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指蔻

第33章


  慈禧和观容认识两年了,而慈禧这会的年纪已经达到了六十四岁,观容刚刚成年,对于老人来说,会老的越快。而对于观容来说他的体格更加强壮了,十八岁的他比起十六岁时的娇小,肩膀要宽大许多。
  “老佛爷,今日的奏章批示已经结束了,我先回去了。”观容把最后一份奏章给了慈禧后说道。
  慈禧拉了一下他的说轻声说:“小李子还没有回来,容公子多留下来一会。”说着把观容的手放自己胸前蹭了蹭,观容知道慈禧这回的想要什么。他没有拒绝,也不会拒绝,观容两年来唯一没变的就是依然对女子兼容的心态,依然不会拒绝女子的任何要求。
  观容把慈禧抱到床边轻轻互动起来。
  北京城过了两年,如今也到了阳春三月的天,柳絮纷飞,燕子呢喃,不变的大清皇朝依然处在柳絮飘倏的时期,甚至是愈发的风雨欲摧。国外列强不断通过各种条款来控制和侵吞清皇朝的土地,经济,甚至在军事上的条款也越发对外国列强有礼。而在国内,各种叛党乱行,农民起义越来越多。
  加之政权腐败,官员之间勾心斗角,相互诋毁和抵触,使得内忧外患更甚。光绪皇帝拟颁布《明定国是诏》,表明变更体制的决心,这时的他在乾清宫里与康有为等大臣在商议着如何向慈禧太后请示。
  这会儿的光绪帝并不认为清皇朝会走向灭亡,他还是保持着那份纯真,纯真地认为清皇朝会继续存在下去,直到千年。他也按照这个思想来决定变革,以让清皇朝能如他想象中的一样存在千年以上。
  慈禧就没有这方面的想法,慈禧认为如今的大清皇朝不过是处于过渡时期,只要列强在中国得到了足够的利益他们自然会离开,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变革和变法,只要如此下去就可以。只能说慈禧的想法比光绪帝还要天真。
  当然这两个当时的最高权力者也只能去这么认为,他们不可能不去维护自己的权力机构,这个机构就是在自己的想法中去实现独立出来,摆脱列强的瓜分。光绪变革是为了摆脱列强的瓜分,慈禧的想法里同样是认为列强会结束对清皇朝的瓜分。
  只可惜他们都是局限的封建权力者,不可能看得更远。
  观容从储秀宫里出来,观容接受的教育同样是封建思想多一些的,他同样认为这个清皇朝在慈禧的统治下会延续下去。
  毕竟他和观止的差距还有不少,观止的思想就极其上进,在日本出现的他这会儿已经没有了鞭子。在清皇朝统治下,没有了鞭子那可是杀头之罪。
  但是观止在东京街头出现的时候的的确确少了鞭子,留了现代人的发型,穿着西服,越显得成熟。这时的他是不可能回得了国了,回去一旦被发型立马以叛国罪治罪。观止也没有想过要回去,他已经跟了孙文,无法再回头。
  维纳比以前看起来更像个家庭主妇,她怀中抱着一个小女孩,也就一岁左右,这是她和观止的孩子。观止和维纳聊着天。
  观止说:“维纳,这两年来你有没有后悔跟着我,浪迹天涯,没有固定的居所。”
  “怎么这样说?那天从北京城出来后我就已经下定了决心要一辈子跟着你了,即使你不愿意让我跟着你我也会赖着你不走的。”
  观止听了听笑起来,只是他觉得有些委屈了维纳。
  观止带着维纳进入一间日常生活品店里,挑选着衣服,看起来两人就是非常普通的一对夫妻,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这件衣服好看吗,亲爱的?”维纳挑着一件红色的婴儿服说道。
  观止上前去看了看说:“不错,女儿穿起来一定很好看。”说着把女儿抱过来让维纳把刚刚那件衣服拿来试穿。
  观止和维纳的女儿叫观小曼,名字已经不再如过去的那般文人气,接近现代的名字,观止给起的名,他希望这个叫小曼的女子的未来不再是约束于封建皇朝的现代女子。
  “嗯,非常漂亮,哈哈,小曼以后也要长成大美女哦。”为难高兴地笑着说。
  “就买这件了。”说着观止让老板过来结了帐,带着维纳和小曼出了店门。
  在刚走出店门外不久,一个神秘的男子跟着了他们,跟了有一段路,大概是发现观止注意到了他才走开了,观止也有些警觉,于是带着维纳和小曼上了一辆车走了,没逛多久的街,维纳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快回去。
  “怎么这么快就回去了,亲爱的。”
  “刚刚有个人跟着我们,来者不善,还是先避开再说。”
  那个什么男子是清皇朝的特务,也就是为追孙文而来,或许他不认识观止这个人,只是各种眼线他们都不会放过。
  不管在哪一个时代都有这些行动在暗中的特务存在,这门职业是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职业。他盘着鞭子在帽子里,是为了掩盖自己的身份。
  车开到了一处人比较少的地方,是个观止在日本的家里,这里不大,却温馨。还比较偏僻,观止走上了这一条路,就注定了他必须稳妥的过好每一天。在清皇朝还统治着中国的时期了,观止就是叛党,由原本的清皇朝将军到此时身份的变革,并没有熟人知道,在日本也就是只有维纳知道观止在做社么。她能接受观止的思想,因为维纳是英国人。
  回到家里的他们像个普通的家庭一样生活着。
  在观明海家里,观明海的胡子也长长了许多,人一上了年纪就不想再刮胡子了,任由它生长,在云影轩里写着字,这是他的公务。
  妍欣端着茶进来说道:“老爷,这是人参茶,您慢喝。”
  “嗯。”观明海抬头看了一眼妍欣,尔后继续着自己的公务活,妍欣出了云影轩,回头看了看里面的观明海,观容回来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妍欣也有些想念起来观容在云影轩看书的样子。
  院子里穿来观心和观颜的笑声,这两姐妹依然像个女孩子,在玩着风筝。风筝是观颜做的,这些小东西对观颜来说是信手拈来的事,在浙江绍兴居住的时间了,她没少学这些农村人的活。
  “颜姐姐,颜姐姐,快来,风筝要飞上去了。”
  十八岁的观颜看起来更加的迷人了,这个对依然迷倒万千男子的女子,依旧一个人快乐的生活着,也没有想过什么成家,结婚之类的事情,观颜可是不会去想这些的,过得快乐就是她最好的生活。
  观颜也小跑过去,帮着观心拉着风筝,妍芙也在那里陪着她们,倩君已经回去了新疆,最终的结果就是观明海派家丁亲自送了倩君回去,观颜和观心都没有去新疆,观明海是不会让她们这个两个侄女去新疆那么远的地方的。
  倩君的走的时候是在春节刚过了不久的那个春天,观明海还算是比较温情的让观颜和观心把倩君送到了北京城外。最终哭出来的是观颜,倩君也被观颜给惹着留了眼里。观颜这女子什么时候都能快乐,可每一次遇到有人离开的时候总会哭一阵子。观止两次的离开也都是让她哭的撕心裂肺,倩君的离开也同样是。
  两年的今日,一切都变了,观容和观颜两姐妹变得更像男子和女子,每个人的生活都进入到不同的轨迹。他们观明海一家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要发生,许许多多的事情将会迎面而来。
  
第二章 学士夏伯名
更新时间2012-8-24 22:40:52  字数:3103
 公元1895年4月,日本逼迫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定《马关条约》,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发动在北京应试的1300多举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痛陈民族危亡的严峻形势,提出拒和、迁都、练兵、变法的主张。
  这次上书,对清政府触动不大,却轰动了全国。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为了把维新变法推向高潮。1895年8月,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北京出版《中外纪闻》,宣扬变法;组织强学会。
  1896年8月,《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成为维新派宣传变法的舆论中心。1897年冬,严复在天津主编《国闻报》,成为与《时务报》齐名的在北方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阵地。
  1898年2月,唐才常等人在湖南成立了强学会,创办了《湘报》。在康、梁等维新志士的宣传、组织和影响下,全国议论时政的风气逐渐形成。到1897年底,各地已建立以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学会33个,新式学堂17所,出版报刊19种。
  到1898年,学会、学堂和报馆达300多个。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法国强租广州湾,英国强租借后来被成为新界的地区和威海卫,全国人心激愤,维新运动从理论宣传转到政治实践。12月,康有为第五次上书,陈述列强瓜分中国,形势迫在眉睫。
  189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应诏统筹全局折》,4月,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发起成立保国会。
  光绪帝最终没有得到慈禧的批示,也决定了变法,观容和慈禧在储秀宫里并不知道光绪帝的决定。
  为变法维新作了直接准备在维新人士和帝党官员的积极推动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未经慈禧批阅的《明定国是诏》诏书,宣布变法。
  这对于守旧的慈禧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事情,一大方面还是在于光绪帝没有经过慈禧的批示而私自决定了变法的事宜,使得慈禧暗中不高兴,认为光绪帝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
  储秀宫里慈禧对观容说:“容儿,关于皇上变法一事你有什么看法?”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