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边杏花白

24 准备


好在墨清这些年来积极去猎场锻炼身体,没有偷懒取巧,身体素质过关。三日里二人日日亲热,除了新婚之夜的那次,其它几次之后就是有些疲倦,睡一觉就好了,没有再出现浑身酸软的情况。这让墨清十分开心,她终于可以不用呆在山洞中发霉了。白日里二人就在山中采野果,抓野鸡;晚上二人甜蜜缠绵,共赴云雨。总之,这三日里二人过得十分惬意。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一转眼,三日已过,夫妻俩恋恋不舍的收拾收拾下山去了。
    回家后,墨清带着墨规回娘家吃了顿饭,又带他去娘的坟头上香,告知自己已成亲,嫁了个好夫婿,让娘在天上放心云云。二人磕完头后,就赶回家,墨规带着弓箭□□等打猎工具告别了小娘子和奶奶,与其他族人一道进深山打猎。
    墨清站在村口挥手目送夫君离去,新婚就要面临分离,二人都有些不舍。然而眼前的事只能让他们收起依依惜别之情,把精力投入到各自的事务中。
    上次开全族动员大会时,大家听说到外面后,自家的皮毛、腌肉、布匹都能换银子。所以每家每户都在抓紧时间为凑这几样东西,生怕去外面后自己能换银子的东西不多。男人们成群结队去深山打猎,女人们在家中纺线织布、清理毛皮。族中现在织学猎学均已关闭,全族人都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在为搬迁做准备的各项事宜。
    秋季是个丰收的季节,墨族人在秋季能够猎取到更多的猎物。取之有度,一直是墨族人奉行了千百年的狩猎原则,但大家马上就要离开此地,自然就不再遵守该原则。男人们上山见野鸡猎野鸡,见野鹿猎野鹿,根本不去管猎物的大小肥瘦,一时间,各种猎物像流水般源源不断的运回村子,把女人们忙得团团转。
    男人们刚上山的前一两天,女人们还有时间纺线织布,这会处理各种猎物都来不及,哪还有功夫顾得上。处理猎物先开膛破肚清理内脏,需要剥毛皮,然后用盐腌制鲜肉风干。
    别的人家都是4、5口人一起忙活,人多力量大,活计就轻松些。墨规家加上新进门的墨清也只有三人,其中一人还上山去了。偏偏自家夫君又是个狩猎能手,送回来的猎物都快赶上别家父子齐上阵猎取的数量。墨清和奶奶望着家中越来越多的猎物,只得加紧时间处理。
    奶奶负责前两个程序,墨清负责腌制鲜肉。她一直觉得前两个程序太血腥太残暴,未出嫁时就不愿意去学,只学了做腌肉。好在在奶奶知道她们这些年轻女孩都是怕见血腥场面的,剥皮这道程序又必须由老手操作。就派墨清去做不那么血腥的腌肉工作。
    墨清卷起衣袖,仔细检查了下,看双手有没有小伤口。十指纤纤,并无破损之处,要是道小伤口,等会就不是腌肉,而是腌她的一双手了。
    确认无误后,她洗净双手,把已经用泉水冲洗掉血水的新鲜的肉块放进盛满盐的木桶里,抓起盐抹在肉块上,让盐粒均匀的覆盖在肉的表面,而且肉块每个小地方都要保证有盐粒的覆盖。处理好后,就放到一旁的竹筐里整齐的放好。等到全部的肉都已经用盐腌好后,就把它们挂在木架子上风干。
    墨族人做腌肉,一般都是在夏季或冬季。夏季日照强烈,腌好的肉经阳光一暴晒,日落就能晒去大部分水分,挂上两天就成干肉了。冬季山间山风呼啸,挂在院子里,吹几天就干了。倒是现在这个季节,日照不强烈,山风也不大,不上不下的,只能用烟熏的办法脱水。
    墨清忙活了一个下午,终于把两框鲜肉都腌好挂在木架上,看看天色,太阳就快落山了,奶奶差不多快回来了。去厨房炖了一锅排骨汤,往灶里塞了几根粗大的木柴,这样就算火烧的旺,一时半会柴也不会耗光。
    猎户人家的饭食很简单,不像外面的人家那样菜是菜饭是饭,得分两个锅煮。排骨、野菜、山药等等一锅煮,简单方便,倒有些像穷苦人家的做饭食。
    墨清盖好灶门,确保不会有火石飞溅出来引发火灾,又留了一丝缝隙保证火不会熄灭,确认无误后拍拍手,去山泉边接奶奶回家。
    这次族里男人们上山打猎,往山下运送猎物的工作都是由几个打猎技艺不甚精湛的哥哥叔叔担任的。先由族长和族中几位长老按照各家男人的打猎水准,分配好每家每户的份额,再由几位叔叔哥哥在早上运下山,到山泉边分配给族人。留在家的族人领到猎物后,就在山泉边处理,用水十分方便。
    墨清踏着夕阳的余晖去山泉边接奶奶。黄昏时分的墨谷景色十分迷人,晚霞把整个山谷都染成了红色。墨清却无心欣赏,一整天的腌肉工作把她累得腰酸背痛,不过她最担心的是奶奶的身体。奶奶常年在织学忙活,很久都没干这种活计。自家的猎物又多,工作量比其他人家都要大。第一天做下来她这个年轻人都腰酸背痛的,时间久了,真怕奶奶吃不消。
    墨清到泉边的时候,大部分族人都忙完了自己活计,收拾着回家了,只有少数几位还在泉边。本以为会见到满地都是内脏的血腥场景,谁知泉边干干净净。其实这是族中的规矩,族人们在泉边处理完自家猎物后,都把各种动物内脏掩埋了才挑着担子回家,确保泉水不会受污染。
    墨清远远婶婶在帮奶奶收拾猎物,她忙走过去向婶婶道谢,又怕奶奶累着了,坚持要她坐着休息。
    织娘坐在石头上笑眯眯的说道:“累什么累,想我年轻的时候也是做过这些的。今天多亏了你婶婶帮了大忙,我也没忙什么,清丫头你就放心吧。”
    墨清见奶奶还精神着,不见疲态,才放下心来,又给婶婶道谢。
    婶婶听了,不禁笑道:“瞧瞧,果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清丫头成了别家的媳妇,就和我这么见外了。”
    还在泉边忙活的族人闻言都笑起来,弄得墨清这个新媳妇很不好意思,她赶忙岔开话题,问道:“婶婶帮着奶奶,自家的猎物耽搁了怎么办?”
    婶婶笑笑说:“家里就你叔叔在山上,你奶奶,我,还有小栋三个人一会就忙活完了。时间不早了,我先送你们回家吧。”说完就背起一背篓鲜肉。
    墨清见旁边还有一背篓新剥下来的毛皮,背起背篓,不是很沉,还吃得消,拉着奶奶的手回家去。
    三人到达目的地后,墨清忙给奶奶和婶婶倒了两杯茶解渴。婶婶喝完茶后,就告辞回家去,奶奶也不挽留,知道她回家还有事情要忙。墨清见天色已暗,点了个火把给婶婶照路。
    一老一少吃完晚饭后又开始忙活,奶奶要把背篓里今天刚剥好的毛皮挂在杂物间内,还要把晾在院子里的腌肉收屋里挂好。墨族人民风淳朴,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但墨谷里的动物可没这么好的自觉性,要是把肉挂在院内,黄鼠狼和老鼠就盯上了,第二天早上起来保准外面什么都不剩。
    墨清继续进行腌肉工作。要是冬天天冷,新鲜肉搁一晚上再腌也不迟;现在虽然天气凉了,她还是有些担心放一晚上肉会有些变质,所以得当天晚上就腌好。
    抓起一把把盐反复抹在肉块上,看着白花花的半桶盐,墨清不禁再次感叹,墨族人的生活真奢侈。
    外面的一般人家都惜盐如金,做菜都是尽量少放,哪像墨族人做个腌肉都是半桶的盐。在到墨谷之前,她还从来没见过一桶那么多的盐。还有墨族人一年除了夏季都穿的毛皮,在外面也是很贵的。一般的人家都是穿麻布衣裳,冬天也是穿的麻布做的厚袄子穿;毛皮是有钱人家才穿得起。
    所谓靠山吃山,外面很多人家一年都吃不到几回的肉,在墨族人眼里再平常不过了,毕竟这是他们的主食嘛。外面一般人家每日两餐,官吏商贾和有闲钱的人家才有资本一日三餐,而且也不见得餐餐都有肉吃。当年墨清家也算得上是小富之家,也不敢每天大鱼大肉。看看墨族人的生活水平,完全比得上外面中等富裕人家的生活水准。
    奶奶把毛皮和腌肉都放好后,就过来帮墨清腌肉。人多力量大,加上奶奶又是个熟练工,一个时辰不到,二人就腌制完毕。墨清甩了甩有些软的手臂,忙了一天终于可以休息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