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金字塔之谜时空论

第52章


………… 尤其令人惊异的是吉萨太古时期的建筑风格表明了这个12000年前的文明居然仍旧属于典型的古埃及文明!!!同一个文明,又夏能为金字塔中所显示的两个年代——公元前10500年和公元前2450年——作证吗?
从公元前10500年开始,到8000年后大金字塔落成为止,经由一个统一的伟大设计计划全程引导。格雷姆?汉考克认为这是因为高级科学知识和工程知识穿过了很大的时间鸿沟,连续不断地被承传了下来,从而在埃及大地上,自旧石器时代到王朝时期,一直有开明之士和练达之人出现。然而,这个解释合理吗?这些知识以何种形式居然能够传承8000年漫长岁月的呢?在其中的几千年的石器时代里没有文字、没有学校、没有图书馆与博物馆、更没有科研机构,知识如何传承?1984年,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近代符号学的先驱托马斯?西比奥克(ThomasA.Sebeok)写了一篇名为“沟通十个千年的通讯方法”的论文。这篇论文出于美国能源部为了警示一万年以后的人类而做的研究。今天人们将许多核废料深埋在地下,为了不让后人不慎再将它们挖出,美国能源部想要设计一种一万年以后的人类也能看懂的警示标志。西比奥克在详细考察了各种思路和方案后,得出了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所有的自然语言,所有的人类交流系统,都会随着时间而变化,一万年后的人类不可能理解我们今天所留下的警示。西比奥克举了一个例子说,即便在今天,美国人用手势表示的OK,在日本被认为是金钱,在法国南部被认为是零或者无价值,在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地方,它甚至是一种猥亵的手势!简单的警示标志信号都难以传递10000年,大量复杂的高科技知识又怎能被精确地传承8000年?那么如果不是用文字或其它信息媒介进行传承,而是采用口口相传的方式呢?仅仅凭借语言就能够精确而又大量地传承么?人类大脑的记忆精准度到底能有多高呢?(举一个例证,佛教本源自印度,两汉时期由西域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原文化相融合。但是,由于印度佛经基本上口口相传,不立文字,从印度传到西域,再由西域传至中原后,与传入时的印度佛教就会产生差异。)超常期口口相传大量知识这就要求一个庞大的人口数量,8000年里,这些记录者不能遭遇外部打击,也不能有内部的变化,在这种完美条件下,完整的信息传承,只用声音才有理论上的可能性。但事实上如此完美的条件是不可能存在的。况且,尚处在茹毛饮血阶段的人们怎么可能有那么高的热情去学习传授这些高科技知识呢?此外,还可以评估一下,一个在12000年以前就已彻底毁灭的超文明有何种充分的理由居然会不计工本地跨越8000年时空去帮助完全另外一个文明的国王建造陵墓?
第九章——重重疑问
大金字塔原始高度146.59米,原始平均边长有230.4米;吉萨的第二座金字塔,即卡夫拉所造的金字塔,位置居中。它比胡夫金字塔略小,但其艺术风格与工程设计的精确,则均可与之媲美。而且由于其建在一块较高的台地上,乍看上去,仿佛比前者还雄伟。塔基底长 215.7 米,高 143.6 米;曼卡拉建造的第三座金字塔位于南端,体积最小。它的底边长 108.7 米,高 66.5 米。从中我们便可以看出,在吉萨三大金字塔三者之中存在着明显的等序排列规律:胡夫金字塔体积最大,同时也是建造的最为精致,结构最为复杂的;卡夫拉次之;曼卡拉金字塔相对而言在规模和建筑艺术上最次,这又是为何?从整个吉萨金字塔建筑群的主要结构排列布局来分析:总建筑师为何只造了三大金字塔?(而不是四大、五大?)这“三”又代表了什么?既然是坟墓,为什么建造者非要将三大金字塔造得如此显赫、气势恢弘、浩大壮丽(光是胡夫金字塔就可容纳30个纽约帝国大厦!)?给人以一种隐隐约约的感觉:仿佛是骄傲地显示着某人(很可能是某位法老)与他有关的三次某种超乎寻常的伟大历程!在程度上极其惊人!或在数量上极其巨大!(事实上,除三大金字塔以外的古埃及其它大多数金字塔与造在吉萨的这三者无论在哪个方面作比较都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看上去都像是对前三者刻意模仿的小型化翻版。三大金字塔究竟代表了什么意思?金字塔的四条边与四个斜面均是互相对称的,因此可基本判断出它所象征的意义也应该是对称的事物才对。)而大金字塔内又为何恰好共有三个墓室?而这三个墓室中为何有两个高于地表,一个却又低于地表,这意味着什么?又为何偏偏是高于地表的墓室“王后墓室”内南北两壁存在着两条英国人于1892年发现的通向斜上方塔内未知区域却又层层设阻(石门)的神秘暗道?(值得注意的是,这两条暗道并没有连结到金字塔外,在金字塔时代,它们一条对准天龙座代表永生,一条对准猎户座代表复活。)奇怪的是暗道数量又为何是两条,而不是单独一条呢?(暗道被石头堵住了,而且上面还有两个铜把手一样的东西,仿佛暗示着后来者去打开这堵“门”。并且,这块石头不是天然的塌陷,而是特意切割好来堵住这个暗道的。)——“石门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则是100多年来科学家们极力想解开的秘密。据推测,分布于南北两道石门背后分别可能是两间从未开启的密室,那么这两个密室的用途和藏品到底是什么?这些都成为横亘在人类文明史上的悬念。此外,你会发现相当“凑巧”的是:在胡夫金字塔内的三个墓室中同样存在着与吉萨三大金字塔一样明显的等序排列规律,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⑴被总建筑师安置处于位置最高的“国王墓室”(及其周边附属部分)构造最复杂:“国王墓室”入口只有3英尺6英吋高,任何人进入都要弯着身体。进去不到4英尺,便有一间“前堂”,高达12英尺。长约10英尺。横向有四条纵向渠道。其中三条一路凹到地面,第四条只挖到入口屋顶的高度(3英尺6英吋),凹槽内还嵌有一块6英尺高9英吋厚的巨形玄武岩石板,挡在入口前,仅留下21英吋的空间。据专家解释,这里是放置防止盗墓者侵入的巨大石板的,石板在凹槽中由上向下降下,好象活门一样,只是现在这些石板都不见踪影。更不要说古建筑家们还在它的前面设有高达28英尺、全长153英尺、用巨形磨光石灰岩板紧密接合而成的著名的大甬道以及还在它的上方专门设有5层构造独特而又复杂的减压室(重力扩散室)了……… 由此可见它毫无疑问是最最重要的墓室;⑵而处于第二高度的“王后墓室”无论是构造还是重要性均次之;⑶毋庸置疑,位处最低点的“地下墓室”与曼卡拉金字塔一样,同样被总建筑师毫不留情地贬为三者中的老末。这种在同一个建筑体系中所表现出来的重复规律性的排列仅仅是出于巧合么?
 
而其中一间被错误命名为“王后墓室”(Queen’s Chamber),里面空无一物,只是一间非常朴素,但充满几何趣味设计的房间而已。埃及文物部门官员介绍说,所谓“王后墓室”和“国王墓室”的名称都是后人杜撰的,实际上一个金字塔只安葬一位法老,其他任何人都无权同法老分享这个巨大的陵墓。更何况,事实上学者们大都认为胡夫的那位正皇后同时也是胡夫同父异母妹荷努森(Henutsen)其实是下葬于胡夫金字塔东边的三座附属小金字塔中保存得最好最靠南侧的那座里面。在同一座金字塔内之所以有多个墓室,难道说另外两间是为了存放随葬品或者宠物木乃伊?如果在现已发现的墓室内曾经存放有法老木乃伊或随葬品的话,那么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方法消失的?我们不是不知道,古埃及人的风俗传统就是喜欢把随葬品以及宠物木乃伊同时与下葬者合葬在一起,历来考古学家在埃及古墓的发掘情况都表明了是这样的。正统学派古埃及学家宣称的法老驾崩后500年内木乃伊便已被窃的说法可信吗?①或者,如现在比较多的证据所显示的,其实大金字塔在原始入口封闭之后至公元9世纪“玛门入口”(Ma'mun's Hole)被开罗伊斯兰教总督卡利夫?阿尔玛门(Caliph Al-Ma’mun)和他手下强行凿通进入金字塔之前,从来没有人知道如何经上坡道到达塔的上部。而且,可以确定的是,从来没有人能够通过大理石封口的障碍,堂堂进入金字塔。(除了原始入口封闭外,还存在着第二道阻碍,如上文所述:第一上升通道是从入口或下降通道通往更里边的通道和墓室,而它的通道口却被两块巨石严严实实地堵住了下半部分。直到公元800年,巴格达的工匠阿里?马穆斯才掘开这两块石头,首次进入了第一上升通道口和墓室;直到1872年,两名英国人才全部开通了通向“王后墓室”的通道。可见这两个墓室从一开始就几乎是空的。)因此,据此推理极有可能建造三个几乎是空的墓室本身就是为了起到某种象征意义(或是暗示作用)。到底象征着什么呢?
【①大金字塔现已发现3个墓室,其中“国王墓室”天花板上的花岗岩不够结实,已经出现了很深的裂纹,这样的质量似不应为尊贵的法老长眠之地。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