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北京

第39章


两人说着话,让司机送他们到一家北京有名的涮肉馆,付了钱,下车。
    热腾腾的火锅端上来,摆上各种蔬菜,旋的薄薄的羊肉片、牛肉片,张宁给惠子倒上饮料,给自己斟满酒,兴冲冲吃起来。
    一边吃,张宁一边夸赞着:“惠子小姐,你别笑我,这样的涮肉再加上酒,是我最喜欢的。吃起来很有豪情。你要是了解中国的文学名著《水浒》,就知道,男子汉大丈夫,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才叫爽快。”
    高桥惠子笑盈盈地说:“在家听爸爸介绍过,中国的四大文学名著之一。是不是还有一部书叫《红楼梦》的?我爸爸很推崇,只可惜我没有看过。”
    张宁说:“以后你的汉语水平提高了,就可以看看。不过对你们来说,还是有些困难的。里面的诗词,还有白话文言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那就看张宁君这个老师教导的水平怎样了。”爸爸的药寄走了,高桥惠子一块心病消除了,心情很轻松,跟张宁说起话来,也不一板一眼了。
    张宁笑笑:“我这个老师,也只能蒙蒙刚来中国的你,你在这儿时间长了,只怕教你都没资格了。”
    高桥惠子:“张宁君太谦虚了。”
    “我说的可是真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学得的连汪洋中的一滴都不到,当然要谦虚点儿了,如果连这一优点都没有了,我可真是一无所有了。”
    高桥惠子莞尔一笑,觉得张宁说话挺风趣幽默的,不像第一次见面时,那么严肃,也就没那么拘谨了。
    高桥惠子问道:“你是当作家的,第一次见你时感觉很不好接近,没想到……”惠子不知下面怎么措词。
    张宁正把肉倒进锅里,侧头问道:“没想到什么?是不是我也有挺粗鲁的一面?”
    高桥惠子赶紧说:“不是粗鲁,是豪放。”
    “豪放?”张宁听地哈哈一笑,说:“在宋词里,有豪放派,我就很喜欢豪放词。苏轼、辛弃疾是我最欣赏的两位豪放派大诗人。只可惜,我不会写词。”
    高桥惠子听了,说:“我这一会儿倒学了不少知识,知道了《水浒》、苏轼、辛弃疾,张老师,贵国是不是有句话叫‘寓教于乐’呀?”
    张宁看高桥惠子这么冰雪聪明,非常高兴,大笑道:“孺子可教也。”一直以来,张宁心头背负着历史的重任,总是沉甸甸的,没有片刻轻松,今天和惠子却很谈的来,从没有笑的那么舒畅过。
    两人一边畅快地吃着,一边讨论着中日文化的相同和差异之处。
    高桥惠子告诉张宁:“在日本,女子的温顺是由于日本男性对女性的歧视,现在虽然好多了,但这种历史的传承不是一两天内能改变的,日本男人的大男子主义是有名的。”
    张宁点点头,说:“这跟中国有些相似。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是世界上封建制度最长,也最完善的国家。封建制度的第一受害者,就是妇女。封建礼教摧残着她们的身心。旧社会,妇女裹小脚,被认为是美,这是一种畸形变态的审美观。现在,中国被称为妇女解放很彻底的国家,中国被认为是女权很高的国家。确实,妇女在中国顶起了半边天。但那是在城市里,农村,许多妇女还是处于被丈夫压制下,甚至生活在家庭暴力中。”
    惠子听了,问道:“张宁君,对家庭中的夫妻关系怎么看?”
    “首先,要平等。夫妻是心相连,身相靠的,同心协力,营造自己的家庭,对对方要有爱心,能宽容。其次,要民主。妻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丈夫的附属品,对妻子要尊重,要考虑到她做为一个人的感受。当然,妻子同样要尊重自己的丈夫,不能像欧美一些国家似的,倒过来,妻子虐待丈夫。”
    高桥惠子听着张宁与日本男人不同的婚姻论调,觉得很新奇。
    日本男人对妻子的要求就是服从,而日本的女人也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结了婚,女人就是家里的主妇,不再上班,专心在家伺候丈夫和孩子。对丈夫的顺从是天经地义的。
    第一次听到女人可以在家庭里像丈夫一样有发言权,表达自己的思想,受到尊重,这是不可想象的。但高桥觉得这个全新的思想,自己很愿意接受。不过,自己是日本人,最终还得嫁给日本人,还得过日本女人应该过的生活,张宁的婚姻描述,也只能憧憬罢了,怎么可能实现呢?除非,自己嫁一个中国人,就像张宁一样的中国男人?
    高桥惠子想到这儿,不禁抬头看了张宁一眼,张宁虽然不是那种很帅气的男人,但他端端正正的脸庞,浓眉大眼,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举手投足间有一种成熟男人所特有的魅力,勃勃的英气令他看起来很有神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