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宫谋略

第47章


不过这种事儿,倒也不能说谁对谁错。男人看事情,向来是立场高远,不同于我们女儿家看事情,总是以情为重的。
  突厥可汗带何琅璍回突厥,途中遭遇桓温的截杀,突厥可汗默棘为了护住何琅璍,失了左臂。何琅璍甚为震惊,立誓终身服侍默棘。桓温心有不服,不顾先帝圣旨,直追突厥迎娶仪仗到突厥境内。后何曾以桓楚之命威胁桓温,桓温才不情愿的回了长安。先帝以‘大不敬’之罪论处,将他左迁至东海司盐都尉。不到两年,先帝病逝,桓温意欲领北府军再袭突厥,被何曾用计软禁在长安,没多久,桓温郁郁而终。这么多年来,桓楚恨何家,恨皇室,费尽心思的想要为父报仇。”
  “这么说,他是被太后利用的?”
  “没什么利用不利用,盟约罢了。这世上的事儿,细细想来,哪有什么对与错?庾氏被自己心中执念所害,桓楚亦是被杀父之仇蒙蔽双眼,哪怕是我,这么多年,又何尝不是为玄儿的死日夜梦靥?”大长公主瞧着女儿疲倦的脸颊,心疼不已:“珞儿,母亲知道你同皇帝早已有谋划,娘今日跟你说这席话,只是让你知道这些年来,这些事儿究竟是如何落得如此下场的。我们都老了,你们的路还长,为了复仇而活,将会害了自己。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娘希望你记得,只要你好好活着,娘余生心愿已了。”
  珈珞不知道,这席话,竟是同大长公主最后一次这般平静的叙话。
  晚上的抓周依旧设在长生殿里,因着白日里,文武百官和内外命妇已经进行了朝拜,晚间的这个宫宴倒是只能算得上家宴。
  宴席开始前,青璎倒是先去见了皇后。珈珞见她过来,已经知道何事,让奶娘先抱着小皇子下去歇着,她却带了青璎去了一旁的暖阁。
  “事情办妥了?”
  青璎点点头:“庾太后已经等不及了,早上臣妾去凤仪宫问安,她请我晚宴之后将默怜公主和大皇子带到凤仪宫去。并许我——”
  “什么?”珈珞眸色蓦然一冷,一股不祥的预感袭上心头。
  “太后之位。”
  “呵——呵——呵呵!”珈珞连声冷笑:“庾氏,真是个有趣的人呢。依照她的想法,她倒是想拼个鱼死网破,到时候圣上和本宫一出事,就扶持衡儿为帝,你为太后,临朝听政,但这朝政,却还是实实在在的掌控在她手中。”
  青璎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看来默怜公主在她跟前儿的这些日子,让她放宽了不少心。不过,那个默怜公主,真的可信么?再怎么说,她也是突厥的公主呀。”
  珈珞微微一笑,“如今的靖宁侯夫人,并不是真正的突厥公主。”
  长生殿里渐渐热闹起来,地上已经摆好了凉席,上面搁了剑、笛、书、镯、笔等物什。由奶娘将小皇子抱到了凉席上。殿里面鸦雀无声,大家都屏气凝神的瞧着小皇子,实在是太好奇小皇子究竟会拿什么。
  这里面儿最不担心的,倒是皇后。反正拿什么,都是她儿子不是?难不成因为他拿了胭脂就不要他了?
  最担心却是皇帝。皇帝琢磨着,万一这小子拿了个镯子,岂不是丢脸丢尽了?
  小皇子白白胖胖的,穿着鸭青色的胖头娃的春衫。因为才将一周岁,走得歪歪扭扭的。他瞧着面前一溜花花绿绿的东西,留着口水朝皇后笑。
  帝后不说话,一众人虽急得不得了,却每一个敢吭气的,都眼巴巴的瞧着小皇子,可——让人无奈的是,小皇子只是左瞧瞧右瞧瞧,却是哪个都不拿。
  皇帝琢磨了会儿,摆手唤来荣禄:“将玉玺搬来。”
  殿里面有了一点子的声响,已经有人开始低声交谈了。想这大皇子迟早是要立太子的,一个个不禁对皇后又多了几分不一样的感觉。
  皇帝亲自将玉玺放在了凉席上。
  小皇子一瞧见自己父皇过来,马上乐颠颠的朝他父皇爬去,边爬边吐着小泡泡,可——还没爬到皇帝跟前,眼前就出现了小山一般“高大”的阻碍物。他委屈的坐在玉玺前挤眼泪。眼瞧着父皇连个笑脸都没的,挥一挥衣袖走了,小皇子越发委屈了。
  不过虽委屈,好在还没哭出来。不一会儿,又兴致勃勃的开始研究眼前这阻挡了自己爬向父皇的“小山”是什么东西,瞧着它四四方方,上面卧着一条龙,他就趴了下去,头贴在凉席上打量,打量了一会儿,也不知道小脑袋里琢磨什么呢,又“嘻嘻”笑了起来,接着,在一些人的殷殷期待中,一些人的不甘心中,扑向了那方玉玺。
  皇帝长长的舒了口气。
  立刻有司礼官唱赞:“天佑我大梁。”
  不过,那司礼官的唱赞还没结束,小皇子就又做了个让皇帝差点儿跳起来的举动——他转身爬向了那只翡翠镯子,然后,将镯子“艰难”的挪到了玉玺旁放着。
  司礼官傻眼了,隔了一阵,在满堂沉闷的气氛中,擦着汗道:“左手江山,右手美人,不愧是梁王殿下。”
  皇帝皱着眉坐下了。
  本以为这就差不多了,谁知道小皇子兴致来了,瞧着一旁那镶嵌着宝石的精致短剑不错,又费了吃奶的劲头,将宝剑移到了玉玺旁。
  司礼官这汗水,擦都擦不净。
  谁知道小皇子还是意犹未尽,他又将目标放在了不远处的地图上。那地图轻薄,他一把抓起,兴冲冲的又搁在了玉玺旁。这才心满意足的坐在了玉玺旁。盯着自己拿的四样东西,似是有些不满意,皱着眉不知道又想了会儿什么,然后就见他将镯子和地图压在身下,一手抓住宝剑,一手以环抱的姿势抱住玉玺,头枕书脚踩笔,留着口水笑眯眯的睡了。
  殿中人长长出了一口气。
  司礼官哆哆嗦嗦的,实在不知道这个该怎么解释了。
  那边政事堂首辅宰相晏卿忽然起身,立在殿中,恭声道:“臣恭喜圣上。”
  皇帝么,最心里面儿挺高兴的,但仍旧保持着庄严宝相,说道:“朕素闻演爱卿名言善辩,不妨说说,少衡选的这些,该做何解?”
  晏卿肃了肃,道:“依照臣的遇见,若是日后梁王殿下继承大统,必将剑指天下,一统江山。当然,头枕书,脚踩笔,身压河山万里,又得红颜相伴,怀抱宝剑与玉玺,必是一代明君。”
  有了晏卿这番话,其余的人,便开始齐齐道贺,山呼之声震耳欲聋。
  可惜了,凉席上的小皇子嘴角口水流得正欢,睡得也不错。如果他知道晏卿这么解释他所选的这些东西,小皇子一定会为自己辩解:谁让这些东西看着离他最近……
  抓周仪式结束后,凤仪宫里传了话过来,说是太后醒了,想要见见小皇子。
  皇帝脸色不善。
  贵嫔夫人忙起身道:“圣上,臣妾带小皇子过去吧。”
  桓楚手中的杯子轻轻的搁在了桌子上。一旁的靖宁侯夫人,即突厥公主默怜也起了身,笑道:“臣妇有些头昏,一同前去凤仪宫吧。”
  皇帝不准。
  以桓楚和定国公为首的太后党不同意了,定国公道:“圣上以‘孝’治国,如今老太后想要见见小皇子,圣上怎可不准?”
  帝后相视一眼,皇后笑道:“圣上是担心老主子身子骨不大好,怕小皇子扰了凤驾。既然贵嫔夫人和靖宁侯夫人愿意一同去,那便走一遭也未尝不可。”
  珈珞命奶娘将小皇子报来,同青璎一同出了长生殿。背地里,珈珞将藏在袖中的凤凰展翅六面镶玉衔东珠金步摇交给青璎,低低道:“青璎,萧梁的安危系与你一身了。”
  青璎郑重点头:“臣妾明白。”停了停,她又道:“娘娘,臣妾想请一道恩旨,待此间事了,臣妾想前往宗圣寺静修,此生再不踏入长安城。”
  珈珞心中钝钝的疼,强忍着满腹酸楚点了点头。那边默怜轻轻咳了一声,几人相视一眼,知道不便于多说什么,便忙忙分开。
  不同于长生殿里的人声鼎沸,凤仪宫清冷得如久未人至的萧索冷宫。
  青璎抱了小皇子进来,屏退了太后床前的人,笑着让庾太后瞧小皇子。庾太后早已经说不出话来,只是伸手摸着小皇子胖嘟嘟的脸,眼中似是有泪光闪烁。须臾,却突然闭了眼。
  青璎忙道:“母后,让默怜公主陪你说会话,臣妾先带梁王殿下下去歇着。”
  庾太后点了点头。
  青璎和默怜相互笑了笑,一个走向了庾太后,一个则默不作声的抱着小皇子走了出去。
  默怜在她身边坐了,笑着庾太后笑:“太后主子,臣妇服侍您用些茶水吧。”
  庾太后也终于露出了微笑。
  默怜将一盏梧桐露捧在手里,当着庾太后的面试喝了一口,然后似是无意的说着:“臣妇小的时候,常常陪母亲喝梧桐露。臣妇的母亲,最喜欢喝的就是梧桐露。”
  庾太后正喝着梧桐露,闻言大睁了眼。
  默怜微微一笑:“太后主子是要问臣妇,突厥怎么会有梧桐露是么?”她摇了摇头,望着拔步床上的凤凰发呆:“其实,臣妇并不是突厥人,臣妇是长安长大的。”
  庾太后再不肯喝梧桐露,惊恐的瞪大了眼,咿咿呀呀的说着什么。
  默怜仍叫笑着,毫不理会庾太后的疯狂,反正周围的人早被青璎屏退了。
  “臣妇的母亲并不是突厥的阿史那可敦,”她将杯盏放在桌案上,拿帕子给庾太后擦着嘴:“臣妇,哦不,我本姓梅,太后可还记得被您以忤逆之罪斩杀的骠骑将军梅舜臣?那是我父亲,”她说的很平静,好像这事儿和自己无关:“明庆六年摇光殿盛宴,因为我姨娘卧病在床,母亲准我在家服侍姨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