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天涯

第152章


要是因为等他们一月半月,算上物资运输的时间,南荒百姓又不知要饿死多少人了。
  “何先生,请你立即回长康府,让卢管家清算府里的财产,尽快地把府里的物什变卖,府里的仆役除了几位先生要用的以外,全都发给薪金遣散了……”
  众人愕然,高云歌道:“相君,赈灾是朝廷的责任,您不必如此。”
  “朝廷三年来减免赋税,与民生息,积余不多,国库应付正常的财政开支都有些吃力,哪有多少钱赈灾?唯今之计,只能发动民间捐输善款。既然如此,我这倡议者就应该先立个榜样。”
  “郎君,您这几年建学校修路途没少用钱,全仗卢管家持家有方才能平衡收支,不到秋末封邑缴供,府里基本上没有积余。就算变卖家财,也筹不到多少钱。赈灾还是从四方楼里调款吧!”
  姝鬟的话让我不禁抹了把脸:“从四方楼调款是不行的,为免哄抬物价发灾难财,四方楼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去联合其它商家平稳市场……何先生,你去告诉卢管家,情势危急,要尽快行事,筹得多少是多少。”
  众人出谋划策,各行其是。我把付南音和户部众官员拟定的物资调配书签好递给高云歌后,晁视突然道:“相君,我想写封信送去苏郡,请世神教召集信众救济灾民。”041DE默:)授权转载 惘然【ann77.xilubbs.com】
  我心里一惊,抬头问道:“醒源兄,你这是何意?”
  晁视淡淡地说:“相君,世神教教导信徒以农养商,以商扶工,再以工富商。立足海外诸岛,与陆地诸国商贸,说它富可敌国毫不为过。大难当前,怎能不请它出一把力?何况临海郡有它的教民数十万,无论是依它的教义还是依道义,它都应该伸出援手。”
  依二十一世纪的现况来说,能够对天灾人祸做出最快捷最人道的反应的,往往是以宗教名义成立的各种慈善机构,因为它们跨越了国界和种族,少了官方的利益勾斗。
  只是世神教创立至今,不过四年,且又是在战争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它的信徒能够具备它倡导的人道主义精神吗?
  “好,醒源兄,你去写信,写好拿过来我签名。”
  晁视刚展开信纸,就见张天旋风般的刮进屋来,一迭声的问:“相君,你怎么来了?”
  “张兄请坐。”
  我微笑着比了比自己,“你看,我身体好得很。倒是你跑去西营干什么?”
  张天脸色一凝,沉声道:“相君,据金州渤州的府兵营长来报,近日东辽几大士族大肆集结家丁,异动频频。”
  “好一条趁火打劫的毒计!”
  我咬牙怒骂,从户部派吏员去东辽丈量土地,审定户籍受到重重阻挠起,我就知道东辽的几大士族必不可能让我从容地将他们的势力分解。我想把矛盾爆发的时间拖到西南稳定,嘉凛还朝,却没想到他们竟有胆量此时异动。
  “你去西营,是令黑白二旗备战?接到的消息已经如此凶险了么?”
  “据报各族集结的家丁的数目合起来超过万数,时机不对,必须早做准备。”
  我感觉张天必然已经做了军事调动,正想问详细些,刚才和吏部尚书一起离开的年社明又跑回来了,而且这次的脸色比他要车去门下省时更难看,红里透着青白。在他身后跟着的人赫然是随户籍审查官缪印堂的去东辽丈量土地,我已经差不多一年没见的孔德立。
  “晦如,有什么事?”
  年社明反手指了指孔德立,喘了口气,居然没说出话来。
  “相君,在金州审查户籍,丈量土地的户籍审查组被暴民所困,缪印堂大人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我心头剧震,骇然问道:“你确定是‘暴民’?”
  孔德立惨然笑道:“的确是‘暴民’,只是这暴民必定是出自金州士族李家门下。东辽李、熊、司、成、庞五大家隐瞒土地,户籍十分严重。缪大人自到金州以后,阻难重重,历时一年才摸出了眉目。刚测出李家占地超过了两万顷,隐户五百余,口上万。正准备仔细整理,上报朝廷,住处外就有暴民生事。我因为外出安排回程,恰好避过了暴乱。但据我探得消息,审查组的十名官员,三十余名属吏随从都陷落于暴民之手,伤亡过半,朝廷再不援手,审查组全员性命难保。”
  “相君,让我率兵踏平了李家!”
  我打开办公桌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一叠地图,打开东辽的部分。地图上,标画着东辽百余家士族的聚居之地。李家就是金州姓氏最古老,门第最清贵,势力最强大的士族。依附着李家的,还有鞠、查、管等十几个小姓。
  “金州是东辽物资集散的主要城市,朝廷若想从东辽运输物资南下,就得对李家退步……张将军,你确定你能尽速拿下李家吗?”
  张天朗声回答:“主公南下之初,令我主持府兵改制时,就是将重心放在东辽。东辽之战,主公早有安排。若战,不出一月,我必能踏平五大家。”
  我抬头看着也德立,厉声问道:“德立,你确定暴乱者是李家所使?绝无虚假?”
  孔德立挺胸昂然道:“我从暴民的兵器、行动组织、起事时间三方面来看,可以确定暴民动乱的确是李家指使!如有虚假,兵到东辽之后,可将我斩于阵前!”
  战,或是抚?
  战,此际朝廷出兵,无法像常规作战那样供应军需,张天领兵,必会行西元旧风俗,以掠为养。不止几大世家会被诛绝,地方百姓也难免惊扰。且金州正扼着物资输送路线的要冲,战事若不能及早平定,南荒赈灾的物资在倾尽了中昆西凤两地之力后,就会失去接继,无法应对今冬的窘境。
  抚,朝廷就要承认东辽士族的特权,新朝法制从此在东辽就成了空文。四年辛苦建立的威严荡然无存,户籍审查组目前或许幸存的官员固然性命难保,以后朝廷再往东辽派官,只怕也都要像旧朝士族势力最鼎盛的时候一样,受制于地方士族;甚至于任官还要由“士选”。
  
  第八十二章
  “户籍整理,土地丈量,是朝纲定制。法纪威严,不容轻辱,更不容践踏蹂躏。东辽士族门阀,目无法纪,煽动府丁武力抗拒土地丈量,杀伤扣押朝廷命官,形同叛逆。某今以尚书省相君之名,召令兵部侍郎张天立即派员统兵前往金州平乱!”
  张天抖擞精神,大声应道:“末将领命!”
  我提笔写下调令,打开印匣,摸着那颗我还是头次用来调兵的大印,觉得一双手沉甸甸的,如重千钧。这印一盖下去,战事便起,一场血腥,在所难免。
  “相君,调兵遣将是朝廷大事,应当由三省宰相会集决议。”
  晁视跟着我近四年,今天我才知道他也会有如此惊惶失措的时刻。我怔了怔,知道他必是猜出了我的心意,心里一阵怅然,嘴里却硬声道:“兵部由我直掌,出兵与否也是由我直断,岂有三省集会决议之理。战机稍纵即逝,更是丝毫松懈不得!”
  我双手把盖好大印的调令递给张天,沉声道:“张侍郎,起事士族应当如何处置,某授予你擅专之权,你可依制而行,不必回禀。但某家希望军队所至,无辜百姓能够安然,做不到鸡犬不惊,也切勿烧杀劫掠。”
  “相君放心,末将一定从严治军。”
  我想了想,转头问孔德立:“是不是所有的世家都有隐藏户籍土地?”
  “是的。”孔德立应道:“但也有几户在户籍审查组勒令审查后,配合审查的。比如管家和成家。”
  管家……总算没有辜负我这几年的照顾,还知道事情的轻重。我松了口气,“仅用武力平乱,终究不是上乘之法,还需要柔性安抚,双管齐下。高侍中,我令你带上得力的属吏,随军而行,安抚地方百姓。”
  “下官遵命!”
  高云歌躬身道:“下官以为士族门阀之所以敢放肆,不过是倚着地利之势。若是借此时机将他们迁出东辽,在其它郡县划定地域与他们对换田地,便可绝了后患。”
  强制移民,使士族彻底失去对原来的住地的土地和农奴的人身控制,高云歌这点子真是毒到了根子里了。
  “高侍中此计甚妙,但不能操之过急,没有参与此次事变的家族,日后搬迁,朝廷予以补贴。为了不伤及他们的根本,先把近年参与商事,对土地倚赖不高的家族迁出。比如管家近年沿运河沿线南下经商,重心其它已经放到了中昆以南……就先将管家迁到南荒泉郡吧!其余的家族,则比对管家逐步搬迁。”
  “下官一定审时度势,慎重行事,尽力安抚东辽,不负相君厚望。”
  管家迁至南荒泉郡,我总算了了一桩挂在心里的大事,兑现了对当阳生的承诺。
  “德立,你是缪大人的随从,也是东辽事变的目击者,东辽的士族的情况你比别人熟悉,也与高侍中一起随军前往东辽吧!”
  “是。”
  晚上我就在春秋阁后进的小厢房里住宿,我也知道这种时候,若不好好调理身体,实在无法应付局面。饮食用药睡眠都依医嘱而行,不敢有半点轻忽。只是人虽然借助药力和安息香闭上了眼,精神却始终处在一种半迷糊半清醒的状态,无法沉睡休息。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