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凛然

第313章


  “哈哈!正是如此。”
  杨度神采奕奕,悠然自得,像是喝下了三斤醇酒一样:“这一次算是开眼界了。从做出决定,到顺利举行盛大阅兵式,再到一鼓作气挥师北上,前前后后仅用了短短两天时间,放在以前我根本不敢想象,就算是袁大帅时期的区区一个秋操。准备时间也得huā上十天半个月,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为何益帅和诸位将军总是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了,确实有骄傲的本钱啊!”
  众将相视一眼,每张笑脸上都挂满了自豪。
  等大家安静下来,萧益民说出自己的下一部计划:“根据北京总部和我们的情报渠道刚刚发回的系列密电看,张作霖的两路大军已经停止南下,并在山海关以南地区原地构筑防线,所以我估计接下来就是互相扯皮和讨价还价了,而且我敢说,不超过今天晚上,〖日〗本驻南京领事馆就会急巴巴赶来向我们提出强烈抗议。”
  众人均点头同意,萧益民继续说道:“但是,王键的三个师不能停止行动,还要继续通过火车迅速向山东开进,一定要给山东日军和山海关一线的张作霖部继续施加压力,给在河北东部和北部地区迎敌的北洋各军树立信心,哪怕最后打不起来,也是一次很好的实战演练,不需要有什么顾虑,气可鼓而不可泄!”
  “没错!就该按照既定计划实行,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绝没有半途而废的道理。”杨度大力支持。
  众将齐声附和,眼里均是浓浓的战意。
  一年多没有打一场大战了,谁不想抓住这个立功受奖、留名青史的宝贵机会?无奈萧益民偏心,把这个绝好的机会留给了王键和他统率的、曾经被誉为铁军的三个主力师。
  萧益民笑着道:“我打算按计划出去巡视一圈,先和方舟到南昌看看,然后从赣南前往广州,陈炯明那边已经多次来电来函询问我的启程时间,估计要在广东停留一周左右时间,然后借视察湛江军港的机会,悄悄到海南看看。”
  昨天刚从北方赶来的朱庆澜连忙问道:“益帅,值此关键时期,不能轻离大本营啊!无论是山东还是山海关,只要有个变动,就需要益帅临机决断!”
  萧益民笑着道:“没关系,大本营不是还有皙子先生和诸位将军看家吗?哪怕突然打起来也没问题,各种计划和应对方案早已完备,照着执行即可,哪怕需要我的意见,不是还有无线电台吗?放心吧!”
  “这可不一样啊!”朱庆澜还是不放心。
  杨度笑着解释:“子桥无需过虑,这个时候益帅南巡。反而不会引起太多注意,毕竟关注点均在一触即发的北方,益帅也需要出去走上一圈,和各省封疆大吏见个面,叙叙旧,除了感谢人家的捧场、检阅各省军队的整编成果之外,还得商讨一下各省明年开始的税收上缴问题。再有就是海南的中美合资钢铁厂即将建成。临高的海军造船厂也已经投产,生产的快速巡逻艇都穿梭在长江之上了,大批有功将士需要慰问嘉奖啊。哈哈!”
  朱庆澜回味过来,对萧益民笑了笑不再坚持。众将也都会意地笑了起来,心里都知道还有更重要的东西不方便向朱庆澜透露。所以谁也没有做出什么补充说明。
  次日清晨六点,载着萧益民、王陵基、行营各处主官和一个警卫营兵力的“南昌号”炮舰,在四艘快速炮艇的护卫下,驶离秦淮河口的军用码头,在晨曦的薄雾中,逆流而上,徐徐远去。
  ......
  七月二日上午,北京总统府。
  “给徐将军回电:得益于南方各省之鼎力相助,冀东一线局势已逐渐稳定,勿念。伱部应按原定计划,迅速肃清库伦地区伪蒙武装,羁押之白俄官兵需尽快解送归绥玉泉大营。”
  段祺瑞口述完毕,在电文上签上字,转向已经放松下来的曹锟和王士珍等人:“诸位怎么看张雨亭特使送来的谈判信函?”
  曹锟看到王士珍等人也望向自己。下意识地摸摸上翘的胡子,沉思片刻:“那就谈吧,不过要借此机会好好教训一下两面三刀的冯焕章,绝不能让这个巨大隐患继续留在昌平,说句泄气的话,我睡觉都担心他在我背后插上一刀。”
  众人看到曹锟懊悔的样子。唏嘘不已,段祺瑞心里是又气又恨,奇怪的是还有点儿幸灾乐祸的味道。
  王士珍慎重地分析:“恐怕还没等到我们去找他,他已经率部西去了。”
  曹锟的参谋长熊炳琦立刻会意过来:“是了,只要一鸣老弟挥师北上的消息传到冯焕章那里,他必然知道昌平待不住了,而且还得时时防备幼铮的大军从库伦南下攻击,因此他必定会匆匆逃往晋西北地区,阎百川可是他的老朋友,以阎百川八面玲珑的性格,肯定会接纳冯焕章,说不定还会代他向我们求情。”
  曹锟轻轻拍了拍桌子,懊悔地说:“极有可能会如此……这下事情有点儿复杂了。”
  段祺瑞不屑地笑道:“没什么复杂的,冯焕章部已经被取消番号,他手下的一个师近半是新兵,在舆论的打击下逃的逃散的散,如今他身边能剩下三四千人马就算不错了,而且邓锡侯的三个满编师早已占领九原至榆林一线,及时堵住冯焕章的西逃之路,他就是想跑到河套去与井岳秀那群被打得损兵折将的老兄弟汇合,也过不了邓锡侯这一关。邓锡侯这个川猴子可不像我们这般顾念多年的袍泽之情,见到冯焕章恐怕招呼都不打一个就会往死里揍。所以我认为,冯焕章除了逃进山西避祸之外,哪里也去不了。”
  众人不约而同齐齐点头。
  曹锟又是一叹:“想不到南方各省竟会如此团结,看来,萧益民南方霸主的地位已经彻底稳固了,我们这些人只能望而兴叹啊!”
  熊炳琦无奈地直摇头:“北方贫瘠,兼之二十年来天气异常,不是干旱就是蝗灾,山东年年发洪水,三年来不但没有分文税收,反而要大力赈济;河南土匪如林,内战不休,唯独豫南和豫东南这个粮仓能保障收成;陕西大战方停,陈树藩、邓锡侯和刘镇华三人坐镇,至今没有对〖中〗央的意见有何回应;山西倒是年年风调雨顺,几年来工商百业均有所发展,无奈阎百川这个铁公鸡已成气候,根本不用指望他能给〖中〗央上缴一文钱;唯独剩下平津、直隶、察哈尔、绥远支撑我北洋一系,要是没有南京两年来的数千万税赋,恐怕我们喝粥都喝不饱了!唉,再这么下去不行了,得想想办法了。”
  众人听了沉重不已,可一时半会儿谁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只能看一步走一步,先把目前的危机解除再说了。
  ~~~~~~~~~~~~
  第二三八章殚心竭虑
  盛夏季节的海南炎热而又潮湿,时不时突然而至的阵雨,不但没能给滚烫的地表降温,反而因蒸腾而起的热流笼罩让人更为难受。
  位于海岛北部的临高地区却大不一样,这个从唐朝开始就是历朝历代流放犯人的地方,一直保存着完好的植被和天然的环境,放眼望去,层峦滴翠,绿意盎然,田野中河流交错,湖泊遍布,因此哪怕海面上热浪翻涌,阳光逼人,陆地上总是空气清新,凉爽宜人。
  萧益民在数十名将校的簇拥下,穿过方圆五公里的军事禁区,通过六道严密警戒的哨卡,终于来到隐掩在山海和参天树林之间的敦门海军基地,茶水都来不及喝上一杯就匆匆走向码头上列队迎接的一百二十名中外技术专家和潜艇生产厂各部门负责人,与大家亲切握手,向每一位默默奉献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跟随在萧益民身后的德国驻南京总领事馆首席武官夏普乐少将指着一位矮壮的大胡子德国工程师,低声介绍:“萧,这位就是我常和你提起的德国潜艇设计师亨德雷德.冯.布雷默先生,正在船台上兴建的两艘U18型潜艇从立项到设计,都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心血。”
  四十五岁的布雷默与萧益民紧紧握手:“将军,感谢您给了我把理想变成现实的珍贵机会,要是没有您和德意志国防军参谋总部的密切合作,恐怕再好的设计也会因为德意志的战败而扔到了大海里。
  “另外。请允许我代表从苦难的祖国来到这个美丽海岛工作的三百二十五名德意志工程技术人员和近千名家属,以及在遥远的内陆地区四川愉快工作和生活的两千五百余名德国人,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谢!”
  萧益民热情地伸出左掌,覆盖在布雷默有力的双手上:“我也要感谢您,感谢所有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帮助我们建设国家和军队的德国朋友!布雷默先生,我认为任何的困难都是暂时的,伟大的德国必定会重新崛起。再次走向辉煌!这个时间也许比较漫长,但绝不会超过十年,我相信勤劳勇敢、团结一心的德国人民一定能渡过眼前最艰难、最黑暗的痛苦时光。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谢谢您,将军,谢谢!如果您不介意的话。请让我暂时担任您的向导,向您介绍U18和U18B两个型号潜艇的建造情况,以及在得到美国全套先进机床母机和几种新型合金材料之后的改良设计。”
  布雷默非常感动,他从萧益民眼睛里看到了诚挚的祝愿,从萧益民流利的德语中体会到真诚的友谊。
  萧益民非常高兴:“求之不得啊!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