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醉梦

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宴(一)


清朝皇子婚礼主要有指婚、纳采(早期称
    “初定”)、奉迎、合卺、朝见、归宁等程序。指婚之日,宗人府主管大臣与皇子福晋之父至乾清门东阶下,大臣宣旨:“今以某氏某女作配与皇子某为福晋”。
    福晋之父承旨,行三跪九叩礼谢恩。此后,皇子择吉日、身着彩服去福晋家拜见其父母。
    成婚前一日,福晋家将嫁妆送到皇**中预先布置。嫁妆规格虽较皇后入宫要低,但也奢华非常,远非一般百姓可比。
    又有所谓
    “开箱礼”。此系满洲旧俗,即在嫁妆开箱之后,福晋要先向皇帝、皇后进奉衣服各9套,以示孝敬公婆。
    婚礼这天,皇子以蟒袍、补服为吉服,先去皇太后、皇帝、皇后处依次行礼;如果是妃嫔所出,还要再给亲生母亲行礼。
    同时,内务府大臣率属官20员、护军40名至福晋家奉迎。福晋入宫后至皇**与皇子行合卺礼。
    命妇唱
    “交祝歌”、进合卺酒。饮毕,诸人皆退。是日皇**张幕结彩,设宴招待福晋父母及亲族,文武二品以上大臣及命妇均须与宴祝贺。
    第二天一早,皇子偕福晋依次去叩见太后、皇帝、皇后等,谓之
    “朝见礼”。婚礼后的第9天行
    “归宁礼”(民间俗称
    “回门”)。皇子偕福晋至福晋家拜望福晋父母;福晋家则设宴款待一对新人。
    一般于午时以前宴毕,皇子偕福晋还宫。至此,皇子婚礼结束。清朝皇子的纳采程序(即民间的放定礼)主要是由钦天监选取吉日举行,内容是皇帝赐给福晋家礼物、在福晋家举行定婚宴。
    礼物分为两种,一种称仪币,赐予福晋本人,将在奉迎时抬回皇子府邸;一种是赐币,是赐给福晋父母家人的,是真正的彩礼。
    仪币包括首饰、衣料、日用银器等,计有镶嵌东珠珊瑚金项圈一个、衔珍珠的大小金簪各三支、嵌东珠二颗的金耳坠三对、金镯二对、金银纽扣各百颗、衔东珠的金领约和做各式袄褂被褥的貂皮、獭皮、狐皮数十张,绸缎一百匹,棉花三百斤,饭房、茶房、清茶房所用银盘银碗银壶银碟等若干。
    赐币中,赐给福晋父亲黄金十两,白银七百两,狐皮朝服一件,薰貂帽一顶,金带环、手巾、荷包耳挖筒等配饰一份,备鞍马一匹。
    赐予福晋母亲衔珍珠的金耳饰三对,狐皮袍一件,獭皮六张,雕玲珑鞍马一匹。
    分装于彩亭之类,由内务府大臣率领执事人等前去。福晋父亲穿朝服迎于大门外,仪币陈设于正堂,赐币陈设于阶上,赐马陈设于阶前中道。
    受礼后,福晋父亲率领子弟在中阶下以东望宫阙行三跪九叩礼,福晋母亲率女眷在中阶下以西行六肃三跪三拜礼。
    内务府照例备酒宴五十桌,羊三十六只,饽饽桌五十桌,黄酒五十瓶到福晋家设宴庆祝,并设乐队。
    所有不当班的公侯世爵、内大臣、侍卫和二品以上的官员及命妇,当日齐集福晋家出席宴会,鸿胪寺派官员引礼,钦天监派官员报时。
    福晋父亲率有顶戴的男性亲属宴于外堂,中午十分升堂就坐,福晋亲族折中有职官员与本旗的官员坐东面西,其余来宾坐西面东。
    宴会由奉茶、奉果、奉酒、奉馔酌酒等程序组成,中间伶工乐队奏乐助兴。
    宴会结束,全体官员在阶下望宫阙行三跪九叩礼。福晋母亲与命妇宴于内堂,程序也是如此。
    此为定婚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