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阙魂

第六十八章 失落


    淑惠妃对我怒目而视,“姐姐和康亲王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啊,姐姐好大面子啊,康亲王可是从来不在外人面前舞剑的。”
    “惠妃娘娘严重了,这在座的都是我大清的有功之臣,何来外人一说。”康亲王看了看我继续说道,“何况这舞剑在乎的是心境,今我西南大捷,将士众乐。大清国泰民安,臣只能接舞剑,得以表达心中之喜悦。”
    淑惠妃气的看着康亲王,嘴张了张,一句话也说不上来。
    “贤妃琴声动人,歌声悦耳,配合十弟的剑法,真是把一首《平沙落雁》表现的淋漓尽致。”福临满意的笑着,“皇额娘觉得如何?”
    “不错,”太后仔细端详起我来,半晌,笑着说:“贤妃不仅琴声动人,歌声悦耳,模样也是越发的俊俏了。只是感觉比刚进宫是瘦了不少,这小脸尖尖的越发显得清秀了。真是个可人儿啊,难怪皇上总是在哀家面前提起你。”
    “皇额娘谬赞了,儿媳只是粗粗的学过一段时间琴,虽说能弹些曲子,可是却总是不能深得意境。只好唱个曲儿,好掩盖住琴声了。”
    太后微笑道:“这丫头,不仅模样长的好,人也聪明。”又冷眼看了看淑惠妃,“本是郑重的场合,可有人却不知轻重,自寻麻烦,不识大体。”
    淑惠妃狠狠的瞥了我一眼,难堪的低下了头,使劲的绞着手中的帕子。
    “好了,贤妃和康亲王表演有功,统统有赏。”福临适时地解围。
    “臣弟/臣妾,谢皇上恩典。”
    康亲王从我身边走过时,轻轻说了一句,“我有话和你说。”便和我擦身而过。
    这庆功宴本来就是君臣之宴,妃子只是陪皇上用膳。如今我又有些微醺,所以就想借故离去。
    我走到了福临面前,“皇上,臣妾方才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有些头晕,臣妾不胜酒力,此刻想出去透透气。”福临看着满脸通红的我,展颜一笑,就让我出去了。
    走出大殿,微风拂面而来,满脸的热意减退,酒劲也下去不少。发梢随着微风轻轻的扫着面颊,嗅着空气中淡淡的花香,我深深的吸了口气,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
    我坐在了汉白玉雕砌的朱兰上,看着远去一盏盏宫灯。不想去看康亲王那伤心的眼神,也不想理会‘小舒子’那不屑的神情。他们二人定是知道我一直在欺骗他们了,只有眼不见,才能心静吧。
    “你怎么成了皇兄的妃子?”一阵嘶哑的的声音传来,只见康亲王那一袭高贵的紫衫站在了我的面前。
    “灵儿,你告诉我,怎么回事?”康亲王如失控一般用力的摇着我,“你怎么就突然成了皇兄的妃子,才几日不见,你就当上妃子了,我真是看错你了。”康亲王怒不可遏的大声斥责我。
    “我本来就是皇上的妃子,灵儿是我宫女的名字,我就是贤妃娘娘。”我尴尬的别过头,不再看他。
    听到我这么说,康亲王目瞪口呆的看着我,仿佛不认识我一般,怔怔的愣在了那里。口里不停的喃喃自语道:“你是贤妃,你就是贤妃,皇兄最宠爱的妃子,原来你一直都在骗我。”
    “没有,我没有,你一开始都没听我把话说完就认定我是宫女,其实我一直都想和你说清楚的,只是没有机会。我只是想和你做朋友,我很珍惜我们之间的友谊。”我忙对他解释着。
    “友谊?朋友?”康亲王自嘲的笑了笑,“难道你我之间就只有这些?”
    “十弟原来在这里,”一声清冷的声音传来,‘小舒子’踱步走来。看看了看我和康亲王,一把将康亲王拽了过去。对我毕恭毕敬的行了个礼。
    “臣弟常舒见过贤妃娘娘,娘娘金安。”说罢看了看依然怔在那里的康亲王,“娘娘,十弟酒力不胜,如有得罪娘娘的地方还望娘娘恕罪。”
    “原来是睿亲王啊,睿亲王严重了,”我无奈的苦笑了一下,“睿亲王还是扶康亲王休息去吧,我吩咐下人准备些醒酒汤。”
    “有劳娘娘了。”睿亲王头也不会的拉着康亲王走了回去,“你还看什么,她可是皇兄的人,最得宠的贤妃娘娘。”
    听到这番话,康亲王回头看了看我,一双好看的俊眉不由拧了起来。转身跟随睿亲王大步离开,看到风一般在廊桥上消失的二人。
    “哎!自古最是情伤人。”这是坐在康亲王旁边的那位男子走了出来,“你就是灵儿?哦不对,你是贤妃娘娘。”说着戏谑的看了看我,“果然是闭月羞花之貌,难怪康亲王每天茶饭不思呢。还让皇上帮他寻找那个叫灵儿的姑娘呢,不过……不过现在看来是没有那个必要了。”
    “你是何人?”我警惕的看着他,不知道为什么,虽说他一脸笑容,可是我总是觉得这个人并没有那么简单,起码不像他表现的那么亲和。
    “在下郭木布见过贤妃娘娘。”
    “你就是郭木布?西南战事的大都统?”
    “正是下官,”郭木布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我“下官曾是康亲王的部下,随王爷南征北战长达七载。一起出生入死,情同手足。”
    “我与王爷并非是你想象的那样,我只是把王爷当成是知己、好友。可能是王爷会错了意,王爷对我的好我都记在了心里。王爷对我的情,我担当不起。郭大人是聪明人,我的意思已经很清楚了。”
    “这么看来,是王爷自作多情了。”郭木布自嘲的摇了摇头,“下官明白娘娘的意思,下官定当如数转达,娘娘出来多时,小心受了凉,这夏天的凉风,可是邪的很那。”郭木布看了看我,转走了回去。
    我坐了回去,一抬头迎来了福临关切的眼神,我笑着点了点头。内堂的人个个开怀畅饮,哄笑声阵阵传来。可我心不随境,如坐针毡的一直等到了宴会结束,马上回到了永寿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