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一梦十年

第三十六章 怎落笔都不对


期中考试的前一天。
    叶名扬正挺直脊背坐在课桌前,蹙着眉头盯着眼前的一道数学压轴题。
    “题量的积累还是太少了,看来好几个老师都说过的‘题感’,并不是完全虚无缥缈的一种感觉,而是真真切切存在,对解题有很大帮助的。”
    一个长时间在高强度的题目训练下的学生,可能体会不到这种所谓的“题感”,因为这种感觉已经成为了他们思路的一部分,但对于一个长时间不解题的学生来说,这种面对题目疏离陌生的感觉,就很明显地体现出来了。
    这种感觉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生成,而是要日积月累才能奏效。初中时的叶名扬性子跳脱,并没有做过普遍存在于学生中的错题本,而后世学习的那些过于高深的公式和方法,反而让他的思绪更加杂乱无章,面对一道大题不知从何入手,成为了解题的障碍。
    这样想着,叶名扬叹了一口气,放下了手中的笔,从面前的摞成一堆的书山题海中抬起头来,望了一眼周围。
    晚自修第一节,教室里的气氛静谧而紧张,除了那些自认为复习也没有什么效果的差生在无所事事地东张西望,基本上所有在座的学生都埋头复习着,沙沙的笔触声,偶尔响起的翻页声,与窗外不时吹入的清爽微风构成了一副和谐的画面。
    叶名扬正在经历着的,差不多是学生时代最经典的几个记忆片段之一。
    考前的那种忐忑紧张,埋头的查漏补缺,被风轻轻拂动的窗帘,头顶是不是咝咝作响的日光灯,教室外空荡无人的走廊。
    这一切本该已经是上辈子的事情,如同遥远而又朦胧的梦境,安静躺在他幽深的记忆里,好像那个岁月不曾流逝永远身为少年的永无岛,但在这一刻无比明亮的灯光笼罩下,梦境由模糊渐渐明晰,成为最美好的现实。
    如叶名扬这般抬起头来的学生还有不少,他们从一眼望不到头的试卷与书本中抬起头来,目光游离,不知飘往何方。窗外是漆黑的夜,能看到的只有对面同样灯火通明的教学楼,无数一样的学生埋头苦读,挣扎着为人生这台无论高低的天平,加上一个小小的砝码。
    这样的生活其实是很幸福的。一个人的中学阶段,不似大学和工作,无需问成败,无需问因果,任何的人情冷暖,前途叵测,都不用挂念在心,只要学,这一个字,当然是很幸福的。
    但当身处其中的时候,偶尔的疲倦与无聊,还是会如同潮水一般,在月光照耀不到的地方,偷偷地漫上来。
    比如张涛现在就非常地渴望发生一点什么,他目光茫然地盯着教室门口,试图想要找到某个身影,来打破这仿佛极地永夜般漫长的晚自修。
    班主任陈光辉大踏步地从门口走了进来,双手背在身后,拿着几页文稿。
    环顾了一下四周,教室里的学习氛围,陈光辉还是很满意的,刚刚几次从窗外往里看的时候,都没有发现讲话或者开小差的学生,看来前几周关于考试重要性的叮嘱,是收到了一定效果的。
    暗自点了点头,陈光辉把文稿放在了讲台桌上,绕着教室巡视了一圈,抬起手腕看了看表,轻咳了一声。
    “手里的笔停一下,我来讲一讲明天的作文该怎么写。”几乎是万年不变的考试顺序,为期两天的考试,第一天上午语文,下午数学,第二天上午英语,下午科学,同理,这两天的晚自修也按照这个顺序排列,今晚是语文和数学。
    纵使临时抱佛脚,考前的复习往往也能起到一定效果,因此考前讲题目,大家也都是见怪不怪了,大部分学生都停下笔来,望向陈光辉。
    “记叙文的写作,有一下几个要点,同学们可以拿出笔来记一下,然后对照自己过往写的作文,看看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争取用进明天的考试里。”
    底下的学生俱是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悉悉索索的一阵响动过后,教室里又安静下来。
    “首先,记叙文,要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不要因为字数的限制而去破坏故事的完整性,虎头蛇尾;其次,刻画人物要鲜活,叙事写景要生动活泼,呆板和固定的套路,是拿不了高分的。”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陈光辉拿起一支粉笔,点了点黑板,强调道“情感一定要真挚,不要写那些空洞的好人好事,要把自己内心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打动阅卷老师。”
    底下有几个不安分的学生撇了撇嘴,低声交流了起来:“又是那老一套,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还是不会写有什么用。”
    几个作文成绩一般的学生,也感觉有些生厌,关于怎么写的方式,每次考前陈光辉基本都会交待他们一番,问题是方法有了,到了临考的时候,该不会写还是不会写,毕竟作文不同与其他的题目,不是那么好练会的。
    陈光辉看在眼里,心中暗暗着急。
    中考越发临近,眼看着日子还不剩下多少天,作为一个班主任,他最关心的还是全班整体的成绩,作文这个难题,实在是让他废了不少脑筋,但几次的作文训练下来,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效。
    虽然班里的作文平均分,放到溪城三中,基本上能够排到全校第一,但是和全市顶尖的那些私立学校比起来,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
    他也有心多腾出一点时间来训练作文,培养学生们写作的感觉,但是中考仅剩一个月的时间,各科老师都在争分夺秒地抢占每一个可能的时间段讲题,不可能留给他太多的机会用整整两节课的时间训练作文,况且语文前面的基础分,也还有许多地方要查漏补缺。
    “老师,为什么我听了那么多的方法,看了那么多的作文书,还是写不出来高分作文啊?”出言的是班长朱国栋,他的语文水平,额……怎么说呢,基本上和他高分的理科是两个极端。
    “这样吧,我把几篇好的作文贴在前面黑板上,你们课间的时候可以上来看一下,模仿一下写法和立意,还有,作文这种东西,还是要靠长期的积累,靠套路速成,是拿不了太高的分数的。”陈光辉暗自叹了一口气,有些为学生们感到担忧。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