘磐镇守攸县(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攸县)。黄忠听到太守韩玄投降的消息,也随之归顺(即史书上说的“委质”)刘备,是属于主动投降的,期间找不到“战长沙”的蛛丝马迹。而关羽的行踪,史书没有交代,有没有来过长沙尚未可知,看来这个“关公战长沙”基本上可以确定是子虚乌有的。如果关羽和黄忠果真在长沙大战过一番,而且是惺惺相惜的话,那后来关羽就不会因为不愿和黄忠同列而称他为“老兵”了。倒是另外一个名人——诸葛亮肯定来过。刘备在平定四郡后,任命诸葛亮担任军事中郎将,使督桂阳、零陵和长沙三郡,征收赋税,供军政费用。
  通过以上历史事件的解读,我们更可以看到刘备(或许这里也有诸葛亮的一份功劳)的审时度势和雄才大略。至于黄忠,在这里充其量不过是个小配角,而关羽有没有到过长沙还是个未知数呢。由此观之,那些后来的名胜遗址着实有点莫名其妙了。
  二、早期创造的痕迹
  “关公战长沙”的故事上面已经证明是虚构的。那么,这个故事是怎么出现的呢?故事的雏形大概也比较久远了。元杂剧《走凤雏庞掠四郡》和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中已经有了“关公战黄忠”的内容。这里选取《三国志平话》来做一个介绍:
  太守金族引军出马,与孔明对阵。金族使一将出马。军师大惊。统曰:“此鄂郡人也,姓黄名忠,字汉升。”军师使魏延相杀。二日不分胜败。使张飞对阵,与黄忠斗到十合,又不分胜败。黄忠言曰:“吾只识云长,岂识张飞!”魏延前后十日不能收金陵郡。军师言曰:“黄忠乃将材也。皇叔不能降这汉?”使一人入荆州,令关将引五千军从荆州来。众官接入寨。无三日,关将与黄忠斗中,不见输赢。军师问庞统,言曰:“前者说四郡时,庞统言曰,曾与黄忠道话。黄忠言:‘吾乃江南一贼,金族与我恩厚。若金族在,当杀身而报;倘若金族死,然后择其主而佐。’”诸葛言:“得黄忠也。”无三日,武侯与黄忠对阵。武侯诈败。金族赶落阵,行数里,复把金族拦住。武侯四马车,车内坐军师,倒身,弩箭皆出,射杀金族。军师班军入寨。无三日,黄忠来报仇。庞统说黄忠,不肯纳降。黄忠言曰:“我有一病,您误然杀我主公,我须报仇,岂有纳降者!”与张飞交马,斗到百合,不分胜败。又使魏延出马,二将合并黄忠。忠威武转加。军师言曰:“老贼忒逞不睹事,当斩黄忠!”四骑马交战,见一道血起,一将落马。
  却说黄忠马失,轮刀步战三将。关公言曰:“此乃大丈夫也,世上皆无!”军师高叫:“三将停马!”武侯美言说黄忠,降了汉。黄忠把金族埋殡了毕。军师班军入荆州见皇叔。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