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帘

第32章


然而此时一个念头突然涌上我的心头,其实可以利用热气球的方式来飞翔。
  热气球是利用加热空气,使得热空气的比重下降,这样就可以浮上天空。然后再加上一个很小的动力,甚至利用风向吹动就可以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而利用气象因素,如同冷空气南下一样,其速度可以达到一天上千公里的速度。比如北京出现的冷空气,则在一两天以后,这股冷空气就可以到达西安。可以想而知,这样的速度在当时已经远远超过了任何的交通工具了。
  而制造热气球的技术,在古代中国早已经有了,这就是三国时期的孔明灯的原理。
  孔明灯的结构非常简单,就是一个撑开来的纸质的灯罩,下面点亮一盏灯,这就构成了孔明灯。孔明灯一旦点亮以后,灯芯加热的热空气就会充满灯罩,使得整个孔明灯的质量小于周围空气的质量,孔明灯就开始上浮。
  从现代的记录来看,孔明灯的飞行距离的达到了一万公里。也就是说在中国放飞的孔明灯甚至可以到达美国,这真是一个令人心动的飞行工具。
  不过孔明灯显然不能够直接用来载人飞行。原因在于孔明灯有以下几方面的弱点:
  第一,孔明灯的灯罩是纸质的,因此稍微不小心,就会被点燃的灯芯烧毁。而纸质的结构也不防水。这样当孔明灯上升的太高的时候,遇到了天空中湿润的云层,整个灯罩就会破碎,最终令孔明灯毁灭。
  第二,孔明灯的灯芯太小,只能够加热非常少量的空气,当然也只能支持非常轻的孔明灯的上升。如果要支撑一个人的上升则需要更大的灯芯。
  第三,孔明灯没有动力,无法控制飞行的方向,因此去到哪里基本上就是随机的。
  考虑到上面的缺陷,我必须改造一下孔明灯。改造的方法就是有针对性地进行:
  第一,将纸质的灯罩改成丝绸的材质。之所以使用丝绸,原因在于其质量非常小,这样不会占据太大的质量。当然为了能够将我升上天空,这个灯罩也要做的更大一些。可以考虑按照热气球的体积是我的身体体积的一百倍来计算。我的体积大概是0.05立方米,那么这个灯罩的体积大概就是5立方米。换算成面积,则我需要5平方米丝绸。这可不是一个小的数目。不过如果实在不行,我还是可以通过用其他布料来代替的。再就是需要一些绳子,这些绳子用一般的麻绳即可。
  第二,动力问题。一个孔明灯的重量大概1千克,我的重量加上灯、燃油以及灯罩的质量大概是100千克。因此我需要100倍的孔明灯的灯油的数量,以及相应扩大倍数的灯芯。同时我还应该有一个可以调节火力的装置,这样我就可以自由地控制我这个孔明灯(当然现在应该严格将它叫做热气球)的上升高度,不至于上升太高了。
  第三,动力问题。这个可以考虑采用气流结合烟花来控制。目前正值北京的秋季,冷空气正在南下,有强烈的季候风的出现,这一股季候风可以将我带到南边的西安。而通过烟花则可以控制热气球的运行方向。当然我还可以通过移动灯芯燃烧的角度,来改变热气球飞行的方向。
  一切准备好了,我马上就开始筹备材料。现在最难寻找的是丝绸或布匹,而燃油可以采用香油,居民使用的菜油也不错。
  要找布匹,当然要到北京大栅栏,在那里有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瑞福祥商行,专门经销布匹。在康熙年间,这家商行到还不是很大,不过几个平方米的丝绸还是很容易找到的。当然不知道这家商行与后来光绪年间建立的瑞蚨祥商行之间有何关系,或许只是名称有些类似而已。
  大栅栏也在西城区,而且就在故宫附近,我刚刚从故宫那边出来,要回去的路我还是认识的。
  于是我决定马上出发,直奔大栅栏。
  起点中文网 www.qidian.com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Chapter 43 制作热气球
更新时间2012-11-10 22:41:21  字数:2052
 不用很长的时间,我就已经到了大栅栏,在一条古街上,人流熙熙攘攘,大家都似乎还挺忙的。我穿过人流,一直往前走,不久就来到了瑞福祥商行附近。走近一看,一个高大的石雕的牌坊立在前面,上面书写“瑞福祥”三个大字。我意识到这就是我要来的目的地了。
  穿过牌坊,来到一排木制的房子前面,可以看到瑞福祥商行就在前面。当然同现代的百货商店相比,这样的商行只能够称作是士多店,但是在三百年前的康熙年间,这还真是一间规模挺大的商店了。
  进到商行,我径直走到买布的柜台前面,大致浏览了一下,看到中间有一捆白色的丝绸竖立在一大堆布匹中间,心想这正是我所需要的。如果是有颜色或者是有花纹的丝绸我还真不太敢用来制作热气球,担心飞到天空中引起太多的关注。
  于是我大声嚷嚷起来:“喂,伙计,给我来两丈丝绸。”
  伙计唯唯诺诺地跑了过来,非常热情地说:“姑奶奶,您要买绸缎呢?”
  “这不废话吗?我不买绸缎叫你过来怎样?快点,宫中的琴贵人要买两丈丝绸,你给我丈量一下,剪开了给我。”
  之所以是两丈,这是由于古代的度量单位跟我们现代的有点区别。古代的一丈等于十尺,三尺等于一米,一丈大约就是三米多。我要了两丈,也就是有六米长。而我看这块丝绸宽度一米,因此两丈长的丝绸就有6平方米,有足够的富余了。
  然后我从口袋里掏出了从李嬷嬷衣服里面拿来的一块刻有“琴”字的佩玉,对着伙计晃了晃,说:“我是宫中琴贵人的容嬷嬷,你先将这笔账记下来,月底一并结账。”伙计似乎认得这块玉佩,马上点头称是。说到:“琴贵人是我们这里的贵客,她老人家一句话我们就马上送过去,请问还是直接送到琴贵人的府上。”
  “不需要了,因为这次要的比较急,你就直接打个包裹我拿回去就可以了,反正绸缎也不重。”我有些不耐烦地说。
  伙计虽然有些疑惑,但考虑到琴贵人一直是这里信誉最好的顾客,也就不敢多问。
  伙计拿下绸缎,提起剪刀,三下五除二,两丈绸缎就剪好了。然后麻利地折叠在了一起,外面在包裹上一块粗布,塞在了我的手里。一边塞一边还不断叨唠着:“姑奶奶,您拿好了,有什么问题请回来找我。另外代小人向琴贵人问个好,小的祝她老人家身体健康。”
  “行了,给我吧,我会说的。”我很不耐烦地拿过绸缎,在叫他多拿点麻绳给我,说我有用。
  伙计也没有再多问些什么,只管回头拿了很长的一段麻绳过来给我。
  拿到了这些东西,我出了瑞福祥楼,迅速离开大栅栏,去到比较偏避的地方。用麻绳将绸缎捆成一个灯罩的形状,看起来虽然有点简陋,但是当我准备张开来看看的时候,一阵微风吹过来,差点把我拖了一个踉跄,看来这玩意确实非常厉害。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我赶紧将捆扎好的丝绸卷在了一起,往灌木丛中塞了进去。中午和傍晚时分,我都在到处闲逛,好在李嬷嬷的口袋里有不少碎银,这些碎银足够解决我两顿饭,并买回一大桶菜油了。
  在买菜籽油的时候,我特别提醒伙计给我装油的木桶一定要非常坚固。伙计为此还专门拿了铁锤不断敲敲打打,最终确信这桶即便是从高处摔下来也不会烂掉为止才交给我。
  虽然有些简陋,但是为了能够飞上天空,也只能够凑合一下了。
  然后再到街市上买了火石、砍刀、手缝针线、烟花等工具和材料,就回到我收藏丝绸的灌木丛中,剩下的时间,我就是砍下一些树枝,去掉枝叶,保留树干。并将这些树干插销在一起,然后用剩余的麻绳绑起来,最终形成一个牢固的木制篮子。我自己坐进去还有很大的空位可以放下油桶。
  完成以后,就是静候天色黑暗下来。因为只有天黑的时候,我才能够飞上天空,否则白天升上去,太引人注目。万一引起官兵的注意,那我就麻烦了。
  而在晚上,即便是我上升到天空中,有一点火光,下面的人还以为是一颗星星,他们实在是不知道星星是怎么一回事,只要是在天上的,这些古代的人都会当成是星星的。更有趣的是,他们也不会去探究,为什么今天的星星会飞的这么低而且还这么快。想到这里我不禁会心一笑。
  或许是因为没有电灯,古代的黑夜来的特别快,刚刚还在休息,天一下子就黑了下来。这时候就到了我工作的时候了。我敲打几下火石,点亮了一堆枯树枝,这时候我自己有了足够的亮光。然后我将捆好麻绳的丝绸拿了出来,小心地将丝绸铺开来,并压上石头,防止被风刮走了。然后我将刚刚制作完成的木制篮子捆绑在绸缎下面,确信已经非常坚固了,再将油桶、烟花放进木篮之中。
  然后我将包裹绸缎的麻布拧成一条绳状,并用绳子捆绑牢固,伸入油桶之中。麻布一遇到菜籽油,马上就将这些油吸收上来。等到麻布顶端已经有足够的菜油了,我从火堆中拿出一根燃烧的树枝,放在麻布上面,一下子就点亮了这条巨大的灯芯。
  看到自己的工作有了成绩,心情非常舒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