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谋略

第35章


小暮在这里谢谢啦!【好容易满足哦╮(╯▽╰)╭】
  ————————————————————————————
  顺带,求新文的支持哦!!!
  
☆、离宫
  庾太后的病情好转,是在长乐宫的桓贵姬被皇帝关押在暗室的第二天。
  第二天一大早,皇帝刚在两仪殿下了日参,庾太后的懿旨已经到了两仪殿外,请靖宁侯前往承明殿面见太后。
  承明殿面阔五间,三明两暗,三明称为明间,两暗称为静室。
  苏麻服侍庾太后歇在静室,有两个小太监在门口守着,见靖宁侯前来,忙甩着袖子跪下请安:“侯爷,老主子已经在里面等着了,请。”
  庾太后正同苏麻叙话:“皇帝可真是翅膀硬了,他既要独掌大权,哀家就不得不给他点颜色瞧瞧,让他也知道知道自己有个几斤几两。”
  苏麻笑笑不答话,也不好答话,抬眼靖宁侯进来,忙道:“奴婢去请茶。”
  “坐吧,”庾太后指着面前的黄花梨的圈椅,“哀家召你们来所谓何事,想必你们也知道,桓萦的事……”她蓦地瞧向桓楚,“皇帝可怪罪你了?”
  桓楚迟疑片刻,才揖手回复:“今儿的早朝并未提及此事,圣上,想必另有打算。另有一事,臣这几日与两位国公商讨后,觉得还是得请示老主子的意见。”
  庾太后“嗯”了声。
  “白耀亭已经落马,此子已废,我们失了一部。后宫里,桓萦被废,我们又失去了一颗棋子。不过,”他笑笑,“圣上估计没料到,武恒直是镇国公的人,宫里面,武淑妃盛宠,比之桓萦不遑多让。如此以来,我们有得有失,也不算亏。”
  庾太后凝眉不解:“颍州刺史武恒直?什么来历?”
  “五年前,武恒直贪了修缮运河的五万两官银,按律当左迁,亏得镇国公出面周旋保全了他,才得以续任颍州刺史。他有把柄落在国公手里,自是对镇国公言听计从。”
  庾太后略略放心:“我们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退路了,进,则荣华富贵,退,则万丈深渊。哀家不求什么,惟愿在有生之年,能平顺安稳的活下去,保全庾氏一门荣耀。”
  桓楚轻笑一声。
  庾太后扣指敲着面前的桌案,眯着眼瞧他:“你不是一直想知道当年你父亲是怎么死的么?哀家可以告诉你。你父亲当年心属何曾之妹何琅璍,本欲以突厥之战的军功请先帝赐婚,为此,为了向何曾表达自己对何琅璍爱慕之心天地可鉴,休了嫡妻,也即是你的生母。但何曾那人,为了为了荣华富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他暗地里将何琅璍的画像送给突厥可汗,又‘不慎’透露何琅璍女扮男装随你父亲出征的消息。突厥鞑子是野蛮人,但凡是瞧上的女人一定要弄到手里,他们一面顽抗,一面修书长安,请先帝赐婚,并割地臣服我朝。先帝本是不同意的,以一个女人的一生换江山一统,这样的事,只要是个有点子心气儿的帝王都不会做。是那何曾,连夜递牌子面见先帝,劝说先帝恩准此事。”
  桓楚一拳捶在圈椅扶手上,迭迭恨声:“何曾小人,先害家母,再害家父,如此心肠,死不足惜。”
  庾太后微微笑着:“哀家曾劝先帝,但被齐国大长公主以‘不以国事为重’叱责,后来不知道大长公主跟太皇太后说了什么,使得太皇太后也亲自劝先帝,所以,先帝不得不准了突厥上书。你父亲带兵追时,中了埋伏,受了重伤,回京不久后,何曾又上书先帝,以你父亲‘抗旨不遵’为由,贬为司盐都尉。彼时,郑司徒和苻太尉求情,亦受到牵连。”
  何曾已死,还余一个齐国大长公主!呵!都半截子入土的人了,动不动她都无所谓,那母债女偿,就让宫中那位陈皇后为她母亲当年的罪孽赎罪吧。
  两人又细细谋划一番,庾太后才起銮回了凤仪宫。刚进宫门不久,未央宫就传了消息来,贤妃谢氏冲撞了皇后娘娘的凤驾,娘娘受到了惊吓,如今正昏迷不醒!
  未央宫昭阳殿里,跪了一地人。
  谢嫦曦哭也不敢大声哭,只小声抽噎着,庾贵嫔带着其余一众宫妃,跪在昭阳殿外,没皇帝的发话,谁也不敢动,哪怕早就跪的双腿抽搐。
  庾太后匆匆赶来,横了庾青璎一眼,就匆匆进了正殿。谢嫦曦见到她,就像是沙漠行人见到绿洲一样,立刻扑上去抱着庾太后的腿大哭:“老主子,你要给臣妾做主啊,臣妾,臣妾真的不是故意的。”
  “嚷嚷什么!”庾太后厉声呵斥她:“你要是没错,谁也不敢冤枉你,你要是有错,大罗神仙也救不了你。”
  谢嫦曦又抽泣了两声,呜咽道:“是,是臣妾在镜湖那里,不小心碰到了娘娘。”
  “只是碰到?”庾太后有些不大相信,自踏进未央宫的那一刻起,隐隐约约的,感觉到似乎是踏进了一张密密麻麻的网里,她伸手拉起谢嫦曦,低声问她:“怎么碰的?在哪里碰的?”
  谢嫦曦擦了把泪,说道:“臣妾当时在镜湖那里瞧鱼,一时兴奋,转身的时候碰到了皇后娘娘,”她又抽噎了一声,“结果,结果她就摔倒了。”
  这么简单?摔一下就昏迷不醒了?
  宫人的通传声已经传到了寝殿,须臾,皇帝便形色匆匆的自内殿走来,见到庾太后,连礼都未行,就恨声道:“收了贤妃的金册,贬为婕妤,迁疏影阁。”
  两朝的内廷布局,以建章宫和未央宫为主线,往东是妃位以上的居所,往西是九嫔以下和宫人的居所。疏影阁在西侧,离冷宫上林园颇近。
  谢嫦曦还没反应过来,庾太后就直接驳斥了皇帝:“由妃直接降为婕妤,皇帝,这么做是不是不大好?”
  皇帝这才朝庾太后行了大礼:“母后,朕已经想好了,等皇后醒后,就暂且去兴庆宫修养。兴庆宫当年是太宗皇帝为皇太太修建的行宫,离皇城不远,背靠山,两面环水,较为安静,对皇后养胎来说是再好不过。”
  “生个病就去兴庆宫?她到底多金贵?”庾太后猛地站起来,正要训斥皇帝,脑子里却猛地闪过皇帝的最后一句话“对皇后养胎来说再好不过”!她愣了愣神,一口痰卡在喉咙里,猛地咳了许久,才缓过气来:“你说,皇后有了身孕?”
  皇帝这才露出一丝笑意来:“是啊,亏得皇后福大命大,母子都平安。”
  “不是……不是……”庾太后不信,也不能信,却又不得不信。后宫是庾太后把持着的,各宫月例也由她来发放,未央宫自然不例外。皇后善疑,饭菜试吃十分严格,自然动不了手,但——皇后嗜好薰香,宫里总是燃着调和的衙香,衙香用沉香、栈香各三两,檀香、乳香各一两,龙脑半钱,甲香一两,麝香一钱配制而成。庾太后试了许久,将麝香的分量略微增多,而又不失了寻常气味。未央宫日日燃烧这种衙香,皇后如何会有孕?
  她不信!
  皇帝轻笑道:“珈珞身边有个擅长调理香料的陪嫁侍女,自小对香味异常敏感,她便用沉香、栈香、檀香、乳香、龙脑、甲香、木兰香、零陵香调和,与衙香气味一样,但其中并无麝香。”
  庾太后啊了一声。
  皇帝并不理会她,吩咐荣禄:“皇后大喜,阖宫赏封,赏封丽妃苻子绯为苻丽妃、赏封昭仪董琳为董昭仪、赏封淑华皇甫沛菡为皇甫淑华、晋封丽嫔吴乐瑶为正三品修华、晋封德嫔秦芜翎为从二品敬妃。武淑妃赏赐东珠一斛,贡缎十匹,翡翠镯子两对。着庾贵嫔协理太后打理后宫。”
  兰蔻躲在屏风后听完皇帝的旨意,忙跑到寝殿一字不落的禀报给了珈珞,笑嘻嘻道:“娘娘,这次庾太后亏大发了,娘娘真是神机妙算。”
  珈珞摇了摇头:“并非本宫神机妙算,而是退而取其次,以求保全腹中胎儿罢了。就如同本宫将武淑妃搁在了明面上,让别人以为武淑妃是本宫的人,而忽略对她人的注意一样,本宫也猜不透庾太后除了谢嫦曦外,还在宫里安插了哪个棋子。明棋相对,她折损桓萦和谢嫦曦,暗棋相逢,却不知谁输谁赢。”
  “青璎愿意帮本宫,这步棋究竟有没有用,还得看庾太后被逼到了哪种程度。若是走投无路了,她只能求助于青璎,到那时,青璎的背叛对她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若她仍有退路,青璎这一步棋,赢面并不大,甚至是赢了也没什么用。”
  兰蔻懵懂的点点头:“娘娘好厉害。”
  珈珞微微阖眼,将这几位宫妃的身世一一猜测,仍旧是想不出究竟哪一个是庾太后的人。
  宫里的事她已经安排的差不多了,桓楚那边,有王彦明和晏卿出手,利用楚奚、借助苏云汐对付桓楚,朝堂上,过不了两日,陈郑两家联姻以及陈家二姑娘将嫁给宣武将军的旨意一下达,算是皇帝明晃晃的向后党开战了。
  究竟能不能赢呢?她没有一点把握。
  事到如今,她所能做的,越发的少了。或许真如皇上说的,她如今最大的事,就是平平安安生下这个还没出生就被他父皇“嫌弃”的皇子吧。
  至于将庾太后逼到绝路,就只能靠皇上了。
  棋走到这一步,她也算是赢了吧。
  太极初年六月五日,举国欢庆,中宫大喜,皇帝大赦天下。六月六日,元献皇后避于皇城东边的兴庆宫。六月八日,府兵制将要变革的旨意,随着两仪殿里众大臣两个日夜的讨论,定后昭告世人。
  六月九日,太极初年,最大的一场雨,呼呼啦啦下了起来,似是要将时间污浊的一切都冲走一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