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鸟的灰烬

第62章


过去的这个周末真的发生了吗 在小区门口下车,文君拉着行李箱往自己的小屋走,煎饼摊儿上的油滋滋地响,水果铺的刘婶儿一边赶苍蝇一边把苹果的把儿都扭向一个方向,小区保安正接了快递送来的十几个包裹。这个世界有声有色地铺陈在文君眼前,而谢松菀,罗欣迪,John,许拙逸这些人,则像是昨夜一个未完梦境里的模糊角色。
  小屋的门在文君身后关闭。人事熙熙其实就在窗外,而文君却感觉这里很安静,每件东西都和文君离开前一模一样。
  手机响了一下,是修远的回复短信。文君刚才短信告诉他自己平安到家了,修远说“明天终于就是周四了,明天见!” 所以现在,文君一个人在安安静静的小屋里坐下,闭上眼睛。她很疲倦,却不想睡觉;她很饿,却吃不下东西。
  天渐渐黑了,又下起雨来,正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家里四壁寂寂衾冷茶凉,秒针的走动声就分外刺耳。文君几次想打电话给修远,就是想和他说说话,听听他的声音,但是几次都忍住了。最终,文君再也忍受不了这种折磨人的寂静,她约了Edward上线,向他交代关于曾祖父的日记。 文君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要给一个外国人讲清楚这件事,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
  文君:Edward,我在飞机上看了所有你传过来的日记扫描件,虽然断断续续,有些字迹也太旧不好辨认,但是大致可以理出一个故事。
  Edward:要讲故事了?太好了,你是不是要说,从前,有一个北京人........ ^_^
  文君:哈哈,你猜得一点也不对,我要说的是,1875年7月,一个叫做萨克达嘉宜的年轻人从北京离家出走。
  Edward:中国人的姓不都是单音节吗?为什么他的姓这么长?
  文君:从姓氏来看,你的曾祖父嘉宜应该是一个旗人。
  Edward:旗人是什么意思
  文君:从1644年到1912年,中国是被一个姓爱新觉罗的家族所统治。这个家族属于一个叫做满洲的北方少数民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所以他们的姓氏看起来不同于其他中国人。满洲人征服全中国后,出于政治的原因,给自己进行了编制,称为旗人,以区别于其他中国人,因为旗人享受许多特权。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旗人都很富有,除了少数满洲贵族外,许多旗人都过着普通的生活,有些甚至很贫穷。你的曾祖父嘉宜应该是生活在一个不算贫穷也不算富有的普通家庭。他们住在北京的一个普通的胡同里。
  Edward:好。嘉宜是特权阶层里的中下层。然后呢?
  文君:在他们这条普通的胡同里,住着一个女孩子,她的名字叫做碧生。嘉宜和碧生一起长大,并且一直相爱着。幸运的是,他们两家的父母也认为他们很相配,所以在给他们订了亲,如无意外,他们不久就会结婚,然后永远幸福地的生活。这时候嘉宜17岁。
  Edward:我猜他们没有永远幸福地的生活:(你说他们的父母给他们订了亲,那是什么意思?
  文君:在那时的中国,婚姻关系是必须由双方父母来约定的。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夫妻是结婚当晚才第一次见面,因为整个婚姻都是父母包办的。嘉宜和碧生既是相爱又能定亲,在那个年代确实是童话般的幸运。
  Edward:所以两个人不管多相爱,如果他们的父母不给他们定亲的话,他们也就不能结婚了。
  文君:对的
  Edward:那年轻人就任由家长为他们做这么重要的决定吗?他们难道不想自己选择吗?
  文君:关键是,年轻人结婚后居住的房子,吃穿用度的花销,生儿育女的支出,都是家长供给的,所以结婚的对象,也当然是家长的决定。既然还要靠家长养着,当然也就得听家长的摆布了。古今中外,这世界永远是金主说了算的。
  Edward:他们难道不能离开家自己生活吗?那就谁都管不了他们了。年轻人难道不工作没有自己的收入吗?
  文君:这就是问题所在。那个时候,一个人离开了家庭几乎不可能生存下去。一个家庭的收入,是由执掌家务的家长来分配的。至少在年轻人结婚的时候,他们是不大可能有自己的收入的,因为他们这时只有十几岁。像嘉宜这样的旗人有时候会有一些收入,因为他们常常在军队,皇家护卫队和政府部门里担任职位。但是这点收入是远不够娶妻生子的。所以离家出走是极少见的事,需要非常非常大的勇气。
  Edward:这是个有趣的现象,我要找些中国古代婚俗的书来读一下。现在先继续嘉宜的故事吧
  文君:1875年的1月的某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碧生一家突然离开北京城,举家北迁到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小村庄。同时嘉宜的父母取消婚约,并且对嘉宜禁足半年。顺便说一句,我推测碧生也是旗人,因为首先,大多数情况下,旗人还是选择和旗人家庭结姻,因为旗人享受许多特权;另外碧生一家离开北京的话最可能的是回归原籍,而中国东北正是满族的发祥地,当时只有少数旗人居住,汉人是禁止前往的。
  Edward:所以看起来,嘉宜的父母取消婚约,只是因为碧生一家离开北京城?那为什么他们不赶快结婚呢?这样就算碧生的家人必须离开北京,碧生和嘉宜也仍然可以在一起啊?
  文君:嘉宜没有记载具体的退婚原因,我也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如果嘉宜的家长有任何理由相信碧生的家庭已经不适合联姻,不管是不是碧生的问题,他们都会退婚的。嘉宜和碧生是不是相爱是根本不重要的。他们还会回去告诉嘉宜,这都是为了他好。
  Edward:嘉宜和碧生也没有话说?
  文君:就像我刚才说的,他们的行止婚姻都是家长决定的,他们并没有参与决定的权利,除非他们脱离家庭,这点对男性已经是非常艰难的事,对女性则完全不可能。那个年代,一个女子根本不可能独立存活在世上。
  Edward:所以碧生最终是离开了。
  文君:是的。碧生离开的当天,他们见了一面,嘉宜提出他们一起逃跑,但是在他们有机会酝酿任何计划之前,嘉宜就被他的家人抓回去了,并且一直关了半年。他始终不知道碧生一家为什么要仓卒离开。碧生似乎是知道的,但是也一直没有机会告诉他。到这里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嘉宜是一个多情而且勇敢的年轻人。
  Edward: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文君:故事还没有完。被圈禁了半年后,嘉宜终于找到机会跑了出来。经过多方打听,他终于在几个月后找到了碧生所居住的边远村庄。这时,碧生已经不是和她自己的家人生活在一起了。
  Edward:她已经结婚了?嘉宜太晚了?
  文君:碧生一家人到这里居住后,生活无着,很快就陷入贫困。无奈之下,她的父母把她卖给了当地的一个富绅做第五房妾侍
  Edward:等等,我有很多问题。首先,在当时,一夫多妻是合法的?
  文君:是的,在古代中国一直都是一夫多妻制。中国大陆1950年颁布一夫一妻制的法律,而中国香港到1971年才立法禁止一夫多妻。我的朋友亚秋一直认为,之所以中国的人口在19世纪前 的几千年一直比整个欧洲大陆的人口都要多几倍,就是因为一夫多妻制。古代中国和古代欧洲的人均寿命和婴儿存活率是差不多的,那就只能是出生数量多高导致了最终人口多了。一夫一妻的家庭中,双方的最佳状态下大概也不会多过10个孩子吧?而中国17世纪的一位着名帝王有55个孩子,他甚至都不是孩子最多的人。
  Edward:第二个问题是,做富人的第五个妾侍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吗?
  文君:绝对不是。妾侍是很没有地位的,也只比使唤丫鬟强一点点,生了孩子都不算自己的,只能算是正妻的;但是孩子的地位又比正妻的孩子低。另外一个有五个老婆的男人,又能给每个老婆多少感情呢?要说碧生做妾侍有什么好处的话,也大概只是比饿死强一些吧。
  Edward:第三个问题是,家长把孩子卖掉是合法的?
  文君:在当时,是的。不但卖掉是合法的,就算杀掉自己的孩子也不会有人来追究。
  Edward:可以把孩子卖掉这件事,说明了一个前提,那就是家长对他们的孩子拥有所有权?因为只有你对一件东西拥有所有权,你才可以把这件东西任意赠与和买卖。
  文君:在当时,人们确实是这样认为的。当然每个父母都爱他们的孩子,这是人的本能本性。但是在那种社会中,一个人,尤其是一个男人,大约不会想到,是他为了给自己的某个部位止痒而强行把一个生命带到了这个世上,他因此而对这个生命负有责任,他有义务抚育孩子成长直到成年可以独立生活。不,他会想到的是,这个孩子的身体发肤都是源于我的恩赐,因此我当然可以把他/她随意处置;这个孩子吃的每一口饭都是源于我的慷慨,因此他/她当然终身都负债于我。
  Edward:这让我感到悲伤
  文君:我也是。还是继续说故事吧。
  Edward:好
  文君:嘉宜偷偷溜进了这位富绅的家里,找到了碧生。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