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谋略

第42章


  身边这九五之尊是只可远观不可亵渎,只能供奉起来为后世所敬仰的神明,岂容得一个小小舞女直勾勾的看?
  皇帝不悦的挑挑眉。
  那南诏舞女毫不畏惧,边舞边哈哈大笑,声若银铃,明艳璀璨:“这位就是你们大梁的皇后?这么没有礼貌的女人居然也高居皇后之位,当真是让我们番邦人笑话!”
  珈珞低头摆弄手里的酒杯,神色平静。
  因是家宴,后妃们着装很是随意。因武令怡正得宠,故一身大红串珠挑银线百褶裙,高髻上累累硕硕都是明珠,此时又高居帝座之侧,还真是辨不出真假皇后来。
  武令怡被她呲哒的脸红,恼羞成怒却又说不出任何话来。
  皇帝便道:“如烟,好好跳你的舞。”又瞧了一样茫然盯着他的武令怡,淡笑若熏风:“这不是朕的皇后。”
  那舞女的脚步越发的快了,鼓点似乎也随着她的脚步声急促转变,像极了沙场之上的战鼓,震耳欲聋。她的声音蓦然拔高,缠绕在手腕和腰上的蛇顺着她的身体曲线慢慢往下爬。然后顺着地上暗红色的团花富贵如意的地毯朝周围爬去。在场的人倒吸一口冷气,瑟然不敢动。
  庾太后指着那条朝着她爬去的蛇大惊:“来人啊,来人,快点抓住它。”
  而另外一条蛇,则是朝着上面儿皇帝坐的位置爬去。武令怡吓得忙抓住皇上的手臂,躲在他身旁,吓得连呼吸都不敢了。
  如烟笑道:“太后娘娘不要担心,这是蛇舞的一个环节。地上的这两条蛇是雌雄一对儿的,不会轻易伤人。除非其中一个被重伤,另一个才会发狂咬人。”
  那两条蛇好像是听懂了如烟的话,爬向庾太后的那条,爬的速度慢了下来,慢悠悠吐着芯子,鼓点渐歇。爬向皇帝的那条蛇却猛地窜了一尺来高,在半空中腾跃一下,最后落在了淑妃面前。
  淑妃“啊”了一大声,痛苦的向身后挪去。那条蛇亦步亦趋的跟着她,不远不近。
  “皇上!”淑妃无助的喊着皇帝,声音已经有了一丝哭意。
  皇帝动了动唇,轻声道:“别动,惊了蛇就不好了。”
  鼓声又变了,舒缓绵长,舞女止了步子,退到一边去,地上的蛇随着鼓点开始扭动身子,尤其是那条爬向武令怡的蛇,更是扭动的厉害。须臾,猛地窜向武令怡。
  “救命!”武令怡大惊,脑子里一片空白,举起手里的酒杯朝那条蛇头上砸去!
  “糟糕!”如烟吓得脸色大白,也顾不得上座还有皇帝了,猛地扯过腰间短竹哨急吹,可为时已晚,武令怡扔的碗恰好砸中那条蛇。
  那是一条雌蛇,正舞动的身子立马僵直,直愣愣的倒在了地上。
  没等如烟吹响竹哨,庾太后跟前的那条蛇就跃起直扑向庾太后。
  苏麻大惊:“护驾!”
  然为时已晚。
  这种蛇,在南诏又叫做鸳鸯蛇,雌雄同生共死,若其中一条被伤,另一条必以死相搏。
  一切都是在转瞬之间,雌蛇重伤,雄蛇扑到庾太后手面上咬了一口。
  有不少宫人,胆小的已经开始哭泣,更多的却是慌张凌乱,全然是乱了套了。皇帝和皇后几乎同时开口:“传太医。”
  庾太后靠在苏麻身上,唇色已经泛紫,手在哆嗦,却说不出话来。面前的皇帝和皇后,对她,好似关心备至的神色,甚至皇后反握住她的手,一副娴淑孝后的模样。再去瞧其他人,武令怡半瘫在地上,像是傻了一般。青璎仍然漠不关心的自饮自酌,其他的人,胆大点的,跃跃欲试要上前来瞧,胆小的正被侍女搀着哭泣。
  庾太后陡然心惊。
  武淑妃的盛宠,皇后的“失宠”,南诏献舞,异常的蛇舞,皇后这段时间来的殷勤。这一切连起来,怎么瞧都像是个阴谋!
  宫妃们都像是失了主心骨一般,一个个围在皇后身边,在凤仪宫外焦急的等着里面太医会诊的结果。
  青璎却一反常态的幸灾乐祸,在珈珞耳边小声嘀咕着:“到目前为止,可就差一味药了。”
  珈珞微微一笑,面露得色。
  庾太后身体不适,皇后特地敬献上好的药草茶,那里面,有第一味药。南诏舞女献舞的双蛇,在第二味药里浸泡了月余,血液里流淌的都是第二味药的味道。至于第三味药,却要等到——
  里面会诊的太医出来了,为首的那位,是庾太后素来信任的贺太医,朝皇后行了个礼后,将会诊结果说了出来:“幸好那蛇并不是毒蛇,所以太后主子并未中毒,不过是受到了惊吓,郁结于胸,得在床上休养一段时间才好。”
  皇后颔首:“烦请贺太医多费些心思,替太后娘娘开一副养神的方子。”
  贺太医沉吟片刻,沉重的点了点头。
  太极初年七月七日夜,血溅长生殿。
  庾太后病卧床榻,后宫里一摊子事全没人打理了。刚开始还好,由庾贵嫔帮着统管,谁知道,前朝的谏官们不同意了。
  后宫的独宠太盛,早引得嫔妃不乐意了。兰夜淑妃娘娘又连累庾太后受伤,实在是罪大恶极。然而皇帝不但没降罪她,还整天没事儿人一样冲着护着,甚至呲哒过淑妃的人都被皇帝责骂过。这——谁人可忍?这样的行径,与祸国妖妃有何区别?
  谏官们连连上言,让皇上处置淑妃。
  另又因庾太后病重,无法说话,这打理后宫的职权只得落在皇后肩上。
  或是直到这一刻,珈珞才真正的会心一笑。她略作收拾,盛装前去凤仪宫里显摆一回。
  庾太后面色苍白,躺在檀木床上,瞧见皇后,立马指着皇后,呜咽着想要破口大骂。
  珈珞神色自若,笑得甜美轻松:“母后还是留着劲儿养好身子吧,宫里面的事自有臣媳来打礼。”
  庾太后转过身,用力敲打她面前的檀木床。
  “母后可是有什么不放心的?
  “啊——啊——&庾太后干着急。
  “你瞧瞧,母后,臣媳如今终于如愿以偿了。”                    
  作者有话要说:  补完!
  ——————————————————————————————————————————
  今儿个不知道是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写完的,很难受,觉得好压抑。想必很多亲也知道清大的事儿了,虽然没追过清大的文,但一直有在月榜季榜看到清大的文。不知道说什么好,惟愿清大走好!
  ——————————————————————————————————————————
  本文写到这里,真的卡的很严重,不得不提前完结了。大致情节和最初设定的不会变,就是一些细微处要有所变动。
  应该还再有两个完整情节就完结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新文已经养肥,欢迎跳到新文坑里去,么么哒!
  PS:新文是宠文宅斗风格!!!伪(?)肉文!
☆、政变
  随着后宫里庾太后势渐弱,皇后势涨,前朝也越发的不安份起来。
  先是,靖宁侯兼骠骑将军桓楚借巡视北境和西域之名,前往突厥,与突厥可汗默啜相会,并得突厥可汗默啜应允,将突厥公主默怜许配给桓楚。
  接着,皇上废府兵制,以期牵制骠骑将军麾下的北府军。朝中以镇、定二位国公为首的后党,以及一些先帝老臣纷纷联名上书,以“江山稳固不可无军,民心齐聚不可无兵”为由,请求皇帝收回成命。
  如此奏折经由中书省递交到皇帝手中,皆是被皇帝留中不发。
  八月底,陈太师府两桩喜事惊动长安。先是,陈太师府庶长子陈岚迎娶郑司徒府嫡长女郑蓁,接着是,陈太师庶次女陈雁回远嫁东都洛阳宣武将军王彦明。
  轰动一时的婚事,在寻常黎庶欢呼的同时,朝堂之上对陈太师的弹劾越发的多了起来。陈太师一有嫡长女稳居中宫,二有庶次女嫁给宣武将军,三有庶长子娶郑氏嫡长女,陈太师妻为齐国大长公主,自身更是稳居百官之首,这样无可撼动的权势,几乎掩过帝权。皇帝迫于朝堂的压力,不得不准了陈太师致仕的请辞。
  朝堂上波云诡谲,后宫里却因皇后新掌权暂时安生起来。
  这日里,皇帝才从太极宫回到内廷,就见淑妃梨花带雨的侯在建章宫东门双凤阙那里,身边就带了一个侍婢,一瞧见皇帝的龙辇,就立马跪了下来。皇帝摆手停辇,紧了紧袖腕上的衣扣,略略挑眉。
  荣禄忙朝淑妃行了礼,笑着朝前走了几步:“淑妃娘娘怎么在这儿候着圣上?暑气重,伤了身子就不好了。”
  淑妃轻哼一声,朝皇帝屈膝微微行礼,言辞间颇为不满:“圣上,臣妾自知愚钝,能承蒙圣上隆恩宠爱,实乃是臣妾几世修来的福分,只是——”她略略抬眼,侧目去瞧皇帝,见皇帝仍旧端坐在龙辇上,神色平静,她便心里有了几分惶恐不安:“圣上,可是嫌弃臣妾了么?”
  皇帝淡淡笑着:“爱妃何出此话?可是有谁在背后嚼舌根子了?”
  淑妃哭得越发厉害了,恨不得将心肝肺腑都哭碎了,也不能弥补自己的委屈:“哪有人敢背后嚼圣上的舌根子,不过是——不敢是今儿早臣妾有些劳累,未去未央宫给皇后娘娘请安,结果午上的时候,臣妾就听到有人说臣妾恃宠而骄,竟然不将皇后娘娘看在眼里。臣妾实在是冤枉得很,圣上也知道,昨儿臣妾的母亲入宫瞧臣妾,昨晚上留宿臣妾宫中,臣妾念在多日未曾与母亲相见的份儿上,晚上与母亲多叙了些话,早时已经差人禀了皇后娘娘,可是皇后娘娘——”
  “你是说,宫中这些传言,是皇后传出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