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第八铜人

第34章


  那锐箭已经到了它的鼻头前三寸。
  王保保也呆了一下。
 因为那铁箭不仅没有令白额虎脑浆迸裂,反而硬生生停在半空,然后居然以极快的速度倒退,倒退,再倒退,向皇帝的方向奔来!
  那铁箭抓在一只大手里!
  那大手长在一头比野兽还要像野兽的男人身上,那男人生了一双快似疾风的腿,还有一对天真无邪、兴奋火热的眼睛!
  “真是好箭!差点就要抓不住啦!”
  太极,七索!
  “护驾!”王保保惊极大吼。
  纵使没有人及时察觉现在是什么情况,但随时贯彻命令是一种严肃的反应。
  两千枝箭同时瞄准了底下的山谷。
  不必寻找什么可疑的、移动的黑点,第一时间就朝两千个方向射出,最暴力的压制!
  “狗皇帝!今天吃饭了没!”
  七索大吼,刚猛的内力将朝气十足的招呼,直喷到皇帝的脸上。
  七索左手持一面厚重大铁盾,右手抓着两枝原本应该深深插在白额虎头上的铁箭。
  狂奔。狂奔。狂奔。
  两千枝羽箭飞掠在大山谷里,像一朵形状不规则的、黑色的云。
  “最好是吃饱啦!”
  七索右手奋力一掷,适才王保保射出的两枝箭立即以惊人的力道射向谷顶,与那两千枝羽箭错身而过,朝皇帝方向轰来!
  皇帝惊呼,王保保还来不及搭箭相抗,那两箭便呼啸逼来。
  一名参将中箭倒地,一匹黑马也跟着弯倒。
  七索的暗器天分奇差,这一掷力道虽强,但偏得乱七八糟,那倒霉的参将与那匹中箭弯倒的黑马都离皇帝老远,一人一马还隔了三丈。
  “狗皇帝好狗运,真不愧是天赐良缘!”
  七索并不气馁,兀自乱用成语,左手持大铁盾运劲乱舞,轻轻松松震开了射向自己的十几枝羽箭,脚步丝毫不停。
  然而被刻意驱赶到山谷里的百只猛兽可就没本事避开羽箭了,鲜血溅上无数破碎的草屑泥土,有的甚至被射成了刺猬,连哀嚎都被两千道杀气给掩埋了。
  只见七索越奔越近,皇帝的背脊惊出一身冷汗。
  “一分三!”王保保临危不乱,手中铁箭同时瞄准狂奔直上的七索。
  这两千名久经沙场的武士瞬间一分为三,三分之一继续挽弓搭箭,三分之一挺起长枪铁钩策马冲下山谷,三分之一紧紧将皇帝围在核心,慢慢朝后方移动。尖锐的号角亦立即响起,传到驻扎在附近的两个万人队的耳朵里。
  “随意放箭!”王保保下令。
  数百枝羽箭冲着七索飞射而来。
  七索脚步略缓,侧身躲在铁盾后,挡住绝大多数的飞箭砸击,右手不断重复那招半生不熟的见龙在田,扬起的气旋将几枝太过靠近的羽箭震歪。
  突然间,七索的铁盾吃力一震,原来是王保保沉重的铁箭轰到。
  “看你能挡得了我几箭!”王保保自负,又挽起一箭射出。
  王保保的武艺不凡,练的是西域辗转传进蒙古大草原的奇特内功野呼喊,发劲、击打、摔投,乃至呼吸吐纳都与中原各派功夫迥异。王保保是这野呼喊功夫的个中高手,要不是曾亲眼见识不杀恐怖的杀人手段,以他的个性,他恐怕会误以为自己乃是武功天下第一。
  “好家伙!”七索手中铁盾连续挡开王保保十二枝铁箭,震得手掌发麻。
  漫天羽箭如蝗,又全都是朝七索射来,这压迫感可不是两千枝羽箭随意乱射可以比拟万一的。七索挡得很吃力,脚步几乎要停顿。
  但七索没有忘记捡起射落在身边的羽箭,一把一把往皇帝撤退的方向掷去。
  皇帝强自镇定,却听得背后惨叫声此起彼落,七索乱丢的羽箭毫无准头,可都是霸道无比的凶器,有几滴热血甚至穿过层层护卫,溅到皇帝苍白的脸上。
  王保保继续凝神发箭,遥遥与七索较量着,不一刻已攻了四十多箭,其中还有三箭连珠的神技,在百箭的声势辅助下,射得七索是寸步难行。
  但蒙古兵越是射,七索反击的凶器就越多,死咬着渐行渐远的皇帝队伍。
  王保保左手持弓高举,众箭手立即停止射箭。
  “在死前告诉我,你的名字。”王保保心下佩服不已,此张狂刺客若非敌人,真是值得倾酒相交的豪士。
  “太极!”七索脸不红气不喘,声音有若洪钟。
  “竟是此人!”王保保眯起眼睛,原来这家伙便是刺杀其父汝阳王五次未果的江湖狂人。勇敢如此,难怪不杀拿他不住。
  两人遥遥对视,皇帝早已退到七索臂力之外的安全地带,两个万人队也已开拔,急急朝这里冲来。
 大地晃动,百鸟惊鸣。
  地面传来惊心动魄的震撼,一分为三的六百多个铁骑持长枪铁钩正朝七索冲来,没有人嘶吼呐喊,没有多余的虚张声势,只有震耳欲聋的马蹄声。
  “不妙。”七索暗叫。
  如果真与合作无间、视死如归的数百蒙古铁骑正面交锋,不管武功再怎么高的勇士,恐怕都不能全身而退。一个不留神,就得把命留下。
  “这事应该闹得够大了,再不走就太累了。”七索深呼吸,孔窍快速收缩、凝敛,将全身所有的真气都积聚在丹田。
  六百铁骑与七索的距离不到三十丈。
  七索猛然大喝一声,地上干草全都硬挺了起来!
  王保保座下的神驹立即跃起,更何况是直奔七索的六百匹战马,匹匹都错愕地急停、嘶叫、差点摔倒、拉屎。
  七索这声简短有力的惊天一吼,乃是丐帮人人都会的镇魂歌,若是数万人同时默契地这么一吼可不是开玩笑,在前帮主齐天果的带领下,曾吓得青州围城外的蒙古大军三个月不敢越雷池一步,南宋方得以延长三月的国祚。
  “这太极岂是雷神?”王保保大骇,双腿一夹,坐下神驹方才镇定下来。
  待得六百铁骑从错愕中回过神来,那箭海中只剩下一面合三人之力才能勉力扛起的大铁盾。
  刺王未果。
  遍地落箭的山谷,留下英雄未竟的豪爽余味。
一座尚寂寂无名的山岳,名武当。
  末世尚玄,道观林立,武当山便坐落着三十几座大大小小的道观、精舍。
  夜半,一个小小破烂的道场犹点着灯火。
 道场前面是毫无头绪乱种些野菜的苗圃,后面是埋得不三不四的乱葬岗,屋顶漏水不修,水井浊了不管,夜风刮得大树摇晃,发出哑哑的怪声。不管从哪个角度看,这个没有香火的烂道场肯定是撞鬼的好地方。
  烂道场里面住着一大一小两个假道士。只因这年头,道士跟和尚是两种最不会被骚扰的落魄职业,尤其庙产只有一些死人坟墓,没有官差会生脑筋来收租,犯晦气。
  “师父,你瞧瞧这一段写得怎样?”
  一个小道童喜滋滋地跪在一个中年男子面前,手里却没有捧着竹卷或纸张。
  他们穷,买不起那些昂贵东西,倒是刻好的木板塞满了半个屋子,地上都是懒得清扫的木屑,只要一个大喷嚏,立刻花了整间道观。
  “念吧。”男子放下手中正刻到一半的木板,竖耳倾听。
  于是那小道童背了一大段他方才在脑子里编的英雄故事。小道童记性甚好,居然在脑瓜子里想了一个小章节的三国英雄故事,加上边说边漫天扯淡,这一讲竟说了一个时辰。
  男子听得一下子点头,一下子摇头,待得小道童背完,男子简单给了些意见,也赞了小道童几句,逗得小道童兴奋不已。能得到师父的称赞可不容易。
  见小道童如此开心,男子反而叹了口气。
  “贯中,照我看这说故事赚大钱的时代还未到,你整天跷学堂跑来跟着我,尽攒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在脑子里,还不如去背点四书五经考个功名,免得到了师父这年纪还是穷疯,怨叹一世。”男子刻着木板,就快到故事的结局了。
  “师父,把一生赌在说故事上的人最浪漫了。”小道童崇拜地看着男子。
  “是吗?要是有好姑娘家也这么想就好啦。”男子笑笑,不以为忤。
  道观的门突然被撞开!
  沁凉的夜风登时带来一股冰冷的血腥气,吹进了小道观。
  男子跟小道童在虚幻世界里机智百出,在现实生活里却不懂机灵应变,傻傻地看着闯进道观的不速之客。
  一男一女。
  男的高大瘦削,剑眉入鬓,英气底下却有苍白的病容,满脸大汗。
  女的扶着男子,是个漂亮的色目人,女子手里握着一柄剑,身上有好几处血乎乎的伤口,显然与人恶斗不久。
  “喂!把蜡烛熄了,借我们躲一躲!”女子不断喘气,看来狼狈,口气却很无礼。
  被女子搀扶的男人呆呆看着屋子里正刻着木板的男子,两人同时都是一怔。
  “君宝!”男子呆住,这假道士当然就是立志成为当代故事之王的子安。
  “子安?”子安惊喜,此人当然就是深受残疾重伤的君宝。
  那日君宝不告而别,灵雪策马急追,几经波折,终于教她在一条年久失修的官道上找着满身大汗的君宝。
  两人碰着了又不免一番口角,灵雪逼着君宝带她一块归隐,君宝却说他习惯一个人,正吵得不可开交时,君宝在江湖上所结下的仇人就在左近赶路,仇人不意听见君宝受伤的消息,立刻呼朋引伴前来夹击,幸得灵雪剑法长进,拼命保护君宝才杀退众敌。
  但君宝身受重伤的消息却从此走漏,江湖大噪,被杀败的敌人纷纷纠众再追,敌人一路追变多路追,灵雪与君宝一路躲躲藏藏好不辛苦,偶尔与敌人遭逢,无一不是灵雪仗剑舍命才护得君宝周全。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