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谋略

第43章


皇帝蓦然冷了声。
  淑妃凄凄然跪在地上:“臣妾惶恐。”
  “罢了,”皇帝摆手让她起来:“荣禄,去昭阳殿传旨,朕午膳在那里用。”
  淑妃咬咬唇,身子抖得越发厉害了。不是——应该训斥皇后一顿么?怎么会去陪她用膳?
  皇后如今已经有了四五个月的身孕,极少在宫里走到,平素也多是在昭阳殿的书房看些书,青璎和秦芜翎偶或去昭阳殿里陪她叙叙话。
  如今后宫里大局已定,唯剩前朝,皇帝近来甚少来昭阳殿,前朝的消息她虽知一些,但毕竟久未和皇帝相谈,心里还是有些不安。陈太师致仕的消息她已经知道,却什么也做不了,甚至是说,即便是她能做些什么,如今这个情况,她也是鞭长莫及。
  皇帝要在昭阳殿用膳的消息才将传到昭阳殿里,桃夭几人便忙着准备起来了。皇帝素来喜爱兰香,但昭阳殿里却多用些瓜果香。香蕊将一直备好的翎兰香拿出来点上,又在角落里各处摆放了墨兰植株。忙完见珈珞仍旧歪在湘妃榻上发呆,不由得笑道:“娘娘,可要沐浴更衣,准备一番?”
  “沐浴更衣?”珈珞歪着头,有些不解:“不过吃个饭,为什么还要沐浴更衣?”
  兰蔻正巧端了安胎药进来,听见这话,笑道:“娘娘难不成未曾听说淑妃主子上午在双凤阙候着圣上的事儿?倒是不知道宫里面谁传的话,说是今儿个淑妃主子未曾来请安,娘娘就心有不满,背后编排了淑妃主子。”
  “本宫曾一起她是个懂事的,倒没想到本宫竟然看错人了。”
  有轻笑声传来,打趣珈珞:“皇后竟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昭阳殿的人跪了一地,珈珞神色微变,忙起身行礼。皇帝快步上前,伸手扶住皇后,虽神色如常,但那眸中竟也有几分柔情:“朕不是说过,私下里,皇后不必如此客气么?”桃夭带着宫人已经下去,只留帝后二人在殿里站着。
  珈珞微微叹息,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些什么。
  皇上扶着她坐下,并不提淑妃的事儿,倒是难得的和她说起来前朝来:“太师致仕后,朝中党派之争越发的严重了。”
  珈珞“嗯”了一声,有些怅然:“父亲为了我们兄妹几人,在盛年致仕,实在是——但愿陈朔长大后能够有所成,不负父亲如今的牺牲。不过,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际,圣上准了父亲的请辞,岂不是失去一大助力?镇、定二位国公为首的太后党,自打庾太后病后,就一直暗中谋划着……对了,”珈珞拍拍皇帝的手臂,有些不大理解:“庾太后为什么要一直针对你?还有两位国公,他们图的什么?将你害死,扶持新帝登基?若是为了这个,知道我有身孕的时候,为什么毫无举动?”
  皇帝将她揽在怀中,两人靠在贵妃榻上,望着窗外的双色莲,这些日来的不解和隔阂渐渐平息了。
  “我有没有跟你说过我的母妃,皇考沈昭仪?”
  珈珞没大明白他什么意思,摇摇头。
  “我出生时,她便血崩而死。之后因为贤孝皇太后身子骨不大好,先帝爷便准庾氏抚养我。自打记事起,我一直以为,庾氏就是我的生母,直到明庆六年的宫变,贤孝皇太后梅氏病逝,在为她守灵的时候,遇到她身边的贴身宫女——那个宫女曾是皇妣的宫女,皇妣逝后去了梅氏宫里。就是那时,我才知道,皇妣的死,是庾氏一手造成的。她不能生育,又想母凭子贵,恰好皇妣有了身孕,她便在皇妣的安胎药里,加了些开胃的药草。皇妣无所察觉,怀的胎儿过大,我出生时,皇妣力竭血崩而亡。”
  好狠心的女人!
  珈珞全然不知道应该有什么样的表情了。她前一世在何府,何太傅没有妾室,自然不会有这样的腌臜事。嫁给桓楚后,桓楚独爱苏云汐,苏云汐不屑于跟自己争。而重生为陈珈珞,陈太师府内妻妾争的再厉害,也无非是做些小动作下下面子——即便是她入了宫,因为皇上的专宠,谋害性命的事儿当真是没有见到过。
  庾氏,果然是死不足惜。
  珈珞握住皇帝的手指,轻轻抚摸着指尖上因为常年练剑而留下的茧子,怅然叹道:“我真的希望突厥公主早些嫁到长安来。”
  用过午膳歇息一会儿后,皇上又去了前朝,珈珞便带着杏暖和玲珑去了庾太后的凤仪宫。
  几日未见,庾太后的气色越发不好了。她已经不能再说话,因为着急,抓烂了喉咙处的皮肤。珈珞为了防止她一时想不开出事,特命人将她的五指指甲剪断,缠上厚厚的棉布。
  庾氏原本正昏昏沉沉的躺在床上,似睡非睡。察觉珈珞过来,立刻睁大了眼睛,那双浑浊的眼眸里,竟射出几道犀利的光芒。
  她“呜呜啊啊”说着什么,满眼都是惊恐。
  珈珞在她身旁的软凳上坐下,让玲珑将绣好的凉枕给庾氏换了。庾氏挣扎着不肯用,珈珞也不急,慢悠悠跟她解释:“臣媳听说母后近来夜夜恶梦,尤其是子时阴气最重时,总是大叫皇妣的名字——沈芜,昨儿个太医还跟臣媳说,再这样昼夜不能安,母后的身子可是撑不过这个冬天了。这可不行,臣媳和皇上准备了一场好戏要母后看,母后怎能早早离去?所以呀,臣媳特命臣媳宫中擅长刺绣的侍婢缝制了这个软枕。臣媳听闻母后于百花中独爱牡丹,所以臣媳就命巧手宫女将凤仪宫的牡丹花摘了遍,又用凝神辟邪的桃枝水浸泡,晒干,这才做成。母后你闻闻,这枕香不香?”
  庾氏妄想摆脱她的控制,重重的拍打着床板。
  珈珞微微一笑,并不理会她,只说道:“本宫瞧着时间差不多了,该伺候太后用药了吧。”
  苏麻端着药碗进来,小心伺候庾太后将一碗药用下。这其间,庾氏几次反抗,苏麻都强制将她按下,应是流着泪将一碗药全部喂了下去。
  “苏麻嬷嬷不愧是老主子最忠实的奴仆。”
  苏麻低着头,瞧不见神色,恭敬的朝皇后行了礼:“老主子待奴婢恩重如山,奴婢对老主子自当尽心看顾,哪怕——”
  “哪怕?”珈珞微微挑眉,朝一旁的杏暖示意了下。
  杏暖还未动,苏麻就忽然从发髻上拔下一枚簪子,朝珈珞刺去。嘴里还念叨着:“妖女,纳命来!”
  “娘娘小心!——”
  珈珞蹙眉,下意识的抬手护住腹部。而离她最近的杏暖,却伸臂扑在她身上,将珈珞护了个结实。
  一切都是在转眼之间,守在殿外的内侍和宫女及时进来将癫狂发疯的苏麻控制住,而那把簪子,却正扎在杏暖手臂上。
  “杏暖——你,又何必?”珈珞不知道说什么好,相比于桃夭、兰蔻和雪墨,对于这五朵花她一向是并不太放在心上,有什么亲近的事儿一般也是告知桃夭几人。
  杏暖笑笑,强撑着回道:“去太师府前,晏卿公子曾交代我们,一定要护住娘娘的安危,哪怕是为此付出命,也在所不惜。”
  玲珑也落了泪:“娘娘是晏卿公子所珍视的人,奴婢们的命是晏卿公子给的,奴婢们这么做,不过是为了报恩罢了。”
  珈珞大吃一惊:晏卿居然还有这番心思。
  太医来的及时,幸好那簪子插得不深,并无性命之忧,不过须得躺在床上些许时日。
  皇帝闻言大怒,命人将苏麻手脚砍断送到了镇国公庾氏府中,并以庾氏蓄谋毒害龙种为由,废去国公之位。
  一时间,朝野动荡。
  然,这一次的波及并未就此而止。
  九月中旬,皇上再次颁旨,废除府兵制而采用募兵制招募新兵——所招募新兵,皆到东都洛阳宣武将军王彦明帐下参军,并擢升宣武将军为正一品天策上将军,新兵名为天策军。
  九月底,皇帝免去此次秋狄。
  十月初,再一道圣旨昭告天下:废三公三孤为虚职,设立政事堂,任命以晏卿为首的九名参知政事,即宰相,同辅佐皇帝。
  同月中旬,皇帝任命晏卿为特使,实行新政——史称太极政变。
  具体为:划分天下田为三等,按照不同等级交纳赋税。并采纳参知政事王子阳等人建议,轻徭役,薄赋税,由勋贵世家和商户募捐新兵军费。在全国各地设立书院,并规定,但凡适龄儿童皆可免费入学,由此打破了传承多年的士族和寒族间教育上的差别。对于商人,若是儒商,则有所奖,若是奸商,必严惩不贷。
  严控民间放高利贷、吸食罂粟大麻的行为。
  长安冷的早,不过是十月下旬,已经冷得人难以出屋。皇后已有七个月的身孕,身子越发笨重,若非逼不得已,否则绝不出门。
  耳边是众人欢呼的声音,这一年的大雪来得也早。瑞雪兆丰年,太极初年,政变。想必,太极二年,定是个好兆头吧。
  珈珞手里捏着薄薄一张纸,上面的字迹娟秀小气。
  突厥公主的仪仗随左贤王默棘前来长安,突厥使者,将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到达长安。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啦,这两天肠胃炎犯了,身子不舒服,完全没有力气码字!
  所以就断更了两天,望谅解!
  上一章说这文快要完结了,是这样的,本来这文的设定都死在20W以内,如今情节被展开后我发现略微不受我自己的控制,所以我只好适可而止了,大约还有4W字完结。而其他的,诸如小包子,太子,雁回和王彦明,苏云汐和楚奚,雁初未来的婚姻,陈岚和郑蓁等……都将会一一以番外形式写出来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