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娘子

第191章


    怀林吃的多,吃完了两碗汤圆才丢了碗,还嚷嚷着要再来一碗玉米糊糊,混着流油的咸鸭蛋吃下去了。别说他只顾着吃,还竖着耳朵听着爹跟承云表哥的谈话呢,“这么麻烦做什么?明年开了春,就不要进货了,把这些米粮送出去就好了。就当是年前屯下的货,这样不就成了?”
    “哪有你想的这么简单,这一仓库的粮卖不掉,你大表哥这个年都过不安稳。年前那叫新粮,北边要买的多着呢。等到了来年,这新粮就成了陈粮了,可就不好卖了,卖也卖不出价钱了。卖不出价钱还不算事儿,最怕直接砸手里了。”孙朗摇头叹气,眼看着已经腊月,这么冷的天,现在河水就已经结冰了,再怎么想办法也是没用的,定然是运不到北边去了。
    怀林犹豫一下,“要不我去找漕帮上的兄弟商量商量?可是有法子能往北边去一趟?”怀林跟漕帮上的兄弟关系不错,平日里称兄道弟的。
    孙朗摇了摇头,“若是往日定不是什么难事儿,看你大表哥愁成了这个样子,就知道定然是不成的。要是能走,漕帮上的兄弟肯定早就帮着跑一趟了。”
    “是的,千金锤砸下去,冰面动都不动,是实在没法子了。”袁承云闷闷的说道。
    怀仁听着大家的话,若有所思。
    吃完了早饭,大家也没想出什么好的法子出来,袁承云颓然的回去了,孙朗叮嘱着不要心急,“你也莫跟你爹娘说了,害的他们担心。我想想法子,先瞒着。”
    袁承云骑马回去,远远的望着他的背影,孙朗才叹了口气。又蹙了眉头,粮食的事儿可如何是好。
    “你也莫担心了,路到桥头自然直。”柳月娘看着孙朗犯愁的样子,也担心不已,只能说些话安慰他,让他也定定心。心里也有些担心承云,这孩子长这么大,还没这么让人担心过,看他魂不守舍的样子,这回怕是真的遇到坎儿了。
    想是受到了家里沉重的气氛,一向闹腾的成礼也十分的懂事听话,不在爷爷奶奶面前闹腾了,进进出出都是蹑手蹑脚的,规规矩矩的。惹得月娘一阵欢喜,“真是大孩子,明年就要去学堂开蒙了,可是懂事了不少。知道你爷爷想事情,都知道轻手轻脚了。”
    怀仁眉头忍不住抖了抖,这小子这样就是懂事儿了?自己五岁的时候就知道骗了奶奶的花生豆儿给贞娴吃了,还能帮着家里做些轻巧的喂鸡,择菜的活计了。不用家里管教着,就晓得要读书认字了呢。
    果真是隔代亲,看看娘宠着那小子无法无天的。
    成礼抿着小嘴儿笑,还伸了爪子似的小手捂住了柳月娘的嘴,小声的说,“爷爷在想事儿,不要吵着了。”献宝的样子着实逗人,怀林忍不住咯咯的笑起来,换了成礼一个白眼,好像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儿似的。
    到底到了腊月底的时候,袁承云的米粮都没有卖掉。历阳城的这个冬季倒是断断续续下了好几回大雪,靠城门的几间破屋子都被大雪压塌了。那里的乞丐们也冻得哆哆嗦嗦的,冻死了不少人,饿死了不少人。要是往年,捱一捱,这个冬季也就过去了。
    还有些家里原本就不怎么宽裕的人家,到了过年的时候更是青黄不接了,也只能到大街上乞讨来了。
    历阳的大户,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开仓放粮,或者开了粥铺施粥。孙家也不例外。
    还有人帮着搭了建议的窝棚,只能勉强住着人。
    只是好景不长,要是偶尔一天两天还成,这么多的人,一个冬天下来,也够呛的了。不少人家66续续的关了粥铺,只有几户人家还坚持着。
    孙家在城外的庄子上的收成不错,地窖里的粮食足足的,也经得住这样的折腾。
    袁家更是管饱,承云每日里忙的脚步沾地,跟孙朗道,“二舅,咱家以前的日子算是过得不错,我可没经受过快饿死的感觉。但是我爹说了,我爷奶是饿死的呢。当年家里穷,遭了灾可不就是饿死了,只剩了些粮食给我爹一人长大了。如今雪灾,这么多的人遭了难,咱可不就是要好好的接济他们?不然可得不少孩子跟我爹似的,没爹没娘了。”
    承云也不再担心货栈的粮食卖不出去了,只管着这些难民的吃喝。
    可惜,袁承云是一片好心,没想到居然被人惦记上了。
正文  234正文225
    “来了没?来了没?”
    柳月娘坐立不安,一会儿就要站起来往外望一望。贞娴离家已经六年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样子,过得可好。虽说每次的来信上都说过的极好的,但是,柳月娘心里总归是放不下的。
    “没呢,你先坐着歇一歇。怀仁怀林去接了,你就甭这么操心了。不然赶紧去厨房看看,贞娴爱吃的八宝鸭可曾做好了,还有家里做的那个莲子羹,也是她最爱吃的。”孙朗只觉得柳月娘晃来晃去的晃得自己眼花。也知道柳月娘是担心贞娴,盼女心切,自己何尝不是。
    柳月娘一听,恍然想起来,赶紧站起身来,就往厨房去,“对对对,八宝鸭,看看做好没,那是最费工夫的,要上笼蒸个两个时辰呢。昨晚上就吩咐好的,也不知道董妈妈做好了没。”身边的张妈妈赶紧跟上去,生怕她磕着绊着了。
    孙朗摇摇头,窝在一边轮椅上单薄的孙田倒是笑了,“二哥,都六年没见妞妞了,二嫂难免欢喜紧张。记得以前妞妞刚刚生出来的时候,还那么小,小手小腿都皱皱巴巴的,没想到一眨眼就出落成大姑娘了,这都嫁人六年没回来过了。”话来没说完,就狠狠的咳嗽起来,好像肺都要被咳出来一般。
    红绡赶紧端了温热的茶,送服了一粒药丸进去,让他慢慢的平复下来。脸色涨红,原本就瘦削的脸上染上红晕,孙田勉强笑笑。“二哥,别担心,没什么事儿。”
    孙朗看着孙田真的没事儿了,才放下心来,忍不住絮叨,“你也要小心些,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的。白天有太阳的时候热得很,到傍晚太阳落山了,就要把窗户都关上了,也仔细多穿些。”
    孙田的身子一直不怎么好,毕竟是坐轮椅的人,一天到晚也难得动一动。又因为前几年爹娘都过世了,受了不少的打击,身子越发的不好起来,都已经卧床了。年前,吕素儿给怀根说了亲事,孙田一高兴,身子才好多了,能坐着轮椅出来转转。
    “知道了。”孙田微微笑看着孙朗,勉力勾起一个笑容,想想又道,“二哥,不要告诉怀根,免得这孩子担心。”
    孙朗看着倔强的弟弟,有些不忍,怀根现在对孙天不错,吕素儿还是在村子里住着,偶尔也让人带点做好的鞋袜给他们爷儿俩。最终还是点点头,“知道啦,你也自己当心才是。怀根还要娶媳妇儿,还要给你生个大胖孙子呢。”
    “嗯。”孙田的脸上染上一丝红晕,极高兴的。如今怀根很出息了,在外面自己盘了个铺子,虽说不如孙家的铺子来钱,但是也已经不错了,至少能够养家糊口,算的上是富余的了。若是能看着儿子娶了媳妇儿生了孙子,那就更好了。
    外面的熙熙攘攘的闹腾起来,“爹——娘——大姐回来了!”怀林高扬的声音,孙田恨不得立马就跑出去,看一眼身后的孙田,又默默的坐下了,讪讪的笑,“呵呵,等他们回来就是了。”
    “二哥,你去吧,我在这等着就是。”孙田看着孙朗明明两眼巴巴的望着外面,两耳恨不得竖起来听了。
    孙朗吩咐了红绡赶紧去后面找了柳月娘来,倒是稳稳的坐下了,“总归能见着的,也不在乎这么一时半刻的了。再者,在晚辈面前也不能失态了才是。”
    孙田了然的点点头,谢家是高门,谢子珏如今也是仕途一帆风顺。孙家跟谢家一比,那就不值得一提了,贞娴算是高嫁。当年若不是因为谢子珏危在旦夕,恐怕谢家也不会让贞娴进门的。当初年少的时候,谢子珏自然是跟贞娴蜜里调油,如今不知道是什么个光景。
    作为老丈人,孙朗自然是要端着些的。
    孙贞娴进门,就看到了坐在堂上头发花白的爹爹,泪水忍不住就落下来。直直的就在门口跪下了,“爹——”走时,爹娘还是意气风发,如今六年一晃而过,回来见到就是年纪见老的爹爹,明显佝偻的背。
    “贞娴,赶紧起吧。你回来爹娘就开心了,你那边的院子早早的就派人打扫了,娘还千叮万嘱的,要给你准备了桂花糕、八宝鸭、莲子羹。你可莫哭了,爹娘年纪大了,开开心心的就好,可别招了他们的泪了。”青果儿伸手扶起了孙贞娴。孙贞娴原本还有些瘦弱的,如今生了几个孩子,生孩子的时候养的好,倒是更加丰腴了。
    谢子珏谢过了青果儿,自扶着贞娴进门,给老丈人一拜到底,这是对孙家的愧疚。“小婿见过泰山大人!”
    娶了贞娴之后六年没有回家,孙朗看到女儿女婿自然是欢喜的,后面跟着外孙外孙女也一个个的拜见了。孙朗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快起吧快起吧,别站着了,坐着说话吧。你们从南边过来,这边恐怕冷了吧”
    大外孙荣哥儿跟成礼差不多大小,两个孩子混作一团,倒是投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