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小说

幼儿心理学

第6章

设置字体大小:


    是因为让幼儿边听边动手做的作法既符合幼儿好动的天性,
    也能促使幼儿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在内心产生为完成活
    动任务而专心听讲的强烈愿望。因此,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让
    幼儿有动手活动的机会。在上计算课时,不光是让幼儿坐听
    静看老师讲解、演示,还可以让幼儿每人手里拿一套计算卡
    片,使幼儿有机会跟随老师动手演算;上音乐课时,小朋友
    不是呆呆坐着听老师唱,他们也可以随着琴的节奏,模仿老
    师的嘴形跟着轻轻哼唱;上语言课讲故事时,老师讲,小朋
    友也可以轻轻地、断断续续地跟着讲,甚至可以用手、身体
    等来表演。观察和实验一致表明:游戏,特别是教学游戏、
    智力游戏是发展幼儿有意注意的有效手段,在“配对”、“
    找错”等游戏中,幼儿自觉控制注意、不受外界干扰的时间
    远远超过通常上课时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讲解上的时间。特别
    是在中、小班,差别更显著。在游戏中,因为幼儿有一定的
    活动任务、目的,有感兴趣的、喜爱的活动内容,同时还有
    具体可以利用的游戏材料,所以幼儿的有意注意能得到更好
    的发展。
    幼儿的记忆力 第一章:正确对待幼记忆力的培养
    
    记忆是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认、回忆的过程。在日常
    生活中,人们不断感知着这样那样的事物,经历着各种各样
    的情形和变化,产生种种不同的思想和感情,从事无数复杂
    的活动和交往,所有这一切,都可以经过识记,作为经验在
    头脑中保持下来,以后,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为人再认或
    回忆出来。比如:幼儿到动物园,观看了可爱的熊猫,反复
    观察了它的外形和逗人喜爱的动作,并将熊猫的印象保留在
    脑海中,这就是识记和保持的过程。以后在电视、小人书、
    图片、挂历等等上再出现熊猫的形象时,幼儿就能够正确地
    辨认出来,这就是再认;在没有熊猫形象出现时,也能述说
    出熊猫笨拙的外形、可爱的动作,这就是回忆。能够识记和
    保持经验,并能在必要的时候,恢复再现经验,这就是人的
    记忆的特殊功能。
    由此,我们也可看出,记忆在人们的学习、生活中是非
    常重要的,它是知识经验积累的必要条件。只有依靠记忆,
    人才可能把通过感知觉所获得的丰富感性认识加以积累,才
    可能把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大量知识经验加以保存。因此,记
    忆也是高级认识过程,比如想象、思维发展的前提,是人个
    性心理特征,比如兴趣、性格发展的基础。如果没有记忆为
    人积累过去的知识经验,积累过去的感情、思想体验,人就
    不可能产生一定的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也不可能发展起种
    种能力,形成对人,对事,对己的比较稳定的态度体系以及
    相应的比较固定的行为方式。比如:小朋友在老师带领下多
    次感知各种各样的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并且把这些
    知识都以记忆表象的形式在头脑中保存下来,以后,在教学
    的指导下,幼儿才可能进行“它们都是交通工具”的概括;
    当看到小轿车、自行车时,作出它们是不是交通工具的判断,
    并且能想象将来2000年时,火车、轮船、汽车将是什么样。
    如若幼儿在此以前没有对交通工具的识记和积累,他是不可
    能进行上述的概括、判断和想象的。因此,为使幼儿从小掌
    握丰富的周围生活和自然的知识,并为其高级认识活动的发
    展提供基础,我们应该重视从小培养幼儿的记忆力。
    但是,应该指出的是,智力虽含有记忆力,而且记忆是
    想象、思维等高级认识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但记忆力并非
    就等于智力,记忆力仅仅是智力结构因素中一个重要组成成
    分。这如同录音机、图书馆一样,记忆的作用只是保留已有
    的知识经验及旧的东西,它本身并不能产生新的东西,更不
    能创造。因此,在强调培养、发展幼儿记忆力的同时,我们
    切不能把智力就当作记忆力,而只重幼儿记忆力的培养;切
    不可强迫幼儿被动接受大量知识,死读死记,使幼儿仅成为
    旧知识的“储存库”,而妨碍其智力其他因素,诸如概括抽
    象、逻辑推理、创造性想象等的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在智力
    各因素全面、和谐的培养中,发展幼儿良好的记忆力。
    幼儿的记忆力 第二章:良好记忆力的标准
    
    家长和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幼儿记忆力良好。但究竟怎样
    的记忆力才算是良好的记忆力呢?有人认为幼儿记得快就是
    记忆力好,也有人认为幼儿记得牢就好,还有人认为不管记
    得快慢、牢否,只要用时想得起来就算好。其实,这些认识
    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既然记忆力包括识记、保持、再认
    和回忆四个过程,那么良好的记忆力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识记敏捷:对学习材料能很快地记住,速度超过一般
    人,花费时间少;
    2.保持长久:能较久地保持学到的知识经验,遗忘得慢;
    3.记忆正确:对材料的识记准确,在保持和再认、回忆
    的过程中也没有歪曲、遗漏和增补;
    4.恢复迅速:记住了的材料,在需要应用时,能迅速从
    记忆宝库中恢复提取出来,及时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记忆力的好坏应该从识记的敏捷性、保持的
    长久性、记忆的正确性和恢复的迅速性等四方面进行全面衡
    量,这也就是记忆的四个品质。每个人的记忆力有不同特点,
    记忆力好的人,在这几个方面也有强有弱。有的人长于记得
    快,有的人善于记得准确,而有的人则不易遗忘。但是记忆
    的这四个品质都是良好的记忆力所需要的,并且四者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因此,对幼儿的记忆力,我们也
    应该从上述四方面全面培养,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有所偏
    废。
    幼儿的记忆力 第三章:幼儿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
    
    记忆按照记忆的目的性来分,有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两
    种。无意记忆没有什么明确的记忆目的,是在生活中自然而
    然地记住了一些东西;有意记忆有明确的记忆目的,是有意
    识地、自觉地去识记一些东西。幼儿期,儿童的记忆主要是
    无意记忆。他们并不因别人的要求或自己的需要去记忆,而
    是因一些东西本身生动形象、具体鲜明,能引起他们的兴趣
    或强烈的情绪体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幼儿所获得
    的许多知识、经验都是通过无意记忆得来的。因此,在教学
    中,我们应该根据幼儿记忆的这一特点,尽量注意教材的直
    观形象性和生动趣味性,充分利用无意记忆,帮助幼儿积累
    更多、更丰富的知识经验。
    但是,在教学和活动中,总有些材料不太生动有趣,比
    较枯燥。因此,幼儿的学习不能仅仅依靠无意记忆,还必须
    运用有意记忆,否则,儿童就不能学到许多必要的知识和技
    能。
    在整个幼儿期,虽然无意记忆占优势,但随着年龄的增
    长,教师的教育作用,幼儿的有意记忆能力也逐步地发展,
    幼儿逐渐能够调节控制自己的记忆过程,能够按照老师的要
    求和需要去有意地、自觉地记忆一些事情。比如,有个实验
    要求幼儿按照要求到“商店”去买皮球、牛奶、铅笔、娃娃、
    糖果等五样东西。结果表明:三、四岁的孩子走到“商店”,
    就认为他的任务完成了,既没有事先有意地记住要“买什么
    ”,到“商店”时也没努力回忆应该做什么事;四、五岁的
    孩子来到“商店”时,能迅速地复述要买什么,不过遗忘了
    也就算了,不再设法回忆;五、六岁的孩子,接受任务时,
    会要求老师把任务交代得慢一点,而且边听,嘴里边轻轻重
    复,如遗忘了就请求成人提示,这是很明显的有意记忆的表
    现。
    幼儿的记忆力 第四章:幼儿的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记忆按照记忆时对材料是否理解,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
    意义记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