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谋略

第30章


如你这般,倒也不需要采选了,阖宫只留皇后一人,可好?!”
  珈珞冷哼一声,不答话,只慢悠悠摩擦着手腕上的缠珠镯子。
  她这般无动于衷,庾太后瞧着,越发的火大:“陈珈珞!”这厢是今儿个被气得够呛,全然不在乎什么颜面不颜面了,反正她是太后,“你眼里还有没有哀家这个太后?”
  “母后,”皇帝皱眉站了起来,随即整个殿里没一人敢坐着。皇帝朝太后拱了拱手,道:“今儿本不是采选的好日子,但儿臣听母后的话将采选的事放在了今日。如今母后又三番四次的阻挠,可是有意为难儿臣?儿臣虽不才,也好歹是一国之君,母后就算再不把儿臣放在眼里,也好歹顾念着帝王的尊严吧。”
  皇帝这一番话说得委实是太重了,哪怕是庾太后,此番在百官面前也有些吃不消。她难以置信的盯着皇帝,痛心疾首道:“皇帝,哀家虽非你的生母,但打小将你养大,比亲生母子还要亲上几分,如今,你竟然说这诛心的话!罢了罢了,”她扶着苏麻的手臂慢慢坐下,身心疲惫的说道:“是哀家太高估这母子情了,你是皇帝,哪里还需顾忌这‘孝’字?”
  这话一说,以中书令谢恭仁为首的几位老臣,直跪地大呼皇帝不孝:“萧梁孝道,今还在乎?”
  皇帝气得浑身发抖,直嚷着:“将谢恭仁给朕拉下去!”
  “朝纲不振啊!竟容不下忠臣!”
  随即,又有多人跪下。
  “混账!”皇帝面色苍白,双手握拳,恨不得立刻将这些人拖出去砍了,然而,他不能。
  珈珞慢慢走到皇帝身边,反握住他的手,轻轻摇头。
  皇帝叹了口气,无力的坐下。
  庾太后眼中露出一丝志得意满的笑容:哼,跟哀家斗,还太嫩了!
  珈珞走到太后身边,揖手行了个礼,恭声问道:“母后,不知臣妾可否问些话?”
  庾太后不知她意欲为何,只得点头应下。
  “谢公说,百行孝为先,而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敢问母后,母后说皇上不孝,不孝在何处?”
  庾太后哼了一声,不屑于回答。
  “那谢公以为呢?”
  谢恭仁底气十足的说道:“不敬先辈。”
  “谢公说的很对,不敬先辈。”她眸色越发冷厉,“可皇帝不敬先辈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今日今时再提出,有何意义?”
  谢恭仁大骂:“你大胆!”
  “本宫不过实话实说罢了,”珈珞微微一笑,说道:“圣上不敬先辈之事历历可数:其一,不敬嫡母。其二,不敬生母。其三,不敬先帝。诸位公卿自可思量一番,今日圣上不过是不敬庶母罢了,诸位又何须声讨?”
  这……
  一句庶母击得庾太后几乎要跳起来,而底下一众臣工却是傻了眼。先帝、嫡母先皇后、生母先帝沈昭仪……
  门下侍中司马衡抖着嗓子问道:“请皇后示下。”
  珈珞往前走了两步,站在那重重珠帘前,“历来但凡新帝登基,都是尊先帝皇后为太后,而今圣上亲政多年,孝贤皇后仍未追封,是为不敬嫡母;而先帝沈昭仪,乃是今上的生母,生母之大,要大的过养母,如今养母为太后,生母却孤零零的葬在帝王陵寝外,形单影只,是为不孝生母;先帝崩时未留遗旨尊庾贵妃为太后,而今……”她转身朝早已目瞪口呆的庾太后温然笑笑:“圣上是否是不敬先帝呢?”
  皇帝强忍住内心的笑意,满脸愧疚的站起身来:“朕,实在是不配为人子。荣禄,传朕旨意……”
  “不可!”庾太后再拍扶手,怒得一张精致的脸毫无血色,指着皇后怒道:“妖女,你少在这里妖言惑众!”
  这话就不对了,人家皇后分析的确实是在理,怎的就妖言惑众了?难不成太后这老婆子瞧不起他们这群大臣的智商?
  尚书令魏思谦不满道:“老太后这话就不在理了,历来尊封先帝皇后和新帝生母都是祖法规制的,太后老主子怎可违背?”
  南诏世子逻盛炎奇怪道:“按照刚才皇后娘娘说的,本殿下要是没记错的话,庾太后不应该尊为太妃吗?”
  后党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却一句挑刺的话也说不出来。
  皇后又笑道:“母后说圣上不尽孝道,如今圣上要行孝事,母后又横加阻拦,这是何意?”
  “苏麻,回宫!”庾太后甩袖愤然离去。
  “母后,”皇后却在她身后跪了下来:“母后就这样回宫,岂不是让天下人指着圣上的脊梁骨骂圣上为人子却不行孝道吗?还望母后不论如何都要为圣上考虑考虑,万不可因一己之私乱了天家颜面。”
  庾太后这会是有火也发不出了,愤然坐在位子上,铁青着一张脸。
  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孝道,即刻命中书舍人拟旨:尊封孝贤皇后为孝贤皇太后,全谥“孝贤诚正敦穆仁惠太后”,与先帝合葬于帝陵;尊封先帝沈昭仪为淑嘉皇太后,并挑黄道吉日起灵葬于帝陵东侧。并称“太后庾氏待朕恩重如山,仍尊为太后,千秋后葬于帝陵西侧”。
  末了,皇帝又道:“将旨意昭告天下,朕于望日大朝会下罪己诏。传羽林卫,快马将旨意传到幽州秦王萧延熙处,并赏赐秦王生母荣太妃贡缎十匹,貂皮十匹,东珠翡翠犀角玳瑁一斛。”
  庾太后愣愣的坐在位子上,脸色如同吃了苍蝇般难看。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抱歉,昨儿考研结束和几个朋友出去玩了,回来太晚,就没时间写了QAQ
  然后今儿一直睡到中午才醒,醒来后又玩了会游戏……拖拖拉拉直到现在才更!!!坚决不能再玩游戏了,太浪费时间了……
  ————————————————————————————————
  今儿接着唠叨妾这个话题:
  上一回(20章那里)咱说到妾的来源有两种方式,最初的是陪嫁的媵,然后还有一种是抢来的。今儿接着说其它形式的妾:
  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成立以后,也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嫁仪式,比如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这种父母包办婚姻,大多是为了家族利益,至于要结婚的两个人有没有爱情,那就另当别论了。
  为此,历史上就有很多女子,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跟着爱人私奔了。比如最有名的卓文君和司马相如,再有那个王宝钏和薛平贵(说句实话,我对王宝钏秉着一种十分不喜欢,这个原因以后再说)、祝英台和梁山伯……
  但是!!!
  但是,在古代,私奔是不被承认,而且,私奔的女子是不能称为嫡妻的呀,只能是妾!
  《礼记·内则》明确规定: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也就是说,有违礼法的“私奔”、“野合”是被人瞧不起的,若是男子私奔,则仍可正常娶妻生子,若是女子,除了自杀只有委身做妾了。。。
  故而,私奔是妾的另一个来源。。。
  按照贵族的常规,即便是“奔”女已经成为正妻,仍旧是不被家族承认的。鲁宣公的哥哥,没经过婚聘就和一个姑娘结为夫妻了,并作为正妻。但是控制着朝政的宣公夫人却公开声称:绝不能把一个姘妇当做嫂嫂。后来这姑娘没法,带着儿子嫁到齐国去了。
  其实,大圣人孔子的生母颜征据传言就是和他父亲叔梁纥野合生下的孔子,但颜征到死也没有被当做正妻对待。
  再一个,妾的来源就是买和赠。
  《礼记》总有提到“买妾不知其姓则卜”。
  《七修类稿》卷二八有提到在公开买卖妇女的市场,被卖者“以绿巾裹头,以示贵贱”,戴绿帽子的骂语最早大概就来自于此。。。
  这是买妾,其后有赠妾和送女为妾。
  关于赠妾和送女为妾,这种就比较多了,上司为了赏赐下属,赏个美人给他,这种肯定是要当做妾的。然后,求人办事,送个美女什么的……就像现在拿钱贿赂一样,再寻常不过的一件事了。
  直到后来,礼法制度越发的言明后,婚嫁讲究门当户对,但凡是高门娶寒门小户女的,大多都是纳为妾室,这也是一种妾室的来源。
  好啦,今个就先废话这么多啦。。。。
  依旧是求评论求收藏求打赏的啦……
☆、第六回合(下)
  旨意既已经颁了下去,便再无更改可能,纵是后党再不甘心,此时也没可奈何。
  庾太后却又是瞬息之间,几番思量。眼下,皇帝已经与她离心,皇后又是个不能小觑的角色,而桓萦因着桓楚的关系,目前还得重用,庾青璎却已是弃子——庾太后的眼眯了起来,细细打量殿中那几个新采选的淑女,容貌都颇为端庄,瞧起来应该容易拿捏。她斜眼瞥了皇后一眼,不屑的哼了一声。
  那厢帝后端坐在上座,略略用了些茶水,便又开始问话。
  皇后瞧了一眼剩下的五个,细细思索了会,朝皇上问道:“这样一个一个问下去倒也不是办法,臣妾想,不如臣妾出一道题让她们来回答,满意的就选过,若是不能回答的,则就撂牌子,圣上以为如何?”
  皇帝沉吟片刻,点头应下。
  珈珞回头朝侯在一旁的桃夭点了点头,桃夭会意,招呼常寿自偏殿取来文房四宝。珈珞细思片刻,便提笔写了一行字,交给桃夭,桃夭便拿着去临摹了几份,一一交给侯在西殿的淑女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