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上人衣来

第6章


陆纷这才回过头笑道:“傻妹妹,二房里那点心思你瞧不出来么?你就是藏着掩着,只要她是府里的姨娘,总会寻找由头冒出来了,与其压着她让她背地里使坏,还不如就放在眼皮子底下,既不失了身份,又能监视着她。”
  陆湘听了此番话,深知母亲为了她的婚事,又要讨舅母欢心,又要防着小人,实属不易,看着陆纷的眼神多了分感激:“好姐姐,亏你提醒我,你放心,纵使我不喜她,也不会掉身份的跟她计较。”
  “这就是了,一个奴才的而已,犯不着。”大夫人赞赏的看了一眼大姑娘,这些年放在身边教导的成果还是颇为成功的。
  车子缓缓的驶到了内院大门处,门外婆子丫鬟下人们挤作一团,行李箱囊搁在地上,远处几辆车停在路边。大夫人一见是舅母的车,便由人搀扶着下了车,缓步走去“舅母,舟车劳顿,一路上辛苦了。”
  车内的妇人声音响起:“妹子客气,是我们打扰了。”说着便掀起帘子下车,与大夫人笑笑寒暄。舅母40来岁,生的一副好福气的相貌,一长巧嘴哄得公婆相公喜爱,妇人圈内也是有名的甜嘴巴,这会儿拽着大姑娘二姑娘使劲夸。陆湘原以为让众人盼星星盼月亮的舅母会是个不苟言笑,严厉的老太婆,谁知道是这么个和蔼可亲之人,若是将来舅母相中了自己…这么一想脸就红了,衬得脸蛋越发红润,引得舅母时不时的端模。这时后一辆车子里出来一位妇人,上前给大夫人们行李,舅母笑笑一句“这是陈姨娘”便盖去了。倒是跟在陈姨娘后头的小姑娘,笑得甜甜的,好似个小精灵,惹得大姑娘当下牵起她的小手,要带她去吃糕点。
  “这个兮儿!让妹子看笑话了,这丫头刁着呢,也不知道怎么一听见妹子这有几个姐姐,打从一路上便天天缠着我问汴京到了没汴京到了吧!?兮儿,好好跟着大姑娘,不许乱跑!”
  众人一听舅母这样一说,也陪着笑了笑。舅母嫁入陆家不到一年便生下了一个男婴,以后再无所出,得知这丫头是庶女,大夫人自然也就不怎么热络了。倒是大姑娘,似乎喜欢的紧,还没进内院就给兮儿说池塘的鱼,院子里的花,谁做的糕点最好吃…
  路途遥远,众人脸上有一丝疲惫,进了内院便先各自去梳洗一番。
  回廊里是个背地里谋划的好地方,视野开阔,别人即偷听不着,又能眼观六路。
  “吴奶奶,四姑娘让奴婢传话,四姑娘说这个舅母这会儿进京就带了一位庶出的女儿和一位姨娘,在没有其他人了。”一个梳着丫鬟头的小婢女对吴姨娘说。
  吴姨娘听闻,暗暗不妙道“这位大夫人跟舅母到底葫芦里卖什么药?”便对丫鬟说:“回去告诉四姑娘,什么都莫要管,切记。”小丫鬟似懂而非的点点头,一溜烟跑没了。
  吴姨娘此人年方20来岁,正是生的好样貌的花季,在这深宅大院里的姨娘哪个不想似吴姨娘一样,正室没了,不用立规矩,老爷专宠,怀了孕也不怕别人使坏。唯一让吴姨娘不满的是进府几年,如今就盼个儿子。
  此时,舅母已与老太爷叙了场话,无非是官场的新闻,老太爷闲赋在家多年了,闲事便是字画写书,如今有人给他说说话也乐意,当下留了舅母一起用饭。
  “去,让大儿媳妇也来一起吃饭。”老太爷对下人吩咐着。
  在老太爷身后的一位通房,李太姨娘道:“老太爷,不若让我去罢,奴婢给大姑娘二姑娘做了几件针线活,正好送去。”
  舅母只得夸:“听闻李姨娘绣工了得,如今到不如眼见一番,只是怕我看中了李姨娘的绣工先讨了去,大姑娘二姑娘可得骂我这个老婆子了!”舅母打趣着,李太姨娘也笑着行了个礼,往大夫人院中走去。
  李太姨娘刚刚踏进院子口,便见大姑娘与二姑娘,远远朝这个方向走来。
  大姑娘忙走上前道:“天儿那么潮,路上地滑,李太姨娘也不使个小丫鬟,万一摔着了如何是好,子华真该死。”一旁的二姑娘,闻言不由得看了大姑娘一眼。二姑娘为人实在又没有几个心眼,心里想着面上的表情便露出来了。李太姨娘便为二姑娘开解道:“大姑娘这是关心我一个老婆子罢,一把年纪了又是个奴婢,哪要人搀扶啊,那些个丫鬟都是花一样的年纪,怎么肯听我这个婆子碎碎叨叨的,二姑娘你瞧瞧,大姑娘就是爱摆大小姐谱!连我身边的丫鬟都要训一训。”二姑娘闻言只得陪着笑笑,大姑娘即刻揭过话题。
  站在门口的丫鬟们眼尖,老远便瞧见此一幕,大夫人得到丫鬟们禀报不禁有点失神:“原来几个月不曾见这李太姨娘,今儿个怎么那么热络的跑来了?”一旁的礼嬷嬷也琢磨道:“许是老太爷有何事罢。”
☆、第六章
  原来,这位李太姨娘当年也不是一个省事的主,大夫人进门那会儿,眼瞧老太太被这位李太姨娘的手段整的无计可施,偏偏李太姨娘又不是扮猪吃老虎的,每每老太太想寻事,李太姨娘该跪下的跪下,该受气的受气,但不曾多露一丝苦楚,做起事来一板一眼的。久而久之,老太爷便知道老太太是存心折磨李太姨娘,且李太姨娘是个骨头硬的。
  大夫人对李太姨娘一直以来都是敬而远之,一来嘛,李太姨娘无所出,在这陆府再多呆几十年便是灰尘一把,二来,老太太去世后,老太爷也遣去了房中的人,独独留下李太姨娘,是以,大夫人本着不参合老一辈的恩怨,多有避让,如今听闻此人上门来了,有种“稀客”的感觉。
  李太姨娘笑嘻嘻的行了礼,便道:“本是我一个老婆子无事,便给大姑娘二姑娘做了几件刺绣,正好老太爷与舅母相谈甚欢,便留下舅母吃饭,这才让下人们通传一声,奴婢就接过这差事,自告奋勇的来了。”说着从包裹里掏出几件绣品,递给了清菊,礼嬷嬷一见赶忙上前接过,以示重视。大夫人只得笑颜道谢,客气一番,又嘘唏了几件李太姨娘的身体,这才想起用饭之事。赶忙招呼厨娘多加几个菜,再取出几匹毛料塞到李太姨娘的手上,整理好发簪,同大姑娘二姑娘还有李太姨娘一齐往老太爷院子去。
  未进老太爷的院子,就听见阵阵笑语,几个嬷嬷赶忙上前迎接大夫人一行人边引路边到:“大夫人大姑娘二姑娘李太姨娘好,小心脚下。”等到大夫人进了房中,舅母就早乐不开支的捂着肚子,指着四姑娘道:“妹子啊 没想到陆府的姑娘们个个水灵灵的,先前见了端庄的大姑娘与二姑娘,这会儿又来多解语花,真真是人杰地灵。”
  大夫人一见四姑娘脸色便垮了下来,又瞧见吴姨娘站在右侧,时不时的给老太爷端茶倒水,那装模作样的真让人客气,又不得发作。一行人给老太爷舅母行礼后,倒是大姑娘面色平静,似乎并不惊讶吴姨娘的出现,反道:“还是四妹妹机灵,讨的舅母欢心,我这个做姐姐竟也嘴笨,想不出什么好的,如今只能多往吃食上下功夫,以勤补拙咯。”说着,便使丫鬟端上食盒。众人一脸好奇,纷纷伸长了脖子瞧。大姑娘上前打开食盒,面前的竟是两盘冷菜,一盘是家常的酸拌凉菜,一盘竟是拌海蜇。
  一时间,房中各人脸色各异。老太爷,舅母与大夫人看着这盘茶褐色的海蜇,心里纷纷打鼓。大夫人首先向舅母问道:“瞧瞧大姑娘急的,哪有用一半饭才送上凉菜的道理,快快先将凉菜撤下去,添碗汤上来,。”大夫人望着桌上一盘盘用盖子扣着保温的菜,自圆其说。
  “大夫人莫着急,且让孙女先给老太爷尝尝味道如何。”大姑娘说着拿起筷子作势要去夹那道凉拌海蜇。
  舅母忙按住大姑娘的手:“大姑娘身居闺阁,想必是不知海蜇有毒,这东西…”。
  “舅母莫紧张,这道凉菜是孙女亲自做的,这海蜇送来的时候已经用湖水泡了三天,凉拌之前也用醋浸泡一会儿,这会儿毒素全无。”大姑娘说到这抿嘴一笑:“舅母定是忘了,小时候,趄哥哥曾经被海蜇刺伤过,中了轻微的毒,后来趄哥哥坳着性子定要找出解海蜇毒的办法,趄哥哥聪明,不久之后便让他寻到了,说来这办法还是趄哥哥在信中告诉我的呢!”
  老太爷一听不住的点点头乐呵呵道:“原来如此,这是大姑娘有心了。”
  站在老太爷后的四姑娘通脸煞白。
  一顿饭下来,除了老太爷与二姑娘,众人心思各异。
  “大姑娘请留步!”说此话的正是吴姨娘。此时她随大夫人众人告别了老太爷,跟着大姑娘的脚步,直至行到大姑娘与丫鬟两人处,方才喊住大姑娘。
  大姑娘一回头,见是吴姨娘,面无表情道:“原来是吴姨娘,今个吴姨娘忙进忙出的,这会儿也不歇歇脚,想必是有什么事情罢,随我到我那去坐坐?”
  吴姨娘淡淡的笑了,并未接着大姑娘的话,反而自顾自的吟囔道:“我以为大姑娘端庄贤惠,行事稳妥,是个心地善良之人呢,原也是我傻,从不仔细多看大姑娘,这些年大姑娘在大夫人身旁许是跟大夫人学了不少呢。”
  “吴姨娘这话怎么说的,好似我亏待了吴姨娘似地,姨娘可莫要浑说,不然爹爹回来了可不绕我!”大姑娘作委屈的神色,眼里,话里却一片嘲讽。当年是谁跪在生母牌位前的苦苦向父亲哭诉母亲离开人世的时候有多痛苦多委屈,可笑之极的是父亲居然沉浸在吴姨娘怀孕的喜悦中,看也不曾看她一眼。自己常常想,上天若真是有好生之德,为何不让这个贱人早早死去,为何让她霸占了母亲的位置这么多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