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江山

第7章


  而李军每日更是会让几人跟自己并肩而行,让他充分的了解每一个人的能力所在,到了长安将会统一封职,保证每个人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
  长安历史悠久,地形地貌多样,山、川、原皆俱,乃是前朝古都,气势恢宏。曾毁于纷飞的战火中,后来新朝重建,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重修宫殿群。
  新建的长安作为封地被开国大帝赏于开国元勋大元帅王石凯,并世袭至今,在王家的世代经营下,长安日渐繁华,又扩建两次,
  到了如今,长安城面积约三十六平方公里,长安集商业区,居民区,宫殿群于一体,宫殿集中在城市的中部和南部,居民区分布在城北,市场在城市的西北角上,称为“长安九市”。在城西有面积广大的上林苑,苑内主要有昆明池、建章宫等。
  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两部分构成,总面积三十六多平方公里。外郭城平面长方形,东西长七千余米,南北宽五千余米,周长二十八公里。每面有三座城门,除南面正门明德门为五个门道外,其余皆为三个门道。
  乾元二十三年,夏,九月,北方居庸关战事吃紧,皇权势微,满朝文武无人请缨。
  早在六月中旬,李家旁系子孙,朝廷忠武大将军李军启奏愿北上抗击鲜卑,却受到了多方阻挠。最终当朝大帝刘乾无力分兵,仅点兵一万,命李军北上抗击鲜卑。
  李军受命后四处传书借兵,无奈孤掌难鸣,各地诸侯都按兵不动。只有李家借兵五千,李军又在凉城堂弟处借得俊杰十余人,一路北上,欲在长安与大军汇合,再北上居庸关。
  长安城外十里远的平原上,一行人风尘仆仆的骑马奔驰而来,正是李军一行人,横渡长江后,这已经是换的第三批好马了,之前的马匹大多都在半路上因疾行过度而累死了。
  叶雨城一手握着缰绳,脊背挺得笔直,背后是裹着白布条的大刀,一手摸了摸鼻尖,呢喃道:“长安,总算是到了。”
  两个书生远远的看到那宏伟的城郭,不禁的热泪盈眶,这半个多月来受过的苦让他们几度打了退堂鼓,一天有大半的时间是在颠簸的马背上度过的,大腿内侧的血泡都已经结了厚厚的疤,现在看到到了长安城,至少能睡一个好觉,做一个休整,他们又怎能不激动?
  不止他们,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一副如释重负的神色,如今正值朝廷势微之际,各地不少山匪猖獗,一路来遭遇了四次山匪,战斗中斩敌上百,所幸一群人有伤无亡。
  李军御马行到前头,驻马远远的眺望那厚重的城墙,连绵不绝,一片恢宏,“原地休整一刻,整顿好精神,再入长安城。”
  “是。”经过一路与山匪的战斗,众人不免的规矩了许多,见李军下令皆领命道。
  如今正是九月初,酷热的暑气还未退去,毒辣的太阳照在长安城外渭河平原上,经过休整,一群人挺直了脊背,端坐在高头大马上,急速向历史名城长安,诗人口中吟诵的长安城奔驰而去。
  “停下!什么人!后面排队去,城内不得骑马而行。”西门处一队城防远远的便看到这一群奔驰而来的武者,锋利的武器在火辣的太阳下明晃晃的直耀人眼睛。
  “他们什么人啊,这么嚣张,直接骑马就冲过来了。”排队的行人不免议论起这一队人马来。
  “就是,这长安可不是那些土夫能来的地方。”一个文文弱弱的读书人,头系着发带,看着一群插队的人心里很是不满。
  “我乃忠武大将军!还不让我们进城!”一声虎吼,李军掏出一枚虎符,盯着城门上的人说道。
  虎符一亮,不光城守吓了一跳,执虎符的人不是雄霸一方的诸侯便是能当一面的大将军,而将军只执掌了半面虎符,另一半在当朝大帝手中,眼前这李将军明显不可能会是一方诸侯,他却手持整面虎符,定是受了皇令,周围排队议论的人立马闭上了嘴巴,那文文弱弱的读书人立马被人疏远了,都生怕李军怪罪那人,顺带牵连了自己。
  李军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心胸狭隘,否则也不会让王四几人加入北上抗鲜军队了,连头都没有偏一下,就在城守的恭迎下带人入了城门,留下一地留着冷汗的人。
  “哈哈,老大就是拽。”王二在后面看热闹的笑道。
  李军回头瞪了王二一眼,王二立时就不说话了,这一路上就属这个王二贼点子最多,话也最多。
  一行二十三人入城后并没有仗着将军的权利骑马而行,也是下了马背,牵着缰绳跟随在李军背后,一面打量着这诗人口中吟诵的长安,这美如画的长安。
  瓦下厅堂水人又说起,那纸上的长安。
  长安陌上无穷树,两边街道种满了柳树,垂柳优雅投下一片阴凉,热闹的街市,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叫卖声不绝。
  叶雨城也是第一次来到长安,脚踩着清凉的青石板,细细的打量着一切,街道两边重楼红阁,碧瓦飞甍,会看到楼上有小姐绣牡丹。
  来往的行人,折扇公子,画扇女子,笑的多恬淡。一路走过长安大街,所见果真如画卷,让人叹服这纸上的长安,
  穿过浩浩殿堂楼阁,一行人来到一家客栈,包下了后院一排客房,李军吩咐所有人休息好,自己去联系长安城城主——当今平梁侯王松。因为自己的兵马全都暂时落脚在王家的军营里等着自己的回来,欲要明日点将开拨。
  叶雨城随着众人来到后院,一进入房间便一群人横七竖八的躺在床上,不少人一躺下便睡了过去,连踹几脚都踹不醒,一路赶来的辛苦让他们身心疲惫,明日又将启程,今日的休整,让他们格外的放松。
  夜里叶雨城悄悄地爬了起来,一个人来到后院屋顶,双手抱着脑袋,静静的躺在那里,看着满天的繁星,故事里的长安,跟现实的长安有太多不一样,但都那么繁华,让人沉迷在这里。
  “真是让人沉醉的长安。”叶雨城感叹道,停顿了几息时间,又是突然握紧拳头挥了挥,道:“但我不能沉醉在这里,还有事情需要我去做。”
  “还有听说有人为长安歌诗三百首,不知道都说了些什么。”叶雨城一只手指着天上的明月,仿佛想要把那金月揽下来, 想了想,又道:“该不会说的全是才子佳人吧?这长安,应该唱的是天下江山才对!”脸上有着一股说不出的豪气,整个人顿时仿佛一位威震八方的将军,刀锋所指,莫不臣服
    正文 第七章 点将北上
    互联网 更新时间:2014-5-26 9:32:26 本章字数:4195
拂晓,天色还是灰暗。
  李军便来把叶雨城叫醒了,众人走在清晨的大街上,空气格外的清新。
  大家都睡了一个难得的好觉,精神都达到了巅峰,接下来便要去城外的点将台,李家借的兵全是骑兵,早在几天前,就先李军等人一步到了长安,如今和中央军汇合共一万五千骑兵都在城外王家军队驻扎的地方落脚。
  柳树下小草露水还未凝干,踩在润的青石板上,夏季清晨的风依次抚过发端,叶雨城闭上眼睛,贪婪的吸了一口清鲜的空气,转头看着李军,道:“一会要点将?”
  此时李军早已身着一身银辉灿灿的盔甲,盔甲整体呈银白色,用生铁和银打造,关节处经过特殊处理,铁环的锁子胸甲外还有一层生铁板甲,银色头盔,露出一张黝黑的方脸,轮廓分明,两只虎目直视前方。
  “嗯。一会你们都有分配,记住,在军中要服从军令!”不曾转头,不得不说,穿上盔甲的李军很有一股无敌的风范,脊背挺的笔直,后背是黑色披风,自左肩搭下,随着清晨的风而飞扬,腰间一把佩剑红缨龙头,好不威风!
  “老大,你这身装备可真重。”王二快步跟上,用手轻轻掂了下李军背后的盔甲。
  乾元二十三年,秋,九月初四。
  北上忠武军一万五兵马齐聚长安西郊的平原处,高筑点将台,血色大旗上书忠武二字,迎风飘扬,长宽足有一里的方阵站满了士兵,金戈铁马,风吹过黑压压的方阵,一股肃杀的气氛蔓延。
  点将台上两人并肩而立,一人便是李军,还有一人五十岁的模样,长髯宽额,刀削的嘴唇,也身着一身铠甲,却是金色的,此人便是当今平梁侯,王家的家主——王松。
  两人负手而立,面向北方良久,徐徐转过头来,李军高举手中佩剑,威武的声音响起:“外夷侵我国土,欺我将士,北方将士血洒关外,我吃军粮,拿军奉,只为有朝为国赴难,今日奉承国恩,将北上抗击鲜卑,你们可愿跟随于我,共杀胡人,渴饮鲜卑血!”声音嘹亮,传遍了整个军队。
  “吾愿誓死跟随,抗击鲜卑,不破不还!”
  “吾愿誓死跟随,抗击鲜卑,不破不还!”
  回应的是更加嘹亮的嘶吼,是满军战士满腔的热血,和抗击鲜卑的决心
  李军点头,转身看着王松,王松会意,也点了点头,将一把明亮的短剑双手捧起,呈给李军,高声道:“从此至军,将军其裁之。”
  李军缓缓接过匕首,转头抑制住激动,又高声道:“见其虚则进,见其实则退,勿以身贵而贱人,勿以独见而违众,勿恃功能而失忠信。士未坐勿坐,士未食勿食,同寒暑,等劳逸,齐甘苦,均危患。如此,则士必尽死,敌必可亡。”
  话尽,威武的声音在平原上空久久回响,不多时,随着一声“祭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