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北京

第38章


上了车,张宁还是半天没吭声。高桥惠子打破了沉默,说:“张宁君,您今天帮了我这么大的忙,我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我请你吃晚饭吧。”
    张宁这时脸上的红潮已经被凉风吹退了,神态也自然了下来,说:“不用,这么点儿事儿,就让你请吃饭,那哪儿行?”
    高桥惠子说:“跑了一天,也到吃晚饭的时间了,我也肚子饿了,反正要吃饭的嘛,就一起吃,好吗?”
    张宁本来也不是优柔寡断的人,想了一下,爽快地说:“好吧。这样,我带你去吃吃咱们中国的特色菜。”
    高桥惠子很高兴:“好呀,其实早就听爸爸说中国菜好吃了,只是一直很忙,来这里这么长时间都没有机会。”
    张宁:“你没听说过一句俗话:吃在中国吗?外国游客,有些就是慕名中国的吃文化,才来中国一饱口福的。中国在吃上是很下功夫的,已经衍生出一门文化,历史传承很悠久的。唉,只可惜现在一些年轻人,非要赶时髦,喜欢吃什么麦当劳、肯德基,还做为一种时尚。其实这些在国外是那些没有钱的人,或者生活节奏太紧张顾不得坐下来好好吃一口饭的人,不得已才选择的快餐食品。说白了,就是垃圾食品,到了北京却成了宝了,因为是外国来的。我有个同学的妹妹,有一回请她们外教吃饭,选在麦当劳,外教很不高兴,还以为是故意看不起人家呢,其实,这在中国是一种贵宾级待遇,很可笑啊。”
    高桥惠子听着张宁发牢骚,她很能理解张宁的感受。
    当年的日本在二战时是战败国,爸爸那一代的人也是低着头、弯着腰生活的。但大和民族的凝聚力和拼搏精神是令世人佩服的。他们拼死拼活的工作,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神话,用自己的汗水换来了别人的尊敬,现在他们这个小小的岛国,可以挺直了腰板说话,对世界经济巨头的美国铿锵有力地说:不!
    高桥惠子在爸爸的教育下,懂得自尊自爱自强的道理,与日本当今社会上一些新潮的女郎是不同的,她有自己的想法。虽然表面上看来,惠子是位柔弱温顺的日本普通女孩,但她内心有对人类深深的热爱,她也很爱自己的祖国,但她不盲目,对当局的一些说辞,能深入地思考,对于历史,正直的年轻人是负有还原真相的责任的。错了,就是错了,何必要掩饰?勇于承担后果,向被迫害的国家和民族给予精神和物质的补偿,这才是现在应该做的。
    高桥惠子默默听着,并没有发表意见,她觉得张宁虽然话有点偏激,但他满腔爱国的热情和自己是一样的,在这一点上,自己和他的心是贴近的。
    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在来中国的这帮女孩子中,大家谈论的最多的是哪儿的衣服漂亮,哪儿的日本料理正宗。虽然做为女孩,惠子也喜欢这些,但这不是生活的全部,不是精神世界的全部。高桥惠子在家里和父亲那种纵谈国事天下事的快乐,在这儿找不到了,因此她非常想念爸爸。现在听到张宁的话,好像跟爸爸在一起谈论时事,一种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
    张宁自顾自的发了会儿牢骚,见高桥惠子能注意地倾听,觉得很畅快。
    张宁有时在妹妹面前述说对这个社会不良现象的不满时,妹妹要么不以为然,很不耐烦地躲到一边;要么干脆和自己抬杠,说他少见多怪。妹妹的口头禅是:“这有什么!”
    张宁有时认起真来,会感到很痛心。社会上的一些畸形现象,人们都不起来抵制,任其发展,那社会的规范在哪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本来是勉励勇于冲破旧俗陈规的人的激励之辞,但现在成了一些人只顾个人,不管自己的行为是否损害了他人和社会的托词。
    张宁有时也想,是不是自己年龄大了,真的跟不上时代了?但某些主流的传统思想永远不会过时,有些美德永远不应该抛弃。比如爱国,在任何时候,国家遭到侵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随时准备抗起钢枪,打击侵略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